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13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他们市已经有铁路线路和邻省相连,因此,邻省未来愿不愿意支持,也是一个问题。
  冯一平点头,“这是一个问题,但一定是我们越早建设,这个问题就能越快解决,越往后拖,只会越难。”
  “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如果我们连普通铁路都没有,未来相关的高铁立项的时候,也一定不会太关注我们的诉求。”
  这时,苏明峰说话了,他看着书记和县长说,“我赞同冯总的意见,铁路,既然一定要修,那自然是以后修,不如现在就修。”
  冯一平在心里点了点头,这位五里坳新的负责人,看起来还是有些担当。
  他甚至觉得,书记和县长,之所以提出这样那样的质疑,可能就是为了让苏明峰主动说这样的话。
  在这样大项目的立项和审批上,关系,非常重要。
  而盛正一走,县里关系最硬的官员,自然非他苏明峰莫属。
  果然,书记不过沉吟了一下,就马上说道,“我觉得,我们应该尽快就这个问题,召开一个专项会议。”
  这些家伙,果然是玩套路的高手!
  当然,如若不然,他们也不会有这样出头的机会吧。
  “我还有两个建议。”冯一平说。
  “我刚上初中的时候,总设计师南巡时说的那些话,就是‘能快一点还是要争取快一点……胆子要更大一点,思想再解放一点……步子快一点,再快一点。’我觉得,非常适合们县现在的状况。”
  正在做笔记的苏明峰停了一下,他想,估计他们这些体制内的人,一定没想到,有一天会被一个体制外的人,用总设计师的一些话来勉励。
  但大家显然完全赞同,书记马上表态,“冯总的话,非常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的很多干部,显然还不太适应目前高速增长的经济所带来的变化。”
  在他停歇的当口,冯一平马上说自己的第二点建议,因为他知道,不然书记能很轻松的就这个问题说上好一段时间。
  “为了能让我们的县的经济,科学有序的发展,我建议,可以请相关的专家,结合发展的实际,为我们制定一个全面的县域经济发展计划。”
  县长马上说,“这个好,这个就相当于是我们县的五年发展计划。”
  冯一平也是这个意思,有些专家,还是有真材实料的,他们的建议,确实能让我们在具体的实践中,少走一些弯路。
  至少至少,制定并通过了这样的计划后,肯定会减少“拍脑门工程”出现的几率。
  冯一平点头,“我没有其它问题了。”
  还急着回五里坳吃饭呢!
  ……
  挽留冯一平在县里吃午餐无果的领导们,也不好意思就此跟着冯一平到五里坳去蹭饭,毕竟,冯一平回来,总得跟家里人聚聚。
  但苏明峰自然可以跟着上去,他刚征求完两位领导的意见,便见到冯一平笑着拉开奔驰商务车的车门,“苏县长,坐我的车上去?”


第三百五十四章 上课
  车外寒风呼呼作响,苏明峰的心头却一片火热,因为此时的他,非常清楚,能和冯一平这样呆在一起的机会,有多忙难得。
  看设置就知道,这辆商务车的功用,就是为了给冯一平在路途中创造一个更好的办公条件,但这一路,冯一平一直跷腿坐着,连电话都没接几个。
  上车之后,他才真正见到了冯一平的另一面,就是很多采访过,和没采访过他的记者的报道中所写的,那个谦和温厚,在一起时完全感觉不到压力,只会被他吸引,并让人不由自主的心生亲近之感的冯一平。
  在数据中心工地的冯一平,虽然同样没有架子,但言谈举止间,尤其是他随口说出的那些打算和安排,都是远远超出大家的想象,这就难免会让他和大家之间产生出距离感来。
  而且还是类似于尚在襁褓中的婴儿,和成年的夸父族人被放在一起时,那般巨大到让人仰望都觉得吃力的距离感。
  之前的交流,还让他对冯一平的能力,有了直接而清楚的认识。
  无论是刚谈到的那二十万个工作机会,以及铁路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或者是相比国内其它知名的经济强镇,五里坳别具一格的发展模式,又或者是当前这样的大形势中,所蕴含的风险和机会……
