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10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敢当不敢当。”周宁站了起来。
  “姑娘,坐,别客气,就当自己家一样,来,吃水果。”
  那一盘红红的果子,是此时市面上少见的莲雾。
  “谢谢阿姨,阿姨,您和叔叔看起来真精神。”
  “精神?老咯,他63我51,都老咯。”
  听说冯振昌居然已经63,摄制组的人都有些不信,他看起来,真就是50多的样子。
  这也是他们家的一个特色,原来就这样,冯振昌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60多看起来不过刚50,而冯一平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成熟,20多的时候,看起来就像30多。
  当然,这是他安静下来的时候,那些不熟悉的人的看法。
  “真看不出来,您和叔叔有什么养生秘诀吗?”
  “养生?吃饱睡足多做事算不算?”
  周宁都有些后悔,应该是一进门就把让灯光什么的到位,他爸妈的这些话,其实也挺有意思。
  父母的性格和为人,自然会影响到孩子。
  “叔叔阿姨,今天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能和你们俩聊聊,你看,因为我们需要拍摄,家里的光线有些暗,我们需要架设一些设备,可以吗?”
  “可以啊。”冯振昌又答应得很爽快。
  摄制组的动作就更快了。
  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而且冯一平目前还没到家,如果他到家,那么,大家自然就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叔叔阿姨,最近网上的那些消息,你们听说了吗?”周宁直接问道。
  “知道,我看过。”冯振昌说。
  “看了以后,是什么感受?生气吗?”
  “生气,是有些,主要是一平妈妈,她是个急性子,听说了一些网上的言论以后,有些恼火。”冯振昌看了眼老伴,说道。
  “我不是气他们批评一平,我是生气他们胡乱编排一平,你就算是编排,也用点心啊,那有些话,就是胡说一气。”梅秋萍也用口音挺重的普通话说道。
  “你认为网上的那些都是编排的?”周宁问。
  梅秋萍摇摇头,“现在我们都不关心这些事了,一平跟我们说,金翎也跟我们说,还有些领导也跟我们说,这网上的有些事,你最好不要去搭理,就让他们说好了。”
  “我们一想,也是,有那个跟他们掰扯的功夫,还不如踏实做点事。”
  周宁愣了一下,竟然这么淡然?
  “叔叔你也是一样吗?”
  “我是一开始就没怎么把那些言论往心里去,一平这两年名气太大,这样的事,迟早会有,我估计,以后也免不了。”
  “我听出来了,你也认为网上的那些言论,都站不住脚。”周宁说。
  冯振昌笑了笑,没有正面回应,“我们做了大半辈子农民,就明白一个道理,事是做出来的,你花了多少力气,就能打多少粮食。”
  “所以看一个人怎么样,去看看他地里的庄稼,去看看他年底的收成就知道。”
  “老实说,一平他现在做了多少事,我和他妈,还真不太清楚,他现在跟我们说得也少,但我想,现在技术这么好,他做的那些事,就是有些人没看到,上网一查,哦,一搜,就能搜得出来。”
  “那只要认识字的,两边对照着看一下,好些事就不用再说什么。”
  “对照之后,就不言自明。”周宁总结道。
  采访有些出乎她的预料,这老两口,对那件事现在竟然已经不再在意。
  而这老两口说的话,虽然很口语化,但条理很清晰。
  整体来看,其实不是不在意,只是他们对自己的儿子有信心,对社会有信心。
  后面的这一点,虽然有些盲目乐观,但鉴于他们的儿子是冯一平,这一点也没什么问题。
  因为冯一平有的是办法和手段,扭转社会上的一些认识。
  她决定不再纠缠这个问题,趁这个难得的机会,问问其它的问题,“叔叔阿姨,我们都知道,现在每个家庭教育孩子的时候,都把自家的孩子和一平作比,那你们作为一平的父母,是怎么把他培养得这么优秀的?”
