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黄巾张狂(艾叶)-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最后的选择,便是鲜卑。
另外,在宦官们随后发起的“党锢之祸”大收捕行动中,有一大批被牵连的士人,也不得不四处逃避,以避免杀身之祸。其中,最著名的一位名士,便是号称“望门投止”的张俭。
这些惶惶不可终日的士人,见窦氏残部成功的在鲜卑处找到了落脚点,也纷纷向北方塞外奔逃。一代雄主檀石槐,极有远见的收容并且礼遇了这些党人名士。
接下来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
被逼逃入蛮荒腥臊之地,以求活命的窦氏残部和士人们,对大汉自然是心怀怨恨。其中,党人们还稍微好一些,期待着大汉有朝一日,可以取消“党锢”政策,让他们得以还乡。而被逼入绝路的窦氏残部,却没有这种指望。
为了将对大汉朝廷的怨恨发泄出来,以窦氏残部为主,逃难的士人们,纷纷为鲜卑部落的发展壮大出谋划策。因为,这些才智高明的士人清晰的知道,鲜卑一旦强大,必然如同当年的匈奴那样,成为大汉的劲敌!
在这些心怀复仇的士人策划下,十一年前的落日原之役,十万鲜卑游牧骑兵,才能够成功的歼灭三万北上征讨的汉军。
但是,士人们毕竟是大汉的子民。当檀石槐展现出非同一般的野心,拒绝了汉室天子封王和亲的提议后,一些心怀故国的士人,开始后悔过去的作为。
其中的一名奇士,开始在鲜卑人内部,进行离间活动。此人的计谋是如此的有效,以至于在一八一年,一代雄主檀石槐,居然不明不白的在自己的居室内死去。而鲜卑人也因为此人之前的暗中挑拨,差点儿就公开分裂了。
伴随着鲜卑王庭的局势,开始渐渐恶化,以张俭为首的士人流亡者,开始想要回归汉朝。
正好,中平元年,也就是一八四年,在黄巾军的逼迫下,汉室不得不宣布废除实行了十多年的“党锢”政策。于是,张俭趁机带领一批,愿意回乡安居的士人,从鲜卑王庭弹汗山,又返回了大汉。
张俭虽然回到了大汉,可是在鲜卑王庭内,依然留下了不少不愿回归的士人。黄巾起义失败之后,张宝凭借着当年,张角与张俭“共谋造反”的交情,在张俭的帮助下,联系上了一批依然留在弹汗山的士人。
出于“反贼”间的“惺惺相惜”之情,弹汗山的士人,愿意为太行军提供鲜卑人的相关信息。这种行为,无关背叛,只是那些士人们,在弹汗山王庭地位下滑之时,想要多准备一条退路而已。
这些信不过大汉朝廷的士人,预备万一弹汗山王庭真的垮台了,士人们还可以逃亡太行军统治区,安静的度过晚年。
因此,当和连在五月中旬,发布兵力动员令的时候,这个消息已经第一时间,被弹汗山内部的士人,送往了太行山区。
虽然,由于古代那糟糕的通讯和交通,身在美稷城的张狂,得知这个消息时,已经到了六月初二。不过,有了十天左右的准备,张狂自信,己方完全有能力,从正面击败动员也不够充分的和连所部入侵者。
让张狂拥有这份底气的,便是他手中的兵力数量。目前,张狂手中所掌握的军力,若是包括就地征发的西河郡丁壮,总人数高达一万四千,已经超过了和连带来的兵力。
之所以有如此庞大的军队,可以供张狂调度使用,是因为于禁所率领的大队步兵,在完成了对骑兵主力出击的掩护任务之后,立刻向北运动,在几天以前,终于到达了美稷城。
此次出征,张狂从太行山基地中,一共动用了七千兵马。这些人马,其中包括两千名正兵,两千名辅兵,还有三千人的民夫队伍。
在奇袭美稷城的途中,并州太平道,派出了千人左右的并州游击骑兵。这千人数目的并州游骑兵,除了少数随韩暹离开并州,少数随着杨奉返回白波谷,到如今,留下来的依然有五百人左右。
张狂将剩下来的五百人并州游骑兵,抽出两百比较能守纪律的人员,补充到乐进的骑兵队,剩下的,则将新招募的四百名擅长骑射的胡、汉勇士加入,新编为一队“游击队”,由宋果统帅。
太平山七千人,并州游骑兵近一千人,外加上临时征集的六千多胡、汉各族丁壮,让张狂拥有了前所未有的万人大军。这对从来没有指挥过万人规模大军的张狂来说,无疑是个相当大的考验。
不过,张狂对此,并不担心。若是连万人大军都指挥不了,他还谈什么“天下布武”,“一统江山”的大愿呢?