  只要是苏明峰有疑问的地方,冯一平都能迅速的给出答案,其中更有一些苏明峰觉得,冯一平应该不会想到的地方,但他刚一提出来,冯一平就说出了他们对那些问题的思考,以及相应的安排。
  要知道,那其中的一些,原本是苏明峰为了在冯一平面前,凸显自己的能力,而想了好久才想到的一些原计划着震一震冯一平的细节。
  但结果却是自己被震。
  颇有些装13不成反被那啥的效果,但奇怪的是,他偏偏又生不出负面的情绪来。
  要知道,以他的家世背景,以及求学经历,哪怕是冯一平这样算是成名已久,早就被很多人当作偶像崇拜的人,此前也不可能让他真正佩服。
  但当他和冯一平呆了半个多小时后,他就被冯一平完完全全的折服,同样还生不出一丝半点的不忿的心思来,只觉得高兴。
  为自己能有和这样的人接触的机会,而由衷的感到高兴。
  他从窗外收回目光,发现冯一平还是全神贯注的看着窗外,目光热烈而深情。
  看来他是真的热爱这片土地。
  坦白说,此时路两边的景色,绝称不上有多美,天地间灰蒙蒙的一片,让人无端就觉得有几分压抑。
  路旁的河流,早到了枯水期,成了有些难看的沟壑。
  无论是路旁,还是左近山上那些常绿的树木,此时看起来,也都像染上了一层尘土般,一点都不鲜亮。
  田地里无论是麦苗还是油菜,看起来都很瘦弱……
  此时恰好经过一个村前,村口停着几辆装饰着彩带和鲜花的车辆,还都贴着大红的喜字,显然,村里有人今天娶媳妇。
  每到了冬腊月这样农闲的时候,这样的事就会多起来。
  “冯总,你可能不知道,相比城市,我更喜欢农村,下面村里,不但民风淳朴,还有着太多城里见识不到的美景。”苏明峰笑着说。
  冯一平转头看了苏明峰一眼,脸上带着笑,但那笑,却让苏明峰有些心慌。
  我是不是说错了什么?
  民风淳朴?可能吧,但绝不会是你想的那样。
  至于美景?冯一平就更不想说什么。
  “苏县长很喜欢农村?”他问道。
  苏明峰结合刚才冯一平的表情,以及现在的语气,他觉得,此刻正确的答案,可能应该是“不喜欢。”
  但对他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无论如何不能是“不喜欢”。
  所以他只能说,“是的。”
  “我也喜欢。”冯一平说。
  “呼。”苏明峰闻言,一下子轻松了下来。
  但他显然对冯一平了解得还很不够,因为冯一平接着说,“但我喜欢的,不是国内的农村。”
  苏明峰一愣,他还忍不住看了看左右,这完全不应该是你说的话啊。
  “我是真的喜欢欧美的农村,”冯一平又转过头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我觉得你是开玩笑,苏明峰心说。
  大家都知道,你冯一平是一个最心怀家乡的人,这样政治不正确的话,肯定是你在开玩笑。
  “在国内的大多数农村,我总是很难去欣赏那里的风光是不是秀丽,因为无论风光是否秀丽,都难掩背后的那个事实。”
  冯一平说到这里,语气明显沉重起来,“那就是,贫困。”
  “所以,在看到国内农村的时候,我的第一印象,绝不是民风淳朴,或者是漂亮啊,美啊这些词语,一想到国内的农村,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贫困。”
  “甚至可以说,一些外人觉得越美的地方,就越贫困。”
  “对不起,冯总,我并不是……”苏明峰连忙解释。
  听冯一平这么一说,他也觉得,自己说的那话,有些像是小学生写的命题作文一样,非常肤浅,非常流于表面。
  “不不,苏县长,”冯一平摆手打断了他的话,“我这么说,完全没有任何其它的意思。”
  “我也明白,你那么说,也完全没有其它意思,我更清楚,农村的苦,真的只有农村人才知道。”
  “打比方说,现在城里的很多人,发愁的是买车的钱,买房的钱,但在农村,大多数人愁的是买农药化肥的钱,孩子上学那几百上千的学费,以及孩子在学校每个月那上百块钱的生活费。”
  “有多少城市里的居民,能想到现在还有很多农村家庭,会为孩子一年几百块钱的学杂费发愁?”
