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7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话是真的,像金副省长他们,也很少能有这样的机会。
  “大领导,有没有对我们的一平同志另眼相看?”
  “我自己不觉得,但从其它人的眼里看,好像是有吧,”冯一平也忍不住笑了一下,“要低调。”
  “噗嗤,”金翎笑了出来,“也不知道你哪里来的好运气。”
  这个家伙,其它的关系不经营,但一来就来最高端的,在首都上学,因为选择专业的关系,因为写了那本书的关系,加上因为被学校宠爱,强力推荐他成为青年五四奖章候选人,最后顺利获奖……就这么轻轻松松又顺理成章的,跟之前和现在两届的领导人,居然都有了接触。
  而且还不是那种礼节性的接见。
  对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这样的运气,那真是好到逆天。(冯一平在那边暗笑,你当我当初选专业是闭着眼睛点的吗?)
  金翎不止一次听老爸意犹未尽,非常惋惜的说起过,这一平要是选择从政……
  言外之意是未尝不能有一番成就。
  金翎虽然觉得好笑,但并没有反驳,这就是不熟悉他的人会得出的结论,他这个人,看起来谦逊,其实,骄傲着呢,怎么可能在等级森严的官场混?让他对着一个个级别比自己高的上司点头哈腰?他估计宁愿回家种田。
  但是,他还真有些官员该有的情怀,明明一个企业家吧,却又总是操心着一些官员该操心的事,比如说他家乡的发展。
  这其实就让她有些担忧,总担忧冯一平会在那样的会面中,说出一些不该说的话,热心是好事,但太越位就不太妥当。
  好在他还是知道轻重分寸。
  “你估计上头会出台些什么措施?”她有些好奇的问。
  “怕是会放宽一些领域的准入吧。”冯一平想着之前在会场见到的那些老大哥们。
  至少潘时敏的消息很准确,因为在场的,有好几位民航的大佬。
  “那就是跟我们没什么关系。”金翎说。
  以冯一平的性子,才不会在那些大家都盼着的热门领域里投资呢。
  “你也知足吧,跟我们有关系的政策,也就只有减税了。”冯一平笑。
  “为这件事,我们也算是尽了自己的力,接下来就不要再纠结,行吧,我还有事,先这样。”金翎看到方颖芝陪着风尘仆仆的德鲁克走进来,连忙挂了电话。
  “你好德鲁克,欢迎你的到来。”
  “你好金,”精神矍铄的德鲁克一坐下,就直接问,“金,是不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需要我处理?”
  “看样子,德鲁克你对在中国的工作和生活,很适应?”金翎问。
  “很适应,这是一个神奇的国度,无论是同事,还是居民,都非常友好,很照顾我这个‘老外’。”德鲁克笑着用蹩脚的普通话说出了老外两个字。
  “那就好,”金翎给这位积极性很高的白人老头倒了杯咖啡,“很抱歉让你中断了在首都的工作。”
  “我也期待着能到这个有着东方明珠之称的城市来看看。”德鲁克说。
  “德鲁克,我要跟你谈的事情,跟你的本质工作,关联不大,我也希望,这次谈话,你能对外保密。”
  “没问题。”德鲁克郑重起来。
  “尤其是对冯。”金翎补充了一句。
  “冯?”德鲁克愣了一下,不过没有犹豫多长时间,“我本来就应该对你负责。”
  “没关系,”金翎摆了摆手,“听我说了你再决定也行。”
  德鲁克正襟危坐,“你说。”
  “冯他是一个和他的年龄不相符的战略上的天才,他的眼光,他的决策,都非常正确。”
  德鲁克点了点头,确实是如此,跟现在这位老板一比,以前的老板舒尔茨都相形见拙。
  “和他的年龄一样相符的是,他做事也冲劲十足,”金翎摇了摇头,“这有时就让我有些担心,会不会我们的公司发展得太快,导致基础会有些不牢?国内这边还好,只是美国那边的业务,我过问不多。”
  “恰好你刚刚熟悉过那边的情况,又担任了多年的星巴克高管,能力卓越,眼界一流,今天这次谈话的重心,就是我想问问你,从你的角度看,你觉得,我们在美国的业务,有哪些隐忧?有哪些急需要加强的方面?”
