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天一天,确实很轻松,下午的政治考试,对冯一平来说,也是没有一点悬念,他背的书,终于还是派上了用场,包括简答题,也没有一点遗漏,按理说,就算得不了满分,最多也就丢一两分而已。
  为了让晚上能休息好,家里第一次开了空调,黄静萍把头枕在冯一平肩上,跟他一起看着新闻,“那到了首都我做什么?”
  “你说呢?继续读书也行,你接着去读语言,工作也可以,金翎下个月就要带着一批人去启动北边分店网络的铺设,你要不到总部做个会计?或者是,我计划多按揭几套房子,你就悠闲自在的当个包租婆,每月就管着挨家挨户的收租?”
  “什么包租婆啊,难听死了!”黄静萍对这个称呼很不感冒。
  港台的一些称呼,刚进内地的时候,确实有点水土不服,之前冯一平还在市里的晚报上,看到一个专栏作家写了一篇文章,说港台电视剧里“老公”这个称呼,叫他很到胃口。
  “可是,我想当个包租公啊!”冯一平逗她,“不过,有一件事优先,你得抓紧考个驾照,不然首都那么大,很不方便。”
  “难学吗?”她好像对这些机械的东西,有一种天然的畏惧。
  “以你的IQ,学个一年半载的,总能通过吧。”
  要说这玩意,还真是看人,冯一平后来有个朋友,真的折腾了差不多一年,才拿到驾照,他的这段光辉历史,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连他家里的人也不坐他的车。
  第二天上午,冯一平依然是八点到的学校旁边的停车场,在车上还坐了十多分钟,八点半准时进的考场。
  老实说,数学,冯一平还是有点最担心,不仅因为数学是他的短板,更因为它是历年考高中最不稳定的一科,那些出题老师时不时就会调皮捣蛋一次,冯一平昨天晚上就想,中考的时候,我们那一届数学是历来最难的,现在高考,按理说不会也来这么一回吧,要真这样的话,我一定去买彩票。
  然后,试卷刚发下来的那五分钟,他就觉得,高考过后,真可以去买彩票了,他奶奶个腿儿的!
  做了这么多卷子,从前面的几道题大概就可以判断出一份试卷的难度,综合前面几道题来看,这次数学的难度,肯定得在9以上,冯一平小小的感慨了一下,要是没有休学一年就好,那就不会又一次倒霉的碰上难度这么大的试卷。
  他是个很善良的人,由己及人,他现在最担心的是那些复读生,又辛苦一年,偏偏悲催的遇上这种高难度的卷子,搞不好今年考的还不如去年呢。
  这些选择题难度虽然都不太大,但是除了第一道之外,每一道题都要演算,语文选择题他在第六道卡了一会,数学则是在第十三道卡了一会,这一道应该是选择题里最难的一道。
  填空题份额较少,只有四道,而且出题的老师终于良心发现,第一题基本上就是一道送分题,剩下的三道,就都是高难度。
  第三大部分的解答题,就没有一个容易的,特别是倒数第二道,关于轧辊的那道题,估计后来还出现在不少99届高考同学的梦里,你说特别难吗,也没有,代数里就有过类似的题,不过教材里说的是一种电信产品平均每次讲价的百分率,这里考的是带钢减薄,其实立意相同,但是形式不同,当然,难度也比书上的那道高。
  这道题综合了等比数列,对数,不等式计算等知识,冯一平足足用了二十多分钟,才有了答案,他一边演算的时候,一边用不太严密的逻辑思维推理,出这道题的老师,不会是在那十年运动的时候,被下放到钢厂了吧,总之,这道题绝对成功的让大多数考生对冷轧机产生了厌恶心理。
  最后一道题,当然也不会容易,是一道考察大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题目,他只勉强做出了轨迹方程,余下的还没做完,铃声就响了,你妹啊!
