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8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好吴助理,我是老陈,我有重要的话要跟冯总说。”
  “不好意思,”吴倩拿着手机,退到一条走廊里,在前面的一间演播室里,冯一平正和乔布斯一起接受采访,“冯总现在不方便接电话。”
  “这样啊。”老陈有些失望,又有些轻松。
  失望的是,这次向冯一平说的,肯定是会让他高兴的好消息,轻松的是,不用直面这个总是让他压力很大的年轻人。
  “那麻烦您转告冯总一声,该查的,已经开始了调查,吴助理,请你一定要原话转告。”不是当着冯一平的面,他说的很隐晦,好像是他们在查一些什么似的。
  “好的。”吴倩肯定的说。
  但她也非常不解,那晚那样的会面,冯一平自然把她也瞒住了,知道那样的事,对她不是什么好事。
  这会听到老陈这郑重,但没头没尾的话,也是一脸懵,这话什么意思?查什么?


第七百一十二章 抗拒
  老陈挂了电话,感觉也是松了口气。
  说实话,他随着老王父子,由地方而入首都,见的人可谓形形色色,但像冯一平这样的,还真是第一次遇到。
  想起因为李方成,而牵连出的跟冯一平的这些事,老陈也不由得摇了摇头。
  自己就不说,第一次专程飞去见冯一平,虽然就隔着几米远,但愣是没有跟他说一句话的机会,还被他那个女助理,扣在保安办公室那么长时间。
  最后一次见冯一平,好嘛,居然当着他的面,和李方成打了起来,最后,狼狈的被一群保安提溜着给扔到电梯里。
  这也就罢了,关键是,对自己那样不顾形象的倾情“出演”,对那样的热闹,那冯一平好像连看一眼的欲望都没有,真是有够让人伤心的。
  至于王总,唉,王总是更没讨到好。
  第一次见面,话还没说几句,就被叫到车里,劈头盖脸的,不问青红皂白的,毫不留情的给训了那么长时间,让王总都恼火得用头撞车……
  那可还是在大年初六!除了他冯一平,谁敢这样做事?
  至于王总和冯一平的前一次见面——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见的,但老陈知道,他们肯定见过。
  这一次会面的经过,老陈不清楚,但是结果,他很清楚,又是一败涂地。
  不但让他们这边对马闻晢他老爸那样的人下手,老王总都专程交代下来,让他送王总去深圳,去冯一平的家具厂当门卫——这还不够明显吗?
  让王总这样的人去给他的工厂看大门,真是亏他冯一平想得出来,这不就等于当众扇骄傲的王总的耳光吗?——他不知道,冯一平没有当众打过,却当着王总他爸的面,狠狠的扇过王总。
  王总这孩子,唉!老陈又摇了摇头,是何苦来着呢?本来好好的,被那么多位高权重的人捧着,但偏偏听信了那个李方成的话,要去招惹冯一平。
  结果倒好,找一次,倒霉一次。
  一个进来的工作人员打断了他的思绪,“陈总,行李都已经收拾好了。”
  “知道了,我马上来。”老陈应了一声,去看按照王总的要求收拾的行李,那整整七大箱的东西。
  话说,在那边不是没有房子,也不是买不到东西,真没必要大费周章的带这么多东西过去,但是,他完全能理解,王总为什么要这么做。
  不外乎是想多拖些时间呗。
  调整了一下情绪,他又去找王总,“王总,按你的要求,行李都已经收拾妥当。”
  本来平躺在沙发上的王总朝里翻了个身,“该带了的东西都带了吗?”
