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大郎新传-第2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武植大笑着使劲在地图上蓬莱的位置上点了点。
  见武植又“一意孤行”王刚他们只能无奈的顺从武植了。
  其实他们不懂武植的用意,武植建港口可不止是为了发展商业那么简单,以后还有更大的目标。
  因为有这个更大的目标,所以武植在得知沙门岛后,才会那样决绝的确定在此建港口的。
  ――罪犯,尤其是对生活不报希望的死刑犯,只有他们,才能经受昨者不得不经受开辟海上新航路的种种非人的磨难和近乎残忍的减员牺牲!武植记得,后世西方哥伦布麦哲伦开辟新航路发现新大陆征服大海的时候,带出海的船员……全是罪犯、**,无业游民!
  正常酗谁愿意干这等活计?
  …………不然,武植也不会闲的蛋疼老是和王刚他们对着干。
  “咦,密州和莱州交界的这处圈圈怎么没有地名?”
  继续搜寻着地图,武植疑问了起来。
  “噢,这里是我们组织勘察时候发现的天然优良港口,不过这里只有几户渔民居住,所以暂时没有名字。”萧让解释道。
  “哦,那在这里也建一处港口。”
  武植捏着下巴,眼里终于露出了几分满意,刚才确定的蓬莱港在山东半岛的北边,邻渤海湾,这次划定的这处港口在山东半岛的南边,比邻黄海,将来和南方贸易走这个港口要方便很多。
  不过武植话音刚落,在场所有人:王刚,刘安,萧让,蒋敬,甚至郓哥都齐刷刷的汗颜了起来,他们心道大官人今天是怎么了?不会是魔障了?这建港口可不是盖房子,说盖就盖,那种投入即便是朝廷都不敢轻易拍板,可是大官人居然那么随意的就敲定了下来,这实在是………
  ………太**了!
  王刚捂着胸口,险些喷出一口老血,他歪着脖子,盯着武植,问道:“确定了?”
  “嗯。”
  王刚头晕脑胀,道:“好好好!我看不懂你,这个我不管了,一个蓬莱港就够我们受的了!我还要留些老本,将来你玩脱了,我只能保你不被饿着……告辞!”
  说完,王刚颤颤巍巍的离开了。
  “大官人,这建港口可不是儿戏啊!”刘安皱眉苦脸的看着武植,道:“反正以后大官人有什么困难,拒找我老刘开口就是,我老刘说一个不字就是孙子养的……告辞了。”
  说完,刘安也跟着王刚去了。
  “哈哈!慢走,晚上我叫人请你们来我家吃酒。”
  武植笑了笑,他们都是大宋银行的股东之一,武植这么折腾大宋银行,他们能说出这番话已经十分够意思了。
  “你们还有什么想说的?”
  武植回头看了看萧让他们悠悠问道。
  “没有了……”
  他们已经麻木了。
  “总之,我们相信大官人,以后只要照着大官人的安排做就好………”
  三人颇为幽怨的道。
  “哈哈,放心,这个以后会和你们解释清楚的。”武植笑道。
  “我还是要说一句,我们大宋银行,以及得意楼所有产业账面上的流动资金,花在蓬莱港口上就已经能见底了。”蒋敬身为财务总掌柜,对账面自然心知肚明。
  “这个,山人到时候自有妙计!”
  武植在蒋敬幽幽的眼神钟神秘一笑,似乎自己是财神爷,能变出钱一样。
  “对了,还有一个问题!”萧让道。
  “大官人,这第二个新港口,叫什么名字好呢?您给取一个!”
  “嗯……”
  武植沉吟了一下,突然眼睛一亮。
  “就叫青岛!”
  “青州,青岛?”
  “好名字!”
  《
  ………………………………


第503章 李师师啊李师师
  青岛是后世的青岛,后世这个地方是在清朝末期划给德国当租界后,才逐渐发展起来。武植之所以会注意地图上这个位置,正是因为前世武植曾经去过青岛,海滨、海滩、海鲜……总之是个非常迷人的城市。
  武植给新建港口取这个名字,是因为这个地方就是后世青岛的所在地,他就是脱口而出,没有多想什么。
  但是在萧让蒋敬郓哥他们看来,大官人取“青岛”这个名字是非常有深意的,应该是暗示此处港口,乃是青州大本营在外的一处岛屿的意思,有内涵,有格调!
