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2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并没有起诉任何一家,犯不着,即便将来那些公司出了什么问题,有这些律师函留底,完全可以证明冯一平与那些烂事无关就好。
习惯了这些纷扰的冯一平,又在为下一件大事做准备,“包总,预支分红的工作,程序走完了吗?”
下个月,他又需要大笔的外汇,多多益善,而且这一次,依然不好让金融公司的李睿远操作,因此金融公司的资金也不好动用,算来算去,除了自己账上的,只有出版社账上还有近千万美金。
要是在国内,他打个借条就拿过来用也没事,反正公司是自己的,而且一个半月就会还上,可那是香港,他可不想因为自己用自己的钱,结果还被判挪用资金罪,于是,他召开了董事会,大股东冯一平,另一股东嘉盛投资——其实就都是他一个人,做出了一项决议,提前分红。
“财务部门正在处理,不过,按你的要求,月底前,肯定可以完成这项工作。”包卓远很开心,因为董事会除了决定提前分红,对他们管理层的奖金也有核算,很丰厚的说。
“辛苦包总!”
呵呵,虽然有些杂音,但一切都很顺利!
现在高兴的冯一平不知道的是,从明天开始,他又被动的卷入了另一件事当中。
第四十六章 80后和80后
金宝懒洋洋的躺在床上,手里捧着一本蓝海战略,宿舍的几个人,就他坚持看了下来,不过,终究没有小说有吸引力,看的时间长了,就感觉周公一只在热情的呼唤。
就在这将睡未睡的当口,门被轻轻的拧开,不用看就知道,这进来的,肯定是陆文青,其它的几只,开门一向是用脚。
“老陆下课了?待会给我带一份饭回来。”
陆文青双手插在口袋里,腋下夹着一份报纸,“这会就冬眠,会不会早了点?”
有了有佳的那份工作,陆文青同学,是宿舍的五个人中,第一个再也不用向家里要钱的,连学费都可以自己承担,据说还能省些钱出来补贴家里。
所以,虽然他现在的穿着,依旧是宿舍里最土最朴素的那一个,但他的气质有了很大变化,也自信开朗了许多。
“你们不知道,一平这书写的太精彩,我要抓紧时间好好学习一下。”金宝笑眯眯的说。
“偷懒就偷懒,还找那么多理由,不愧是学哲学的,你以为我看不到你上下眼皮在打架?来,给你个提神的,一平又上报纸了。”
陆文青把那份报纸丢到金宝床上。
“有什么稀奇的,他现在,不上报纸才奇怪呢。”报纸在脚那边,金宝都懒得动。
“看看吧,这次不一样,我估计啊,会很热闹。”
“真的?”金宝一个骨碌爬起来,“那还真要看看。”
他把晚报上的那篇文章看了几眼,马上就笑了,“呵呵,估计还真有热闹,所以说,出名这事吧,也是把双刃剑。”
办公室里的冯一平,看到这份报纸,现在也是一头包。
这要是放在有微博的时代,他这会,肯定在稀里哗啦的掉粉,评论区有一大帮人在谩骂。
首都和上海,大家都清楚,这两座城市,明里暗里的,一直在较着劲,举例说明,盖楼,你盖了一座400米,另一个马上就盖500米的。
可是,你们较劲就较劲吧,为什么要把我牵扯进去?
去年在上海举办的那场作文大赛,可以说是影响深远。
对没有参加这次大赛的人来说,它的影响,在于通过它走出来的那一批年轻、新锐的作家。
当然,它更深远的影响是,自那时起,“80后”这个词,第一次被传播开来。
而且这个词非常富有生命力,经常各种刷屏,直到冯一平重生前,才被“90后”所替代,不过那时提到的90后,多半是这样式的,诸如“90后绝美校花”,“90后霸道总裁”之类的。
而现在的80后,则是跟“作家”这样的字眼连在一起。
去年通过那场作文大赛成名的,不少都是初中高中的学生,最出名,引起反响最大的,当然是上海的那位。
当然,他的文章确实写得很好,不过,与出色的文章相对应的是,他其它的课程,那叫一个惨不忍睹!