  “都带了,我按着单子,细细的核对过一遍。”
  他听到王总发出一声语焉不详的咒骂,但依然没有动作。
  “王总,一个小时后的这趟航班,是今天最后一个航班。”他陪着小心的提醒道。
  之前因为这这那那的原因,王总已经延误了三趟航班。
  但按老王总的交代,他今天必须赶到那边。
  “知道了,啰嗦。”王总极端不耐烦的从沙发上坐起来,像个有起床气的孩子,被大人硬是从床上叫起来一样,嘴撅得老高。
  “这边的事怎么办?”他环顾四周,又问了一句。
  这纯粹是找借口,这边的事,老王总已经有了妥善的安排。
  其实,从两天前起,这边就再没什么事,以后也不会有什么事,老王可不会傻傻的还在这些冯一平都清楚的地方,继续给他送上把柄。
  “有什么处理不好的,我会给你打电话。”王总去那边之后,暂时撑起这边这一摊子的,自然是他老陈,也只有老陈。
  “算了,叫你做你就做。”王总烦躁的说。
  他自己也知道,这是在拖延时间,一想到几个小时后,自己将要面对的事情,他是真的万分抗拒。
  从早上到现在,他想到过很多种可能,比如,老爷子真的生病了,老妈不舒服了,这边大雾或者是那边暴雨,航班不能正常起降了……如此种种,好多可能性。
  但是,以他们家现在的地位,他老子和他老妈的身体,都得到了很好的照料,调理得很好。
  至于天气,今天首都难得艳阳高照,而那边,听说太阳同样很刺眼,是个非常适合飞行的好日子。
  好吧,即使天气不好不能坐飞机,火车总是可以的,就是铁路也遇到了什么问题,那么,还可以开车过去……
  总之,老爷子是下了死命令,他怎么也拗不过。
  只是,一想到要给一个工厂看大门,迎接那么多他平常都不会正眼看一眼的人的注视,王总真是连死的心都有,连回炉再造的心思都有……
  在磨磨蹭蹭的,很不干脆的上车时,回首这个小院,想到接下来那屈辱的日子,他难得的在老陈面前露出了一些软弱,“老陈。”他轻轻的叫了一声。
  “没事,不会有多长时间的,我陪你一起过去,一定把所有的事都安排好。”老陈连忙安慰他。
  王总马上察觉到了自己的不妥,气势陡然升了起来,对着那边往一辆商务车上搬行李的小伙子骂道,“干什么吃的,搬个箱子都搬不好。”
  最终他出门的时候,他那莫名的注视,又让小院的那个门卫莫名的惶恐,我工作得挺用心的啊,怎么王总看起来,像是要吃了我的样子?
  唉,他这是白天不懂夜的黑哟!
  ……
  另一边,接完电话回来的吴倩,发现这场采访,好像进行得也并不是太顺利。
  今天采访冯一平和乔布斯的,自然也是名嘴,对突然遇到这样的机会,显然也是有些喜出望外,明显是做了些功夫。
  要知道,此时的乔帮主,在世界范围内,并没有被捧上神坛,在国内,那更是真的不太知名。
  国人能了解到他的一些消息,都是由苹果中国公司披露的,类似于《财富》杂志上刊登的一些内容。
  而这位下力气了解的,也是国内大众都喜欢的,类似于那种卧薪尝胆,最终一雪前耻,成功反转的事,也就是乔布斯被驱逐出自己一手创办的苹果,但最后又被恭迎回去,并成功的带领着濒临破产边缘的苹果,走在复兴的路上的故事。
  但是,乔布斯之所以愿意接受采访,为的可不是这些他谈过很多次,也不是让他太舒服的事情。
  他之所以接受采访,是因为直观的看到了中国市场的潜力,所以想借这样的机会,为苹果中国造势。
  和他一起接受采访的冯一平,完全明白这一点,于是好心的用普通话提醒名嘴先生,“多问问产品的事。”
  “哦,好的,谢谢冯总。”名嘴直直的看了冯一平好一会,好像不太领情样子。
  他确实不太领情,做生意,是你厉害,但怎么制作出一期让观众喜欢的访谈节目,那是我擅长的好不好?
  至于这么急着宣传吗?自然会有专门的宣传苹果,和你的公司的时间,但是拜托,我们这是访谈!
  再说,苹果的产品,又有什么好谈的呢?它们的电脑,一直是曲高和寡。
  至于近来大热的,可以说是把苹果从破产边缘拉回来的iPod,国内的民众并不感冒。
  以研发为核心的苹果,在营销上并不得力,至少在中国,还是用美式的思维,跟消费者生硬地沟通,让人们对iPod没有感觉,因为它是原版的美国文化。
  至于苹果为iPod配套的iTunes,哼哼,我们有万能的度娘,下载MP3,不要太666,而且还不用花一分钱。
  但冯一平既然都提了,他又不好不给面子,既然产品不好谈,那就谈工作吧。
  苹果现在的工作,最值得问的是什么?自然是刚刚开除了整个中国区高管的事。
  “我想问问,关于最近苹果中国的重大人事变动,突然就开除整个中国区的高管,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究竟有哪些思考?”
