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2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反正就不公平。”他依然气鼓鼓的说。
“那好,这两天,我把小吴借给你用,行吧。”
冯一平这偶尔的孩子气,总让金翎生气不起来,“现在,可以把位子让给我吗?”
“你这说的什么话,借给我用?你让小吴听到了会怎么想?”冯一平觉得这话有好几个意思在里头,有些小黄小邪恶。
“我不用知道小吴听了会怎么想,”金翎坐回自己的位子,噼里啪啦的对着键盘敲起来,“我更关心,静萍要是知道这事,会怎么想?”
冯一平颓然倒在沙发上。
金翎都这样说,他哪还敢让那个漂亮的小吴跟着自己?
“我刚刚听到的咣咣声,是不是你倒下时,肚子里的水在响?”金翎这一刀,补得宛如神来之笔。
这还没完,“你这一肚子的醋意,我是不是叫小吴送点碱性的饮料进来,帮你中和一下?”
……
接受电视采访这事,刚开始,冯一平挺乐意,虚荣心嘛,谁都有的,而且,上电视这事,不但能宣传自己,还能帮着宣传公司,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现在,他多少有些抗拒,现而今在国内,“冯一平”这三个字,不仅仅是个人名,多少也算个名人,而且越是那些大公司的人就越知道,他个人已经不需要在电视上扬名。
可是,刚到上海,急着打开局面的公司非常需要。
所以,他纵有千般不愿,也只能又一次上电视接受采访。
这次采访,还是去年上海这边联系过的议题,冯一平和上海的那位,同样是80后的现象级作家,韩同学,两人同场。
老实说,对这位韩同学,冯一平了解的并不多,因为他后来从事的行业,和韩同学混的圈子,完全不搭架。
韩同学的书,真抱歉,他一本没看,并不是不喜欢,在学校的时候看,倒合适,只是那会没钱买,等到后来有钱买书时,他已经走上了社会,那些描写残酷青春的小说,对那会的他,已经没有吸引力。
他记得,韩同学好像也变换过好多身份,青年作家,先锋作家,赛车手,后来居然好像说的是,思想家?
最后的印象是,他也跟风做导演拍电影,为了票房,也就是为了钱,各种宣传,各种放低身段。
冯一平那时也就明白,说白了吧,不管是什么家,成家之后,首要的任务,就是赚钱养家。
他们做的所有的一切,在本质上,和自己这个小商人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为了赚钱,不过一个赚得容易,一个赚得辛苦。
在化妆室里,冯同学,第一次见到了活着的韩同学,由他爸妈陪着来的,好像对自己带着金翎和小吴这两个美女一起,有那么点羡慕。
乍一见,冯一平就觉得很熟悉,无它,韩同学脸上的笑,冯一平再熟悉不过,人畜无害,还带着一点腼腆,那不是冯一平的另外一副面孔吗?
冯一平顿生亲近,原来是同道中人,“你好你好,”他热情的握着韩同学的手,“久仰久仰。”
对着热情的冯一平,韩同学稍有点不习惯,眼睛也有些躲闪,“你好。”
他爸爸是早有准备,从包里拿出两本书,就是冯一平的那两本书,“一平同学,小韩很佩服你,给他签个名吧。”
佩服?冯一平笑了,这应该不是韩同学的意思,肯定是他爸爸在这样场合的客套话。
自古以来,向来就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以韩同学的性子,怎么可能说这样的话?