  他所在的这个考场,大部分人都和他一样,没有一个人像昨天的考试那样轻松,都还在抓紧写,也有一些停了笔,那九成九不是发挥的好,而肯定是放弃了的。
  等在外面的家长们,这一次没有等到孩子们的笑脸,冯一平还没走到门口呢,就听到那哭声一片,很凄惨的,有些哭得嘶声裂肺,当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哭的肯定是女生,但是看着那些在妈妈怀里抽泣的难姐难妹,一旁的难兄难也难免心有戚戚焉,有不少也眼圈红红的。
  这也怪不得他们,昨天还觉得清华北大在向自己招手,今天就被来了当都一棒,这个fell,倍儿不爽。
  特别是对那些心高气傲的孩子来说,辛辛苦苦,熬了十几年,总想着一准要给爸妈,给老师,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卷,临了却是这样的非常差强人意,他们怎么接受得了?
  孩子哭,有些妈妈也跟着掉眼泪,那场面,真的有几分凄凄惨惨戚戚,而且这样的场景,估计在不少地方都会出现,就真该把那些出题老师拉出来看看。
  学校数学教研组的镇山之宝,头发花白,已经快要退休的特级教师第一时间拿到了卷子,文理科的对比着略略看了一遍以后,他下了断言,“都难,文理科相同的题目有18道,分值站到70%,姊妹题有四道,完全不同的只有两道。”
  他只负责后面的两道解答题,落笔后感慨的说,“估计啊,这题有些中学的老师限时也完不成。”
  他这说的很客气,其实,有些学校的数学老师,拿到试卷后,掩面而走的不少,丢人啊,好几道题他们一时半会都解不出来。
  这儿的一番动静,自然惊动了附近的人,对面今天只有冯玉萱一个人在,她问一个过来买巧克力的家长,“那边怎么了?”
  “唉,数学难度太大,大部分人都发挥不好,好多孩子接受不了。”
  冯玉萱听了,就想马上给冯一平打电话,收银的小姑娘眼睛好,提醒她,“看,是不是出来了?”
  冯玉萱把望远镜调到最高倍数,看到弟弟有些疲惫的从校门走出来,还好,没有垂头丧气,只是没有昨天两科后的那么轻松,估计还过得去吧!
  “玉萱姐,你不用担心,就是大家都考的不理想,一平应该也是拔尖的。”她这话和冯一平经常说的那话意思差不多,总分一百五,大多数人都在80分一下,那你考个100,也是高分。
  冯玉萱放不下心,她知道自己弟弟的短板就是数学,所以当初才选的文科,可是,这个时候去追问,也有些不好,都成了定局,问只会让他心情不好,要是影响到下午的英语和明天的历史,更不好,等明天下午吧!
  看到这边的动静,丁强和黄静萍也在车里坐不住,迎了上来,“怎么了?很难吗?”黄静萍问。
  “和中考的一样,是近几年最难的。”他做了前五年高考的卷子,这一次无疑是最难的。
  “啊!”黄静萍叫了出来。
  冯一平之只比较了几年,只得出了这个结论,第二天,有比较了二十年高考数学试卷的报纸,就写出了这样的报道,“本届高考的数学,是自79年以来,题目最难的一届!”


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睡一场
  上午考完数学,肖志杰和王昌宁在教学楼下遇到的时候,很有一种“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之感。
  肖志杰尤其沮丧,几门课程里面,数学是他最喜欢,也最出色的一门功课,今天的这一闷棍可把他打的不轻,最后的两道大题,他都没来得及做。
  打击一个人最狠的方式,就是在他自认为最擅长的领域,毫不留情的击败他,今天的数学考试,非常完美的做到了这一点。
  回家的路上,他问王昌宁,“不知道一平考的怎么样,要不要打电话问问?”
  “比我们肯定好,但估计也不会太理想,不只是他,我想今天参考的所有人,都不会太理想,所以,要往好处想,如果别人考的好,就我们考得不好,那是考砸了,如果大家都砸了,那就是另一回事,你说是不是?振作起来,还有两科,姐姐她们还都在家里等着呢,笑一笑!”
  两家的爸妈要是都来,那太隆重,也会给他们增加额外的压力,所以都把女儿派了过来,加油鼓劲的同时,也照顾他们这几天的饮食起居。
  “对,可能和大家比,我们考的也不差!”肖志杰也知道,这个时候自怨自艾没好处。
  市里,冯一平说出那番话后,一路上,黄静萍一直强颜欢笑,“没事,题目这么难,大家肯定都发挥的不好。”
  冯一平有些小郁闷,“我气的不是这个,我想的是,我怎么就这么寸,数学是我的弱项,偏偏中考时碰到难度最大的,高考时又碰上难度最大的,你说我怎么就这么准,两次都给我遇上了。”
  “这说明你运气好啊,”丁强笑呵呵的和他说了一句,“不过,你估计能考多少分?”