一般人家,家长遇到这样的货,一天不教训三顿才怪呢。
但是,这样的事,自然成了不少学习成绩不太如人意的孩子,躲避爸妈板子的完美借口,“别人只有一门及格,我只有一门不及格,为什么还打我?”
总之,两相对比,反差巨大,极具话题性,然后,报纸上就掀起了一场大讨论,“我们是要培养专才还是全才?”
冯一平自己也看过相关的报道,看了这个论题就觉得蛋疼,肯定是一些坐在办公室里,不太过问世事,却把悲天悯人,先天下之忧而忧为己任的人,鼓捣出来的话题。
只要吃过五谷的人就都知道,拜托,全才或者专才,是问题吗?能不能找到一个好工作才是问题好吗!
家长们是担心孩子们的学习吗?太片面,太表面,担心孩子学习的家长,其实担心的实质是,孩子将来能不也能找一个好工作好吧!
只要孩子们读完书之后,能做一颗合格的螺丝钉,能娶得起老婆,养得好孩子,那你要我们成为专才就专才,全才就全才。
就在今年,那位本来被高中破格录取的青年作家,又一次因为多门功课挂科,而选择从高中退学。
退学之前的一件事,让他的好多同龄人解气又羡慕,拿手续的时候,一位老师问他,“你将来靠什么养活自己?”
“稿费啊!”
这话一出,一时间,他就被那些成绩不太好,考上好大学无望,或者是不太喜欢学习的同龄人,奉为偶像,原来我们的前途,不是只有挤高考的独木桥那一条路。
他和他那一拨同时出名的年轻80后男女作家,因为生活阅历的关系,作品里描写的青春是残酷的,社会,是黑色负面消极的,但是,没想到,这样不同于市场上现有文学作品风格的书,迅速引起了很多同龄人的共鸣。
因为市场的需要——就像后来的网络小说一样,作者如果不多写些踩人打脸的情节,那他就会被惨淡的成绩所打脸,他和他那一拨,写了不少这样内容的小说,几乎每一本都很畅销,有些学校的学生,甚至人手一本。
再加上他们日常生活中,对一些世俗的否定,对一些约定俗成做法的无视,对一些权威的无视甚至是蔑视,也因此,“80后”,被打上了一个“叛逆一代”的标签。
而今天首都晚报的这篇文章,就把冯一平拿出来,和那位标杆性的人物做了比对。
文章说,同样是在高中写了一部畅销小说,但冯一平不但没有功课不及格,高考的时候,还是省状元,而另一位,初中学习就严重偏科,被高中破格录取之后,依然我行我素,最后,因为7门功课挂科,而从学校退学。
同样是小说,一位文字是美的干净的,整体是阳光的,另一位整体是阴郁的,把粗俗当有趣,把暴力当有理,原本令人难忘的青春,在他们眼里,就是负面到不愿意想起的一段经历。
我们比较了一下两位作者的生长环境,同样是80后,一位出生和成长在非常偏僻穷困的山区,一位生活在我国最富裕现代的城市之一,自小就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各种福利。
按理,应该是一位对社会有意见,一位应该知道感恩,为什么偏偏他们的看法,恰好调了个个?为什么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如此南辕北辙呢?
在另一位只顾着批评社会的时候,冯一平已经默默无闻的为改造家乡的面貌,做了非常多,而且卓有成效的努力。
上大学之后,不但各门功课依然优异,公司也经营得有声有色,现在还出版了一部在国际国内,都广受好评的管理学著作……
当然,我们知道,有不少青少年,是那些新锐作家的拥趸,但是,如果我们做一个调查,就会很容易发现,像冯一平这样的,才是社会各个阶层都喜欢的偶像。
所以,学校应当培养全才还是专才,这个问题还用讨论吗?
拜托,论据和论点的逻辑关系并不紧密好吗?