  “之所以想让你对冯也保密,就是因为我不想让他操心这些问题。”
  原来如此!“我明白了,”德鲁克点点头,“但是金,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需要时间思考。”
  “没问题,这两天你就不用再负责其它工作,等你有了结论后我们再讨论,”她站起来,郑重的说,“拜托了!”
  “不,感谢你的信任,我也是公司的一份子,我很乐意在其它方面能给公司提供帮助,另外,用不了几天的时间,我想,明天上午,我就能向你汇报。”
  “那好,”金翎拨通了外面的电话,“把我明天上午的日程全部取消。”
  “预订和那位副省长的会谈也取消?”接电话的助理问。
  “取消。”金翎都不带一丝犹豫的说。
  ……
  翌日上午九点,依然是金翎的办公室,和昨天相比,稍微有些憔悴的德鲁克坐在沙发上,“金总,从目前来看,美国的业务发展良好,短时间内,肯定不会有任何问题。”他肯定的说。
  “我们自己发展的几个主要项目,从NEXEDOOR,到现在的Facebook、Youtube,都是该领域的开创者,并且已经迅速的巩固了优势,其实,包括目前研发的特斯拉也是如此。”
  这些金翎都清楚,“那么,中长期呢?”
  “中长期,单从商业竞争上来看,也不会有任何问题,以我们的先发优势,以我们团队的综合能力,就是有微软、苹果这样的巨头介入我们正在开创的这一领域。”
  “这是必然的,没有他们,也会有其它的公司,或者其它的初创公司涉足这一行业。”金翎打断了一下。
  “对,中长期一定会有竞争,但基于前述的理由,我认为这个问题依然不大,我们还是会占据优势。”
  “那么,你认为问题在其它方面?”金翎说。
  “金,你在哈佛攻读硕士时,应该接触过不少的案例,当那些竞争对手不能通过正常的竞争手段获胜时,他们可不会就此止步。”
  “嗯。”金翎正在回想在哈佛研讨过的那些案例。
  “好在,未来我们的竞争对手,有相当大的可能,应该也位于硅谷,至少应该在大旧金山范围内。”德鲁克又进一步提点了一下。
  “你是说?”金翎迟疑了一下,“他们有可能找上参议员?”
  为了自己选区的企业争取利益,这是美国国会的联邦参议员最重要的工作,如若不然,来年竞选的时候,不但资金和支持者都少上一大截,要是区内的企业都支持自己的竞争对手,那就等于是被直接判了政治死刑。
  “但是,我们和可能的竞争者,有很大概率都位于旧金山大区。”德鲁克又重复了一次。
  金翎坐下来,“那他们有可能会直接找上国会的相关委员会,不,那是一定的。”
  德鲁克没说话,但显然是赞同的。
  至此,金翎的思路通畅起来,“我们最容易被攻击的,是冯的身份问题,他是中国人,而在参众两院,多的是一牵涉到中国,就非常不客观的人。”
  德鲁克点点头。
  “然后……”金翎发现自己有些说不下去。


第六百八十二章 解决之道
  因为在美国发展得太顺利,这个问题金翎以前没有考虑,现在一想,就觉得有些头大,原来公司最大的隐忧,就在发展势头一片大好的美国。
  她知道自己这不是杞人忧天。
  作为一个以商立国的国家,美国不管是国家还是个人,在单纯商业手段不凑效的情况下,都会灵活的运用都会灵活的运用各种手段,以各种名义,谋求让政府或者国会进行干预。
  作为一个以商立国的国家,美国人最看重的就是自己的商业利益,为了维护这一利益,让政府或者国会进行干预算什么?
