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庄子的故事-第2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庄子追求活着,完成做人的完整的生命过程。

  活着,好好活着是道赋予我们的人生使命。活着!就是我们的人生意义、目标和方向。

  人活一世,草木一春,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我们要珍爱生命,珍惜这一次人生。

  人与万物一样,来源于道,死后回归于道。活着!只是完成一次做人的生命过程。人与万物一样,都是一种适时而生的物种。适时而生,不适时而亡。

  活着!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机会难得。

  所以!活着是我们做人无法回避地使命。

  本来!人类有了智慧,可以利用自己的智慧,战胜自然,战胜其他物种对我们的伤害,好好活着。可是!结果却出人意外!人类的智慧并没有战胜自己,人与人之间却成为了敌人。

  当人类有了智慧,成为高级动物的时候,却始终没有摆脱相互残杀的命运。

  逍遥游的人生,就是教导我们如何摆脱社会和他人对我们的束缚,对我们的伤害、残杀,过上那种没有束缚的自由生活。

  其实!我们摆脱社会的束缚和他人的束缚都是很容易的,我们可以选择逃避或者是隐居。

  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可事实往往不是那么回事,而是!束缚我们的往往不完全是来自于社会和他人,往往来自于我们自己,来自于我们的观念。

  也就是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宇宙观出了问题。

  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智者等等,他们没有给予人类正确地活下去的思想、方向。指导人类正确地思想、方向,往往被庸俗地主流文化给淹没了。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并没有明白我们为什么而活着。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以为别人的生活方式就是人生,从而效仿之。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以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就是人生,坚持这种方式活下去。结果!却是错误地人生。

  原因就出在这里: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宇宙观出了问题。

  在这篇文章里,庄子就列举出了例子,告诉我们,怎样才是正确地人生。

  通过这篇文章,庄子告诉我们要站在道的高度上,看待人生,我们才能做到真正地逍遥游。我们要先认识“道”,然后了解人类的来源和归宿。只有知道什么是道,知道了人类的来源和归宿,我们有了正确地活法,我们的人生才能逍遥起来。

  全文分三个大的部分,和里面的几个小部分。先看原文,然后解读。

  庄子原文如下: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者,志怪者也。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χ唬骸氨饲肄墒室玻课姨谠径希还鸲拢肯枧钶镏洌艘喾芍烈病6饲肄墒室玻俊贝诵〈笾缫病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反。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连叔曰:“其言谓何哉?”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吾以是狂165而不信也。”连叔曰:“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犹时女也。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窅然丧其天下焉。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瓠,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人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第3章 如何才能做到《逍遥游》之一
 庄子《逍遥游》的第二部分,是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到“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窅然丧其天下焉。”止。

  “汤之问棘也是已”明显是后世大能编辑整理时添加上去的,第二部分与第二部分所说内容也不同。

  第二部分前面一段是衔接,从“汤之问棘也是已”到“此小大之辩也”止。这一段是衔接文,上下过渡文。然后!把境界、高度往下降,站在人的角度上,来具体讲解。

  《逍遥游》的第一部分是站在道的高度上,站在更高、更远的高度和境界上来讲解的,可能有人还是不明白,如何才能真正地做到逍遥游,逍遥人生。

  也就是说,第一部分讲的太远、太深奥、太高大上了,一般人无法理解其中的道理。一般人达不到这个认识的高度,没有这个境界。

  所以!从第二部分开始,上下文衔接之后,就开始讲“人”,站在人的角度上来讲解,这样就能让人容易理解和接受。

  你站在道的角度上,站在万物平等的角度上,一般人可能不懂、不理解,觉得太深奥了。

  因为!没有系统学习道家的人,他们根本不知道“道”是个什么东东。不知道“道”是个什么东东,就不能理解道家认为的“人与万物一样,都只是大地上的一个物种。”

  只有站在“人与万物一样,都只是大地上的一个物种。”这个认识高度上的人,才能理解鲲鹏与“蜩与学鸠”之间的差距。有了比较,让人感觉自己渺小,跟“蜩与学鸠”一样渺小。这样!更容易让人产生顿悟。

  从第二部分的第二段开始,就讲“人”了,以人为例。

  这一段是从“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到“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止。

  理解这一段相当重要!

  这一段讲的也是境界、高度。

  是站在人的角度上来讲的,对于一般人来讲更容易理解。

  这一段前面部分:“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它的意思是:那些才智能胜任一方官职的人,行为能够庇护一方百姓的人,德行能投合君王心意的人,能力能够取得全国信任的人,他们认为自己很了不起的话,很有成就的话?那么!他们也就像上面说的“蜩与学鸠”一样。他们的人生境界也就如此了,跟“蜩与学鸠”没有区别。

  这种人跟宋荣子比起来,一样让人鄙视、瞧不起。

  宋荣子,也就是宋国的那位大隐。它是墨家弟子,从而在宋国为官。后来!接受了杨朱的传道,转而成为“大隐隐于朝”的大隐。

  当一个人明白“道”后,明白人生后,也是可以为官的。认为道家是“隐家”,那是误解。

  道家到底隐居在哪里,主要还是根据一个人的喜好,自性而决定。有管理才能的人,对当官又很感兴趣,又以造福人民为自己的人生使命的道家,是可以为官的。

  不然?就没有“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一说了。

  一般文人雅士之类的人,隐于野,他们不喜欢喧嚣地都市生活,喜欢清静。并不是说,“小隐隐于野”的人境界不高。

  而那些喜欢经商的人,或者其他原因的人,就隐身于都市之中。毕竟!在都市中生活更方便一些。

  道家也是人,需要与人接触,需要融入社会,入乡随俗。表面上要过周围人一样地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生活,融入你的生活圈,不**特行,不另类。

  宋荣子所追求的那样,才是真正的道家,真正地人!做人当如此!

