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5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想千军万马一起挤独木桥,还是一骑绝尘,就是看你在有些时候敢不敢咬牙做,会不会闭眼拼。
  “阿姨,你肯定最清楚这样的趋势,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日益增长,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变得衣食无忧,生活富足,整体上看,大家做慈善的意愿,越来越浓烈,有意向捐赠的,或者已经开始捐赠的,变得越来越多。”
  民政部门职责其实很多,除了大家都知道的福利事业、救灾、救济、登记你结婚离婚……哦,还有福利彩票这些耳熟能详的职责之外,也有一些非常冷门的职责,比如负责行政区划管理政策和地名、行政区域界线管理。
  其实还有很多普通人同样接触得不多的职能,那就是承担对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及境外非政府组织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的登记管理和监察责任;以及拟订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规划,和各类福利机构的管理办法和服务标准;拟订促进慈善事业发展政策,组织指导社会捐助工作……
  换成通俗易懂的话说就是,民政部门,至少负有监督各种名目的慈善机构的职能,比如,某美美事件之后,民政部门就是负责调查的部门之一。
  也就是说,一个地方总共的捐款有多少,除了那些收到捐款的基金会及其它社会团体,民政部门最清楚。
  作为一省民政部门的负责人,方厅长自然也清楚这样的趋势。
  “你说得对,现在的社会捐赠,真的是一年比一年多,除了企业,个人捐赠的比例,也在大幅上升,虽然这其中,有些企业负责人的捐赠,有很多其它的想法和意图,但是,总体趋势是大幅上升。”
  她说的这个,也是一个普遍现象,确实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负责人开始捐赠,目的多样,其中大部分,图名只是表象,更多的,是想得到更多的保障,当然,还有一些,是本来不太白,所以想通过一系列手段洗白的。
  对这些人来说,捐赠,和想尽办法成为两种委员,目的是一致的。
  “当然,一平你肯定不一样,你捐赠,就是单纯的想为大家做一些事,你从前的那些行为是这样,你现在的那个计划,同样是这样,而且很有前瞻性。”
  她说的是冯一平那个扶持国内够资格的人,去美国知名大学留学深造的计划。
  作为民政系统的人,这样的事情,自然瞒不过她耳朵。
  “谢谢,那我想说的,其实就跟这个有关,大家的慈善意识普遍提高,捐赠的钱物多起来以后,那必然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虽然是提意见,但是面对的是民政厅长,所以冯一平也很注意用词,“比如,大家可能就会关注这些善款的使用情况,但是,目前来看,在相关数据披露的透明度方面,各慈善机构都做得很不够。”
  “这就会让大家有一些不是太理性的推测,”冯一平说,“虽然大多数人是尽职的,但是肯定也会有一些人,不太顾全大局,在我们没监管到的地方,用各种手段,只图私利。”
  “比如,有没有一些人挪用一些善款,或者截留一些善款来用于个人消费和挥霍的呢?应该会很少,但是,我想,这样的行为,肯定会有。”
  冯一平这话,说得客气又不客气。
  客气,是因为也算知道一些事情的他,能这么说,真的是很客气。
  说不客气,是因为听他说这话的人,就是负有监管责任的部门的负责人。
  比如,你当着公安部门负责人的面,说什么诈骗啊,好了很多,但肯定还是有,哪怕他知道你这样说,已经很客气,但是,他心里肯定不舒服的,因为,你又不是我领导!
  “这个,是不排除。”方厅长搭了一句,就夹了一块鱼,很小心的把那些刺理出来。
  气氛稍微有点冷,郑博赡马上接过话头,“这也难免,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是免不了会有这样只考虑自己的人。”
  “我这是没有证据的臆测,当不得真的啊,不过,如果有这样的事,再万一被曝光出来,那这样其实占比非常小的事,绝对会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甚至从根本上打消大家对慈善的积极性,让慈善捐赠,呈现断崖式的下滑,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方厅长也调整了过来,现在的冯一平,可不是以前的冯一平,完全可以不太在乎她的感受,况且,冯一平这么说,也是为了她好,说这样的话,也是不见外的表现。
  “一平你说得对,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她其实想想就清楚,冯一平说得那些现象,必然是存在的,而且,估计还不会少。
  但是,这一块,那水可是不深,她一小小的厅长,想扭转?那还是想想什么时候实现共产主义更现实。
  毕竟想那个问题,不会有什么问题,想解决这个问题,搞不好,自己就会沉到水底去,连个泡都不冒——难怪他说风险大呢!
