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边唐-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本是一桩分流关中无地贫民的好事,如今还未开始,居然已经让百姓这般凄惨。
卖田卖屋倒没什么,顶多到了河中之后予以补偿就是,可是逼得长者自尽,这已经超出了的承受能力。
对于李隆基的这一道诏令,马璘心中更加怨愤。原本是以永业田来吸引关中百姓分流的德政,这样一道诏令下来便成了暴政。仅仅一个蓝田县便有百位长者自尽,关内道京畿道这么多郡县,如此死去的百姓又该有多少!
然而他又有什么办法,旨意出自天子,天子要这般做,又有谁能阻拦!
杜甫冷笑道:“马相高高在上,一心只想着开疆拓土建功立业,哪里知道百姓之苦!移民诏令之事还可以推给天子,如今马相新建什么河中集团,把百姓路途上的安危托付给这些商贾,不知又是什么居心!”
马璘深吸了一口气,看着一脸激愤的杜甫轻声道:“先生,户部人手不足,移民百姓众多,这般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不靠商贾根本无法办成。我已经交待过这些商贾,一定不能在道路之上苛待百姓,绝不容许出任何差错。”
杜甫指着蓝田军的方向怒道:“商贾重利轻义,一心只想着少花钱财,天子诏令是让百姓皆坐车马前往,如今你看看蓝田军出发在即,如今这里有多少车马!每日行走至少五十里,这么些车马哪里够百姓用的?天子心存仁慈,为了河中八军耗费大量财帛,马相让财帛半数落入商贾之手,却让关中老弱跋涉于道!这一件事情,马相是不是也要说一句冤枉,也要说和自己没有丝毫干系!”
“有这等事?”
马璘闻言心中怒极,心道幸好遇上杜甫,不然自己大军一离开,如何能知道这等事情。马璘眼中现出寒芒,咬牙道:“若真是如此,蜀中裴氏就该死了!去把蜀中裴氏的管事给我叫来!”
马勇马强催动战马驰出人群,不一会儿一个一脸干练的青年到了近前,下马叩拜道:“蜀中裴俨见过马相。”
马璘哼了一声:“裴俨,某来问你,蓝田军健儿百姓共有几何?”
裴俨恭敬道:“回禀马相,蓝田军健儿百姓来自八个县,丁口计有六万零七百四十一人,除却不愿离开乡井的老人,这里计有五万九千四百七十二人。”
马璘嘴角抽了抽:“少了一千多人?”
裴俨道:“马相,能到的人都已经到了。少的那些,都是这几个月故去的长者。”
八个县,一千二百多老人,只怕大部分都是不愿离开乡井寻了短见的!
马璘心中猛然一阵抽搐,板着脸看着裴俨又道:“某再问你,裴家准备的牛车马车驮马算到一起,可供多少百姓乘坐?”
裴俨恭敬道:“挤一挤的话,足可容三四万人乘坐。”
杜甫在一旁听了,冷冷地哼了一声。马璘心中怒极,一马鞭便是抽在了裴俨的身上,怒喝道:“蜀中裴氏这是想找死啊!蓝田军是八军之中最先行走的,某家还未离开长安,你们便敢如此苛待百姓!天子旨意让百姓都有车马乘坐,你这些车马只怕只能供应半数百姓!裴氏从集团本金里支取许多财帛,不用在百姓身上,准备用在何处!”
马璘盛怒之下毫不惜力,裴俨被抽得身上鲜血淋漓,脸色却是丝毫不变,依旧是恭敬地道:“禀告马相,非是我家主人不愿多用车马,实在是用不了那么多。此去安西万里迢迢,长久坐在车马上百姓们也受不了,只怕到了安西早被颠散了。我家主人已经遍告百姓,愿意乘坐车马的可以乘坐车马,不愿意乘坐的,每人每日可从裴家领取十文钱。百姓并非都是老弱,很多人会愿意选择步行,所以这么多车马足够用的了。”
马璘脸色沉郁,气得说不出话来。
裴俨继续道:“百姓愿意食用自带食物的,每人每日又可得钱五文。愿意帮着赶马车、照顾驮马的,也都各有钱财。虽然不算多,可毕竟是一份进项。这样我家可以少雇用一些人手,少准备一些粮食,百姓也多了一些挣钱的机会。”
马璘怒极,又一鞭子抽在了裴俨的身上,喝道:“这般儿戏,分明是不把百姓生死看在眼里!回去告诉你家主人,让百姓徒步以挣取钱财,可以!不过车马必须要足够!就算是所有的车马都空着,也要足够百姓使用!百姓不吃饱饭哪有力气,所有食物都必须按照集团定的份额足量提供给百姓!不过是粗茶淡饭罢了,你们裴氏连这一点儿也要省不成!移民河中这件事情是某来主持,绝不容你家这般坑害百姓!某家在此等你三日时间,让你们征集车马准备粮食,三日之后蓝田军再出发!”
