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督师-第4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972章 史可法殉国() 
与大明朝堂悲哀一片不同,现在盛京城已经是一片欢欣鼓舞。

    经过辽中一战,皇太极又嘚瑟起来了,在这次战役里,他不但得到了五万身强体壮的奴隶,而且还缴获了海量的物资军需,其丰厚程度连皇太极都不敢相信,单凭这次缴获,不但补足了国库所有的亏空而且还有剩余。

    金银是小,最主要的是粮食衣甲,单单粮食就有三百万石之多,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这是救命的粮食,这些粮食完全可以让满族六旗吃上两年而不愁补给。

    还有就是缴获了无数吕汉强复辽军的炸药,这才是真的宝贝,只要有了这些炸药,那真的又开始了进可进攻堡寨,退可死守城垣。

    还有就是这次大败明军,再次激发了满清的斗志,坚定能坚持下去的决心,并且还有了反攻的希望,是的,是反攻。重新夺取战争的主动权的机会已经来临了。

    还有两个巨大的好消息让所有的人欢欣鼓舞,第一就是,在抓到的三万俘虏里,竟然甄别出不少大明公卿贵族子弟,哈,这可是京营啊,就是养那些公卿贵族子弟的地方啊,这下算是得到了宝贝,于是,皇太极立刻派人再次甄别,一定不使一人漏网。

    经过这一甄别,却再次吓了皇太极一跳,感情这三万俘虏里,公卿子弟竟然有五千之多,看着跪在广场上黑压压一片,一个个浑身颤抖没有一点骨气的家伙,皇太极指着他们大笑着对手下重臣道:“你们看那些都是什么?”

    于是汉臣就一片鄙夷的道:“一群土鸡瓦狗,没骨头的狗罢了。”

    满臣则眼冒红光:“一群予取予求的奴才,我们一定让他们好好的做牛做马,为我们大清的中兴做贡献。”

    皇太极就坚定道:“错,在我眼里,他们既不是土鸡瓦狗,也不是忠实的奴才,而是我们大清急需的粮食。”

    这时候,一个满臣心有戚戚的砸吧着嘴:“吃他们的肉还真的很好,一个个哪里是丘八打仗的,都是细皮嫩肉的,无论是煮着吃,还是蒸着吃,再沾点姜醋,不错不错,味道好极啦。”然后嘴还直吧嗒。

    皇太极就吃地一笑,轻轻的给了这个家伙一脚:“你还真吃啊,我看你是真没出息了。”然后看着茫然的重臣大声道:“让这五千家伙给他们家写信,按照爵位不同,官职不同,一等公家的,一万,嗯——”想了想。

    范文斗就上前献媚的道:“大明国穷民富,官吏更富,一万石的粮食,对那些家伙的家立来说,就是九牛一毛,但那大明皇帝宁可不要也不能给了,万岁有好生之德,有成人团聚之心,就两千石吧,这样也显得皇上有仁心,同时对方也能接受得了。”

    其他大臣立刻怒目而视,现在皇太极皇权威仪日隆,大家不敢造次了,若在往日,早就当着皇太极的面暴打这个挡着大家财路的混账了。

    皇太极摇摇手,止住大家的冲动,想了一下,突然拍手:“还是商人懂得人心啊,这是一个不错的价码,若是太多,他们小皇帝一定能抗住臣僚们恳求不拿粮食赎取的,但若是这个数字,无论是为了收买大臣之心,还是为了面子,崇祯小皇帝都是要同意的,而这样一来,我们放回去一群废物,换取不下三百万石的粮食,那我大金还要什么耕作?天下百姓一年的粮食我都供的起,哈哈哈。”

    是的,五千废物,按照等级,最少的也在五百石的数量,合计起来,何止三百万?在加上原先缴获的三百万,大清的粮食问题就真的解决了。

    范文斗再次提议:“还有一样,这些人不能一次将名单给他们,那样会让他们知道数目太大而坚决拒绝的,我们要一点点的来,每次都让他们感觉不多,好吧,不多就认了吧,结果一次不多两次就难办了,三次四次他要是感觉多了拒绝,那些没赎回去的人就心生怨恨,哈哈,到时候我看看大明怎么先内乱起来。”

