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远征军-第4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李捷称制之后,也在宫中修建了太庙,供奉他李氏的列祖列宗,一个下午,平如里寂静的鬼影子都看不到的太庙礼乐不断,大儒抑扬顿挫的诵读声声声入耳,李瑾的世子继位仪式,可比李让的临时世子来的隆重的多。
在关中大儒的不断唱名下,就算不是自己是主角,李捷拉着萧蛮儿也跟木偶一般板着脸接受礼拜,向祖先行礼,更不要说一身吉服跟着挨个叩首的李瑾了,有时候看着脸色兴奋的通红的萧盛,李捷有种错觉。
这老小子才是闽王!
事实上也是如此,维持闽国,大唐存在都都是两千年来华夏流传的礼教,靠着礼教,李捷,李治才能成为正统,一系列繁琐的礼也构成了华夏五千年独特的文化与风骨,来自后世受现代冲击,已经把传统丢的差不多了的李捷觉得不适应到也不足为奇。
不过就算不适应,一系列礼仪进行中,一股浓郁的神圣感依旧油然在每个人心头升起,经历了这一遭,李捷是闽国之主,李瑾是他的继承人这一点已经深入人心。
最后,和老杨翊有些相似,古板的宇文节成了世子太师,李瑾的外叔公,光禄卿萧娄竟成了世子太傅,远从长安而来,兵部尚书李绩成了世子太保,从礼字讲,哪怕李捷身为闽王也要向这三位行礼。
最后又是庄严的祭拜先祖,折腾到半夜,可算把李瑾送进了新作为东宫的东部官署。
一系列仪式完事后,萧蛮儿这丫头很没心没肺的会后宫吃饭去了,饿得两眼冒金星的李捷还得爬去闽王殿补作业,将今天的折子批完。
“难怪古人这么坚定守旧,轻易不更换太子,经历了这一遭,谁都累的不想再来一次了!”就剩自己一个人了,趴在了御案上,李捷悲催的嚷嚷着。
不过,再累,生活也得继续,况且如今这一切也可以算得上李捷自找的,换个人跟他换工作,他还不干呢,拖着疲惫的身体,李捷满腹怨念的翻看起了今日奏折,不过第一本黑色奏折就让他眼睛直了起来。
“吐蕃!”
“来人!传召凤阁左仆射王玄策,右仆射王方翼,兵部尚书李绩速速见驾!等等,再发信给在呼罗珊的河中道行军副总管秦怀阳,命他把军队交给左将军房遗**统一指挥,然后快速返回京师!”
“喏!”随着李捷的呼声,门外几个禁军飞速奔了出去。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还没走远的王玄策,李绩几个就被拎了回来,真佩服这帮古人,折腾了一下午还这么红光满面,精神奕奕,尤其是李绩,担任了世子太保,等同于他在闽国正式站稳了脚,被接纳成一员,让满心是为孙子复仇的老家伙充满了干劲儿。
不过黑色的奏折传了一圈后,几个人却全都皱起了眉头。
事情还真有些棘手。
从文成公主入藏后,吐蕃一直是大唐的藩属国,因为这点原因,闽国入天竺的时候,也已大唐的名义调动吐蕃军队入天竺作战,在北方战役以及后来闽国平叛也是大力支持,甚至于到现在闽国吐蕃将军至少有三十多个,军中服役的吐蕃人数万,吐蕃移民二十多万。
但这一切是建立在禄东赞当政的情况下,松赞干布虽然是吐蕃雄主,可惜太短命,三十三岁就去世了,那一年正是永徽初年,似乎李世民走的不放心,把他也拉走了,继承人共日共赞,松赞干布唯一的儿子也是个短命鬼,继位不到几个月也死了,又换上松赞干布的孙子芒松芒赞登位。
小赞普太小,一切军国大事包括吐蕃大集都交由禄东赞主持,禄东赞的政治倾向很偏向李捷,他可是知道李捷一肚子坏水的力量,在与闽国的合作中,吐蕃也的确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兴旺,数十万来自南天竺的奴隶开垦农耕,数不尽的战利品填充了吐蕃贵族的腰包,兴盛的贸易,数不尽的稻米让吐蕃人富足了数年。
可成也禄东赞,败也禄东赞,就在去岁闽国大败的那一年,禄东赞病重不能理事,趁机,小赞普的妻族没庐氏赤玛伦等反对派相互勾结,谋夺吐蕃政权,这里面,另一个角色又起了重大作用!
文成公主!