从后来,他和另一位,同样是80后作家的各种撕,包括他拍电影,未尝没有和那一位打擂台的意思,从这些就可以看出来,他不是个会轻易服软的人。
冯一平估计,连他爸妈,搞不好说这话的时候,也是咬着牙在客套。
在父母心目中,自己的孩子,肯定是最好的,何况韩同学,确实是好多同龄人的偶像,确实可以让他爸妈引以为豪。
再说,阿拉上海人,你懂的,对其它地方的人,心里总有一种天然的优势,如果不是冯一平的嘉盛集团,在浦东投资一亿美元的事早就见报,他们估计这样的客套话都不会说。
好在冯一平也不是没有准备——主要是小吴有准备,“叔叔你太客气,刚好我也有书,要让你们签名。”后面的小吴递过来两本书,那是韩同学在去年出版的第一本小说。
“我是一个晚上看完的。”冯一平拿着书说。
冯一平这个马屁拍得,那一家三口子,包括小韩同学,都挺高兴,都在呵呵笑。
“小韩他一直说,你的小说,文字很优美,他很喜欢。”韩妈妈说。
“我也喜欢他小说里的幽默。”冯一平还了一句。
金翎转过身去,背对着门口,她怕自己笑场。
那本小说,冯一平确实是花一晚上看完的,不过是一晚上里的几分钟而已——看了下开头,再看了下结尾,这就是所谓的一晚上看完。
“你们俩都是同龄人,也算是同行,一会到台上,互相提携着点,”韩父笑着说,“这次的嘉宾里面,有好几个教育专家。”
“叔叔说得对,一会帮着我点。”冯一平笑着对韩同学说。
现在国内的各种访谈节目,都在迎合观众的喜好,四平八稳的风格,没人爱看,所以在采访过程中,不乏让人难以应对的尖锐的问题。
还没正式录影,一向好脾气的冯一平,就对今天临时布置的现场提出了异议。
为了突出冲突,今天请来的其它嘉宾,也分成了两个阵营,持相反意见的两组嘉宾相对而坐,再加上和主持人对着坐的他们这俩80后,一共是四方,围城了一个小圈子。
不过,这架势,这布局,冯一平怎么看,怎么觉得像审判他们俩一样。
他就对上海台的一哥说,“曹老师,我们俩这样背对着观众,是不是对他们不太尊重?这个位置好不好调整一下?”
好呗,曹名嘴没想到,本来担心不好配合的韩同学,看上去挺乖挺好说话,倒是这个以为脾气很好的冯同学,怎么倒不像是个好相与的?
第一百零二章 吊打专家
冯一平的提议,还是得到了电视台的尊重。
他头上,现在也有一顶蜚声国际,最年轻商业管理专家的帽子,论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比今天请来的四位嘉宾,要响得多。
此外,他成功商人的身份,肯定也会为他的话语加分,资本也是一种力量嘛!君不见,后来的那些首富,不管到哪个电视台,都是台长带着麾下的所有名嘴,一起作陪的?
最后调整的结果是,主持人居中,嘉宾和他们俩相对而坐。
名嘴就是名嘴,开场介绍之后,他调侃了一句,“首先得说一下,一平,你上次在首都接受采访,把我的主持人同行,和台下的不少听众都说得泪流满面,今天你可得悠着点,还大正月的,对吧!还有,上次采访你的是一位女士,她即使是哭起来,那也是楚楚动人,你要是把我这样的汉子,也给说得热泪盈眶,那我可真没办法做人。”
幽默,最稳妥的做法,就是自嘲,他的这些话,效果很好。
冯一平举手,“我可以说两句吗?”
“完全可以,我不用提前准备手帕吧。”曹名嘴说。
“其实我也很奇怪,”冯一平说,“我本来一直弄不明白,我的那些话,当时怎么会让那么多人深有感触?之前的那些日子,不管是苦是甜,是轻松还是沉重,现在想起来,都很美好,所以,我当时是真想不通。”
“现在想明白了?”名嘴问。
“算是明白了吧,因为后来我也经历过同样的事,”冯一平说,“我也看了对一位明星的采访,提起成名以前,那些令人心酸的各种努力,他一直是笑着说的,还各种自嘲,但是,我听了,眼睛真的也酸酸的。”
他这说的是真事,不过不是现在,是后来,他看了一期彼时已经被称为“20亿帝”的黄渤的采访,当时也真的感触良多。
“主要是一平同学当时说的那些话,引起了在场人的共鸣,而作为当事人的他,已经超脱了过去的那些事,并从中汲取了不少营养,所以,他表现得很洒脱,而听众们则不一样。这其实也是我们对待生活的一种态度,有些人,遇到了这样的事,只会自怨自艾,有些人,在没办法改变面临的情况时,则会把苦难当作磨练。”
这是对面的一位专家说的,专家嘛,总是擅于各种总结,各种拔高。
“那好,我们先进入今天的第一个主题,在场的两位,都是80后,在写作方面,也都很有天赋,他们出版的小说,销量都超过了200万本。但是韩同学,偏科严重,绝大多数功课都大红灯笼高高挂,一度是教育界和不少家长眼中的问题少年,他目前已经退学。而冯同学,各门功课,相对比较均衡,高考时,是他们省的文科状元,是大家心目中理想的好还爱,现在依然在学校接受高等教育。对他们这两位,嘉宾们有什么看法?”