    这绝对是算计,一个最好让大明捏着鼻子也要认的算计。

    算计完这事情了,当然还有一件事情要做,那就是秘密掌握在大清手中的,大明王朝第一巡抚,辽东督师史可法的处置。

    得到史可法被擒之后,皇太极激动得是彻夜未眠,连夜下旨给石廷柱,让他以最快的速度安全的将史可法到盛京来。若是能劝降这大明第一巡抚第一督师,那对大金是有着巨大的好处的,对大明是巨大的打击的。

    史可法被押解到了盛京之后,皇太极带着满朝文武亲自迎出盛京城,然后亲自双手解开史可法的手铐脚镣,嘘寒问暖口口先生口口先生。

    然后每日锦衣玉食,香车美女,无数汉臣轮番上阵,威逼,利诱,开导,劝解,恳求,哀求,各种求他变节投降。

    可惜,史可法不是洪承畴,对于皇太极的威逼利诱乃至美人计,全都不予接纳,到后来干脆玩起了绝食。

    这个时候,皇太极敲定了这些俘虏的价格之后,最终决定将这个史可法放回去,希望他能继续带兵与自己对阵,继续给自己输送无数的粮草物资,最好还是丁壮。

    皇太极带着这个决定,兴匆匆走进关押史可法的小院子的时候,却看见关押史可法的院子静悄悄的,连一个人都没有,当时皇太极大惊,命人踹开关押史可法的屋子,看到史可法已经自缢身亡,原来那些看押他的人,发现了史可法自缢身亡,知道自己也难免活命,于是纷纷直接逃亡了。

    虽然对史可法的能力表示不屑一顾,但对史可法的骨气,皇太极深深感佩,对于史可法的殉国,皇太极还是感觉到惋惜的——惋惜的是他不能再带兵给自己当运输大队长了。

    既然史可法已经自缢身亡,那就要最后再利用一遍,于是砍下他的脑袋,装到锦盒之中,命人飞马送进京城,向大明天下炫耀大清的武力,同时,也带去了一份大约五百人的赎买名单。

第973章 勒索() 
史可法的人头被送进京城的时候,没有大清人想象的对他恨之入骨,百姓们全部自发的披麻戴孝走上长街,为这死于国难的大明最高级别的督师巡抚举哀,一时间,京城缟素,满城皆哀,当初所有对史可法的谩骂与抨击,全部幻化成了赞叹与追思,这不是人死为大,而是因为他没有投降,他像一个英雄般壮烈殉国。

    中国的老百姓就是这样,可以恨一个人,但更容易原谅一个人,无论他做错了什么,只要他最终对得起这个国家,那么百姓就会原谅他所有的过错,记住他的丰功伟业。

    作为最高的荣耀,史可法的头颅进入午门走上朝堂,原则上,崇祯皇帝应该站在午门之上,迎接着全大明的英雄,但这一天,却让整个大明百姓失望了。皇帝没有站在城头上迎接这个悲情的英雄,虽然满京城百姓皆哀,但皇城里却没有一点动静。

    原先一直上窜下跳的监生,这时候,也已经集体失声,是内疚吗?是愧疚吧。

    史可法的追悼最终是在民间举行的,大名新闻报纸捐出了两万两白银,风风光光的,给这一个悲情英雄一个归宿。

    不是盖棺定论,而是对一种气节的尊重。

    五百个被要求赎买的名单丢在了内阁的桌案之上,当时孙承宗是勃然大怒,就这些龌龊的家伙,还有脸皮活在世上?就应该追随先督师于九天之上。

    话是这么说,但这五百个名单里,却有十个是当朝国公的嫡系子侄,当初可都是走了后门送进京营,准备上辽东捞取军功做政治资本的,谁承想却落到了敌人的手中。

    但不管怎么样,毕竟是自己嫡系子孙,能救一命绝不在话下,更何况在他们看来,大清要价并不高,两千石粮食一个人,在葫芦岛港购买,也不过就是区区1600两银子罢了,2千两银子对这些国公勋贵家来说,也不过就是九牛一毛,给了他们也就是了。

    结果孙承忠坚决不放这个口子,卢象升也坚决不同意,于是这些国公大佬们,就进宫求见老太妃,太妃们,最后这件事情还是放到了崇祯的桌子上,按照往常的习惯脾气,崇祯是绝对不会放这些混蛋回来的,既便是将它们弄回来,也会立刻开刀问斩,绝对不会手下留情。