  “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可是这件事,真的难,太难。”
  “当然难,但是必须看到,目前很乱,所以,出成绩也容易,我们当然不能一口吃个胖子,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你看看,有没有可能性。”
  “你说。”方厅长点点头,她就担心冯一平提出一些太激进的做法来。
  “阿姨你应该是两会的委员?”
  “对,全国人大委员。”
  “那我们可以考虑,在两会上,提出一个慈善立法的议案。”冯一平说。
  在国内,慈善始终跟民政部联系得很紧密,国内第一个冠有慈善二字的组织,是94年成立的中华慈善总会,这是由刚从民政部退休的崔老部长成立的,之后的慈善立法,也是由民政部率先提起。
  但是这会,提这个的人并不多。
  方厅长眼前一亮,“国家,部里都在讲法制化,这个,是真的有必要。”她有些欣喜的看了丈夫一眼。
  一个提案而已,并没有多大风险,相反还有可能让自己进入一些人的视野,这个主意,不错!
  “一平你果然就是好眼光,真不错,还有呢?”
  “还有,我觉得是不是可以在透明度上下功夫?原来这件事确实比较难办,但是现在,随着网络和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普及,已经具备了实现这样的目标的现实基础,我觉得,只要是想做,完全可以建立一个可以供公众查询的平台,让大家能很方便的查询到实时捐款数额,还可以追踪自己捐款的去向。”
  “如果阿姨你能争取率先在省内办这么一个试点,一定能被很多人记住。”
  好吧,冯首富提这个建议,也有自己的一些小算盘,如果方厅长真的想出实实在在的政绩,这会比一个慈善立法的提案更有效。
  冯一平真的希望,自己也能促进这一个在十多年后才会采取的举措提前出台,规范我国的慈善事业,虽然这事肯定不容易,但是,万一要是成了呢?
  “这个。”方厅长又是心动,又是心悸。
  这个点子,显然比前一个更容易出成绩,立法那样的大事,过去个三五七八年依然没什么实质性进展,也正常得很,可是设立慈善查询平台这样的事,从技术上说,现在确实不难。
  这事要是由自己牵头做成,那政绩,支持自己再往上走一两步,应该不难。
  可关键是想想就知道,做这事,肯定不简单,而且绝对是站在一部分人对立面,另外,要协调相关的机构,并不容易。
  目前国内相关的慈善机构,大大小小,20几万个,它们可都是由靠山的,那些靠山是自己系统的还好说些,不是自己系统的那些,想把它们也纳入这个系统,哪那么容易?
  “一平,我得好好想想,好好想想。”方厅长现在都无心吃饭。
  这事,难度不小,但是,诱惑更大!


第一百八十一章 高参
  “叔叔阿姨留步。”9点40,冯一平才从方厅长家告辞出来,多少有点累,因为晚上的这场谈话并不轻松。
  但是,好歹饭是吃饱了,不用回去再找东西填肚子,从这一点上看,今晚的这餐饭,倒也说不上是应酬。
  “地方你也认识,以后有空就过来,要是有什么事我们能出上力的,打个电话就行,”方厅长握着他的手说,“阿姨在市里,还是有些老部下,省里也有些关系,当然,你可能现在也不太需要这些,但只要你需要,尽管说话。”
  “谢谢。”这样的关系嘛,当然越多越好,还是那句话,目的并不是为了让相关部门给自己大开方便之门,而是为了在办理相关事项的时候,能够更顺畅,不会有人为设置的阻力。
  “佳怡,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就拜托了。”郑博赡帮他扶着车门,又叮嘱了一句。
  “放心吧叔叔阿姨,不止有我,金翎你们也知道,金副省长的女儿,有我跟她照看着,佳怡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
  “总之,佳怡有你这样一个同学,是她的福气,也是我们的福气,”方厅长帮着关上车门,还特意跟司机说了一声,“路上注意安全。”
  在车拐弯的时候,冯一平看到,方厅长夫妇,还在门前挥手送别,这除了是对自己现在成就和地位的尊重,今晚的谈话,怕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只是,呵呵,至少方厅长,今晚应该睡不好吧!