  得,这恰恰又是乔布斯不想提及的事情之一,因为再怎么说,这都是负面消息。
  “我所能告诉你的,只有公告的内容,我并不是发言人,公司目前也没有安排相关的发言人。”这个态度,可谓是消极之至。
  但是主持人偏偏就是那种不懂就问,不耻下问的好孩纸,“苹果近年在中国发展不利,是不是因为被开除的那些中国区高管的错误决策?”
  “我没有可以告诉你的更多信息。”乔布斯已经相当不耐烦。
  其实,主持人也挺为难,苹果目前在中国的发展,确实不值得称道,难道他还能罔顾事实的夸苹果在中国发展得好,让他们谈谈先进的经验吗?
  “最新的财务报表显示,iPod销售业绩依然呈现增长趋势,但是美国和西欧市场的消费逐渐饱和,或许不能说iPod进入衰退期,但至少已经进入成熟期。”
  “一个产品进入成熟期,就意味着会出现更多强有力的竞争者,我们已经看到,索尼、三星等在硬盘式MP3上的努力。”
  “而我们都知道,iPod是近来拉动苹果业绩向好的主力,在这样的趋势下,苹果会有什么新的应对?这样的趋势,接下来会不会减缓苹果上升的势头?”
  公允的说,这是一个有深度的问题,只不过,他问错了人。
  信奉禅宗的乔布斯,坚信事以密成,这就导致在苹果公司,很多时候,“缄默”二字被奉为圭皋,对于中国区的变动是如此,对于未来的打算,也是如此。
  所以很显然,乔布斯不会回答他这两个有深度的问题,他愿意谈的,只有他主持开发的这些产品,从iPod到MAC电脑——但是主持人偏偏不想问这事,因为没有观众会愿意听。
  谁耐烦看你对一个不感兴趣的产品大谈特谈,说这里好那里好的,那按你的意思,我们对它不感冒,反而是我们的水平有问题?
  而主持人对iPod接下来的销售,可能会减缓,并会最终影响到苹果整体表现的论断,彻底的惹恼了乔布斯。
  “很多人已经多次宣告过苹果的死期了。”他撂下一句话,推开凳子,起身走人。
  他并不是第一次在采访中这么干,但是,这是国内的媒体第一次领教到他的厉害。
  主持人是彻底傻掉了,他张大着嘴眨巴着眼睛,这是怎么了?
  过了一会,他才反应过来,准备追上去做工作。
  让你不听老人言啊,冯一平拦住他,“算了,没用的。”
  “好剪吗?”
  因为这并不是直播,顶多,把乔布斯的那一部分剪掉就好。
  “应该是可以的。”主持人擦了擦汗,幸亏这并不是直播,不然这个本来看似巨大的机会,会毫无预兆的砸掉自己的饭碗。
  “还要继续吗?”冯一平问。
  “没问题,”这个主持人心理素质也称得上强悍,调整了一下便继续,“谢谢冯总你的配合和支持。”
  冯一平点点头,乔布斯走了,如果我也走,那显得我多没主见?再说,我的好脾气,全国人民都知道。


第七百一十三章 预言
  “我们知道,冯总在今天,和特斯拉的另外两位创始人,参观了我们的汽车公司,想必冯总您和您的伙伴们,对汽车生产的复杂性和高要求,有了直观的了解。”
  冯一平一听这话,好像这位依然没有吸取之前的教训,因为听他这话风,明显对特斯拉不是很看好。
  “如果你有了解,就会知道,我们的一位创始股东,埃隆马斯克先生,现在在生产火箭。”他笑着说。
  生产火箭,总比生产汽车更难吧,生产汽车有多难,我们早就知道好不好?
  “确实,整车生产,可以说是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集中展现,我很高兴的看到,我们国家近年来在这些方面取得的长足进步。”他又补充了一句,谁让他是个和气的人呢?