    因为现在崇祯还在懊恼与羞愧交加中呢。

    史可法壮烈殉国了,不但没给崇祯背成黑锅,反倒成为这大明的英雄,东林大佬是被自己处置了一批,但这次这个锅太大太黑,虽然处置了他们,但也没被他们全部背成,不但大明新闻连篇累牍的报道,要求继续追究这次巨大战败的责任,就连东林学报也含沙射影的不但指出,这场大败和东林是没有什么关系滴,东林是一心为国被冤枉滴,也就是说,这口大黑锅是需要更高级别的人来背滴。

    可是现在他却有了异样的想法,既然自己在这次彻底,输给了吕汉强,也等于彻底输给了内阁和军机处,这时候,崇祯冷静下来,仔细的盘算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力量,却发现她实在无力量可用,于是这是熟人计划却给了他一个提示,那就是这些大明朝的公卿勋贵,一旦自己答应了他们,将他们的子侄赎买回来,这些人就坚持自己,绝对的班底实力,等时机成熟,自己再一举翻身,彻底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于是,崇祯再次在朝堂上,当着所有朝臣的面,允诺下了这个交换条件,在当时内阁的首辅孙承忠,计算了一下,五百人,有公卿勋贵十个,其他都是各地官员的孩子,那些人,皇太极开出的价码并不高,也就是每人三百或者五百担粮食罢了,自己也没必要,得罪皇帝,同时也没必要得罪五百满朝文武,于是也就默认了这个决定,首肯了这次交换。

    于是这次被赎买的各家纷纷掏钱在葫芦岛港购买粮食,在两国交界的地方互相交换,大明国朝赎回了五百废物,却交出了10万石大清紧急需要的粮食。

    第一次交易结束,孙承宗和卢象升认为这事情就算过去了,结果麻烦来了,大清的使臣紧接着又送来了1000名,需要赎买人的名单,这次依旧是有勋贵家的子弟,也有平常,小官小吏的儿孙,这次到底是交换还是不交换?

    答案是交换,原因就是以前的五百子弟,你已经交换了,如果这1000人你不交换的话,那就是厚此薄彼,天下将再次汹汹。

    结果这1000元交换完了,又出来1000,好吧!那大家还捏着鼻子认吧!但这时候朝廷已经发现这种事情是不对的,这哪里是交换?这是名正言顺的资助敌人,这是在给自己挖坑。

    结果张大晴在是拿出2500个交换名单的时候,朝廷大哗,别说孙孙承宗卢象升,就连崇祯皇帝都不干了,崇祯可以为培养自己的班底,而不惜出卖国家的利益,但那是有个限度的,崇祯也绝对不是傻子,在国家利益和自己的班底之间选择,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国家利益,但这事后,什么事情都已经晚了,这2500俘虏的家属,能上书的上书,能挨告的哀悼,并且振振有词,占住了大义人伦,最终崇祯和孙承宗和卢象升不得不再次,忍痛赎买了这些混蛋,结果就这前前后后,大明朝再次为大清皇太极输送了300万袋以上的粮食,彻底的解决了,大清的,饥荒问题。

    捏着这个数据,重振汉的皇太极牙痒痒,但已经无可奈何,于是这时候他就,痛心疾首的道,你等着,你等着吕汉强回来,看他用什么办法来收拾你。

    这是由皇帝和东林发起来的,对辽东的战争,整个说来真是打落门牙和血吞,赔了夫人又折兵。东林被人人喊打,皇帝威信扫地,吕汉强,原先所有被诟病的,再次被百姓们所忽略忘记,人们只记得他,是他将满清打的满地找牙,是他让大明走向中兴,是它能让大明朝海晏河清开疆拓土,于是天下都在呼唤,吕汉强,回来吧!

第974章 吕汉强复出() 
不用发飞鸽传书给日本,辽中史可法战败的第二天,吕汉强就活蹦乱跳的出现在了北镇,他压根也没去日本,也根本没心思去找什么***谈心,而就一直坐在自己刚刚修建完成的北镇双堡里,看着日出日落,看着一群人上蹿下跳,等待自己的强力复出。

    当听到史可法战败失踪的消息的时候,不用崇祯下旨,吕汉强第一个跳出来上蹿下跳的比谁都欢实。,

    这到不是吕汉强幸灾乐祸,心理阴暗,而是情况非常严峻,必须要他出来解决问题。

    这次战争被皇太极派人偷袭了辛辛苦苦得来的台安,就等于将整个刚刚到手的盘锦平原,暴露在满清八旗的铁蹄之下,那十万百姓辛辛苦苦开垦出来的稻田,就要被战争所践踏,自己将盘锦建设成北方粮仓的计划就要泡汤,而最有可能的是,最终成了皇太极的囊中之物,这是吕汉强绝对不能允许的。