  一定程度上,美国之所以独立,都是那些原本做大英帝国殖民地顺民也无所谓的北美大陆居民,因为不满英国政府为了加强本土企业的竞争力,先后在殖民地颁布了《印花税条例》《唐德森税法》等不公平的法律,对北美地区的产品课以重税,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商业利益,最后不惜用战争手段来维护自己的贸易优势。
  所以可以说,一定程度上,那些天生对政府反感的北美大陆居民,之所以不惜通过战争成立一个政府,就是因为希望能有一个反对他国政府干预经济的主体。
  但顺理成章的,他们很快就发展成为一个对他国经济进行干预的主体……
  所以从根子上说,美国就是一个鼓吹自由贸易,但又最善于设置各种障碍的国家,就是一个满世界鼓吹公平竞争,但恰恰最擅长搞不公平竞争的国家。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美国人,在社交领域,或者是视频网站领域,包括电动汽车等领域,竞争不过嘉盛的情况下,怕是立马会想到冯一平中国人的身份。
  再想想美国国会中的很多人,对但凡涉及到和中国有关问题时的态度,那到时美国公司的日子怎么可能好过?
  当然,解决的办法也不是没有,比如,可以顺了那些一直盯着公司的风投和银行家的意,吸收他们的投资。
  但是,在公司的发展一片大好,又并不缺资金的情况下,谁乐意这样白白让人占便宜?
  或者,让一平加入美国籍,但从他的作为来看,他怎么会愿意?就是他愿意,国内的民众也不会愿意,那么,国内的生意怎么办?他的那些规划怎么办?
  这同样不是条好路子。
  德鲁克见金翎皱眉沉思,稍微犹豫了一下,还是咳了一声,“金,你对婴儿保温箱事件有印象吗?”
  金翎一愣,“婴儿保温箱事件?”
  “对,如果没有其它事情,我想先回去工作。”
  “没问题,非常感谢,德鲁克。”金翎站起来送他出门,婴儿保温箱事件?
  德鲁克出门的时候,还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他看到那位个人条件出色的女总裁,已经坐在电脑前。
  他觉得稍有些别扭,我这算是,一定程度上的背弃了自己的国家吗?但是,好吧,这并不会对自己的同胞造成什么不良的影响。
  不过,这位女总裁和小老板的关系,还真的非常特殊。
  作为一个资深和卓越的人力资源专家,在分析了自己新加盟的这家公司的情况后,他第一时间就发现了公司在一些事情上的特殊之处。
  或者说是另一个隐患。
  那就是公司老板冯,对这位总裁金,那超出寻常范畴的信任,从他赋予她的权益来讲,至少在中国业务方面,金实际上是身兼董事会主席和执行总裁两职,对所有的事情,都有裁决权——完全可以抛开冯这个老板。
  但他们就是合作得非常顺畅,这太不正常!
  本来,他准备就这个问题,和冯一平深入讨论一次,但经过今天的事情之后,他觉得,还是观望一阵,或者干脆不提吧!
  年轻真好!
  真羡慕冯!
  ……
  等德鲁克一走,金翎马上用谷歌搜索了一下,一下子就跳出来好多大致相同的结果,她随便点开一条,只看了几行,马上恍然大悟,呵呵,要解决这个隐忧,其实也并不是没有办法。
  所谓婴儿保温箱事件,准确点说,是“抢劫婴儿保温箱事件”,“发生”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期间。
  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期间,美国各大报纸,刊登了不少与之相关的新闻,在战争发生一个多月后,最让美国民众印象深刻的一则新闻,就是伊拉克士兵闯进科威特医院,关掉了22个早产儿的保温箱氧气,扔出了这些婴儿,偷走了这些保温箱,直接导致了婴儿们死亡的新闻。
  之后,流亡美国的科威特埃米尔贾比尔,在与老布什的会面中,也动情地控诉了伊拉克的暴行,谈到了伊拉克士兵闯进了医院,拿走了婴儿的保温箱。
  然后,老布什也在一次发布会上谈到了这一事件。
  接着,一位自称来自科威特的小姑娘娜依丽,在美国国会人权基金会为科威特举行的听证会上,进行了仅仅四分钟,但震撼了全美国的口头发言,“我志愿在阿丹医院和其他12名妇女一起帮助他人,我是最小的志愿者,其他妇女从20岁到30岁的都有。我看到伊拉克士兵带着枪进来,把婴儿们拿出了保温箱,并带走了保温箱,把婴儿们扔在冰冷的地板上直至死亡。”
