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边唐-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在旁边道:“爷爷,王三叔刚才说的可是去河中领取勋田。河中那么远,咱们领了田怎么去耕种?不是说一亩勋田可以换取五十文钱么?咱家这三千亩勋田我算了一下,能换一百五十缗钱呢!不如咱们不要这勋田,换上一百五十缗开元通宝,也能花上好一段时间……”

少年还未说完,脑袋上已经重重挨了一巴掌,吓得不敢说话。庞老汉怒气冲冲地骂道:“败家东西!一百五十缗钱能花得了几时?良田三千亩足以传家!再说这等话,小心你的狗腿!”

那骑士笑道:“上柱国大人说得是,三千亩良田,放在关中那也是大户了。我等来前都护大人特别交待过,河中之地虽极肥沃,却也略有差别,若是上柱国大人愿意去耕种,自然是可以优先选择地块。前往河中,沿途有咱们大军护送,都是自家子弟,最是稳妥不过。眼下已经是八月,现在过去明年开春便可耕种,若是再过两个月葱山落了雪,老人家想要过去就要等明年了。各位都有军功在身,都可以考虑一下,有意前往者,便去疏勒城镇守使衙门报个名,想要换取钱财者,也可现在就去镇守使衙门领取。若是想多考虑考虑也行,只要不去换钱,明年去也是一样可以。”

庞老汉笑道:“都护大人考虑的周到,不过老汉没什么好想的,你们回去禀报都护大人,就说老汉我第一个愿去!十几岁老汉跟王孝杰将军来这安西,辛辛苦苦一辈子了,家里也没什么产业。都护大人体恤老汉,老汉岂能不知好歹?刚好手里还有些钱帛,这次便一并带过去,人手不够就用些胡人,三千亩良田啊,足够受用几代人了。以后我庞家就在河中开枝散叶了,既然是咱大唐之土,住哪里还不一样!”

“上柱国大人说得是,大唐之土,住哪里都是一样的。都护大人说了,要用大唐之剑为大唐之犁开辟土地,开疆拓土是军中子弟们的差事,没有父老驻守,再多的土地也都会被胡人慢慢抢回去。若是咱们汉人都如上柱国大人这般,将军大人说了,他敢领着安西健儿打到天边!”那骑士满脸堆笑,大声说道。

“大唐之剑为大唐之犁开辟土地,这话好,这话好!”王三连声道,“我那几百亩勋田也要申领了,这边留下一个小子看着家,其余的都跟老子到河中去!都护大人打下疆土,我们就要牢牢守住了!”

一众庄户大都是军中老卒,听得个个热血上涌,七嘴八舌的插言着,都是要去河中耕种自家的勋田。

两位亲兵见差不多了,笑着告辞离去。庞老汉让人把军令粘在谷场边的树干上,眉开眼笑的围着大树踱着步子,显得极为开心。

穷了一辈子,也就这一年多过得好点儿,不过那点儿钱都是儿子拿命换来的,花起来不痛快。如今好了,马上就是有着三十顷良田的大财主了,子孙后代们也不用受穷了,庞家马上就要兴旺起来了。

……

军令从皮山镇以最快速度传到各地军屯,立马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安西百战之地,老卒极多,朝廷并不吝惜军功,是以老卒之中勋官遍地。只是由于均田制崩坏,勋田已经是有名无实,很多年没有兑现过了。

边军困苦,老卒们的生活也极为困顿,也就这一年多好过一些,也就是都护府征收粮食少了大半,需要的粮食大部分用合买的方式,价格比胡商们给的还高。不过终究是土里刨食,所得极为有限。

如今都护府发布这一道军令,对于大伙而言都是天大的好消息。只要过了葱山,轻轻松松便能得到几百上千亩的勋田,身份立马就大不相同。

河中那可是一块宝地,和安西大不相同,早就听胡商们说过飒秣建的富庶,如今整个河中听说都成了唐人的天下。路上有大军护送,到了那里还给农具种子,这真是老天开了眼了,也就是马璘将军,别的都护眼睛都是看着上面,谁会为老卒们谋这等好事!