    吕汉强的哲学就是,我可以抢你的,但你绝对不可以抢我的,有实力就这么任性。

    于是他在双堡里跳出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刻命令被史可法丢弃在后方的王大壮第一纵队,立刻前出,不惜一切代价再次夺回台安,扎紧盘锦平原前面的篱笆。把已经落在自己口袋里的东西坚决地保护住。

    王大壮接到命令之后,养精蓄锐以久的复辽军,第一时间整顿队伍,杀气腾腾地扑向了台安,这时候,全军上下斗志昂扬,一个个都将嘴撇到了脑后,在他们骄傲的想法是,看看,什么好事交到你们这些烂货手里,都会办得一塌糊涂,而所有的事情还要依靠我复辽军,我们才是这大明第一强军。

    士气,这个东西的确是说不准摸不着的,但它又的的确确存在着的,有时候,最破烂的刀枪武器,只要有了坚定的信念和高昂的士气,就可以行走天下,二万五算什么?再来个两万五千里也不在话下,而没有士气的军队,你便去将世界上最好的装备给他,也不过就是一触即溃,给人家当运输队。

    这时候,当皇太极发现吕汉强的复辽军,气势汹汹的杀奔刚刚到手的台安时候,也做出了最英明的选择,立刻命令汉八旗的正白旗石廷柱,全军撤过辽河,以辽河天堑做依托,守住辽中平原,为整个满清帝国的喘息争取时间,将一座搬空的空城丢给吕汉强,于是王大壮的复辽军就兵不血刃的占领了台安,但这时候的台安已经被洗劫的水洗过一样,就连木头上的一根钉子都被小心的拔走了,一个八十的老人都被裹挟走了。

    至于城墙,更是被扒的东倒西歪,已经没有任何防护的作用,没办法,王大壮只能请求吕汉强,要求紧急调来打残的五千工程兵,日夜修复坍塌的城墙。

    吕汉强接到这个报告之后,干脆命令王大壮直接放弃台安,将新的台安直接突进到辽河边上。

    这次的台安,按照吕汉强的思想,直接建成一个巨大的双堡军营,这样,不但省工省力还省时间,不但随时能凭借双堡和辽河抵御满清的西犯,更能随时跨过辽河出击辽阳。

    既然满清通过这次战役,弥补破解了自己大饥荒的计划,那战争在自己没恢复元气之前就不能再打了,现在的目的,就是全面抓紧经济壮大自己的实力,现在就是比谁更能最快壮大起来,然后就是在明年开春咱们再打过。

    第二件当务之急就是补充金恒光被彻底打残的第二纵队,这些士兵还需要从北方诸省招募,尽量不动用辽西的丁壮。现在吕汉强吸引来辽西的每一个人,都必须运用到建设里去,就这样还远远不够呢,哪能在抽丁当兵?而每在西北抽调一个轻壮,随军而来的还有他的一家子,抽调两万,那就是接近十万的人口道来,虽然还要拿出一部分资金作为安置费用,但也拉动了辽西的经济,所得大于所失,这所一个很划算的买卖。

    第三件,兵部按照实际情况,同意了给吕汉强增兵,不过这次不需要吕汉强亲自招募,而是直接从洪承畴的十万大军里调,因为现在山陕战事已经接近尾声,几个流寇头目虽然没有到案落网,但他们不过剩下区区或三五百,或几十人,再也难以翻身,也没有了他们翻身的民意基础和社会环境了,再用十万大军对付他们,简直就是一种无用功。

    对于大哥调二哥手中的兵给三弟,当二哥的就只能忍着,不但忍着,还要做好,同时通过上次倒吕风潮,崇祯突然不再要山西给自己供应转而由内帑拨付,洪承畴当时就明白一个事情,那就是兵权过大遭忌讳,现在山陕河南战事其实已经结束了,自己若是再捏着这些兵马不放,到时候就是一个祸事了,自己可没有三弟吕汉强的那两下子,真要突然来个倒洪风潮,那自己绝对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地步,撇清事实,表明心迹才是根本,于是,洪承畴大度的留下所有骑兵,整顿成足额两万之后,将多余的八万步兵淘汰老弱放回家乡,精练五万足额将士直接开赴辽西,加入复辽军序列。

    得到这五万老兵,吕汉强立刻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