这问题,问得挺狠,冯一平都有点替韩同学鸣不平,但他又不可能坦白说,自己是开了挂的。
支持韩寒一方的两位专家,自然是抨击现行的教育制度,是填鸭式,只注重结果,扼杀了不少孩子身上某些方面的天赋。
而支持冯一平的,自然简单,就和上次首都报纸上那篇文章写的一样,既可以在现行的教育体制里,取得好成绩,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天赋,结果就在这里,那说明,主要不是教育体制的问题,而是个人的问题。
看着韩同学,虽然脸上还带着笑,但是拳头却越握越紧,冯一平忍不住想拉他一把,“从统计学上来说,只根据我们两个这样有些特殊的样本,所得出的结论,其实并不具有普遍性。”
他这也是很委婉的说法,直说就是,这些结论,其实都不成立,那还有个屁好争的。
按理,他说这话,是帮韩同学那一边,但是,有人却不领情,韩同学那方的一个专家,又是一位中年女专家,冯一平没记住她的头衔,向冯一平发难。
“我很欣赏冯同学你这样,既能在应试教育里取得好成绩,同时又能在个人擅长的方面,也取得好成绩的年轻人。只是我想问一个问题,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你花在其它功课上的时间多,用来提高写作技能方面的时间肯定少,其实就是在埋没你写作方面的天赋,比如说,你今年花了多少时间,在看世界名著上?”
“如果西游记也算,我还是花了不少时间的。”冯一平说。
台下大笑。
那女专家摇摇头,“我说的,主要是国外的名著,一年认真看几本,潜移默化的,就能提高你的写作技能。”
“我要声明一下,我刚才说的西游记,不是电视剧,而是小说,”冯一平说,“另外,各花入各眼吧,那些外国的名著,我一共也没看几本,读的时候,总觉得很干瘪,主要是他们的叙事,很难引起我的共鸣。不像是西游记,闲暇时随便翻一页,不看故事,只看那上面那些描景绘人的句子,感觉就像是在炎炎夏日里,一股清泉流进心间,整个人都觉得很舒服。就好像,我不否认有些歌剧非常优美,但我还是更喜欢听昆曲一样,因为那里面,有和我契合的文化基因。我们国家,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都有不少非常优秀的作品,所以,有时间,我还是先把它们看完。”
台下响起了掌声。
看来,不忿那些专家们,把国外名著拔得太高的人,不在少数。
那专家眼看自己落在下方,当然是不服的,不过,曹名嘴掌控现场的能力很强,“我觉得,一平说的很有道理,就他们两个的事例,并不能说明什么道理,那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一平这边,都没问题,对韩同学这样退学不接受高等教育的做法,大家有什么看法?”
“小韩退学,其实也是迫不得已,因为现行的教育体制,不给他这样的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还是那位女专家。
韩同学这时说出来自己的看法,“主要是我个人,对接受高等教育的意愿并不大。”
谁说他叛逆?在这样的场合,他这话,政治非常正确。
那中年女专家顿时有些郁闷,怎么两边都针对自己?
