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边唐-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米雪道:“木坤亲自和陈希烈多次密谋,我认为他的话是真的。陈希烈想要除掉你,目的却并不是你,而是杨国忠。他那个时候并不知道你会被天子那般封赏,他当时盯着的是杨国忠的右相之位。他是想要通过除掉你,来嫁祸给杨国忠,从而把杨国忠推下右相之位。自己成为唯一的宰相。”
“波斯寺负责刺杀你,陈希烈负责把罪责引到杨国忠的头上。你那是刚为大唐解除了吐蕃这一心腹大患。如果你死在长安城,天子必然震怒,杨国忠就不可能继续在右相之位上待下去。而作为回报,陈希烈将在继任的安西都护面前为波斯王族求得更多的好处。”
马璘脸色慢慢沉了下来,安静地听着。
“据木坤所言,天子将杨氏女赐婚给你之后,你令杜环带着你的几十个侍妾招摇进入长安城,公然打了杨家的脸,杨国忠曾在朝堂上表示过不满,连天子都知道你不愿和杨家亲近,也知道杨国忠并不喜欢你。若是那一次刺杀成功,出手的人又是杨家的,杨国忠无论如何都无法撇清关系。那样的话,陈希烈的目的便达到了。”
“不过那一次刺杀并没有成功,却引起了你和杨家的矛盾。这对于陈希烈而言,也算是个不错的结局,而木坤一心想要置你于死地,却对这个结局并不满意。”
“这一次来河中,木坤首要的目标就是要杀你,来报他的一箭之仇。因为天子说过右相之位早晚都是你的,这让陈希烈对你极为嫉恨,所以也同意了木坤的想法。那时杨国忠已在南诏取得大捷,重新入朝已成定局,陈希烈依旧是一石二鸟,想要在你死了之后,再把杀死你的责任推到杨国忠的身上,然后他便可以独揽相权,成为名副其实的宰相。”
“这一批波斯护卫之中,隐藏着大量的刺杀好手,本来是木坤带来对付你的。不过他今日自己作死,结果那些好手被将军一网打尽,倒是一举解除了后患。”
马璘冷笑一声,再强的练家子也敌不过正规军队,一对一刺客可能占据优势,然而数量相当的话靠着小巧功夫取胜的刺客便成了笑话。
“陈希烈!竟然是陈希烈!”
木坤的口供完全出乎他的预料,不过细想一下也是在情理之中。
若是按照原来的历史轨迹,陈希烈这个时候已经被杨国忠排挤出政事堂,成为了闲散的太子太师,安史之乱爆发后,陈希烈投降叛军,被授予宰相之职,后来两京收复,陈希烈被肃宗赐死。
这个人的人品本来就不怎么样,不然后世欧阳修编撰《新唐史》的时候,又怎么会把他列入《奸臣传》?
安史之乱两大祸首乃是安禄山和杨国忠,所以马璘对于这两人一直极为注意,没想到陈希烈居然想当背后的黄雀,想要踩着他和杨国忠登上首辅之位。
“陈希烈安敢如此!他就不担心我死在了河中,河中局势毁于一旦么?”马璘眼中杀意涌动,重重地一拍椅背。
米雪道:“据木坤所言,他曾问过陈希烈这个问题,陈希烈却道大唐名将如云,能人众多,才智超过将军的不知凡几,不管换谁来主持河中之时,都不至于让河中陷入糜烂。”
马璘哼了一声,心道陈希烈这句话倒也是不无道理。盛唐的确是有着太多的人才被埋没了,一场安史之乱让众多的将星登上了历史舞台。相比郭子仪李光弼这等人物,自己在才智之上的确没什么优势,毕竟前世自己也不过是个普通人,唯一的优势就是前世读了足够多的书,能够提前知道一些东西。
而现在大唐的历史已经被自己带入了另一个岔道,未来的走势谁也看不清楚了,对于史书的掌握这个优势正在快速弱化,仅剩的优势无非就是一些火药武器的知识了。
大唐绝对是不缺乏人才,没了安史之乱,郭子仪李光弼注定声名不显,可是像李璟初露锋芒,便在原本一片胶着的辽西光芒万丈,论弓仁原来也只是略有微名,这一次带着唐军上了高原之后,也是很快就显示了自己的能力。
自己若真的被木坤杀了,肯定会有别的将军来主持河中,以李隆基的选将眼光,所托非人的可能并不大,守成应该没有问题。
不过不管如何,既然知道了这件事情,陈希烈自然就不能再放过。而那些枉死的杨国忠家的护卫的家人,也必须要有所补偿。
“带我去看一下木坤,我要亲自问问他。”马璘低沉道。
米雪怔了一下,道:“他被我折磨的不成样子,最后是我亲手结果了他。将军,审问完之后杀了他,是你给我的命令。”
“已经死了?”