  宋荣子他是: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世上所有的人都称赞他,他并不因此就特别奋勉,世上所有的人都诽谤他,他也并不因此而感到沮丧。他认定了对自己和对外物的分寸,分辨清楚荣辱的界限,觉得不过如此罢了。他对待人世间的一切,都没有拼命去追求。

  即使如此,他还是没有达到最高境界。

  宋荣子都做到这样了,可庄子认为他还没有达到最高境界。

  因为!宋荣子还没有进入心界,没有修炼心界功法。

  心界!心理世界。

  宋荣子只是在现实世界中做的很好,达到了做人、做一个道家的标准。可他并没有研究心理学,研究教育心理学。用现代科学来讲,他没有利用“心理传媒学”,将自己的影响力扩展开来,影响世人,造福世人。

  不!是影响世世代代的人。

  宋荣子只是影响了一个宋国,影响了宋国一时,他的后半生。而不是大周天下,不是人类。

  要造福于人类,造福于世世代代的人,让世世代代的人都效仿你,才是最高境界。

  庄子认为要像列子那样:“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列子是最早研究心理学的道家之一,可遗憾地是,他的书被扣上“伪作”加“胡说八道”。

  在庄子时期,没有“心理学”这个词,也没有“心界”这个词。反正!是研究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教育心理学”或者叫“心理传媒学”的。

  在心理世界里,我们无所不能!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在心理想象的世界里,不食人间烟火,御空飞行,孙悟空一般地变化都可以。

  把心界、心理学先放下,不说这些而说实际的东东,说结果。

  庄子认为:我们不仅要用我们的行动去影响帮助周边的人,帮助天下人,还要帮助世世代代的人,帮助人类正确认识自己,选择正确地人生观、世界观、宇宙观,选择正确地生活方式。而不是要名、利,人生不是追逐名利的角逐场。

  这才有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第4章 如何才能做到《逍遥游》之二

  庄子的第二部分,是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到“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窅然丧其天下焉。”止。

  “汤之问棘也是已”明显是后世大能编辑整理时添加上去的,第二部分与第二部分所说内容也不同。

  第二部分前面一段是衔接,从“汤之问棘也是已”到“此小大之辩也”止。这一段是衔接文,上下过渡文。然后!把境界、高度往下降,站在人的角度上,来具体讲解。

  的第一部分是站在道的高度上,站在更高、更远的高度和境界上来讲解的,可能有人还是不明白,如何才能真正地做到逍遥游,逍遥人生。

  也就是说,第一部分讲的太远、太深奥、太高大上了,一般人无法理解其中的道理。一般人达不到这个认识的高度,没有这个境界。

  所以!从第二部分开始,上下文衔接之后,就开始讲“人”,站在人的角度上来讲解,这样就能让人容易理解和接受。

  你站在道的角度上,站在万物平等的角度上,一般人可能不懂、不理解,觉得太深奥了。

  因为!没有系统学习道家的人,他们根本不知道“道”是个什么东东。不知道“道”是个什么东东,就不能理解道家认为的“人与万物一样,都只是大地上的一个物种。”

  只有站在“人与万物一样,都只是大地上的一个物种。”这个认识高度上的人,才能理解鲲鹏与“蜩与学鸠”之间的差距。有了比较,让人感觉自己渺小,跟“蜩与学鸠”一样渺小。这样!更容易让人产生顿悟。

  从第二部分的第二段开始,就讲“人”了,以人为例。

  这一段是从“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到“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止。

  理解这一段相当重要!

  这一段讲的也是境界、高度。

  是站在人的角度上来讲的,对于一般人来讲更容易理解。

  这一段前面部分:“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它的意思是:那些才智能胜任一方官职的人,行为能够庇护一方百姓的人,德行能投合君王心意的人,能力能够取得全国信任的人,他们认为自己很了不起的话,很有成就的话?那么!他们也就像上面说的“蜩与学鸠”一样。他们的人生境界也就如此了,跟“蜩与学鸠”没有区别。

  这种人跟宋荣子比起来,一样让人鄙视、瞧不起。

  宋荣子,也就是宋国的那位大隐。它是墨家弟子,从而在宋国为官。后来!接受了杨朱的传道,转而成为“大隐隐于朝”的大隐。

  当一个人明白“道”后,明白人生后,也是可以为官的。认为道家是“隐家”,那是误解。

  道家到底隐居在哪里,主要还是根据一个人的喜好,自性而决定。有管理才能的人,对当官又很感兴趣,又以造福人民为自己的人生使命的道家,是可以为官的。

  不然?就没有“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一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