另一位专家开口,“我们现在的社会很包容,所以她也能接受对小韩这样,不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但是,作为一个有公众影响力的人物,我觉得,韩同学的这个做法,影响并不太好,甚至是负面的,太过于自由也不对。”
专家的话总是这样,看上去好像很有道理,但是细究起来,其实都是牵强附会,越来越多的人,觉得接受高等教育不划算,因此不想深造,这样的事,和韩同学“太过自由”的选择,最多,也只能有一分钱的关系吧。
冯一平又忍不住嘴痒,“我记得康德好像说过,自由不是让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韩同学接了下去,“而是教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
那位专家无言以对,是啊,接受,或者不接受高等教育,是别人的自由。
不过,这事怎么好像有些不对呢?怎么感觉是那两个年轻人,在和自己这些专家对垒,而且还配合的很默契?
一位倒下了,另一位专家马上接棒,“我觉得,我们现在的社会,太过于宽容,所以,才让一部分人,热捧一些和主流文学作品不同,漠视世间美好光明的事情,专门描写黑暗残酷一面的小说。”
这事韩同学必须说话,“我写这方面的内容,是因为我关注真实的生活,关心民生生计。”
冯一平补充,“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我们描写恶的内容,正是呼唤善的一面,在黑暗里仰望光明。”
这确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所以,这是一个很愚蠢的问题。
第三位专家吐血仆街!
之后,第四位专家,又被他们俩联手吊打。
……
曹名嘴觉得今天的节目真心不错,虽然不是按着剧本来,但异常精彩,前浪被后浪,一一干脆的拍在沙滩上,而他并没有做太多的工作,只是在其中稍加引导而已。
在最后,他还记得自己的职责,“六位嘉宾的发言,都非常独到,为我们呈现了一期难得的好节目。”
之后,他很尽职的转到了今天的重点——韩同学和冯同学,同意上这个节目,都是有自己宣传要求的。
“不管韩同学的做法,是不是有待商榷,但从目前看,有一点我们必须要承认,靠自己的努力,他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小韩,你下一步的安排是什么?”
“我在准备我的下一部作品。”
“方便透露一下内容吗?”
当然方便,就是为这个来的嘛,“这是一本杂文和短篇小说的合集,希望到时能得到大家的喜欢。”
“我们一定支持,希望你的新书早日出版,那冯同学你呢,接下来有什么安排?”
冯一平站了起来,“学习上,我还会继续努力,工作上,我们公司,今年也进入了上海,我们希望,在学习本地一些行业前辈们经验的同时,也能为阿拉上海人的生活,提供一些优质的服务。”
曹名嘴很善解人意的问,“你说的这些服务,包括哪些方面?”
“我们所能提供的所有服务,包括有佳便利、怡佳快捷酒店、嘉盛装饰、嘉盛家具、嘉盛汽车网、嘉盛假日酒店……”
这边一唱一和的做广告,对面的那些专家们,都在收拾东西,准备离场。
今晚真是坍招式(丢面子),特别是那个都说好说话的冯一平,那是好说话吗?比以叛逆闻名的韩同学还要难对付!
以后要是再参加有他在的节目,那我们就是十三点!
第一百零三章 万分不甘
按理,组织部门,对保密工作的要求很严格,党的纪律处分条例上有规定,泄露、扩散或者窃取党组织关于干部选拔运用等未公开事项,或者其它应当保密的内容的,处罚从警告,到撤销党内职务,直到开除党籍。
然而,这些规定并没有什么用。
往往在组织部门的权威消息,还没有穿鞋的时候,“流言”就已经跑遍全城,而且,事实往往证明,这些“流言”,和权威消息,多半都是同卵的孪生兄弟,长得几乎一模一样。
有时候,也真不能怪组织部门的工作不保密,实在是民间有太多的高手,他们通过看报纸,电视新闻,再结合一些部门人事上的变动,还真能推导出一些端倪来。
所以,在这个正月,五里坳的镇长王淦青,还在和老婆清点总结过去的这一个春节,家里的各种收获,憧憬着今年春节,家里的收入,继续以GDP增速的几倍快跑的时候,他就得到了组织上要调整镇里干部的消息。
他拿着手机,有些木木的坐在那里,老婆唠叨的,谁送的礼实在,要好好关照一下,哪几个没有诚意,工作中要求要严一些的话,他完全听不进去。
调整镇里的“主要领导”,主要领导,那不就是我和书记吗?
“别啰嗦,”他不耐烦的打断了老婆的絮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