  “我首先想说一点,一平目前确实是做了点事,但还没到每个家庭都可以把他拿来当榜样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有很多孩子,在其它方面,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比如说,在科研方面,在体育方面,在文……(儿子文学水平本来就不错),在表演方面……很多很多。”
  周宁顿时就觉得这话相当耳熟,一想,当初冯一平不同样就这一点反驳过自己吗。
  真不愧是父子。
  “他呢,不过就是关注的人多了点而已,其实,我们和其它的父母一样,有时也羡慕其它人家的孩子,看人家的孩子,多优秀,在奥运上拿了冠军,在航天上立了大功,在科研上,做出了那么不错的成绩……”
  “看周宁姑娘,你这么年轻,又这么漂亮,节目还主持得这么好。”最后这一句,是梅秋萍说的。
  “阿姨,您过奖了,”周宁忍不住笑了起来,“那你们觉得,在孩子的培养上,有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和大家分享的?”
  “叔叔您说得对,但我想无论是谁,都非常清楚,一平他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人,他未来还将更成功,你们是怎么培养出这么一个优秀的儿子的?”
  “这个,我们还真说不清楚,”老两口面有难色,“我们也是和村里其它的父母一样教育他,小的时候教他要老实听话,勤快懂事,上学后教他要用心学,其它的,还真说不出什么来。”
  梅秋萍说,“应该是老师教得好,还有,他自己也很自觉。”
  “从启蒙,就是从上一年级开始,他就很自觉,每天从学校回家,总是自觉的拿一张椅子到门口当桌子,先把作业做完,我们从来没有督促过。”
  周宁觉得,这好像真不算是经验,因为这样自觉的孩子,同样也不少。
  “那在你们的心目中,你们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周宁看了门外一眼,“你们觉得,他有没有缺点,有哪些缺点?”


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准备充分
  在摄像机的镜头面前,问一对父母,他们的孩子有没有缺点。
  而他们的这个孩子,是天下好多父母心目中孩子的模样,更是天下好多年少的孩子,年轻的男女的榜样,甚至也是很多惜乎不年轻的人羡慕的对象。
  哪怕觉得从节目来说,自己的这个问题,问得很正确,但周宁此时难免也有几分忐忑。
  自己和他们不过才见面不到一个小时,远谈不上熟,这又不是在私底下,相反,未来可能全国的观众都有可能看到。
  屋内安静了一会,能听到旁边的两盏德国ARRI的大灯发出的滋滋声,从敞开的大门那,能听到有母鸡在低声的“咯咯”着走过。
  空气中有些凝重。
  金诚也垂下了眼帘,对节目来说,这个问题肯定是个好问题,但对父母来说,肯定不是。
  有哪个父母,愿意在镜头面前曝光自己孩子的短处?
  但很快,情况就有了变化。
  冯振昌看了老伴一眼,这一眼的时间稍有点长,然后,大家就觉得,好像有什么变化发生了。
  “他当然有缺点。”冯振昌说道。
  周宁敏锐的感觉到了屋内氛围的变化,她甚至觉得,此时冯一平的爸妈,好像是有些雀跃的样子?
  我这是紧张得过头了,所以出现幻觉了吗?
  “年轻的孩子有的缺点,他一样都不少。”梅秋萍也说道。
  周宁这个还没做父母的,现在还体会不到,嗯,考虑到她将来的孩子,很难和冯一平一样优秀,所以将来估计也很难体会得到,像冯振昌和梅秋萍这样,有一个这么优秀的孩子的父母,有时的那种可以说做是憋屈的情绪。
  哪个做父母的,不希望自己是孩子的榜样?哪个做父母的,在孩子做错事,批评他时,没有那么一丝丝的满足感?
  不管在外面如何,至少在家里,他们依然是孩子的天,是最权威的存在。
  这两样,可以说是为人父母附带的两项福利。
  但是对冯振昌和梅秋萍来说,在儿子冯一平身上,他们真是甚少享受到这样的福利。
  “他小的时候,怎么说呢,就是在外人面前,会有些害羞,见了生人,像个姑娘一样,低着头不敢说话,就是说话,也细声细气的。”
  “见到了不熟的小姑娘,那真是比姑娘还像姑娘,小学的时候,就没怎么跟同班的女同学说过话。”
  “但是在家里,就是另外的一副模样,那张嘴厉害得啊,不要说我和他爸,连他姐姐也说不过他。”
  周宁眨眨眼,冯一平小时候在外人面前,竟然这么内向?在女孩子面前,竟然这么害羞?