米雪点头:“死了。人头已经被我挂到了城头之上,和那些波斯护卫的首级挂在一起。”
“那么……延康坊刺杀的细节,木坤是怎么说的?他是如何能够指挥那些护卫的?那个自杀的将作监少监又和他有什么瓜葛?”
米雪摇了摇头道:“这个他没有说,我也没有细问。将军,我是不是杀得有点儿早了?”
马璘心中暗叫可惜,可是叫米雪神色疲惫,知道她为了得到口供也是花了功夫的,哪里还忍心责备她。不过既然木坤是傀儡,波斯寺才是正主,那就还有弥补的机会。
“死了就死了吧,反正知道的已经差不多了。”马璘笑了笑,看着米雪道,“还要辛苦你一趟,去做两件事情。其一,追上木坤往长安送奏章的信使,就地格杀把奏章拿回来。其二,派一批人去长安,替我摸清波斯寺的底细。我要知道究竟是谁在暗中操纵波斯寺,这些波斯后裔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米雪点头道:“我亲自去一趟长安,把这两件事情一并办了。”
“有劳了。”
兴胡女子深深看了马璘一眼,快步走出了花园消失不见。马璘长出了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杀意。
他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有了子嗣,他的命便变得比较重要。想要拿走他命的人不管是谁,都必须要付出生命作为代价。
木坤想要对付他,已经死在他的手里,连同吐火罗山中的萨珊帝国后裔也将被一网打尽。而陈希烈既然想要害死他,那么也必须要死。
他本质上还是个游侠儿,所以这件事情并不准备禀报天子,不准备通过朝堂之争来除掉陈希烈,因为那就会给陈希烈辩驳的机会,未必能够达到效果。最简单的手段,那就是直接除掉了事。
关于延康坊的那一次刺杀,他的心中还有疑问,波斯寺的人是如何做到指挥那些杨家派出去扶风侯府的护卫,从而完成嫁祸杨国忠的,这些木坤的口供里并没有,这个问题需要等到米雪从长安回来才能知晓。
这里面牵扯的一定很多,不过不管牵扯到谁,马璘都已不准备放过。
第二百二十六章准备出征
几百个血淋淋的首级挂到了捕喝城的城门之上,城市的气氛立马变得极为肃杀起来。木坤的罪状被张贴在了城门口,捕喝城的人们都知道了他的死因,对于马璘的铁血手腕极为震惊。
各族胡商心惊胆战,汉民们却是极为振奋,段秀实为人一向持重,对于马璘简单粗暴的处理方法很不赞同,听马璘说已经派兵去吐火罗绞杀波斯王的后裔之后,立马便表示了强烈的反对。
“将军,木坤虽然该死,毕竟是陛下任命的波斯都督,俾路斯的子孙依附大唐快一百年了,普尚在吐火罗山中依然时常派人去长安朝贡,不管是处死木坤还是剿灭波斯王后人,这样的大事都该禀告长安之后再做定夺。”
“成公,陛下命我主持流沙以西一切事务,甚至允许我自行决定和战,便是因为安西路远,消息传递耗时太久。按照天子旨意,我在流沙以西本就有生杀予夺之权力,俾路斯的子孙在吐火罗山中,那里亦是安西属地,我如何杀他不得?这样的小事便要禀报长安,然后等上半年的时间,你我在河中还如何做事?”
段秀实看着马璘,摇头道:“将军,我不是反对你杀死俾路斯一族,是不愿将军引起是非罢了。将军之患,便是官职太高,权力太重,树大招风,一举一动都该小心谨慎才是。陛下是给了将军处置流沙以西一应事务的权力,可将军莫非真的要在流沙以西随心所欲么?灭掉俾路斯一族一事传到长安,必然会引起一番议论。给那些别有用心之人以机会。兹事体大。将军可不慎乎!”