虽然通篇都是对自己的表扬,可是,冯一平真不希望把自己和那位对标。
本来,有不少青少年,肯定是同时喜欢他和他的,这篇文章一出,肯定得分出阵营来,这真不是他想要的。
其它的都可以讨论,但80后的消费能力,那肯定是毋庸置疑的,冯一平真心不想现在就有一批反对他的人,比如很快有佳的分店就会开到上海,那些同学一看,冯一平的,“走,换另一家。”
冯一平该找谁说理去?
你说,你们两个加起来都好几千岁的城市斗气,犯得着把我们这样两个,加起来还不到四十岁的人扯进来咩!
得想办法解决一下啊,冯一平皱着眉头想。
第四十七章 协会和机会
没有博、微博、微信的日子,真是极好的!
放在十多年后,各种社交平台上,这会估计早就撕得不可开交,就是门户网站上,说不定也会把这一热门的话题拿来吵一吵。
但是现在的三大门户网站,日子那个难过啊,为了紧缩开支,他们甚至都在计划放弃新闻,哪还有人力物力财力来关注这些事?
所以现在,据洪浩然说,只有几个论坛里,出现了一些辱骂冯一平的帖子,不消说,肯定是受晚报昨天那篇文章的影响。
那批新锐作家,他们的粉丝,正是一群在上初中或者高中的孩子,天不怕地不怕的那个年纪,嘴炮几句,再正常不过的事。
当事人和冯一平一样,没有发出声音,不过,上海的一家电视台,已经在计划,想把这两位80后聚在一起,做一次采访,冯一平觉得暂时没有必要,如果出现一次类似的事情,就接受一次采访,他真的没时间干别的事。
关键他也不是娱乐明星,没必要想方设法的增加曝光率。
而且,据他估计,虽然同属80后,但那一位比他要小两岁,现在还很有个性,又是一朝成名,这会,或多或少的,会对他有些意见,搞不好在现场就会呛起来。
所以,即使参加,也还是缓一缓的好,等对方也心平气和的时候再聊。
最主要的,是因为那次访谈节目的影响力,也在慢慢的衰退,现在再来一次,又炒热起来,那就是自己给自己找事。
他现在事很多的说。
中文版蓝海战略面世以后,各地的邀请像雪片一样飞来,首都的一些公司和协会,还专程到有佳,到科技园送邀请函。
好在邀请他的公司和协会,都恪守了商业礼仪,没有出现直接到学校堵人的情况。
隔着玻璃门,看几个内勤在会议室里整理那些邀请函,金翎笑着说,“没想到吃了鸡蛋,还要看看母鸡的人和单位,居然这么多!”
“别小看这些协会,和他们处理好关系很重要,就是在美国,这应该也一样吧!我都交代过,公司的邀请一概不予理会,先从中字头的协会开始筛选。”
上电视宣传,针对的是普罗大众,但是这些专业协会,针对性很强,对他们这样一家新创的,外来的公司来说,加入类似这样的协会,好处自然是大大的。
除了行业动态和热点,以及肯定会有的合作机会,还有其它不少好处。
说大一点,96年,国内第一家,由民间资本设立的全国性商业银行——民生银行成立的时候,几个大股东,无一不是在工商联这样的协会有职位的。
他们并不是资金充裕,比如新希望集团,当时投入的5000万,是很费力才筹集起来的,但是,其它那些有钱的公司,想投资都没门。
主要还是他们加入了这些协会,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说小一点,好处照样不少。
打比方,带着崔云凌多到中关村企业家协会去转几圈,向大家介绍他的身份,估计他就会消停一阵子。
很简单,圈子里的人都知道他是嘉盛汽车网的,他总不好再到处蛊惑人,他要是这样做了,也算是自绝于这个圈子,背叛这样的事,任何时候,别说欢迎,都不会被原谅的。
不过,等整理好,看着这几十份筛选出来的协议,冯一平犯了难,除了一定要选的中关村企业家协会之外,再选择哪一家,是个问题。
他斟酌良久,最后拿起了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那张邀请函。
这家协会,看名字好像没什么特色,但其实是国内成立最早的一家企业协会,由科技部主管,是民营科技企业和企业家之家。
名誉理事长和顾问里面,不乏副国级的人大和政协领导,协会的正副理事长,无一不是国内民营企业的大腕。
“为什么选这个?”金翎问,“因为这里面的国家领导多?”
