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一次谈过之后,他只有一个感慨,“古人云,‘自古英雄出少年’,诚不欺我也!”
  “那一平,关于创刊号,你想定在几月份?”包卓远看出了那些人的轻视,现在也没必要解释,因为你解释他们可能也不信。
  冯一平也看出来了,他也不想解释,作为老板,没有必要事事和这些暂时还没有对企业产生凝聚力的员工交待。
  “如果没有组织好精品的稿件,杂志不用急着推出,我的意见是,到明年一月份推出创刊号也不迟。”
  就他们这样一家刚创刊的杂志,想那些有声望和影响力的人来投稿,除非你给很高的报酬,不然不现实。
  而他这样高的定位,决定了不可能采纳那些滥竽充数的稿件。
  “大家也不要有压力,创刊号,我是打算赔钱的,杂志免费向我们的目标客户派送,广告方面,大家努努力,如果确实找不到理想的客户,创刊号的广告就空着,相信我,等到我们的二月刊出来之前,情况一定会大有改观。”
  会议结束,包卓远把冯一平他们俩送到楼下,“包总,一切拜托!”冯一平握住包卓远的手说。
  “冯先生放心,你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冯一平说的正式,他也用冯先生来称呼他。
  高屹铭也跟着下来,“冯先生,我一定会兑现我的承诺!”
  冯一平和他握手,“我相信你!”
  晚上,冯一平又陪着对夜景念念不忘的黄静萍来到太平山顶,两个人静静的相拥看着底下璀璨的灯光,“你说,要是在将军山上也能看到这样的景致该多好!”黄静萍感慨了一句。
  “我们一起努力吧!”一阵凉风吹过,冯一平把她抱的紧了些。


第一百一十八章 好像是试探
  21号上午,冯一平和黄静萍直飞省城,也没有在省城停留,在提车场取了车,就直接回到了市里。
  一进家门,黄静萍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还是家里好啊!”
  是,还是家里好,酒店的服务再好,窗外的风景再棒,它始终是酒店,没有家里自在不说,因为总是和很多人共享空间,私密性也比不上家里,当然,如果是自己的酒店,比如,等省城的酒店建好以后,他住进去,那又不一样。
  放下行李的第一件事,是给爸妈报平安,“回来了?事情顺利吗?”这是例行的问候,之后就是正题,“后天成绩出来,我和你妈明天到市里来。”
  这个要求冯一平没法拒绝,高考时他们没来,现在要出成绩,而且冯一平极有可能是状元,他们比冯一平还急。
  那黄静萍怎么办?他接下来就上大学,到了可以堂堂正正的谈恋爱交女朋友的时候,爸妈一来,还让她避出去,他心里过意不去。
  现在却没有时间让他想这件事,自回家以后,电话,传真就响个不停,高考前为了怕影响他,本就压下来不少事,高考后才过了几天,他就撒手去了香港,各公司都积压了一堆急需他处理的工作。
  黄静萍给他送了一杯水进来,“中午想吃什么?我去买菜。”
  “只要你做的,我都喜欢吃!”在外面十多天,总是吃酒店里的菜,还真有想吃家常菜。
  “冲你这句话,奖励你一下,”黄静萍有“呜啊”一下,在他脸上亲了一口。
  冯一平拉住她的手,“静萍,我爸妈明天上午到家里来。”
  “啊,你怎么不早点说,我衣服刚刚从箱子里拿出来,现在又要收拾。”
  “要不,你就留在家里吧,他们总要知道的。”
  “我不,我不,过些日子吧,我还没准备好。”黄静萍头摇的像拨浪鼓一样,“还是给我在上次的酒店开个房间,好不好?”