裴俨摇头道:“马相,这怕是不成。”
“裴家当真是想灭族不成?”马璘怒声道。
裴俨恭敬道:“马相,这些细节我家夫人都已禀告过陛下,都是陛下准了的。陛下还夸我家夫人能为百姓着想,心思聪慧。我家这样做也是圣意,除非马相再讨来一纸诏令,不然就只能照此办理了!”
“天子圣明,这一纸诏令你当我讨不来不成!”马璘忿然作色。
杨国忠倒台了,杨妃圣眷未衰,虢国夫人虽然收敛了许多,可看这个样子在天子面前还是能说得上话的。不过这一次的行动是他主持,各地长者自尽的消息已经让他快崩溃了,哪里还能看着百姓在路上受苦。
马璘心中狂怒,拨转马头便要去骊山,杜甫却忽然走了上来,一把拉住马缰:“马相,天子何等人物,岂会朝令夕改。既然是圣意,你不要区违逆天子,以免惹得天子不喜。”
“事关百姓生死,我岂能不管不顾!先生悲悯百姓,为何此时反要阻我?”马璘怒道。
第一百八十一章重返安西
杜甫叹息一声,摇头道:“裴家所言其实不无道理,几文钱马相看不到眼里,那些交不起租庸调的贫户如何能不看在眼里?百姓们最不缺的便是力气,关中之民体格健壮,一天走五十里路极为寻常,裴家这般行事,百姓们未必会怨恨,不少百姓反而会感激。既是百姓不反对,多些车马粮食又有何益?为今之计,只好是派人严格监管裴家,保证百姓都能吃饱饭,老弱者有车马乘坐也就是了。”
裴俨恭敬道:“马相,我蜀中裴氏乃河东裴氏分支,世代都是行善之家,如何会苛待百姓。蓝田军为第一拨行军,我家主人说了,路途之上损失的百姓定是八军之中最小的。若马相不信我裴家,尽可派人在蓝田军中观我等所为,若有不妥当之处随时提点便是。”
马璘深吸了一口气,重重地哼了一声。
头一次觉得这些世家门阀当真可恶,可是李隆基何等人物他已经很清楚,让他这么快收回自己的话根本无望。
派往蓝田军里的本来就有户部郎官,这些家伙居然不向自己报这件事情,当真是可恶至极,已然不可信任。
“先生,我知你在集贤院闲居,实在是极为屈才。如果先生不觉得委屈,便在蓝田军之中当一都虞候,看顾这数万百姓平安到安西何如?”马璘看着杜甫道。
杜甫沉吟了一下,点了点头道:“杜某愿往。”
马璘长出了一口气:“如此多谢先生。天子命我节制流沙以西一切事务,河中八军皆是我的部属。此事不必禀告吏部。请先生处理完私人事务之后速来军中。马勇。先给先生支取几个月的俸禄让先生安置家人。”
他知道杜甫家贫,此去河中道路艰难,一来一回需要很长时间,所以必须要给杜甫一些钱财。马勇自驮马背上解下了几锭大银,恭敬地递给了杜甫,陪笑道:“当日出手重了些,先生勿怪。”
银两并非是大唐的法定货币,却可以私下里兑换成铜钱。杜甫也是磊落之人。并没有任何客套,收了银两骑着一头驴子便回了长安城。
马璘听着道旁传来的痛哭之声,无奈的摇了摇头。纵然是后世,这样的大移民也极难办到,更何况是这个时代。
关中京畿两道自尽的长者有多少根本不敢想,死于道路上的又不知道有将有多少人。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他只能希望商贾们会有些良心,路上不要苛待百姓,让百姓们平安到达安西。
按照计划,每二十天便有一军出发前往安西。河中八军最后一支将会在天宝十三年的五月出发。马璘心情极为烦躁,等了一个多时辰之后。杜甫乘着一辆马车赶了回来。
“蓝田军这几万健儿百姓就拜托先生了!”马璘在马背上向着杜甫躬身行礼。
杜甫还了一礼,叹息道:“今日才知马相是何等人,以往倒是错怪马相了。马相放心,杜某一定尽心竭力,不许裴氏苛待百姓,陪着百姓一起平安到达安西。”
马璘点头,咬了咬牙策马驰去,八百余骑跟着冲了出去,冲到了蓝田军之前绝尘而去。