  “我们更了解,汽车行业,是一个协作性很强的行业,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特斯拉不但说要一切从头开始,独立生产汽车,还说要颠覆整个传统汽车行业,我们想知道,是哪些原因,让你们有这么强的信心?”
  呃,好脾气的冯一平,听了他的话,也想拔腿走人。
  他能明白,这哥们是想来一场精彩的访谈,也就是不要太平淡,希望能够有些起伏,对抗性更强一些,可是,不自夸的说,以他和乔布斯的咖位,他们俩作为嘉宾的采访,不用那些套路,自然也会很火。
  应该是机会太难得,所以他就有些用力过猛。
  所以有时候,这太渴求成功,还不一定就是好事。
  “我们有一个非常出色的团队,我们这个团队的工作很出色,我们各个系统的研发,目前进展都很顺利。”
  “我们有充足的资金,虽然目前的工作,已经消耗了巨量的资金,但没关系,我们为此准备了更多的资金,同时,新的投资者还在不断涌入,比如最近刚刚加入的微软。”
  他把马丁和马斯克带来,可不是客气,他是希望借此机会,让团队里这两个重要的成员,对国内的市场和工业水平,有个直观的了解,从而为将来特斯拉的国产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他不希望自己的做的事,是原样复制,现在已经有了这么好的条件,他自然希望自己主导的特斯拉项目,能有大的改观,到将来,不会还是亏本卖车,而主要靠股票赚钱——那样的路子,显然不够长久,也是不可持续的。
  他认为,今早国产特斯拉,是改变这样的局面的重要因素。
  “那么您预计,这个项目大概什么时候会出成果?”名嘴问。
  “我们计划是在08年,至少会有一款车实现量产,推向市场,以目前的进展来看,情况很乐观。”
  在国内,这是冯一平第一次向公众披露他的特斯拉项目的详情,这个将是他在制造业方面,最出彩的项目。
  “也就是,还需要四年的时间?”名嘴问。
  “还要三年多吧,其实这个时间并不算长,如果你了解汽车工业就知道,目前研发一款新的传统动力的汽车,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比如说一个新的底盘系统,平均就需要三年左右。”
  从这个角度来说,国家严控民营企业投资汽车行业,也不是没有道理。
  这个行业,真不是一点钱就能玩转,烧起钱来,比那些互联网公司还厉害,关键是,烧了那么多钱,同样可能不会有什么结果。
  如果大笔的资金被投到这一领域,其它行业的投资自然会相应减少,只是,国家的控制,有些矫枉过正的意思。
  “而我们要造的车,并不只是一台纯电动汽车,我们希望在这台车身上,融入硅谷的元素,因为它将诞生在硅谷嘛,我们在研发过程中,会一直汲取彼时最先进的科技,这也是我们相信我们会成功的一点。”
  “我们也相信,我们花这么长时间打磨出来的一款车,绝对会让消费者看了就希望拥有——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花这么长时间的一个原因。”
  “我们希望,我们的特斯拉,将来能成为汽车界的苹果,因为产品的出色,而减少我们在营销方面所做的工作。”他适时的向苹果致敬了一下。
  哪怕你们现在不会了解,觉得好像有些妄自菲薄的意思,那么,等到了07年,你们就会明白。
  “以一平您的眼光,以您现在能调动的资源和条件,我们相信,你肯定会找到更多的项目,为什么就一定要投入巨资,来推动这个看起来,恕我直言,前途其实不太明朗的项目?”名嘴问。
  他这话同样还是有水平的,不着痕迹的先捧了冯一平一把。
  “毕竟我们还要考虑到这样一个情况,投产后的特斯拉,非常好,但是相应的,价格也高,就像现在苹果的iPod一样,其实真挺好的,但是在国内,就是不太受欢迎。”
  看来对于乔布斯的中途离场,他这会还是有些小意见。
  “我们都知道,iPod在美国和欧洲,以及亚洲的一些国家有多么火爆,而且我相信,苹果在未来,一定会推出在全球,包括我们国家都大受欢迎的产品,你可以把那样的产品看成是我们特斯拉要推出的产品。”冯一平说。
  这话,只有现在的他能懂,他相信,将来大家再回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