  “120以上吧。”冯一平大概说了一句,前面已经做过的题,没有检查,估计会有失分,但不会太多,主要的还是后面的几道解答题,填空题他也有一道不太拿的准。
  “那非常好了已经,”丁强说,“就是题目不难,考到一百二十分也不错,何况是这样难度的题目呢?”
  黄静萍这下是真的开心了,“真的啊!你怎么不早说?”
  “你也没问我啊!”
  冯玉萱给爸妈打了电话,汇报了她知道的情况,“那一平考的怎么样你知道吗?”冯振昌很急切的问。
  “我不清楚,但我估计,应该也不太理想,你们也知道,数学是他最弱的一门,要不我去家里问问他?”冯玉萱说这话的时候,也是忧心忡忡的,打心眼里替弟弟着急。
  虽然她对弟弟有些意见,但还是衷心的想他能考个好成绩出来,她清楚的很,从上小学开始,弟弟就一直很用功,从来没有松懈过,她呢,读书的时候,真没有弟弟一半努力,要是努力了十几年,结果却考砸了,她也会替弟弟惋惜。
  “这个时候问他这个干什么?一点帮助都没有,等等吧,明天下午,他就可以到学校去估分,今天还是不要影响他,还有两门呢。”四叔专门找熟人问了,现在冯振昌他们对这些流程和注意事项也是门清。
  “你也回省里吧,接下来的两科,对他都不是问题。”冯振昌对冯玉萱说。
  “那行,我明天下午再来找他。”现在面馆全部由她负责,各种事情真不少。
  中午饭黄静萍早做好了,一回家菜就上桌,清蒸小黄鱼,白灼虾,尖椒牛柳,韭黄炒鸡蛋,老鸭汤,很丰盛。
  “你今天是英雄,是功臣,一定要多吃点!”黄静萍把虾剥好,蘸上调料,送到他嘴边,这个待遇蛮爽的。
  之后的两门考试,都波澜不惊,英语和历史,就一个特点,题量大。
  英语的选择和完形填空,加起来一共95道题,最后还要参照图片,以李华的名义,给一个曾经参观过学校的老外,写封信,介绍学校的变化,词数在一百个左右,这道题三十分,冯一平觉得这就是送分题,他已经写过几封英文信,何况这个还是类似看图作文的形式。
  历史也一样,题量不小,但对熟背课本的他来说,难度真不大,就是倒数第二道的论述题,关于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他答的不是很爽快,不是不知道怎么答,只是答的时候,想起那一段的历史,让他很难过。
  最后的那一道,对一般的学生可能也有点难,但是他是个伪德粉,看过不少纪录片,玩过不少相关的游戏,对那些历史算得上熟悉,13分的题,他估计,至少也能拿个十分吧!