“拜托,”冯一平指着办公桌上一个相框里的照片说,“那些领导,有这个领导大牌?”
那个相框里面,是他和院长的合影。
“那总有原因吧,中关村企业家协会可以理解,第二个为什么选这一家?”
“附耳过来。”冯一平神神秘秘的。
“好好说话。”金翎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
“你知道国内档次最高的超级富豪俱乐部,是哪一家吗?”
“不知道,”金翎不相信的说,“现在就有这样的俱乐部?”
“当然。”托重生的福,他刚好知道。
“是‘泰山会’,而且就在中民协下面,不过,是一个更顶级的小圈子,上次见柳总的时候,我专程请教过。”冯一平这个话,又说得滴水不漏。
他这一解释,金翎就明白了,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圈子都非常重要。
“那去演讲有钱收吗?”
“你这是逗我呢嘛,没钱,但效果是花钱都买不到的,可以刷声望。”
还是那句话,在国内,你想得到大机会,或者你想投资、并购一些看好的企业,你一个二十郎当岁的小家伙,没声望,别人睬都不睬你。
中关村企业家协会,今天很热闹,大腕不少,没辙,在这个互联网的冬天,大家其它的都缺,就是这时间,好像一下子空余很多。
三大门户网站的老总来了两个,在前排就座,冯一平的书还不错,给他们不少启发,现如今闲着也烦,来听听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但是,当冯一平慢慢深入的阐述起,当今互联网行业的现状和将来时,他们收起了脸上那漫不经心的神态,场内那些大声、小声接电话的人,少了起来,无它,冯一平的这些话,说不上字字珠玑,但也句句在理。
没办法,为了前沿杂志今年三月份的报道,冯一平收集了很多互联网行业的资料,再加上他又明确的知道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样的演讲,怎么会不受欢迎?
在中民协的演讲,侧重点又不一样,冯一平重点讲了蓝海战略的核心:价值创新。
虽然这个观点,在场的人大多数现在都熟知和接受,但是,他在中间,又结合了后来那篇,准确的说,要明年才会面世的《华为的冬天》里面的一些观点,剖析了可能的危机,以及我们现在在国际竞争中最大的优势——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来强调了价值创新的重要性。
年初的时候,林慧碰到冯一平,说自己一个月赚上万,觉得不踏实。
在场的中民协会员,和林慧抱有同样想法的人不少,他们是在自己都不太明白的情况下,就把企业做大了,赚了不少的钱。
但是,钱越多,他们就越患得患失,总感觉今天不知不觉的就赚了大钱,也许明天就无缘无故的没钱可赚,今天和明天之前,好像隔着一层纱,罩着一层雾,看不清楚。
而冯一平强调的这一点,让他们找到了一条路,只要坚持价值创新,企业能好到何种程度,不敢保证,但是能差到什么地步,心里是能有数的——准确的说,是不会差到哪里去。
大约一节课的演讲结束以后,参会人员主动站起来鼓掌,这个年轻小伙子,果然有一套,说的确实在理,而且,也很有礼貌,演讲的全程,他一直没坐,始终是站着,让台下那些普遍比冯一平大的听众,顿生好感。
在这些普遍比自己年龄大的人中间,冯一平表现得很谦逊,交换名片的时候,一直是用双手——那怕有很多人,不论是公司规模,还是个人资产,都不如自己,场面上,就讲究这些。
他这么做,效果自然是不错,他这次的演讲稿,后来被好多没有到现场的协会会员讨要。
而且,结束没多久,机会就找上门来,他接到那天在场的羊城一个老板的电话,对方了解了嘉盛的产业布局后,想商量他名下的几家酒店,和怡佳快捷酒店合作的可能性。
第四十八章 送上门来的机会(上)
得到消息的徐斌,兴冲冲的带着一帮人赶到首都,每个人手里都拿着厚厚的一本特许经营条例,这东西,从他们到美国考察后回来,已经完善了好多次,却始终还没派上用场。
也是,在怡佳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