如今这个文成公主可不是历史上的文成公主了,李道宗的女儿李雪雁被掉了个包,也不知道哪一个李雪雁的小丫鬟祖坟上冒了青烟,被当成文成公主迎入吐蕃,住进来松赞干布修建的布达拉宫中,也正是她的穿针引线下,吐蕃借道给唐军,让长孙无忌突袭了京师,差点颠覆了闽国。
李捷回归京师后,对于吐蕃倒也采取了些反制手段,并且派御医医治禄东赞,这位吐蕃大论身体渐强后,倒是把政局搬了回来,再加上李捷拔剑四顾,疯了一般往京师聚拢军队,足足五十万装备精良的府兵重兵在身旁,没庐氏,娘氏等几个吐蕃大家族不得不缩了回去。
可最近,四十万府兵居然让李捷打发去修运河了,吐蕃的其他几个大家族变得再一次不安分起来,而且这次警察部队内线传来的情报又让逻些城的局势恶化下来。
吐蕃政务大集会上,禄东赞再次晕倒,然后退入葛尔家族生死不知,旋即长安使节任雅相秘密进入逻些城。
吐蕃就在闽国的北方,地势高耸,易守难攻还与凶狠善战的尼泊尔王国是姻亲,这个国度要是倒像长安,闽国北部边境线可就永无宁日了!
“殿下,文成公主是江夏王李道宗的女儿,既然如此,让李道宗写信给文成公主,闽国愿意鼎力支持她,把文成争取过来,斩断长安通往吐蕃的手足不就成了?”放下黑封皮奏折,李绩很自然的建议了出来。
王玄策与王方翼也是点了点头,听的李捷却差不点没哭出来。
当初可是他亲自领人把和亲队伍掉了个包,如今的文成公主,鬼才知道在吐蕃与象雄争夺下换成了那个丫头,还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当初追随李捷铁血豪情打劫和亲使团的那批人已经死的死,凋零的凋零,老杨翊,薛擎,刀疤刘,焦老三,盛问剑,一个个倒在李捷的路上,唯一的知情者李搞还始终在东南亚忙碌,如今在朝堂中资格最老的药格罗都是后加入,李道宗自己当然不可能大嘴巴乱说,李绩几个不知情倒是理所应当。
“什么?文成公主被掉包了?那个混蛋做的?竟然敢在国家大事上玩这种伎俩!”听着李捷磕磕巴巴的解释,王玄策与王方翼下巴差不点没掉下来,李绩则是黑着脸愤怒的跳了起来,听着他的骂声,李捷再一次忍不住脑门青筋直跳。
“英国公,你说的那个敢在国家大事上动手脚的混蛋就是孤。”
这一回,二王一副果然如此的样子,轮到李绩眼珠子差不点没瞪出来了。
李绩不是笨蛋,联想到和亲使团的风波以及随后李捷去草原的幺蛾子,虽然还是不知道李捷为什么要这么干,但也明白了个大概,老李绩禁不住悲催的跪伏在地上请罪道:“老臣失仪,请殿下责罚。”
“不知者不罪,英国公请起。”李捷满面无奈的苦笑摇了摇头。
事情又回到了原点,看着这份内线在吐蕃拼死发回的消息,李捷君臣几个再一次陷入愁眉苦脸中。
“殿下,如今只有老办法,以兵压制了,老臣认为,其实吐蕃人也不敢完全背离我闽国,毕竟闽国与吐蕃的联系太过密切了,如果与闽国翻脸,失去了我朝的贸易,粮食,贵族的生活会大不如从前,大唐可没那么多粮食供养吐蕃繁衍的人口,吐蕃就会挨饿。”
“并且,殿下,这也是个机会!”忽然展开了边境地图,李绩老辣的把他满是茧子手指在地图喜马拉雅山附近上一点,看的李捷忽然眼前一亮……
第716章。秘密任务
斗大的太阳火辣辣挂在头上,火一样的阳光炙烤在大地上,晒得空气仿佛煮沸了,向上蒸腾着,可比这阳光还毒辣,是闽国的军营。
“哈!嗨!哈!嗨!”
整齐的吼声滔滔不绝,数以万计的壮士袒露出健硕的上身,顶着烈阳,端着沉重的刀盾长槊,在各自主官的令旗下一下又一下的操练着杀阵,虎虎生风的槊刃没一下都是奔着咽喉而去,刀盾兵的包铁虎头盾牌则组成了一面铁墙,时进时退,整齐的宛若一人。
“杀!”