也有人嫌葱山道远,准备观望一段再说,也有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各地军府拿告身上的勋田兑换钱帛,居然就轻而易举的兑换来了。这让大伙儿都彻底放了心,对于一亩良田换区区五十文钱的败家子儿都是一脸的鄙视。

更多的人则是直接去报了名,等待着都护府统一安排,随时都准备前往河中。

龟兹城外,马家庄子里,为了这件事情也是整日忙得不可开交。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高芊芊又瘦了一大圈,似乎风一吹就能飘走了。

第一百四十二章大移民(下)

“丫头,别这么劳累了,身子骨要紧。生意哪有做完的时候,你看你都瘦成什么样子了。”

马家田庄门口,马璘看着眼睛愈发大了的高芊芊,一脸的心疼之色。

“不劳累不成啊。马璘大哥,这正是咱们马家商行把生意做到葱山以西的最好时机,这个机会可不能错过!”

高芊芊神色疲惫,却显得极为兴奋,伸手理了理耳边的发丝,看着进出田庄一辆辆的马车笑道:“你说将来葱岭以西将有百万汉民,这里面可以做的生意就多了。现在就让他们记住咱们马家商行,将来咱家的生意肯定能吃得开。咱们又不能世世代代当这安西节度使,生意却是可以传给子孙后代的。现在咱们把底子打好了,将来他们也就容易一些。”

马璘看着这个倔强的丫头,无奈的叹了口气。为了替马家兴业发家,这丫头简直就不要命了。好在她是练家子,身子骨有前几年打熬的底子,不然早就撑不下去了。

去河中申领勋田的命令发出去之后,反响极为不错,去各地军府报名的汉民已经有四五千户。这里面有安西老卒,有还在军中新近立功的健儿的家人。所有这些人正从四镇各处慢慢地向疏勒镇汇集,准备在大雪封路之前取道葱岭守捉进入河中。

穷家难舍,这些年来边军困苦,老卒们随身携带着物品极多。高芊芊已经放出消息,移民的所有物品均可由马家商行免费运送,老弱者甚至还可以乘坐马家商行的驮马。

为了完成这件事情。高芊芊花高价雇佣了龟兹城内的大量商队。这些商队都已陆续赶往疏勒。准备运送汉民们的随身物资。为了这件事情,高芊芊预备的钱帛超过二十万缗钱。

大军上羌塘赚了一笔,段秀实把安西军欠高芊芊的钱帛勉强支付完毕,虽然有好几十万缗钱的进项,不过除却成本和工匠们的例钱还有分成,实际上余下的并没多少,一下要拿出二十万缗钱的财富,高芊芊的流水也变得极为紧张。

以马璘的意思。这笔钱合该是都护府出的,高芊芊还能从中小赚一笔,不过高芊芊却坚持不要都护府出一文钱,要用马家商行的名义做这件事情,给子孙后代捞取名声。

二十万缗钱,马璘自己想着都有些心疼,可是这丫头极为倔强,谁也劝不动她。

“丫头,你想得也太长远了。咱们现在还没成亲,有孩子也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马璘伸出大手握住高芊芊的小手。故意逗她一句。

高芊芊小脸红了一下,娇哼道:“现在没有。难道以后还没有么?再说能给你生孩子的又不止我一个。——马璘大哥,我要告诉你一件事情。”

“什么事情?”马璘笑着问道。

“杨家那个丫头来过安西了。我见过她了,是个小美人儿。”高芊芊偏着脑袋看马璘,嘴角现出一丝莫名的笑意。

“什么!哪个丫头?”马璘心中一紧。

“就是杨家那个丫头啊,天子赐婚给你的那个。那丫头挺能干的,之前运去长安的那批澄心堂好纸已经被她卖光了,澄心堂纸现在还成了贡品,她来安西就是亲自来运货的。”

“她还在安西么?”马璘问道。

“走了。她在这里只停了三天,那时你正在羌塘杀吐蕃人。运了几百骆驼的好纸就走了,账目也给我看过了,都是清清楚楚,是个能干的。”高芊芊微笑道。

马璘用力握紧了高芊芊的小手,肃容道:“丫头,我实在是没想到她能活到现在。不过你放心,我绝不负你。我的妻子只会是你,绝不会是别人。”

“嗯,我知道啊。马璘大哥,你弄疼我了。”

马璘连忙松手,高芊芊甩了甩小手,皱了皱小鼻子道:“见到这丫头,我已经不想杀她了。那丫头真的很好看,杀她我都下不去手。不过你就是我的,她可抢不去!”