马璘笑了笑道:“成公。我如今为五镇节度使,又在流沙以西有绝对的权力,你以为我谨小慎微,朝堂之中就不会引起风波么?陛下给我这般大的权力,分明就是把我放在火上烤,你以为我这个位置能做很久么?说句僭越的话,陛下已经老了,就算陛下能一直信任我。可将来新皇登基,难道还能容下我么?到了那个时候,必然有人将我取而代之。所以我是否小心谨慎,又有什么关系?我正是要在流沙以西随心所欲,快速的开辟出一个局面来。若是遇事瞻前顾后顾惜羽毛,能做的事情就少得多了。”
段秀实沉默了一下,叹息一声道:“将军所言甚是,是我糊涂了。”
马璘呵呵一笑,看着段秀实道:“成公,可惜你比我还大了两岁。不然我真希望到时候是你接替我的职位。安西诸将之中,我最信任的便是封大夫和成公。可惜封大夫比你我都大。若是成公再小上几岁,我便可将平生的本事都传给成公,将来成公接替我为河中之主,带着大唐健儿继续向着西边开拓。可惜,真是可惜!”
段秀实苦笑一声道:“若是真有那一日,只要将军没有不臣之心,我愿意扛起这份重任,纵然无法开拓,守成应该还不成问题。”
“定会有那一天的,到时候马璘浪迹天涯,这几千里大好河山就要托付给成公了,今日先谢过成公了。”马璘神色肃然,向着段秀实拱了拱手。
段秀实摇了摇头,亦是向着马璘拱了拱手。
虽然没有更多的话,两人之间却已经是有了一个约定。段秀实声名极好,又熟稔事务,等到将来马璘被迫离开河中,由段秀实来为河中之主,在目前来看将是最好的选择。
牛诩已经带着大军离开了捕喝城,轻骑疾进去了葱山南麓,波斯王普尚一族的命运已经无法更改。斩草除根以绝后患,这是马璘对于可能威胁到自己家人的敌人的原则。
马璘苏醒之后,幕僚们便变得忙碌起来,安西军的战争机器再次开始转动,为了下一次的远征做着准备。
长行坊源源不断的从安西向这边运送着物资,这一年的时间里,李岫造出的新的元戎弩又有了两千多把,已经是全部运了过来。如今马璘这里并没有再扩军,只是把新军补满到一万人,这一万人之中便有了将近六千人的元戎弩手,攻击威力再次得到了加强。
而换下来的骑弩,则是装备给镇守捕喝城的安西劲卒,马家作坊里骑弩的产量比元戎弩要高得多,如今捕喝城里不属于新军的安西健儿基本上都是装备了骑弩,差不多达到人手一把了。
新型的火雷已经彻底定型,同样是被源源不断的运过来,颗粒化的火药和大批的火绳枪也都是被源源不断的运到了葱山以西。火雷这玩意儿马璘不准备扩散,只准备在安西军之中应用,火绳枪则是全部拨付给了河中八军,如今河中八军每一军都是有了一支五百人的火绳枪队。马璘不指望八军百姓们参与远征作战,不过必须让他们有一定的自保之力。
据高芊芊来信说,马家作坊已经再次扩张,已然是扩展到了思浑河两岸,在李岫大匠的主持之下,个别作坊已经开始使用水车来提供能量,生产效率大大加快。马家作坊现在把重心转到了军需物资的生产之上,民用物资的生意已经降到了三成以下,整个龟兹城半数的胡商都已被马家商行吞并,马半城已经是名不虚传,而另外一半的胡商也都和马家商行有着大量生意上的往来。
元戎弩、骑弩和火绳枪,马家作坊都是预留了部分利润之后卖给安西军的,由于生产量越来越大,作坊大规模的扩张,原本府库里的钱已经是远远不够了。后来封常清采购物资的时候,都是打的白条,全靠高芊芊往里面垫钱才能继续生产。如今马家作坊的流水已经近乎枯竭,不得不向胡商们赊欠物资才能维持生产,好在有着大都护府的信誉背书,生产经营还能勉强维持下去。
对于这一点儿,高芊芊明显是很有怨言,来信中明显能够看得出来。马璘心疼高芊芊,不过若仅仅是马家作坊困难还没有什么,关键是李岫和长安来的工匠们已经很久没拿到该有的分红了,这一点马璘是不敢怠慢的,毕竟李岫这些人乃是作坊的根本,也可以说是新军的根基。
所以马璘便找来了段秀实,要求段秀实立刻按照高芊芊送来的盖了封常清大印的白条,给高芊芊进行结算,以免作坊内的工匠们人心浮动。
这一次从库法城内运来的财富超过了一千万第纳尔,足够建两个巴格达城,支付这笔开支自然是没有问题。不过当段秀实给出了一个总数之后,他和马璘都是吓了一大跳。