又是令旗一变,一千多个刀盾兵收盾砍刀,雪亮的横刀犹如刀山剑海一般扑面而来,那凛凛杀气,吓得对面路过的阿拉伯胖火头军直接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不过面对如此刀光剑影,右千牛卫将军盛连山脸色连变一下都没变,甚至还有着满满的不渝之色。
这一次闽国征讨阿拉伯先后五个卫外加闽王铁林关宁铁骑这些主力部队几乎全都被打残,仅有五万多人回了来,于是乎,各支军队扩编成了当务之急,还好,天竺有两千多万人口,数十万府兵,而且还都被汇聚到了一起,兵源倒是不成问题。
可左武卫,右卫,左骁卫几支军队已经完全被打的瘫痪,甚至左武卫已经全军覆没,空留下军队名号,就算从府兵中选取的补充,地方府兵也没经历过多少战斗,等同于久经训练的新兵,于是乎留守的三个卫就倒了霉,原有老兵,军官几乎被拆分出一半多,由新兵填补,掺和着又组成了六个卫以及闽王铁林直属。
原本的右千牛卫一万人由西柳城大战的老兵骨干组成,又历经了历次去南天竺论战,几乎与南方大大小小的土著都打了个遍,这种见过血,上过阵的在盛连山心中才是靠得住的老兵,上阵不惊慌,够沉着。
可如今这些家伙,就算选自各折冲府精锐,在盛连山眼中,依旧少了那么几分嗜血的杀机。
“都给老子好好操练着,月末老子要考核,不合格的就都给老子回去修大堤玩泥巴去!”披着全服铠甲,一面在队列行间走着,一面盛连山还怒气冲冲的挨个嚷着,听得沿途的一个个校尉团率军官各个直冒鸡皮疙瘩。
就算修大堤也有军饷,而且朝廷还承诺选百个劳动标兵封县男,成为贵族老爷,可自己是干什么的?当兵的,上阵刀头舔血保家卫国的,又不是民夫,就算封县男了,到时候说出去修河县男?挖坑县男?自己都羞死了。
唐人的到来将魏晋南北朝那种浓郁的尚武遗风带到了天竺,如今就算小兵都有着上阵搏杀的荣誉感与使命感,谁都希望能博出个万户侯来,就算前一阵历经了阿拉伯大战的惨败,对于残余的将士,闽国依旧按照军功正式册封了一番。
最令那些天竺籍军士眼红的是,这一次册封,天竺人柯摩多,也就是在耶路撒冷城下率军誓死追随李捷的那个黑大汉被封为了临洮县侯,他在府兵中可是很有名,家中穷了十八代的首陀罗贱民,依靠自己的勇武才坐上的折冲校尉之位,如今更是平步青云,成了以前那些刹帝利,婆罗门老爷都要争相巴结的唐人贵族,对于普通天竺人的激励可想而知。
听着盛连山的训斥,一个个新补充的天竺府兵宛若不要命一般轮着横刀铁盾,每一击都仿佛真和敌人拼命那样,在这帮人带动下,军中主力唐人,突厥人更是呼喝有声,杀得威风凛凛,走了一圈,眼看着这个气势,盛连山终于满意的点了点头。
可在这个节骨眼,一队骑兵却是忽然从营外走来,被值守军官拦下后,没等传令兵过来通报,盛连山已经自己大步迎了过去。
“哈哈,老子正跟这帮兔崽子生气,业诩兄你就来了,来的正好,与为兄阵前演武一回,也让这帮新兵蛋子开开眼界如何?”大笑着,盛连山远远就吼了过去,眼看这个五大三粗家伙兴致勃勃样子,远道而来的李业诩则是满面无奈,郁闷的骂道:“这个武夫!”
盛连山是盛问剑的侄子,小白脸无后,在闽国封爵时候,李捷就把他提拔起来,继承了盛问剑的阴山侯爵位,当初与李业诩共掌左威卫,这小子仗着自己是闽国元老,颇为看不起李业诩这个卫公李靖的孙子,认为他靠着老子的名头才混上的中郎将。
结果一次军前比武,俩冤家生生干了一架,却是盛连山的盛家剑被李业诩的李家枪法好好收拾了一通。
到也怪,那一次比武后,俩人关系反倒好了起来,一同加官到了左右千牛卫将军,如今闽国最高军衔,俩人却还像同一军中为中郎将那办好,有点时间就相约喝酒比武,讨论兵事。
跳下马来,在守门军士放行中,李业诩也是赶紧远远的嚷了起来:“连山兄,今天可不成了,兵部有召,小弟我特来找连山兄入京的。”
李业诩还真怕这个莽夫来个说打就打。
不过这一句话却说的兴致冲冲而来盛连山的脸色苦了下来,悲催的耷拉下脑袋。
“估计又是那位新官上任的英国公兵部尚书要召集诸将来那劳什子兵法培训,新官上任三把火倒是真刀真枪打出来啊,考那些东西刁难人算什么本事,不用那些狗屁兵法,闽王爷不还是领着大家伙打出一片江山来嘛?”
“业诩兄弟,要不这样吧,为兄偶感风寒,身体不适,你就帮我在李兵部哪儿请个假吧!”