六月十二,听完斥候队送来的情报,张狂立刻调动大军,迎头对上了奔袭而来的鲜卑骑兵。
ps:鲜卑属于东胡的一个分支,故而章节名中的东胡,便是鲜卑。
我会说今天开始,本书可以上架了吗?
上架还是不上架,这是一个问题。
第56节踟蹰忧胜负
六月十二这一日,听完斥候队送来的情报,张狂立刻调动大军,迎头对上了奔袭而来的鲜卑骑兵。
由于鲜卑人一人双马,整个营盘散的颇开。斥候们观察出来的结果,是对方骑兵约有万人。面对这万人大军,张狂调度了骑兵队,游击队,谢逊千人队,于禁千人队出战。
至于在匈奴人传闻里,声名赫赫的重铠队,则被留在了美稷县城压阵。当然,为了避免战力的浪费,典韦这个“万人敌”,临时加入亲卫队,跟随在张狂身边。
这样一来,没有典韦这个“刺头”在,负责留守美稷的总指挥,军师程昱,指挥起重铠队来,也算是得心应手了。
除了近三千的主力部队,跟随张狂出战的,还有两千辅兵和两千精壮民夫。可千万不要因为被称为“辅兵”,就小看了他们。来自后世的张狂,这几年在练兵当中投入的资源,远远超过当世的平均水平。
太行军中,最善于统兵的于禁,对这些辅兵战斗力的评价是,他们已经达到了大汉一般的郡国兵战兵的水准。
就连那些来自太行山区的民夫,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当做预备队顶上前线。这些经历了数千里路程拉练的民夫,光从纪律性来说,并不比普通大汉郡国兵差。
张狂心中都已经计划好了,如果战事顺利,成功的在西河边陲站住了脚,他就将这三千来自太行山的民夫,编组为辅兵部队,用于屯田地区的防守。
表面上看起来,张狂以总数只有七千人的兵力,去迎击人数达到万人左右的鲜卑骑兵,在人数上居于明显的下风。可是,不要忘记,按照汉军对胡人的战绩,向来是“一汉当五胡”的。
就算鲜卑人里,含有一千人的王庭常备军,战斗力比一般胡虏较为强悍,张狂也有把握,光凭麾下不到三千人的战兵,就能将敌人击败!
太行军主动而果断的出动,大大出乎和连的意料之外。他原本在战马还没有上膘的夏季出兵,就是想要打汉人们一个措手不及。可是,现在倒好,敌人明显是严阵以待,而且还凶猛的冲到自己面前来了!
一时间,和连对打,还是不打的问题,头痛欲裂。
现在的鲜卑联盟,表面上虽然依旧都奉弹汗山的王庭为主。可是,无论是东部鲜卑,还是西部鲜卑,对来自弹汗山的命令,都不当做一回事。就算是目前还算可靠的中部鲜卑,见到局势的发展,也有不少“大人”,暗中开始自行打算了。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东部鲜卑与西部鲜卑内部,各个“大人”之间,关系也算不上有多好。若不是这些“大人”相互之间的勾心斗角,矛盾丛丛,只怕早就有势力强大的部落,主动的举起叛旗,对抗弹汗山了。
想要慑服这些蠢蠢欲动的鲜卑“大人”们,其实也并不是太难。毕竟,前任大王的名望竖在那里。占据了大义的名分,和连的优势不要太多了。总的来说,和连目下,只有一个缺陷。但是,这个缺陷,对一个游牧民族首领来说,却是致命的缺陷。
战功!
就是战功!
和连缺少的,就是拿得出手的战功!
和连不是没有带兵打过仗。只是,他的几次出征,表现的都很平庸。不少在和连麾下被指挥过的部落首领,都觉得,若是换成自己来指挥大军,表现一定比和连要好得多。
有了这样的认知,一些远离弹汗山的部落,对王庭的敬畏之情,开始慢慢消退。外加上和连上台以后,表现出来的贪财好色,任人唯亲之类负面性格,对和连有意见的鲜卑“大人”,也就一天比一天多。
说句老实话,在草原上,贪财好色,任人唯亲,乃至于御下残暴,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草原上的蛮子们,向来是“畏威而不怀德”的。可是,如果再加上“指挥不力,缺乏武勋”,就构成了足以让其他草原强者,背弃此人统领的理由。
和连此次出征,除了趁火打劫,捞些子女财帛外,最重要的目的,还是想打一个“大”胜仗。毕竟,就算有“落日原”之败,汉军在草原上的威慑力,依然强横无比。
如果身为鲜卑大王的和连,能够成功的在汉军面前,取得一场说得过去的“大胜”,则和连的威望,必将趁几何级数飙升。而其他的鲜卑“大人”,还会敢于对和连大王的命令,阳奉阴违吗?