  还有,他貌似是个窝里横?
  “他小时候,从他妈这里遗传了结核病,家里的农活,都是让他去做一些轻省的,像是放放牛,看看猪,摘摘菜什么的。”
  “有一次,我让他到菜园里去摘一把汉菜,结果。”
  “汉菜?”周宁有些茫然的看向身后,那是什么菜?
  “就是那种炒出来后,有红色汁的那种菜。”冯振昌解释道。
  “哦,那应该是苋菜。”周宁还有些生活常识。
  “应该是你说的苋菜吧,”冯振昌说,“然后,他把菜园里刚种的辣椒苗当成了汉菜,还专拣那些长得好的掐,要不是中间旁边有人路过,那一年家里就没有辣椒。”
  原来一向做事不出错的冯一平,小时候也出了这样的错。
  不过说起来,周宁觉得,这样的错,现在的孩子还是会犯。
  她不止一次听说过把麦苗当韭菜的。
  关于儿子的糗事,梅秋萍显然也有一大肚子要说的,“小时候有一次,我带着他去山上,路上经过一颗桐树的时候,他看着上面那大大的桐子,小声说,‘妈,旁边没人,我们打几个吃吧,’”
  这显然是个老梗,冯振昌听了,也笑了起来。
  但周宁又是一脸懵,这个,好笑在哪里?摄制组的人,显然是也没get到笑点,均面面相觑。
  这就有些尴尬了。
  梅秋萍连忙解释道,“就是桐树结的果子。”
  周宁“哦”了一声,但显然还不是太明白,桐树结的果叫桐子,这就正如板栗树结的果叫栗子一样嘛。
  “那是用来打桐油的,不能吃。”冯振昌补充了一下。
  “哦。”周宁这下明白了。
  看来这冯一平虽然在农村长大,但他对相关的专业知识,掌握得并不全面。
  而且,他小时候也挺馋的。
  “还有吧,这孩子小时候最不耐烦的事,就是洗碗,说长大了一定要赚钱,吃过的碗碟往外一丢,下餐再买新的……”
  这个,现在不少人还会有这样的想法。
  “尤其是冬天,就是不想洗澡,要是不督促着他,他能三个月才洗一次……”
  这就有点重口味了。
  “好多时候,嘴里就不能闲下来,不管是花生还是瓜子,总要有点嚼的东西……”
  我现在好像也这样。
  “有时候,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过年难得给他买套新衣服,他偏偏要套在旧衣服里面穿……”
  他们两个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着,看起来有些乐此不疲的样子。
  随着他们说得越来越多,那个总是被捧得高高的冯一平,在周宁他们心目中,越发清晰具体起来,越发平实起来。
  这头上总是顶着光环的天才,原来同样和我们一样,是有着不少小毛病的普通人。
  “上学的时候还好,不上学的早上,你要把他从床上叫起来,有时候,真得用牛去……”
  冯振昌说到这里,突然住了口,拿起保温杯喝水,梅秋萍也没接着说。
  她听了听外面的动静,站了起来。
  “怎么了?得用去牛拉他才起来吗?”周宁说。
  这时,屋外有人说了一句,“爸,妈,你们又在说我的什么糗事?”
  “哈,一平,我就说这是他走路的声音。”梅秋萍说。
  门口,冯一平笑着走进来,“嗨,各位好,爸,妈,你们是不是又在说我的糗事?”
  “周主持,我得先申明一下啊,小时候我做的有些事,之所以没做好,那是因为我爸妈他们,压根就没教我。”
  “冯总好。”周宁站了起来,她知道,自己的这场难得的采访,怕是不能再进行下去。
  ……
  此时,首都,国贸。
  秦和平处长一身休闲打扮,坐在一间咖啡馆靠角落的位子里,靠在沙发上,翘着脚,手里拿着一份报纸,意态悠闲得很。
  一个穿着件黄色两面穿的夹克的中年人,急匆匆的走进来,“对不起秦……总,路上有些堵车。”
  “没事。”
  秦处长放下报纸,“喝什么?”