……
按照原本的历史走向,屠夫阿巴斯很快就要病死了,曼苏尔即将上位,然后便是和阿卜杜拉的一场内战。
天子一下给河中送来了几十万百姓,需要的口分田和永业田便是数千万亩,这已经超出了河中的接受能力,不向乌浒水以南开拓土地根本无法兑现对百姓的承诺。
黑衣大食内战,正是火中取栗的大好机会。必须趁着这个机会向南开拓,才能保证承诺给这数十万关中百姓的土地。
所以他不能陪着蓝田军慢慢前往安西,因为时间根本就不允许。
当然了,另外的一个原因就是他根本看不下去移民百姓悲哀的面容。
若是为了田地自愿前往,此刻一定是极为高兴,然而天子一纸诏令,却把好事生生变成了暴政。
这一路上,不知道有多少人将会倒下。马璘无法改变,只能是闭上眼睛塞住耳朵,不闻,不问。
……
蓝田军在等到了新任都虞候杜甫之后,便也跟在安西军之后踏上了前往河中的道路。马璘不愿听百姓们的哭声,带着八百健儿催动战马一路疾驰,直接驰出了数十里才放慢速度。
长安是个烂泥潭,他根本就不愿多呆。葱岭以西的广袤土地,才是他实现梦想的舞台,是他最想为汉家子民收取的地方。
这一次奉诏来到长安报捷,最大的收获便是干掉了安胖子,以及杨国忠流放岭南。造成安史之乱的两大罪魁祸首,如今都已经退出了大唐的历史舞台。
没有了这两个祸害,便不用再担心安史之乱令大唐盛世腰斩,从此便后顾无忧,不必再担心安西成为西陲飞地,只需要专心向着西边开拓便可。
天子莫名的信任,则是这一次长安之行的另一收获。
流沙以西皆归自己节制,手握和战之权,不必事前禀告长安,只需事后报捷。不算关中百姓组成的河中八军,安西精兵便容许最多扩充至十万。加上之前获得的大量的四品以上将军空白告身……以后在安西可以说是随心所欲,无人能管了。
为了除掉安胖子准备的手段都没有用上,用上的只有一点儿珍藏了十来年的毒药,这便如同蓄足了力量却打到了空处。不过安胖子毕竟死了,终究是值得高兴的。
之前撒往范阳的两百多安西密探应该正经由回纥道返回安西,他们这一次虽然没有在干掉安禄山这件事情上发挥作用,却能得到不少漠南草原的地图。李隆基要求扫平西方之后打通回纥道,这件事情只怕是早晚得做,有了一些地图,将来便能发挥一些用场。
二百多斤黑火药太过沉重,都留在了郡王府之中没有带走。这次回到安西,不知道李岫能不能再给自己一些惊喜。
一路上不断换马晓行夜宿,除了过莫贺延碛速度稍慢一些之外,其他时间每日行军都是达到了三百里,这几乎便是骑兵行军的极限速度了。
天宝十三年二月初,马璘带着八百健儿终于是到了龟兹城。
……
“马璘大哥,你走了这几个月,如今作坊里的软钢产量增加两倍还多,弩箭的产量也增加了几倍,李岫大匠对铁丝网也做了改良,重量更轻,效果却更好,造了也有一段时间了。”
马家田庄里,高芊芊任由马璘握着小手,带着马璘走在各个作坊之间,开心地介绍着。
如今马家作坊再次向外扩张了半里,几乎就是一个小的城市。周围田庄的庄户们都不愿种地了,大多都在作坊之内做工。整个田庄之内依然是黑乎乎的,到处都是烟熏火燎的味道。
“丫头,辛苦了。”马璘握着高芊芊的小手,轻声道。
高芊芊目光闪亮,靠在马璘胸口闻了闻,轻轻一笑道:“马璘大哥,你身上有她的味道。”
“她是谁?”马璘干笑一声。
“杨幼娘啊,那个丫头身上有种特别的好闻气息,我能闻得出来。马璘大哥,我就说这样的漂亮小姑娘你不会放过的,果然是这样,那丫头应该已经被你祸害了吧。”高芊芊微笑道。
“丫头,你这是吃醋了么?”
“我吃什么醋,我可是马家大妇!”高芊芊哼了一声,“你的性子我早就知道,你又不是不要我了,我有什么好担心的?”