  “好了,老萧你一路风尘,咱们不谈公事,先带你去歇息梳洗一番,过后叫上老王老刘,一起吃酒!”
  武植十分轻松的带着众人出了偏厅。
  “大官人,我还想问一句,这建青岛港口的钱,到底从哪里来啊?”蒋敬边走边忧心忡忡的问道。
  “哎呀!老蒋,不是说了不谈公事的嘛!你还问……”
  武植埋怨了句,回答道:“你们给我认真的去筹备建两座港口的事宜就好,等最终方案敲定后,我自然会给我们大宋银行变出充足的钱来!”
  见武植信心满满的模样,众人只好把疑问咽回肚子里,不再多言了………大官人总是这样玄乎,但每次都会让他们心服口服,这次,他们相信也不会例外。
  “老萧,宋大哥可还安好?”
  “宋大哥很好,就是比以前稍微白了一点。”
  “有多白?”
  “就像……墨里掺了水……”
  “哈哈,那还是挺黑啊!”
  …………
  有宋江在青州主持局面,武植对于商业上的事情很是放心,不过武植唯一担心的却是宋江本人的私事,宋江自从发妻亡故后,就一直没有续弦,宋江已经近四十了,早在青州时候武植就劝过他娶个妻子,都被他以公事繁忙为由推脱了。
  确实,那段时间银行刚起步,是很忙。
  可是现在一切都步入正轨,宋江也是家财万贯一方大富豪,却还没有续弦的打算,到让武植暗暗替他急了起来。
  其实这事武植不该过问,可谁让宋江是自己拜把子得兄弟呢,又真心实意的帮自己打天下,武植也希望宋大哥给自己找一个大嫂,最好再生个娃,两家也好结为世家之交。
  奈何宋江就是不急。
  ――――
  百花楼上天香阁中,李师师穿着锦缎绣裙,上身穿红绸牡丹小夹袄,脖子上围着一方貂绒,跪坐在茶几前,正在娴熟的为茶几对面一位披着金色披风,戴金冠的中年男子泡茶。
  外面虽然天寒地冻,可是在阁内的两人本不该穿这么厚的,之所以穿这么厚,是因为阁间内,三面的大窗户全部都打开了,凛冽的寒风呼呼的灌进房间,十分之寒冷。
  大冷天的,还是在高层风急之处,岂非是是傻子才会开三面的窗户?
  李师师并不傻,她若傻的话就不会穿这么多衣服了,事实上,在面前男子没来之前,他香阁之上的窗户都是关的很严实的,房间里面也通着暖管,不出门只需穿一件薄纱外套都不觉得寒冷。
  而男子来了后为什么就窗户大开呢?
  因为男子是傻子吗?
  当然不是!
  男子也知道开窗户很冷,不然他也不会披那么一件厚披风,但是对于男子来说,比冷更重要的――是兴致,是意境。
  这个男子不是别人,正是当朝皇帝,赵佶。
  “啊嚏!”
  一阵寒风袭来,赵佶轻微的打了个喷嚏。
  “老赵,要不我去把窗户关上吧?”李师师关切的问道。
  全天下敢称呼赵佶为“老赵”的,恐怕也就只有李师师一人了,这个称呼自然是有来历的,当初坐了很久皇位的赵佶征西夏,平土蕃,除叛乱,开疆土,自以为文治武功已经超越历代皇帝的他开始自我膨胀,听从蔡京的诱导,过上了奢靡不理朝政的日子。
  正是在那段时间,赵佶才开始和王黼翻强偷偷出宫,化为经商的赵大官人,用一首亲笔写的小令,见到了李师师,当时李师师也是凭借歌喉初成名,不谙世事,一见面就直接调笑着喊起了赵佶老赵,直到后来知道皇帝真实身份也没有改过来。
  “无妨,小李你看……”
  赵佶一指窗外那狂风卷起民房顶上的一缕雪沙,以及中午时分升起的道道炊烟,满眼陶醉道:“这般民间烟火的景象,多么让人神往啊!啊嚏!”