  车已经驶离别墅区,正经过繁华的市中心,哪怕是省城这样的二线城市,市中心至少表面上的繁华,不比美国的很多城市差。
  鳞次栉比的高楼,流光溢彩的招牌,川流不息的车潮,悠闲踱步的民众……虽然要真全面赶上美国,那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是,对比十年前,进步,是明显的,是巨大的。
  个人方面发展得很好的冯一平,真心的希望利用自己的优势,能为眼前的这一切,多贡献一分力量,为此,他愿意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和机会。
  ……
  眼光很好的冯一平,这次依然没有猜错,方厅长今晚,确实是夜不能寐。
  送走冯一平,老规矩,依然是郑博赡收拾残局,她则把自己关进书房,等郑博赡靠在床头,把十月份的《前沿》杂志都快看完了,心事重重的方厅才走进来。
  郑博赡从眼镜上方看着这个比自己还上进,成就更是比自己高的老婆,“怎么,还是没个头绪?”
  “这个一平,还真能给人惊喜,”方厅长闭着眼睛躺下来,“他说的那三点,还真都不错。”
  “你说,如果他不经商,而是打算从政,那将来会到什么地步?”
  “从政?他才刚毕业一年,这会了不起就是个小秘书,”郑博赡说,“所以,像他这么聪明的人,才不会走这条路呢。”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坏事,他这样的商人,给社会做的贡献,不是比很多品级不低的官员还强?”
  “难得的是,他还这么年轻,谁能猜到他将来会有多大的成就?”
  “我大概能猜到。”方厅长睁开眼睛说。
  “那我也能。”郑博赡说。
  以冯一平目前表现出来的眼光和组织能力来看,将来应该能做到他们这会所想的那个地步。
  “实话说,以他的能力和性格,如果从政,说不定也会泯然众矣,哪有他现在选的路这么自由?”
  “你说得对。”方厅长附和了丈夫一句。
  她明白,丈夫这与其是说冯一平,还不如是说自己。
  她也知道,丈夫一直以来,都有些郁郁不得志之感。
  当初意气风发的他,能力和眼界也是有的,只不过,他的性格是个致命伤,有些恃才傲物,自以为看透了很多事,所以很多事不屑去做,更不想妥协。
  方厅长相信,以前和现在的那些所有杰出的人,包括冯一平,肯定都有妥协的时候。
  所以,自以为看透一切的老郑,他看得并不透,或者说,看透了之后,没有想着利用自己的认知,去更好的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是就此止步不前。
  以他的眼界和能力,如果换条路,比如去经商,应该也会有所成就,只是,为了成全自己,为了成全这个家,才选择调进社科系统,一干就是这么多年。
  也许,他是在年轻的冯一平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老郑,一平说的这三点,难度是递进的,但是成绩和影响,也是递进的,我始终拿不定主意,究竟该怎么做?你帮我分析分析。”她知道,自己老公在这个方面在行。
  “我觉得,扶贫当然可以做,不要像以前一样,只是走个过场,抽一两天的时间,去了解你帮扶的那个村,那个乡的实际情况,再想想可以走哪条路子。”郑博赡放下手里的杂志,显然是早有准备。
  “这方面,可以让一平帮着参谋参谋,跟当地政府打交道是你在行,但是具体怎么发展,他比我们看得准,看得远。”
  “嗯,然后呢?”这时的方厅长,多少有些回归妻子这个角色的本质。
  “然后,用一到两年的时间,把那个村的状况彻底改观,之后,再扩大到乡一级。”
  “不要担心时间长,这样扎实的成绩,任何时候都有说服力,活动活动,没准也能把你树立成一个典型。”
  “他说的另外两点呢?你觉得该怎么做?”