仅仅要支付给高芊芊的钱帛,价值就超过了三百万第纳尔,按照原本历史上曼苏尔建设巴格达城的花费,能建大半个巴格达城了。
这时马璘才明白战争打的就是经济,就是财富。两千多把元戎弩一把价格是五百缗钱,近四千带刺刀的火绳枪价格是一百二十缗钱,轻便的骑弩七八千把,大量的火雷,一桶桶的颗粒化火药,战马的蹄铁和马刺,更不用说用力极大的钢制弩箭……所有的这一切加起来,便达到了这样一个惊人的数字。
好在元戎弩骑弩火绳枪这些东西都不是消耗品,能够长期使用,并非是每年都要花费三百万第纳尔来买这些东西。
以高芊芊的性子,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可能让马璘为难。她这次随信把这么多白条一起送过来,应该是实在支撑不下去了。大都护府的信用固然很好,可胡商们的货物最终还要以真金白银结算。
大唐要崛起,这些东西必须要源源不断的生产,没有胡商们供给原料,马家作坊自己是不成的,所以和高芊芊结算是必须要马上进行的事情。
段秀实打开捕喝城府库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就像是便秘了一般。价值三百万第纳尔金币的财富一次拿出去,他自然是极为心疼。
金银币和各色宝石被长行坊的健儿们运出捕喝城,浩浩荡荡的发往安西。这笔财富到达安西之后,马家作坊的困境便能立刻解除,胡商们得到该有的利润,生意就能继续下去。
当然高芊芊辛苦了整整一年,也将得到她该得到的利润作为回报。
马璘明白以马家作坊如今的生产能力,生产的物资总有一天安西军会吃不下去,到时候少不得要出售给别处边军一些。不过不管是谁想要这些军用物资,都必须要用真金白银来换,白拿是肯定不成的。
李嗣业离开捕喝城时留下了万余安西健儿,部分分散到各地的烽燧马铺驼铺中去,一少部分驻在飒秣建,捕喝城内尚有几千人。这一次准备出征,马璘先向杜甫主持的蓝田军派出了一千人,向那密水下游的安化军和铁门关的华亭军各派出去了一千人,协助守卫军镇,又向木鹿城派出一千人,协助包税官巴盖里管理城市,在捕喝城内只留下三千余人守城。
一万安西新军被马璘分成两军,各自配备一万五千匹阿拉伯马,有着两千多位元戎弩手。马璘自己引领一军,副将田名远自领一军,准备兵分两路,各自进行开拓扩张。马璘这边暂时少了一千人,那一千人已经被牛诩带着去了吐火罗山中,等到剪除了普尚一族之后就会赶回来。
马璘进攻的目标,是乌浒水下游的货利习弥。而给田名远制定的任务,则是先到已经是归顺大唐的你沙不儿城,转向东南收取已经有带路党在城内的古城赫拉特,之后继续向东南进军,一直打到波斯都督府的治所疾陵城。
第二百二十七章兵发火寻
眼下是天宝十四年,原本是安史之乱爆发的年份。这一年安西新军的主要任务,便是把黑衣大食哈里发阿卜杜拉从地图上割让给大唐的土地,全部真正的变成大唐的领土。
这一次的分兵进攻,乃是一个前奏,攻击的目标都是在呼罗珊行省境内。阿卜杜拉割让给大唐的领地远不止一个呼罗珊行省,先把呼罗珊行省彻底占据之后,下一步就是把你沙不儿城、克尔曼直至霍尔木兹海峡这一条线以东的所有土地囊括入大唐的疆域之中。
随着各种新式装备的加入,安西新军的战斗力越来越强,若是每战都出动一万人就未免有些浪费了,分成两支军队出征效果更好。田名远经过这么久的历练,特别是主持过从木鹿城直到巴尔黑的远征,已经证明了他足可以独当一面。
田名远这一次征伐的路线是从后世的伊朗境内,向东南杀向后世的阿富汗境内,道路遥远崎岖难行,对他也算是一次考验。马璘这一次攻击的目标货利习弥则是要近得多,可以说是近在咫尺。
货利习弥也叫火寻,后世谓之花拉子模,位于乌浒水的下游,领土延伸到咸海沿岸,距离那密水下游的安化镇约有一千多里路程。
火寻原本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