  李师师称呼赵佶为老赵,赵佶自然的叫李师师小李。
  “炊烟下是民间百态,其中的喜怒哀乐又有几人知。”
  李师师说着,便站起身,开始关起了窗户。
  “炊烟每天都有,喜怒哀乐每天也都会发生,我看老赵你还是别看了,不然非把你看出鼻涕来,噗………”
  关好了窗户,李师师自顾笑了起来。
  尽管赵佶不想让李师师关窗户,可是他却没有阻止,似乎也阻止不了,只能任由李师师把窗户给关上了。
  “小李,你总是喜欢和朕作对。”赵佶无奈的笑了笑。
  “因为老赵你总是和别人不一样。”李师师笑道。
  认识赵佶已经有三年了,李师师在赵佶面前完全没有规矩礼节,都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她倒不是刻意讨好,而是她第一眼见到赵佶就觉得很亲切。
  赵佶也是如此,两人之间的关系像亲人却又不是亲人,更像叔叔和侄女一样。
  对于李师师来说,赵佶就是她的大叔,她和大叔之间有温情,却不是男女之情。
  赵佶也是这样想的,所以三年来,他都和李师师保持着这种亲人间的温情,并没有想过逾越。而三年间,李师师有了赵佶的保护,才能在这汴京权贵之地,从容不迫。
  “说到不一样,朕近来认识了一位特别不一样的人,也特别有趣,你可知道是谁?”赵佶神秘笑道。
  李师师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幽怨,旋即耸肩道:“你身边奇人异士那么多,我哪知道?”
  “诶,这个人你认识啊!”
  赵佶捏了一块糕点塞进嘴里,边嚼边道:“就是青州来的武植,这个人太与众不同了,朕已经与他成为知交好友!哈哈!我听说你与灵儿在青州的时候也与武植相识一场了,怎么样?此人是不是很有趣?”
  与灵儿李师师认识的事情是武植主动告诉赵佶的,这种事他越否认越有欲盖弥彰的意思,为免别有用心的人告状,所以武植索性找机会和赵佶透露了这点,当然,武植透露时候,话里的意思只是和灵儿李师师是普通朋友罢了。
  “
  ………………………………


第504章 负心人啊偷心贼
  哦,武植啊!此人我倒是认识,不过我只是和他家中三位娘子是意气相投的好姐妹,至于武植我倒是没发现他有什么特别的,不过是一商人罢了,有什么好有趣的。”
  李师师话里满是偏见,倒不是她为了不让赵佶疑心故意这样说的,而是她心中对武植简直恨的不要不要的,所以才有此番言论。
  李师师心中现在会恨武植,是因为,武植这厮,自打从青州来到汴京后,就一直躲着她,好几次李师师在樊楼和金莲雪儿她们聚会的时候都听到武植的声音了,可是武植一闻到李师师身上的香味,就立刻脚底抹油的溜走了。
  甚至有几次李师师下函给他请他见面探讨下新歌新词,而武植不仅完全不赴约,通常都只是回一封歌词就完事,李师师把歌词看了一千遍一万遍,都没有看到一个武植自己的所说的话。
  整整小半年,李师师连武植的面都没有见到,所以现在李师师恨透了武植这个“负心汉”!
  “嘿嘿,小李这次你可看走眼了!”赵佶嘿笑道:“还记得上次朕送你的《春游归来图》嘛,那次朕送给你后,还没来得及多说,宫里有事我就先走了,其实那副图的花香,就是武植想到的!”
  李师师闻言微微挑了挑秀眉,眼里的幽怨更甚,心道负心人有这般才气倒也正常,可恶的负心人一向都这么才华横溢啊………
  “可是画卷上有那么多翰林图画院画师的名字,却没有他的啊。”李师师幽幽道。
  “不居功,这就是他的与众不同之处啊!”
  赵佶赞叹着,李师师又想到了负心人送给自己的歌词,确也都不用真名,都用方文山的化名……哎!
  见李师师对自己的好朋友依旧如此不屑,赵佶卖力解释道:“小李你想啊,他的三位娘子听说都是貌美如花的贤良女子,又都与你意气相投,想必她们的眼光也不会低,竟然都能看上武植,这岂不是说明武植此人确有常人难以企及的非凡之处嘛?”
  “我那三位姐妹,定是被鬼迷了心窍。”李师师嘴硬道,其实心里羡慕的不得了。
  “嘿嘿,你那三位姐妹可心如明镜啊!”赵佶神秘一笑,道:“告诉你个秘密,其实武植娘子们之前封的三诰命,可不是我一意孤行,而是……武植求的我。”
  “竟有此事?”
  闻言,李师师不禁动容了起来,她痴痴追问道:“他竟然为了三位娘子,不惜得罪百官?”