  “慈善立法提案的事,当然也要做,我们同样马上就可以准备,查资料,请教专家。”
  “我们都清楚,那些机构这几年监管缺失得厉害,收到的钱又比以前多,肯定乱象丛生,应该有不少人关注到了这个问题,只要我们准备充分,我想,明年的两会,你方委员的名字,会被不少人听到。”
  “这个我也是这么打算的,只是你知道,最让我动心的,是他最后的那个提议。”方厅长说。
  “最后那个提议,自然是最好的,但是,连一平都看出了其中的风险,你肯定也能更清楚的认识到,以我们的力量,去推动一件这样的事,太不容易。”郑博赡摇头。
  “我怎么可能不知道?只是,蕴藏的风险固然大,但是,可能的回报更是高啊!”方厅长有些恼火的把手挡在眼睛上,“我跟你说,我现在一闭眼,想的就是该怎么去做这件事。”
  “想想也没什么,我觉得吧,也不是不可以做。”郑博赡说。
  “真的?怎么做?”方厅长马上睁开眼睛。
  “这事啊,我认为急不得,饭,要一口一口的吃。”
  “你再一口一口的吃,我就得去二线养老。”
  “你听我说,这事要想做成,至少要得到部里的支持,所以,我的意见是,前两件事先做,日常的本职工作也尽力做到最好,做这些事的同时,多跟部里联系,多去活动活动,把现在的这些关系,再处得牢一些。”
  “让部里的主要领导,见识到你的能力,再找机会提出这个想法,那才有做成的可能,而且,这个试点,多半能争取过来。”
  “不然,你哪怕是现在就想好了方案,报到部里,就是部里愿意做,也不一定让你来做,对不对?”
  这个,还真有可能,领导们听了自己的汇报,自然也能看到这事的意义,如果就这样没有任何前期准备,冒冒失失的提交上去,说不好,还真是辛辛苦苦的为别人做嫁衣。
  “这样的事,能让大家记住的,自然只有第一个做的人,如果试点成功,必然是全面推广,那时哪还有我们的事?”
  “再说,一平到时看到他给我们出的点子,结果却让别人做了,他会怎么想?以后找他出主意,他还会用心吗?”
  “老郑,你真是我的诸葛先生。”
  ……
  “哦,还是这么早!失望吗?”金翎放下包,特意把脚翘起来,想让冯一平注意到她那双在酒店买的最贵的鞋。
  可是一点效果都没有,冯一平看到了就当作没看到一样。
  没办法,在奢侈品上的造诣,冯一平真没有金翎深。
  再说,就是认出来了,冯一平也不会知道这鞋是他自己买单,这些事,都是由吴倩处理。
  “为什么失望?”冯一平装作听不懂的样子。
  “为什么?”金翎立马靠近桌子,“别说你忘了昨天早上的事。”
  声音不大,但几乎是一字一顿的。
  “哦,我早忘了,你也不用谢我,举手之劳而已。”
  “你……”金翎感觉自己真是快被气得七窍生烟,做人怎么可以无耻到这样的地步?
  她决定偷偷动手,或者动脚。
  冯一平刚好退了一步,从桌下拿出一个纸箱,“吴倩,你们分一分。”
  “什么好东西啊。”吴倩笑着走过来。
  她现在算是已经调整过来,没办法,昨天那事,难不成还能在意?给老板脸色看?
  “南疆的特级若羌枣,佳怡家里拿来的,我妈说这些女孩子吃了好,你们三个分了吧。”
  “这个,好吗?”吴倩表示没听过。
  冯一平之前也没听过,也是昨晚才知道,“华夏第一枣,你说呢?”
  “真的?”方颖芝也围了过来。
  两人七手八脚的打开,里面是满满一箱约莫三四厘米长,短而粗,形态饱满,干而不皱的深红色大枣,方颖芝马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