  关于见父母的问题,黄静萍私下也想过,而且也想的很清楚。
  正因为她十分在乎冯一平,所以她不希望在冯一平爸妈面前,留下哪怕一丁点不好的印象,而在他们那爸妈的心目中,高中谈恋爱,还是在早恋的范畴,父母肯定不会对孩子的早恋对象有好印象。
  再加上不管是男方还是女方家长,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一般都很挑剔,听说男方家长好像更挑剔些,所以现在见他爸妈,不是个好时机。
  都等了这么长时间,等到冯一平上大学后回家的时候,再跟着一起去家里拜见,那才是最好的选择。
  “可是,你不觉得这样很委屈吗?总是躲躲藏藏的。”
  “才没有呢,我正好在酒店好好睡几天懒觉,在外面这十多天,可把我累坏了。”
  “对不起啊!”冯一平还是有些愧疚。
  “傻瓜,”黄静萍蹲下来,拉着他的手,认真的看着他,“我们之间还用说什么对不起?你好好工作,我去买菜。”
  黄静萍出去的时候,很高兴,冯一平的态度,让她很开心,虽然她觉察的出来,在冯一平心底的某一个角落,一定还有另一个人,所以这些日子以来,他一直都很克制。
  这件事,她和冯一平的心靠的越近,她就越清楚,但是,现在和以前比,却已经好了很多,至少目前她也在冯一平心里,也占了很大一块地方。
  第二天一早,黄静萍还是在家里很认真的准备好了中午要吃的菜,然后提着箱子,和冯一平去了上次的那家酒店。
  冯振昌和梅秋萍是十点多到的家,看来肯定是起了一个大早,在老家住了这几个月,他们气色更好了些,“爸,你的头发是不是变黑了?”
  冯一平从爸爸手里接过一个袋子,里面装着他们从菜园里摘下来的黄瓜茄子和豇豆,家里种的,真比农贸市场买的好吃,比如豇豆,黄静萍一般都不在农贸市场里买,品种不一样,煮个老半天,还是硬硬的。
  “哪里会变黑,你爸现在老都老了,也要赶时髦,那是我上个月在家里帮他染的。”梅秋萍笑着打趣了冯振昌一句,她手里拎着一袋子辣椒,还有一塑料袋洗的很干净的李子,“外公特意带给你的,今年结的不少。”
  外公家的后院里,一共有两棵果树,一棵樱桃树,一棵李树,小时侯,树上结的这些东西,一大半都进了他和姐姐的肚子里。
  那时候嘴馋,李子还青的时候,就时不时偷偷的拿竹竿打几个,虽然又酸又涩,还是连核上的那一点点果肉,都吃的干干净净,在那个物资贫乏,吃一碗小葱荷包蛋面,就算是过了一个生日的时候,那两棵树,带给他们很多美好的回忆。
  青李子从小吃了那么多年,所以他一直不怕酸,能让一般人把牙都酸倒的桔子,他吃起来也很享受,不酸的桔子他还不喜欢吃。
  现在看到这红红的李子,他嘴里又泛起了酸水,拿出一个,在衣服上胡乱一擦,就往嘴里塞,酸甜爽口,舒服!
  梅秋萍在旁边看着都觉牙酸,“真是想不通,这么酸的东西,你还这么爱吃。”
  到家看着已经准备好的菜,梅秋萍略带责怪的说他,“都知道我要来,你还忙着炒什么菜。”
  冯振昌洗了手出来,尝了一下西红柿炒鸡蛋,“这几年你炒菜的水平也练出来了,媳妇没娶,自己小日子也过的不错。”
  冯一平听了,有些紧张,爸爸这话听起来好像有所指的样子,应该不会的啊,知道这事的人,包括老蔡,都不会多这个嘴。
  好在接下来妈妈的话打消了他的顾虑,“他才高中毕业呢,娶什么媳妇?”
  “高中毕业怎么了,他今年19岁,19岁结婚的还少啊!”
  “那是我们乡下,你看看城里,有多少19岁结婚的,连结婚证都办不了,你愿意儿子也回到老家种田,然后现在就娶媳妇吗?”
  然后接下来,梅秋萍话锋一转,“不过呢,一平,以前我们都管着你,接下来就读大学,到了可以交女朋友的时候,要是有谈上的,一定要带回来给我们看看。”
  不知道是自己多心还是怎么回事,冯一平觉得,今天这节奏好像不对,“没问题,我争取今年下半年就给你们领回来一个,好吧!”索性大方一点。
  “那还是要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冯振昌给他夹了一筷子肉,“我们听说大学是不像小学高中管的这么严,你自己还是要自觉,要是打着去玩的主意,还不如现在就回来帮家里做事,你也那么大一摊子的事,是吧!”