  “他们又怎么能想象得到,会有不少农村的一大家子人,现在每个月真的很难再额外拿出一百多块钱来?”
  他看着觉得有些不能相信的苏明峰说,“很难相信是吧。”
  苏明峰确实很难相信,都07年年底了,几个月后,奥运会就在我们国家召开了,还有那么多家庭,会为那么千把几千块钱发愁?
  一个家庭,一个月连上百块的结余都没有?
  可能吗?
  就是因为一些原因,真没有,随便找人张个口,那还不容易解决?
  冯一平指着窗外的村子,“倒回去几年前,这里的大多数人家,就是这样的水平。”
  “真的,这个别说是你,就是我爸我妈,现在想起以前的那些日子,也觉得难以相信,那个时候,怎么就苦成那个样子?好多次,会为个赶情送礼的三五块钱愁个半天,要借几家人才能借到。”
  “又或者是,好几年过年的时候,居然都不能拿十几几十块,来给我添置一套新衣裳,或者换季的时候,拿几块钱,给我买一件汗衫一双凉鞋……”
  “那时在我们村,这是很普遍的情况。”
  “再早几年,另一个普遍的情况是,村里有些人出去打工,经常要托好几个人,才能凑得齐出去的路费。”
  “更经常的是,在外面省吃俭用一大年,最后可能会连过年回家的路费,同样还是借的,因为,辛苦了一大年,却没领到一分的工钱……”
  “冯总,冯总,”苏明峰低着头,“对不起,我对农村的认识,太不深刻。”
  “苏县长,”冯一平在他肩上拍了一下,“我和你说这些,也是不把你当外人,也是希望能对你接下来的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五里坳这几年,确实是大变样,但我们这个地方,穷困的家庭,依然还多的是。”
  苏明峰这会,是第一次对文件上的那些前缀,“国家级贫困市”“国家级贫困县”,有了形象的认识。
  那是比自己想象中的贫困,还要贫困的贫困。
  而此时,冯一平计划中的,那个还能再提供二十万个工作机会的光学园区,正从车窗外掠过。


第三百五十五章 多吃点
  和黄静萍爸妈吃饭,真的和自己爸妈吃饭一样,面前装菜的小碗里,总是放得满满的。
  冯一平吃了两筷子在外面很少吃到的炸豆腐,下一刻,那盘菜就被端到了他面前。
  盛正见状,也往冯一平的碗里夹了一块猪头肉,“多吃点。”
  最关键的是,他还非常画龙点睛的补充了一句,“一平,我也爱你!”
  冯一平一愣,这家伙,看来在调离之后,心态轻松了好多啊。
  黄妈妈听了,也是一愣,之后笑着站起来,“县长,你也别客气,多吃点菜,我去看看汤。”
  黄承忠听了,笑着拉着盛正喝酒,“县长,我敬你。”
  他们俩,其实和冯振昌以及梅秋萍一样,都属于老派人,绝不会在儿女面前说什么爱不爱的。
  但是在孙辈面前,却说个不停,带着阿曼达的时候,就绝不吝啬说“爱”字。
  说白了,他们还是那老一套的做法,习惯的还是隔代亲。
  所以,被盛正这么一说破,多少还有些不自然。
  有些事,总是改不了,哪怕冯一平已经是有几万员工的老板,是让任何成为他对手的人都发愁的成功商人,哪怕阿曼达都已经5岁多,在两边父母心目中,他依然还是个孩子。
  而他们这一代人,关爱孩子的主要表现方式,就是关心你吃得好不好,饱不饱。
  “盛县长,我也敬你。”冯一平端起酒碗。
  并不是他有多豪迈,碗里装的是带糟的甜米酒,很多地方被叫做酒酿的那种。
  这是新做的,甜味重过酒味。
  从厨房端着一个砂锅回来的黄妈妈马上说,“一平,你酒量小,少喝点。”
  “没事,这个不容易醉,也好喝。”
  “那也要少喝,担心喉咙上火。”
  这可能是这样的甜米酒唯一的一个缺点,不经常在家里呆的人,喝多了喉咙确实容易上火。
  “来,多喝汤。”
  汤其实也寻常,鲫鱼豆腐汤,但火候足,看不到多少鱼,汤看起来像是充满活力的牛奶一样。
  “嫂子,我也来一碗,”盛正说,“这个比酒好。”
  平常来黄承忠家里吃饭,他是当仁不让的主角,只是这冯一平一回来,他立马感受到了区别,这主角和主角,原来也完全不一样啊。
  但自己到老婆家里,好像从来得不到这样的待遇?