但是,伴随着太行军的快速反应,和连发现,自己一月以来的精心谋划,如今居然都成了泡影!
如果不想让自己手下这些可靠的力量,受到大的损失,和连就得接受空手而归,白跑一趟的结果。
然后,这次出征的结果,将会成为其他鲜卑贵族议论和连的新话题。而和连在鲜卑族内部的威望,又将进一步的下降。到那时候,和连真的就成了“偷鸡不着蚀把米”了。
但是,真要与汉军打起来,和连又没有胜利的信心。毕竟,汉军在近百年以来,在草原上留下的赫赫武功,已经让和连心惊胆颤。而他此前与汉军多次交战的结果,也证实了汉军的战力,到底有多么的强悍。
就这样,和连在战与退之间,犹豫了一夜,依然没有做出判断。而在战场上,没有决断,是比决断错误还要更加严重的后果!
随着汉军一大早出营列阵的行为,和连的烦恼终于消失了。如今,被汉军逼近到五里地距离的鲜卑人,已经没有选择的权利了。
在这种近距离的位置,鲜卑人若是撤退,必然会遭遇到为数不少的汉军骑兵,毫不犹豫的无情追击。一旦这种事情发生,鲜卑人必然会迎来一场大败!
——那就战!
从小就以聪明著称的和连,停止了无益的思考,开始调动兵马。
说实话,在太行军逼近之前,和连的兵力调度,可以说是中规中矩,并无什么明显错误。但是,几个接受了命令的老练军帅,却对和连腹诽不已。
——这种时候,还打什么打啊!赶紧派出一支骑兵作为后卫,让其他部队快点儿撤退才是正经!
草原骑兵的优势,从来就不是阵而后战。他们最大的优势,便是可以依靠自己的机动力优势,在己方选定的时间,己方选定的战场,打一场由己方主导的战斗。
如果己方明显出于不利的位置,对所有草原骑兵来说,最佳的对策,不是战斗,而是撤退。
在草原部落的牧民心里,临阵脱逃,绝对不是什么大不了的耻辱。最多,以后己方有机会报复回来便是。
“大王这是汉人的书读多了!”
接到命令,被和连要求主动出击,从正面迟滞敌人的一名鲜卑小帅,私下里对自己的亲信抱怨着说道。虽然这个命令,并不要求小帅率部与汉军硬拼。然而,对汉军的弩箭极为忌惮的小帅,心里已经做好了损失十分之一兵力的准备。
由于古代交通信息交流的不便,在凉州地区已经被不少羌人装备上的马镫,在北方的鲜卑部落中,却没有几个人知道。而没有马镫提供的马背稳定性,骑兵的近战肉搏能力,至少要下降五成。
至于后市被某些“砖家”“叫兽”推崇备至的骑射,其实应当从中间分割开来,描述为“骑”和“射”。无论是骑马,还是射箭,都是鲜卑人极为擅长的。但是,在骑马的时候还能射箭,就不是一般的鲜卑人能够做得到的。
再说那比骑在马上射箭,还要更加高级得多的奔射,也就是在策马奔跑时进行射箭的技巧,能够做到的草原人,就更加稀少了。即便是在收罗了不少骑射高手的和连手下,也只有不足千人的骑士,具备这项高级技能。
而且,在奔射的过程中,无论是所射出箭矢的力道,还是准确度,都只能用“糟糕”两个字来形容。自古以来,奔射这种手段在战场上的运用,也基本上局限于小规模的精英斥候追逐战当中,少有运用到正面战场上的。
在小帅的部下,那些能够做到奔射的鲜卑人,多是军中的精英,大大小小是个头目。深知汉军弓弩强悍的鲜卑小帅,可没有打算将手中这几十号宝贝疙瘩,去与汉军弓弩手交换性命。
最后,还有一件更加关键的事情,让鲜卑小帅完全没有发动奔射的考虑。那就是:
战马的状态。
第57节短弓对强弩
草原骑手们之所以通常在秋季南下,除了秋季汉人正好收获,有大把的粮草可以掳掠以外,战马的状态也是一个关键所在。