  “我看你啊,是这一阵子在村里说人说惯了,现在见谁都要说两句,一平什么事不明白?还用你说。”梅秋萍也给冯一平夹了一块鱼,他碗里上面现在不是鱼就是肉。
  这真不是客气,这个习惯也是以前穷的时候留下来的,有点好吃的,爸妈都会紧着他先吃,现在虽然日子好了,这个习惯还一直保留了下来。
  爸妈现在作息很规律,吃了午饭,都要小睡一会,冯一平也回了房间,悄悄的给黄静萍打电话,“吃中午饭了吗?”
  “还没有,不想吃,只想睡觉。”
  “那你等着,我过来带你去吃饭。”
  冯一平走到客房门口,敲了下门,“爸,妈,几个同学约我,我出去一会,个把钟头后回来。”
  “知道了,路上小心点。”
  听到关门声,梅秋萍推了冯振昌一把,“哎,你说一平这是去见男同学还是女同学?”
  “操心这些干什么,你不也说吗,他什么事都有主意,安心睡你的觉吧!”


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鲜出炉的冯状元
  冯一平的班主任陈老师,这两天也火急火燎的,虽然高考成绩还没公布,但是阅卷已经结束,一中参与阅卷的老师,已经查到了文理两科尖子生的成绩。
  理科的那三个种子选手,发挥只能说正常,别人没做对的题,他们也没答对,去年高考数学题容易,所以他们的成绩也比去年的理科省状元要低,上国内一流的大学毫无疑问,但是要拿省状元,估计没戏。
  而冯一平的总成绩,超出去年全省的文科状元近50分,如果省内没有其它的妖孽出世,省文科状元的桂冠,铁定会戴在冯一平头上。
  陈老师这两天走路都带风,一些还在校的老师一见面就恭喜他,多少还带着些羡慕,对学校的老师们来说,那真是伯乐遍地,而冯一平这样的千里马却不常有。
  等陈老师满面春风的过去之后,一个老师笑着说,“现在最失落的,怕是老李吧!”
  他口中的老李,就是冯一平高一时的班主任李老师,要是中间他没休学,那就是去年以李老师学生的身份参加高考,今年难度这么大他都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以去年的题目难度来说,不是更有优势?
  他们的羡慕可以理解,学校对成绩优异的毕业班老师,一向是不吝惜的重奖,名校,除了要考察整体上线的百分比,出了几个状元,那也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不管你应届的毕业生,有多少考上了国内一流的大学,要是连着两年,连省状元都没出一个,那也好意思叫名校?
  所以今年的冯一平,算是帮了学校一个大忙,但学校不可能奖励他,而冯一平的班主任,陈老师,不光能得到一大笔奖金,今年新建的教职工家属楼,肯定少不了他一套,还有接下来的评优评职称,显性隐性的奖励加在一起,怎么不让这些同样食着人间烟火的老师们羡慕?
  在大学以前的学校,教学相长,指的不仅是教和学的双方互相促进,互相提高,学的一方成绩好,反过来也会给教的一方带来物质上的好处,所以,对学生,或者引申开,对自己教授的人,最毫无保留倾囊相授的,就是小学初中和高中的老师,学生学的再好,不仅不会对他们的地位造成威胁,还会为他们带来各种好处,那何乐而不为呢!