这大热天,偶感风寒?骗鬼都不信,再说盛连山这五大三粗也不像个有病样,尤其是他口中狗屁兵法可包括了自己爷爷李靖的《李卫公兵法》,那可是李家的骄傲,莫名其妙成狗屁了,让李业诩真是怒也不是笑也不是,无奈的摇了摇头转身又骑上了马。
“好吧,那小弟就提兄长请个假。”
“多谢兄弟成全!”大嘴咧得老大,盛连山乐成瓢的重重一拱拳,但旋即盛连山灿烂的笑容又僵在了脸上。
一面骑马摇头晃脑走着,一面李业诩还喃喃嘟囔着:“听说这次闽王有新的军事行动,还想和连山兄共同赴任呢,既然连山兄偶感风寒,那小弟还是与庞同善同走一趟吧!”
这下盛连山可就傻了眼,脑袋一晃,这个莽夫悲催的在后面大步流星的就追了上去,一边跑还一边嚷着:“庞同善那厮的监门军怎么能与为兄的右千牛卫相提并论,为兄没病啊!等等为兄啊!”
一溜烟的功夫,这位右千牛卫将军跟着就跑没了影,流下一地右千牛卫都尉校尉大眼瞪小眼。
闽王宫,中央官署,兵部衙门。
皱着眉头,李绩黑着脸瞪着站在他面前俩将军,李业诩倒是盔甲争气,精神抖擞,倒是这位号称薛擎之后闽军第二悍将的盛连山跑的盔歪甲斜一身臭汗,跟打了败仗的逃兵似得,禁不住看的李绩暗暗摇头。
站起来踱步了两圈后,李绩还是凝重的摇了摇头:“这次闽王发布的军令意义重大,需谨慎细致大将不可,右卫将军完颜阿骨打即将率军从南方平叛归来,还是等他吧,尔等先退下吧!”
“别介啊!”牛眼一瞪,盛连山又是傻了眼,变得满是悲催,还好,这时候李业诩替他讲话了。
“阁部,此时滋事甚大,恐怕耽搁不得,更何况完颜前辈刚刚整套过帕多瓦人的叛乱,右卫虽然精悍,却疲惫,此时右千牛卫却是整装待发,锐气正盛。”
“更何况右千牛卫善奔袭是出了名的,在殿下新命名的南直隶,盛兄曾率军一天一夜行进了四百里,从背后破袭叛乱的遮娄其人,正是此次任务的需要,为了证明其体力,特意从城外二十里的军营跑过来!”
“哦?此事可当真?”李绩又是一挑眉头,慌得盛连山赶忙把脑袋点的跟簸箕一样。
“当然当然,正是如此。”这会他可不敢把自己不想听李绩兵法,装病讲出来
又是犹豫了一下,李绩终于无奈的点了点头:“好,本公就相信你一回,但此事滋事重大,汝必须全权听李业诩将军指挥。”
“好说好说,额,喏!”随着李绩黑着脸一瞪,盛连山又是赶紧把拳头敲在胸脯上正色应答道,这才令李绩终于放心的吐出一口浊气,绕是如此,李绩依旧郁闷的嘟囔着:“汝叔父盛问剑老夫也见过,挺伶俐的人,怎么生出你这劣货?”
“嘿嘿,阁部,闽王爷要让我们兄弟去哪儿吧?阿拉伯沙漠?南天竺,东南亚还是中亚?”陪着笑脸,盛连山搓着手问道,无奈摇了摇头,李绩伸手拉开了一副地图,手指重重一点:“这里!”
这回轮到盛连山皱着眉头惊奇出声了:“这儿!这不是我闽国的盟国吗?”
“所以,少杀人!”阴仄仄的看着地图,李绩凝重的吩咐下。
第717章。直指北方
京师附近依旧围拢了十余万军队,各支闽国主力军队还在补充后紧张的训练中,一个个军营填的满满的,京城市郊,整日都能听到军队刺杀队列的嘶吼声,往来的客商无不咋舌称奇。
训练量大可是极其消耗军粮的,就算长安的北衙禁军也顶多是三天一练,已经是训练有素的天下精锐,如闽国这十余万大军,也只有占据天竺这么块产粮地的闽国才能养得起,哪怕中原都养不起。
这绝对不是胡夸,哪怕李捷所在的后世农业上,印度可耕种面积也比华夏多出三分之一,占据亚洲首位,仅次于美国,水利资源是华夏的两倍多,土地肥沃,水田众多,尤其适合种植高产水稻,所以从闽国把高产水稻从中南半岛带过来后,经过规划的大规模土地种植,每年都丰产惊人的稻米。
而且华夏历朝历代都没有闽国这般重视大海,环绕着印度洋,飘荡着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