  “随便就好。”
  “服务员,一杯卡布奇洛。”秦处长招手。
  他然后把一个牛皮纸袋递给刚进来的这位,“这是资料。”
  “谢谢秦总。”汤益康有些激动的接过来,这可是难得的资料。
  他有些迫不及待的马上打开看了一眼,结果有些张目结舌的样子,我知道是知名公司,但不知道你说的是冯一平和嘉盛啊!
  “秦总,这?”
  “包括我们在内,十几个部委,都收到了一模一样的举报信,你们要是不敢发,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别人发。”秦和平说。
  “我今天已经向我们司长提过,让这事上联席会。”
  “真的?”汤益康自然知道联席会是什么。
  “老汤啊,这么些年,我什么时候坑过你?”
  “听我说一句,我们俩现在都不年轻了,这样的机会可真不多,你要是不想抓住这样的机会搏一把,那就当今天没见过我。”
  “对方真的,能量很大?”汤益康低声问了一句。
  “大,比你想象的还大。”秦和平说。
  “好,那我也博这一把,”汤益康坚定下来,首都的大腿是多,但就和绝世美女一样,一般人都抱不到,眼前这是个好机会,“我争取后天见报。”
  “最下面,就是一份已经写好的报道,你润润色就好。”秦和平说。
  这些事,找上自己的那位,准备得非常充分。


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讽刺
  到了此时,嘉盛传媒把香港演员开除出剧组的事,在香港也热闹起来。
  电视上,报纸上,网站上,已经像炸了一般。
  一个接一个的演员,尤其是那些近期有计划北上发展,或者可以说叫赚钱的演员,那是彻底的怒了。
  嘉盛传媒的这个做法,可以说是彻底的打乱了他们的计划,哪怕是暂时的财路被断,也让他们愤怒得不去考虑冯一平的实力,纷纷批评指责冯一平。
  但是好歹这些人还保持了些理智,他们知道,虽然冯一平对香港的影响,自然没有诸如四大家那样的本地豪门深,但无论如何,总是不容轻侮的,所以他们的批评还算克制。
  直白一点的,就说冯一平吹毛求疵、耍威风,婉转一点的,就说他此举太武断,会影响到香港和内地的文化交流。
  也不是没有人站在冯一平这边。
  有几位报人和大学的教授,建议大家先反思自身,让艺人们想想,如果易地而处,自己能不能接受这样的模式。
  也有学者和冯一平的观点是一样的,就是从敬业的角度来说,到一个以普通话为主的剧组,自己是不是应该要主动学普通话?
  回归已经8年多,作为和内地交流相对较多,对内地的市场也越来越看重的演艺界,依然是宁可学英语而不学普通话,这是不是正常?
  相较而言,学普通话的难度,总比英语要低吧,至少你能听懂不少,也能认识不少简体字。
  但在这样的时刻,这样理性的诘问,很快被淹没在蜂涌的声浪中。
  也不想想,普通话,是那么好学的吗?
  关键是,本来明明可以不学,就因为你冯一平,现在是不学不行,凭什么?
  这一番反对的声浪,看起来虽然汹涌,但是业内人士一眼就能看出来,其实并没有什么份量。
  反对得最凶的,是那些电视咖,在香港电视圈也只能是二线以下的电视演员,此时表现最积极。
  他们很有自知之明,既然将来也多半不可能和嘉盛有什么业务往来,那还有什么好顾忌的,恰好借机多露一露脸。
  但那些明星,比如那些以唱歌出道,后唱而优则演,在内地拥有大量粉丝的知名明星,此时全都保持沉默。
  一来他们当中的不少,很早就开发内地市场,也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多少用心学了些,至少在接受采访时,能磕磕巴巴的用普通话进行。
  再说,他们中顶尖的那些,可以说和冯一平渊源颇深,关系颇好,又怎么好这么急着站出来?
  二来他们很清楚,他们未来至少有资格和嘉盛合作,这时站出来明确表示反对,那不啻于是自断财路。
  而且他们也能了解到内地对这件事的主要看法,显然,主流是支持的。
  自己如果站出来反对,那就有可能让一些原本喜欢自己的粉丝改变主意,这又是另一种自断财路。
  目前也没有机构出面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