  随着9号上午的一声铃响,一切都结束了,不管考得怎么样,结果如何,这些苦命的孩子终于算是解脱了,有些考得不理想的,明年可能还会回炉重造,但是现在,大家就像卸下了千斤重担一样,一个个,从里到外,从上到下,都透着一股子轻松。
  然而,猛然卸掉了重压,随之而来的就是如潮水一般涌来的疲惫,冯一平上车拿到手机就先给爸妈打了电话,冯振昌估计也等着呢,“一平,考完了?数学怎么样,听说这一次的题特别难。”
  “我还可以,其它的也不错,我就跟你们说一声,下午我打算好好睡一觉,明天再去学校估分。”
  “好,这半年你是很辛苦,你好好睡,我给你姐和小舅他们打电话,叫他们不要打扰你。”
  挂了电话,冯一平就给肖志杰他们打过去,他们刚好在上楼,肖志杰接电话的时候,也是哈欠连天的,都说下午不管三七二十一,好好睡上一觉,有什么事都明天再说。
  中午只吃了一碗汤泡饭,冯一平连牙都没刷,直接朝床上倒,黄静萍过来给他盖空调被,结果被冯一平一把搂在怀里,“等等,桌上还没收拾呢。”
  “管它呢,迟点再说。”冯一平调整了一下姿势,把头搁在黄静萍头顶,不一会,就传出轻微的鼾声来。
  其实这一阵子,黄静萍也并不比他轻松多少。
  她大部分时间,都在无微不至的照顾着他,比如首要任务就是换着花样的给他做好吃的,让他营养跟的上,在炎热的夏天,因为好多人都胃口不振,所以这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除了照顾他,黄静萍自己也有事要忙,她已经报名参加了下半年就要举行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也要抽时间学习,也要看专业书籍。
  冯一平高考结束,卸下了千斤重担,她也轻松了一半,现在,听着冯一平有节奏的呼噜声,她也觉得一阵倦意袭来,他轻轻的把冯一平的手从身下拿开,免得压着,然后偎在他身旁,闻着他身上熟悉的味道,一会也进入了梦乡。
  所以,很快家里就安静下来,只有两道此起彼伏的呼噜声,和客厅里空调的沙沙声。


第一百一十三章 估分
  星期六的上午,冯一平神清气爽的来到学校,今天依旧有不少家长,孩子们的任务,在考完后也就告一段落,剩下的好多事都要家长来操心。
  考的好的还好说,考的不好的,就要想着去哪找个复读班,或者是马上去找各招生办想想办法,能读个大专也好,现在的大专文凭,还不像后来那么不值钱。
  各班的教室里,都放着几套标准答案,每一套前面,都围着一圈人,同学们自己拿笔记下自己每一道题的得分,结果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有少数几个同学,一直懒得去答案前看,怕是不想面对吧。
  冯一平被陈老师直接带到了办公室,就半天不见,师生间的态度就发生了细微的变化,一路上的遇到的老师们,看着他们这些应届的毕业生,没谁还故作严肃的摆着架子,从现在开始,这些学生已经不受他们管辖,况且,从法律上来看,他们都已经是成年人。
  陈老师和冯一平说话,很自然的带着商量的语气,他同时也很期待,理科那边的几个尖子生,昨天晚上就完成了估分,结果都不太理想,也不是不太理想,从个人来看,还行,但是,离省状元,还有不少的差距,而冯一平,是学校冲击文科状元的头号种子选手。
  大前天到现在的事,冯一平记得很清楚,花十多分钟对完了语文,前面的基本没错,当然,一些填空题,并没有一字不能改的标准答案,但所有的要点,他都答上了,顶天也就给他扣个一两分,他又花了十多分钟,把作文默写了一遍,陈老师一看,觉得相当不错,“我觉得,作文也可以得满分!”
  冯一平听了虽然高兴,但是觉得自己语文老师的这话,可能不太客观,陈老师看出来了,拿着那张纸,“我去找其它老师看看!”那样子,比冯一平本人还兴奋。
  冯一平把英语对完,再按考试时的情形,把那封英文信写完,陈老师就火急火燎的拿着那张纸回来了,“你看!”
  冯一平一看,上面是一些老师简短的评语,后面是他们的评价,大多“甲上”,只有两个老师是“甲”,陈老师高兴的说,“不说满分,至少也得在55分左右吧!我们再放宽一些,你的语文至少在140分。”
  “英语也好了。”冯一平把英语的答案递给他。
  “填空题错了一道,短文改错也错了一道,加起来要减2。5分,这个英文信我还真看不大懂,不过他分值是30分,我们就也扣掉7。5分,那就是英语也能得个140左右,政治呢?”省状元大有希望啊。
  政治对下来,前面的都没错,顶多也就扣5分吧,140…145。
  数学问题比较大,因为考试时没时间检查,填空题也错了一道,估分在115左右。
  最后是历史,基本没错,几道论述题的要点都答了出来,顶多也让扣掉10分吧,那就是也在140左右。
  “最低685?”陈老师叫了起来,这样的分数,省里的文科状元那是妥妥的到手了。
  “估670吧。”冯一平把阅卷老师朝最严格里算。
  “那也没问题啊,去年的状元还不到640呢。”陈老师都有些坐不住,冯一平也很高兴,这几年的苦也算没白吃,也不枉他休学的那一年还拿着各科的课本死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