  在此之前,本来有近半数的美国民众希望,即使伊拉克没能在西方定下1月15日前撤军,美国政府也暂时不要采取措施。
  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倾向,因为在此之前,伊拉克都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盟友。
  也是因为越战之后的反战传统。
  尤其是要与有一定军事实力的伊拉克作战,就将一定会导致美国士兵出现伤亡。
  但是在娜依丽作证之后,很多美国人的心态发生了转变。
  尤其是在越来越多的国会参议员直接引用这个小姑娘的证词,在老布什也在不同场合,至少重复了这个故事至少十次以后,美国民众一改之前反对政府进行伊拉克战争的想法,转而支持政府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
  伊拉克政府虽然进行了反击,但是,世界新闻秩序并不平等,垄断性和单向性很大程度扭曲了现实,他们的声音,压根就没有多少听众……
  直到科威特解放,包括美国在内的大量记者到科威特采访后才发现,这一成功的让美国人支持军事打击伊拉克的新闻,其实本就子虚乌有。
  那位娜依丽,不仅是科威特王室成员,更是科威特驻美大使的亲生女儿。
  整个的“抢劫婴儿保温箱事件”,不过是科威特政府聘请的公关公司——伟达公司,进行的一起成功的公关。
  选择“婴儿保温箱”,也是他们在花费了上百万美元之后,确定的一个方向,之后的一系列公关行动,就围绕这个主题进行。
  最后,他们的公关,进行得非常成功——可怜的萨达姆!
  而富得流油的科威特政府,为此付出的费用,只有1200万美元。
  为了1200万美元,美国的公关公司,甚至不惜鼓动国家参与一场战争——虽然有美国政府的算计和军火商的推动等等其它因素,但是伟达公司的公关,依然是一个关键。
  因此,只要肯花钱,只要现在就先发制人,提前铺好路子,搞好关系,这可能的隐忧,又算得了什么?
  金翎相信,以冯一平现在在美国商界的关系,最有可能对他们的业务发起挑战的,一定是其它初创公司,那些初创公司,又有多少钱来发动相关的公关和游说?
  只要能消除这个隐患,她相信,别说1200万美元,就是2100万美元,冯一平也愿意花——如果有必要,花更多他也不在乎。
  而且,作为一家已经成了气候的公司,确实很有必要进行相关的准备。
  她挺高兴的,因为,又有机会可以去见他。
  她马上给冯一平打电话,“你后天走是吗?我现在就来首都找你,有重要的事情要和你商量。”


第六百八十三章 严肃得吓人
  金翎觉得解决了一个大难题,觉得很轻松,但神奇工坊内,此时气压有些低。
  一向温和的冯一平,身子坐得直直的,有些恼火的看着桌旁的那些人,“这就是你们最近的工作成果?这就是你们的方向?”
  虽然他只是有些恼火,但包括小蔡他们这些老人在内,面对第一次这样发火的冯一平,都低着头,有些不敢反驳。
  这个家伙,虽然还是比公司的绝大多数人要年轻,但是,他身上的威势,好像不知不觉的,真就越来越重。
  那些刚加入公司的实习生,或者是那些兼职的在校生,本来今天还没事也找理由朝会议室这边走,想多看看冯一平这位传奇的同龄人。
  这两年冯一平在国内的时间少,他们可没有之前那些校友或者是同事们的福气,能够经常在学校或者是创业园碰到冯一平。
  但一看里面的那些平时牛气十足的老鸟,这会在会议室里,一个个的也像鹌鹑一样,那还敢围观?顿时纷纷加快了脚步,很快,会议室周围就成了一块禁地,连原本要从这边走的人,也自觉的选择绕道,一个个的,唯恐避之不及。
  就在这空气都好像粘稠起来的时候,“嗡嗡”,冯一平放在桌上的手机震动起来,他看了一眼就拿起来,“嗯。”
  见他终于算是暂时转移了视线,小蔡忍不住“呼”的一下,重重的吐了口气。
  她发现,这一刻,坐在桌边的好多人,包括那几个实验室的主持人,知名的专家,也在这样做,大家看起来,都像是沉在水底快要窒息的人,终于挣扎到了水面一样,都大口大口的呼着气。
  她顿时觉得轻松了好多,看来,被冯一平的气势压得都不敢大声喘气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