马璘呵呵一笑,忽然低头在高芊芊额头轻轻一吻。
高芊芊惊叫一声,小脸腾地红了。
马璘细细端详着高芊芊,几个月不见,高芊芊居然又长高了不少,也不再是小女孩儿家瘦弱的样子,胸前的曲线更加的玲珑。
这么长时间以来,马璘一直把田庄的担子压在她的身上,却忽略了她还是一个正在成长的小姑娘。
高芊芊红着小脸靠在了马璘怀里:“后院里我又给你买了两个龙家小姑娘,比之前那两个还小一点儿,也是一对姐妹,我想你肯定喜欢。葛秋儿来田庄交割牧场的账目,刚好也没有走,有这几个小丫头陪着你,你应该不会无聊吧。”
马璘抽了抽嘴角,心道自己在这丫头心中的形象已经成什么了。不过也怪不得高芊芊,毕竟自己一向是浮浪惯了的。
这次是要去河中大展拳脚,哪里是放纵自己的时候。马璘揽着高芊芊的纤腰,微笑道:“这些都不是什么大事。天子给我流沙以西和战之权,总要做出点儿什么才好。咱们去看看李岫大匠,不知道他搞出什么好东西没有。”
高芊芊点头道:“我估计他是搞出什么了不得的东西了,最近我去他的作坊他都不许我进去了。方大叔的陶范作坊和他的作坊并在了一起,不知道他们在里面做什么。”
“去看看!”马璘笑道。
李岫天生大才,往往能够给人惊喜。不知道火药颗粒化是否已经完成,还有他的那种古怪的箱弩究竟搞出来没有。
几个月不来,李岫的作坊大变模样,门口一队兵丁守着,周围围着高高的曲曲折折的围墙,说是围墙其实和城墙也差不多,他的这个作坊完全就是一个堡垒了。
堡垒!马璘心中猛然一动,看着围墙上露出的几个黑黝黝的方洞。
李岫作坊的造型,完全可以看做是一座棱堡,这些方洞像极了棱堡安置火炮的地方!
第一百八十二章试枪
“将军!”
门口的士兵见到马璘,同时躬身行礼。
马璘笑着摆了摆手,士兵们让开道路,马璘和高芊芊二人走入围墙之后。
“院墙是李岫大匠设计的,花费了很多材料。你说过李岫大匠可以动用任何资源,所以我就同意了。”进门之后,高芊芊指着围墙道。
这道围墙宽度足有一丈,表面乃是以青砖砌成,有马道通往围墙顶端,和城墙也差不了多少。厚厚的围墙围着一个巨大的院子,最里面是李岫的作坊,原本这个区域还有许多别的建筑,显然都已经是拆掉了。
这并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棱堡,只是院墙之上有着棱堡的一些元素罢了。马璘沿着马道走了上去,看到那些方洞里空空如也,并没有大炮之类的东西在里边。
“将军来了!”
李岫带着一脸黑灰走了出来,见到来的是马璘连忙躬身行礼。
马璘见李岫极为消瘦,却是精神奕奕,心道科学怪人就该是这个样子,微微一笑道:“正监,辛苦了。”
李岫呵呵一笑:“将军鞍马劳顿,才是真正辛苦。李岫整日在此地安坐,有什么辛苦可言。将军诸多奇思妙想,李岫只恨不能一一实现。”
“正监春风满面,应该是有所得吧。”马璘笑道。
李岫点了点头笑道:“火药的颗粒化已经实现。其实这个并不难,将军已经指出了方向,我需要做的不过是按照将军所言确定细节罢了。确如将军所言。颗粒化之后炭粉和芒硝不会因颠簸而分离。远程运输没有丝毫问题。”
说完李岫命工匠端了一盘火药出来。又拿了几个压得极为紧实的药饼给马璘观看。火药已经是较细的颗粒,药饼是半成品,碾碎过筛之后便是成品。
马璘满意的点了点头,火药这玩意儿的作用目前暂时无法和元戎弩相比,却是武器发展的方向。这个时代能造出的火器虽然射程不远,却胜在操作简单,可以让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者近距离杀死一位强壮的骑兵。唯一能够把大汉民族的人口优势发挥到极致的,就是具有实战作用的火器了。有了颗粒化的火药。便为这个目标迈出了第一步。
相比元戎弩昂贵的价格,火器一定会便宜很多。将来能让河中八军大量装备的不可能是元戎弩,而是将会提前登上历史舞台的各种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