  “这正是朕最欣赏他的地方之一啊!”赵佶啧啧道。
  而得知此事的李师师心中五味杂陈,三分酸楚,三分苦楚,还有四分的委屈………这个负心的汉偷心的贼,都敢为了三位娘子与百官为敌,却怎么连见我一面都那样吝啬?难道我李师师就这么让人生厌吗?
  想到这里,李师师伤心的简直要哭出来了。
  “小李,你怎么了?”
  赵佶见李师师面色古怪,有些不解,他现在只是和李师师家长里短的聊一个人而已,以前他也没少和李师师聊朝中大臣,有时候和李师师一起肆无忌惮的在背后各种说大臣的坏话也是赵佶当皇帝的一大乐事啊。
  “没什么,就是觉得有些感动。”李师师眼角已经湿润了,她抹了下眼泪,强作镇定道:“想不到这种其貌不扬的人,对他家中娘子倒是不赖。”
  “可不是,这小子长的确实一般,哈哈!”
  赵佶阴暗的编排了武植一句,见李师师没有笑,赵佶温言道:“小李你就是太多愁善感了,看见花落了你都要哀愁一番,真是叫人心疼。”
  “才没有!”
  李师师倔强的抿了抿嘴。
  “对了,朕前些日子又给武植出了一题,要他以‘深山藏古寺’为题作画,就是不知道他能否作出让朕满意的画作了。”
  “想让你满意哪有那么容易,前一次是他运气好,这一次可就不一定了。”李师师不屑道。
  其实她心中百分百的相信那个负心贼……一定能画出让赵佶满意的画作的。
  …………
  ………………………………


第505章 奇怪的请帖
  《
  《
  《
  《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祀”即是祭祀,“戎”则代表着国家军事。
  对于现代人来说,军国大事自然是头等国家大事,而祭祀这种封建迷信活动如何能被称为国家大事?
  但是在古代,祭祀就是一项甚至要高于军国大事的重要国事,不止中国古代如此,全世界封建明大抵都一样。
  而中国古代祭祀活动最密集的一段时间无疑就是年关前后了,武植身为朝廷命官,这个年过的可一点都不轻松……当然,不止武植不轻松,满朝武,甚至皇帝皇后大大,这些天都忙的要死,累的要死。
  古代朝廷本就极为重视年关前后的各种大典祭祀活动,而宋朝又是中国历代礼制最健全最完善的朝代,到了赵佶这一代,年关时的各种典礼,以及参加典礼要遵守的繁缛节在前朝数代名臣夫子的努力下已经细化到连登坛时候先迈左脚还是右脚都有严格的规定。
  更别提参加朝廷各种年关活动典礼时候的着装要求了,从皇帝皇后到百官,什么活动穿什么款式的衣服,穿什么颜色的衣服,乃至穿金还是戴玉都有严格的要求。
  元旦已经过去几天了,可武植每天都还要参加朝廷以及皇宫中的各种祭天祭神活动,有时候一站就是一上午………更让武植崩溃的是,由于现任皇帝赵佶迷信道教,所以以前正月十五就会结束的祭祀活动,如今还要延后到二十号。
  不过让武植奇怪的是,整个朝廷之中,就数武植对年关的祭祀活动觉得十分难熬,其他官员都好像早已习惯了一样,每次参加祭祀典礼的时候,他们都表现的十分淡定。
  当然,也有滑头的,比如朱勉他们,借口公事,除非关乎赵佶的活动,不然他们根本不来受这份罪。
  但官员们总体上的表现还是让武植心生敬佩的,因为每次祭祀活动,官员们不仅按部就班的遵守礼法,连表情都不似作伪,十分虔诚………更让武植不解的是,连一贯贪图享乐的赵佶,在祭祀的时候也丝毫不会马虎,一举一动都十分认真。
  起初,武植只以为自己是后世人,不习惯这种祭祀活动罢了,可是后来参加一整套祭祀活动下来后,武植也是发现,自己参加这种祭祀觉得累并不止是不习惯那么简单,说到底还是观念上的原因。
  ――武植觉得这些祭祀活动是搞迷信,无意义,自然就乏味。
  ――赵佶以及百官都是从小受儒家教育的,在他们心中老天爷最大,一切礼法都是为了顺应天意,祈求天降福祉,这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是很严肃的一件事情。
  说到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