马璘点了点头,见高芊芊神色自然,也就放下心来。

他实在没想到杨家那丫头会跑到安西来,居然和高芊芊已经见了面。看来那丫头也不是一般人,先是没成亲就住到夫家,后来又万里迢迢跑来安西,寻常养在深闺里的女子哪里能做到这些。

怪不得康青青一直没有得手,这杨家小娘肯定也是有些特别之处。

“马璘大哥,那丫头虽然小了点儿,可真的很好看啊。你要是见了,肯定也舍不得杀她。以你的性子,让你放过这等丫头未免有些为难,若是她愿意做妾,我可以允许她进马家。”高芊芊眨着眼看着马璘,促狭笑道。

“真的很好看么?”

“你还真想要她啊!”高芊芊嘟起了嘴。

马璘哈哈一笑,不过是开个玩笑而已。这丫头一直想要表现得大度,可毕竟是个小女孩儿家,自己喜欢的男子哪能真的愿意与别人分享。

“放心吧,丫头。这件事情我会处理好的。”

……

九月初,前往河中的第一批汉民便在百余名安西士卒的护卫之下出发了。他们路上的一切事务,都由马家商行雇佣的兴胡商队负责。

眼下去了虽然不能耕种土地,可是去得早,能得到的土地自然最好的。

安西这边的田园也是辛辛苦苦建起来的,哪能轻易割舍得下,所以大部分的汉民并非是全家前往,而是都留有老小看家。即便是如此,前往河中的汉民数量也是超过了一万之数。

从葱岭守捉直到河中,穿越葱山南道的道路上烽燧马铺都已经以最快的速度建立起来,兴胡商人们不绝于道,为安西军大量的向葱岭运送各种物资。

通过上高原这一战,马璘更加笃定了以商队为大军提供物资的想法。兴胡商人天生便是逐利之民,由他们运送物资便可减轻长行坊的负担。当然胡商们运送的都是一般物资,最重要的东西如强弓硬弩绝不可能经由他们之手。

葱山山道上变得极为热闹,安西军这边则是钱帛流水般的花出去。安西军并没有进项,花用的全都是掳掠所得,为了这一次的移民还有往河中运送资源,府库里存放的那些瑟瑟又少了不少。

马璘曾问几个大胡商为何对于瑟瑟这般狂热,胡商的回答极为简单,物以稀为贵而已。大块的瑟瑟比黄金还要难得,完全可以作为传家之宝,这样的东西用作保值之物,比金银还要靠谱。

这话很有道理,马璘原本以为这里面有什么讲究,现在一想道理不过如此。

就像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却可以作为货币一般,比金银更加稀有的瑟瑟价格昂贵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瑟瑟对于胡人珍贵,对于马璘而言却不是大问题。如今葱山南麓已经没有吐蕃与大唐争锋,完全就是大唐的实力范围,后世的阿富汗一代和巴基斯坦北部都是安西军的势力范围,等忙过了这一段,便该去找一找那几个出产瑟瑟的矿山了。

黑火药这玩意儿虽然威力不足,用来开采瑟瑟却是够了。胡商们积攒了大量的财富,既然他们喜欢瑟瑟,那就用瑟瑟来换取他们的金珠宝贝,以弥补安西军费用之不足。

马璘亲自赶到疏勒城坐镇,把一批批的移民送上前往河中的道路。如今他的名声在碛西可以说是如日中天,汉民们对他极为信任,临走前能见一见都护大人,心中顿时安定不少。

就在马璘在疏勒镇送走汉民的同一时间,天山北麓的庭州,几千汉家儿郎在北庭都护程千里的带领之下,策马奔向了茫茫草原,截住了一伙逃亡的突厥人。

同罗酋长、原大唐朔方节度副使阿布思带着族人奔逃近年,终于是逃到了大唐领土的边缘。

……

后突厥汗国灭亡之后,同罗酋长阿布思降唐,被天子赐名为李献忠,曾参与石堡城之战,也是立下了赫赫战功,因功晋升为朔方节度副使。后所部被划给安禄山为部属,天宝十年天门岭之战安禄山遭到惨败,把败因归于阿布思部下大将哥解,以畏敌之罪处死了他,这让阿布思极为不满。

天宝十一年,安禄山欲再伐契丹报一箭之仇,命令阿布思部为先锋,阿布思不愿再受安禄山驱使,竟然带领族人叛了大唐,烧毁府库之后远走漠北。

此时后突厥汗国灭亡已近十年,漠北已经成为了回纥汗国的天下,哪里还有阿布思的容身之地。阿布思带着族人一路西逃,沿途被回纥各部截击,族人不断离散,到了北庭附近已经只剩下数千族人。

阿布思对大唐而言已是叛逆,程千里数千精兵截住阿布思一族一番厮杀,最终只有一千多人逃了出去,其余全部被北庭精兵杀死在草原之上。

没能留住阿布思,程千里自然极不甘心,立马派出使者倍道越过金山,去传令给葛逻禄叶护,令他捉拿阿布思。

西突厥各部之中,三姓葛逻禄已经成为第一大势力,黑姓黄姓突骑施都已式微。是以程千里才会传令给葛逻禄叶护,而不是给黑姓和黄姓。

第一百四十三章痛快!