  比如冯一平初中的班主任王玉敏老师,之所以能评上职称,并且从梁家河跳到县实验中学当老师,除了她发表了几篇论文,也和她能带出冯一平这个全县第一名的学生有很大关系。
  所以冯一平尝试着在他的公司内部,尽量复制学校的这一套模式,那些带新员工成绩出色的老员工,绩效工资和年底的奖金也都很丰厚,而那些在带新员工的过程中,总是留一手的老员工,不但不用想着奖励,公司对他的整体评价也会下调一个档次,在对新员工传帮带的过程中不尽心,就是对公司不尽心。
  要说这两天陈老师对冯一平的观感,那是又爱又气,得知消息的第一刻,他就兴冲冲的想通知冯一平,可是打了半天,他家里的电话没人接,后来按着档案里的地址,他找到了冯一平家,可是大门紧闭,问隔壁邻居,说是十多天前就不见人,当时走的时候,好像是出远门的样子,可能是去旅游。
  旅游?陈老师当时不知说什么好,这些天,其它的考生,哪一个不是焦急的在家等待着,连他们这些老师,也一直关注着阅卷的进展。
  他倒好,出去旅游,这小子是太自信呢,还是心太宽?当事人比局外人都轻松,陈老师当时甚至都冒出一个皇帝不急太监急这样不恰当的比喻来。
  23号,99届高中生的高考成绩正式公布,陈老师也吃了个定心丸,不出所料,冯一平以686分的总成绩,高踞省文科排行的榜首,也就是大家俗称的文科状元。
  从早上八点半开始,已经放暑假的一中校园又热闹起来,不少家长请假陪着孩子一起来看成绩,学校操场边的布告栏前面,上演了不少众生相,有的兴高采烈,有的黯然神伤,有的呆若木鸡,冯一平淡淡然的带着爸妈前来的时候,正好碰上一个抽抽噎噎的女孩子靠在妈妈怀里朝外走,妈妈一边给她擦眼泪一边安慰她,“没事,没事,这成绩也不错。”看上去木讷些的爸爸,撑着伞亦步亦趋的跟在后面,为她们遮着太阳,脸上满是关切。
  冯一平他们让到一边,冯振昌感慨了一句,“现在这些孩子,也挺不容易。”
  看到冯一平过来,那些看成绩的同学自发的让出一条路来,三个人到了榜前一看,冯一平的名字赫然排在第一行,总分686,后面有个小注,文科全省第一名。
  语文144,数学114,英语142,政治146,历史140,比冯一平和陈老师第一次估算的还多了1分。
  冯振昌已经拿着笔在抄成绩,梅秋萍虽然想到儿子可能是状元,但真面对的时候,却还是高兴的说不出话来,只是一个劲的看着冯一平呵呵的笑。
  “好了,出去吧,后面还有同学等着呢!”冯一平提醒爸妈,说他不高兴激动,那也是假的,是人都有虚荣心,哪怕他心理年龄已经三十多岁,那也不例外。
  知道这就是今年的第一名,旁边的那些父母,有些很大度的对冯振昌他们说,“恭喜!”
  “多谢!”爸妈两个一路道着谢,都笑的合不拢嘴。
  陈老师今天也很忙,接待了不少来道谢和下请帖的家长,看到冯振昌他们一脸笑的走进办公室,忙起身迎上来和他们握手,“恭喜两位!”
  “要多谢陈老师,一平跟我们说,最后的这几个月,您一直用业余时间帮他补习,要不是有你们这样用心,他也不会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为了表示感谢,明天我们准备请您吃餐饭,平时也没机会,这一次请一定不要推辞。”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都考了全省第一名,当然得来桌谢师宴。
  这样的事,陈老师也不推辞,“没问题,我们一定去沾沾喜气。”
  冯一平跟在爸妈身后,和陈老师一个个的去见那些任课老师,一一发出邀请,他们在前面寒暄,冯一平借机给黄静萍发了个短信,“686,全省第一。”
  几秒钟后,他就收到了黄静萍发过来的短信,“太棒了!你是我的骄傲!我好崇拜你!”
  这姑娘,真是越来越会说话,句句都说了他心坎里。


第一百二十章 请客,请客
  一出校门,爸妈就开始打电话,爸爸给省里打,妈妈用冯一平的手机给外公打,酒店里,黄静萍已经告诉了张秋玲,张秋玲接到电话后告诉了他老爸,所以很快梁家河中学三年级的学生,都接到了老师的通知,学校第一个考上市一中的,近年考了省文科第一。
  冯玉萱正在大厨房里安排两辆车给各个店送麦饼、糯米鸡和洗干净的菜,接了电话高兴的就站在那儿,厨房里的员工,有好几个都是塆里的,其中一个小媳妇一边往车上搬东西,问了她一句,“怎么了玉萱?”
  “一平考了省里第一!”
  “啊呀,那真了不得!恭喜恭喜,我们村终于也有个大学生了!”
  梅义良还在酒店工地上,和已经聘任的总经理,也就是金翎那个在康奈尔大学的同学徐斌走在一起,听了连声说“太好了!”然后马上给蔡虹报告这个喜讯。
  徐斌在一旁听了个端倪出来,“我们的小老板考了省第一?”
  “是,文科第一。”
  “那是真值得庆祝。”也是这样一路考过来的徐斌,知道拿省状元的不容易,他当年,也就刚过一本的线,离省第一名,差的老远。
  挂面作坊也装了部电话,接电话的是二舅妈,她们也都知道成绩今天出来,问了一句,“大姐,一平考的怎么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