草原人可不像汉人养马那样,可以喂食大把的豆类和谷物。真要有这些粗粮,人还不够吃的呢。所以,在春夏季节,让马儿好好的吃草养膘,到了秋季,战马才积蓄了足够的体力,可以完成突入汉地,转战千里的艰苦行程。
可是,鲜卑大王和连这次为了追求进攻的突然性,在战马还没有养出足够的肥膘时,就力排众议发动了长途奔袭。一路上的奔波,鲜卑骑兵固然是一人双骑,轮换骑用。但骑兵们胯下的马儿,也依然掉膘掉得厉害。
就在前来美稷王庭的路上,因为战马跑不动、跟不上而掉队的鲜卑人,足有上百人之多。勉强跟上来的游牧骑兵,也有很多人的马儿,看起来状态极为虚弱,难以经受激烈的战斗情景。
鲜卑小帅用自己的经验,推导了一下。如果派出精锐,用奔射去骚扰汉军。先不说汉军可能的反击,单是现有的战马,只怕每次出击,都会跑死跑废几匹。
这些好马,都是小帅部落里的优质财富。若是累死了,和连大王也不会为此补偿什么。何必为了和连一个人的好处,让自己接受这么大的损失呢?
鲜卑小帅带着手下的六百名游牧骑兵,来到汉军前方两百步的距离,没有任何企图发动冲阵的打算,反而全军下马,提起体积巨大的步弓,抽出可以射得更远的轻箭,准备用弓矢迟滞汉军。
写到这里,必定有人会问,这些鲜卑骑兵,干嘛要下马射箭呢?
问这个问题的童鞋,需要去了解一下,骑兵弓与步兵弓在性能上的明显差异。
骑在马上射箭,哪怕马儿不动,射出去的箭,无论是力道,还是准确度,都比步射相差明显。要是骑在马上射箭,想要对汉军造成有效杀伤,必须要逼近到五、六十步的距离以内。否则,只怕骑兵射出去的箭,都落不到汉军的阵型里,更别提什么有效的杀伤力了。
然而,在五、六十步的距离上,汉军的反击弓箭,会让鲜卑骑兵的队伍,遭受到难以忍受的巨大伤亡。反而是隔着七、八十步的距离,与汉军步射,双方的交换比,会比较的好看一些。
但是,鲜卑小帅的打算,并没有能够实现。
弓箭迟滞,无效
太行军的前锋,是谢逊率领的千人队。此人虽然年纪轻轻,但是家学渊源,兵法出众,特别是对鲜卑人的常用战法,了若指掌。能够在人才辈出的太行军中,力压臧霸、典韦、赵云等人,成为千人队的队长,若没有真材实料,又怎么可能做得到?
谢逊本部兵马,不过九百人。这些人对上五六百骑兵,单看声势的话,居然还差上一截。可是训练有素的太行军,在前进的时候,依然不紧不慢。
对前方那些试图用弓矢狙击己方的鲜卑人,端坐在马上,居中指挥的谢逊,只是派出了一队五十人的弓弩手前去迎战。
两军交战,首重弓弩。对于这个道理,太行军自然极为重视。
在太行山里窝着的几年,张狂已经成功的建立了一个中型弩弓作坊,每年可以生产强弓六百具,硬弩八百具,将将满足了太行军的作战需求。如果单以数量来算,太行军的人均弓弩装备量,已经超过了大汉北军。
当然,在这些弓弩的质量上嘛,那就不能讲究太多了。不过,与制作工艺更加简陋的鲜卑人相比较,太行军的弓弩,还是有着明显优势的。
谢逊的主力,前进速度基本不变。只有被派出去的弓弩手,以小跑前进的方式,逼近到距离鲜卑人百步的距离。
——区区五十人,就想压制我五百张弓吗?汉子们,你们也太狂妄了!
鲜卑小帅的心里,愤愤的想着。只要汉军再前进一点儿,他就要让如同暴雨般的箭矢,将这些大胆的汉军给浇透!
可是,汉军偏偏就在这个距离停下了。
在这个距离上,即使用的是射程较远的轻箭,鲜卑人的弓箭,依然基本上射不到。即使少数射程达到的,也不具备什么杀伤力。眼看对面的汉军,举起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