龟兹城能作为安西大都护府驻地,关键便是独特的地理位置。龟兹向东过了焉耆便是交河郡,亦即原先的西州,碛西汉民最重要的聚集之地,向西可达丝路中道和南道交汇的疏勒,向西南穿越沙漠有奇路可达丝路南道上的于阗,而向北穿过天山峡谷,更可到达天山北麓的草原地带。

从别的地方穿越天山极为困难,而从龟兹穿越天山却有现成的道路。马璘在送走了最后一批移居河中的汉民之后,立刻飞马赶到龟兹。在这里,八百余遴选出来的安西健儿已经整装待发。

安西新军征战高原这一段时间,将作营李岫这边制作元戎弩的事情一直没有停止,始终保持着每日五把元戎弩的速度,这几个月来又造出了六百多把元戎弩。这些元戎弩全部都在这里了,加上马璘亲兵原来都已装备了元戎弩,这八百多健儿如今也是人手一把元戎弩,可以说是一股极为强大的力量。

一人控制三匹战马是安西新军必须要掌握的,这些新近遴选出来的健儿们作为安西新军的补充力量,都已熟练的掌握了这一技能。马璘到来之后,大军立刻出发,一路连续不断的换马,日夜兼程穿过天山赶到了草原之上。

在后世史书的记载之上,北庭都护程千里阻击阿布思这一战的时间有两个说法,一个是天宝十二年的九月,另一个是天宝十二年的十一月。根据安西密探从庭州传来的消息,九月无疑是正确的。

轻骑快马赶到草原之上,等待了十日之后。同罗一族的残兵败将便出现在了马璘的视野之中。

阿布思反叛大唐虽然是事出有因。手上毕竟沾上了唐人的鲜血。马璘哪肯让这些同罗人活下去。八百余骑从缓坡后疾冲而下,向着同罗人便是杀了过去。

“唐人!”阿布思见到密密麻麻身穿明光铠的骑士,脸色骤然变了。

妻子都在身边,这个时候也由不得他不战。老弱妇孺留在原地,阿布思带着数百同罗精骑便冲了上来。

钢制弩箭飞出的瞬间,天色便暗了下来。元戎弩仅仅一次齐射,同罗精骑便只剩下了十几人。

唐军从山坡上直冲而下,沉重的陌刀闪烁着寒光。把剩余的同罗骑士悉数砍翻在地,然后径直冲向了草甸上的同罗老弱。马璘一刀砍下了阿布思的脑袋,让马勇收拾起来,然后便停在了草甸之上,看着健儿们追逐四处逃散的同罗人。

安西健儿以逸待劳,同罗人哪里能逃得出去,很快同罗人便被诛杀殆尽,一个也没活下来。

“大哥,你是如何知道会有同罗人经过这里的?”马强策马从山坡下驰回,手上的陌刀已被鲜血染红。看着马璘一脸的佩服之色。

马璘笑了笑,没有回答。

庭州城内有安西密探进驻这样的事情。自然是不好告诉他们,毕竟说起来有点儿不大光彩。

对于历史的熟悉加上安西密探准确的情报,这才有了这一次的截杀。

八百装备了元戎弩的陌刀骑士截杀同罗一族的残兵败将,完全就是牛刀杀鸡。杀死原奉信王李献忠,恐怕就是被宣召入朝之前能够捞到的最后一桩大功了。

功劳越多,到了长安的话语权也就越大。这一桩功劳本该是北庭都护程千里的,如今却被马璘给截胡了。

马璘因带着数千安西健儿平安返回一事封侯,那时程千里还是安西副都护,当时程千里便表现得极为不满,所以这一次,马璘也是丝毫不给程千里面子,直接夺取了本该属于程千里的功劳。

李献忠在这里被一刀杀了,也好过被程千里抓到长安在朱雀街上被当众斩首。毕竟他亦曾为大唐立过功劳,杀死也就是了,没必要受那般羞辱。

李献忠叛走漠北之后,同罗一族未能全部离开,很多部众被安禄山收入麾下,这大大增加了安禄山的力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