  都是做女婿的,待遇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
  不,甚至是在自己爸妈家,好像也很少得到这样的待遇吧。
  自己也不差啊,好歹也是四十多岁的副厅……他马上停止了自己的攀比。
  趁早还是不比的好,跟眼前这位比,那真是自讨没趣。
  冯一平这时正好有问题问他,“盛县长,对接替你的苏县长,你是怎么看的?”
  这个问题,在黄承忠早上请他吃午饭的时候,盛正就早有准备。
  “苏县长这样美国知名大学研究生毕业的人,眼界比我可是开阔多了,理论方面,更是不知道把我甩出几条街去。”
  他这话的意思,冯一平和黄承忠都能听懂,那就是,这位苏县长,理论知识丰富,但实际能力嘛,就可能……
  “和他交接的时候,他和我说过一些想法,真的都非常不错。”
  结合前文,他说的这个不错,可能也要打引号。
  “苏县长的背景还硬。”
  “我想,以前一些我们推动不了的工作,在苏县长到了以后,一定不会是问题。”
  “有他在,五里坳在接下来的发展过程中,可能就不会有要不到的政策。”
  这个,确实是实实在在。
  苏明峰的前程,自然和他的政绩连在一起,为了这个,他显然会主动的利用他过硬的背景,从政策方面,给五里坳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条件。
  “所以我觉得,他是个好人选。”盛正说出了自己的结论。
  其实,从组织上确定了这个任命之后,就一定会是这个结论。
  苏明峰既然能把非常不想离开的盛正给挤走,那他的综合实力,就不容小觑。
  冯一平又一次端起酒碗,“以后的发展,盛县长有什么建议?”
  “有你在,有老黄在,五里坳未来的发展,肯定不会有任何问题,”盛正说,“但是一平啊,我就托大说一句,还是在镇里的事上,多花点时间吧。”
  “我想,明年这个时候,你再回来,镇里的人口,说不准就突破了100万大关,局面肯定会越来越好,但事情也会越来越多。”
  “人一多,事情一多,这就很有可能会出问题。”
  冯一平喝口一口酒,“我记住了,谢谢你盛县长。”
  盛正连忙陪着喝了一杯,“不,应该是我要感谢你,感谢五里坳,给我提供了一个这样的机会,一个可以这么的纯粹的工作和学习的机会……”
  他说着,也是有些动情。
  因为一些条件的综合作用,他在五里坳,不但工作相对纯粹,而且每一分付出,几乎都能做出超额的成绩。
  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些成绩,从来就不会被组织上忽视。
  这样好的岗位,哪还能再有?
  “我想,不管我以后走到哪,都不会忘了五里坳。”
  “不管县长你以后走到哪,哦,接下来应该叫市长了,”冯一平又举起酒碗,“不管盛市长你一会走到哪,五里坳都不会忘记你的贡献。”
  “而我们,始终也会是朋友。”
  盛正眼睛一亮,有冯一平这句话,那就值了。
  ……
  冯家冲,到了天擦黑的时候,蜂拥而至的那些人,都非常自觉的离开冯一平家,连东正他们也一样。
  这两年,冯一平回来得越来越稀,他们也听梅秋萍说过,她前些日子到美国,冯一平都忙得整日不落屋,连饭都没能陪她吃几餐的事。
  现在这难得回来一趟,又是明后天就要走,那还是不要打扰的好。
  冯振昌关上门,笑悠悠的走回来,“吃饭。”
  他从柜子里拿出一坛酒来,正是当初老马设法从冯一平那敲走了两小坛的道光二十五原酒,“陪我喝一杯?”
  “好啊。”冯一平接过坛子。
  要说他和爸爸喝酒的次数,那真是数都数得清。
  梅秋萍这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