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1979-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1983年前后,温州的家庭工业有十余万户,从业人员40万人,常年有十万人奔波于全国各地,推销产品和采购原料,有人用“四千精神”来形容这“十万购销大军”的艰辛:历经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跑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
  在这些购销员的四海奔忙和穿针引线下,乐清、苍南等县日渐形成了400多个商品交易的集散地。
  倒爷们找到了组织,商品流通流域发展的更加蓬勃,构筑出一张辐射农村及中小城镇的商品网络,在物流需求的诱发下,周边冒出数以千计的家庭工厂,最终形成“前店后厂”、“双轮驱动”的初级产业格局。
  此时中国的改革开放还没有明晰的套路,在老百姓看来,改革开放就是倒爷、交谊舞、万元户、包产到户、恢复高考和邓丽君的靡靡之音。
  许多人挣钱已经挣得上瘾了,要使劲抠钱,兴奋劲根本停不下来,死了也要挣钱。
  但是在1983年,遇上风头,八大王、年傻子、老牟子给大家上了生动一课,在国内遭受打击之后,许多人开始惴惴不安。
  赚不到钱,让他们比死还难受,但是很快,“倒爷”们把目光转向了国外。
  于是许多人越过边境,东欧到处都是中国人的身影。
  这是最早的一批国际倒爷,但是还是没法跟后面的苏联倒爷相比。
  1991年苏联的解体,俄罗斯的独立,彻底为中国倒爷打开了国际大门。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就象过江之鲫,稀里哗啦,蜂涌而出,远到俄罗斯淘金。
  可以说真正的国际倒爷这才算刚刚诞生,这批倒爷比以往任何一批倒爷来得更加猛烈,人数之大,货物之多,地域分布之广是以前东欧倒爷所无法相比的。
  合法的,不合法的,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南方的,北方的,有文化的,没文化的,半文盲的,可谓是形形色色,无所不有。
  从远东的海参崴,乌苏里斯克,哈巴洛夫斯克,赤塔,伊尔库茨克,到中部的新西伯利亚,叶卡捷琳堡,从首都莫斯科到波罗地海之滨的圣彼得堡,中国人无处不在,无处不见。
  大包小包的,就和逃难差不多,一车西瓜换一辆坦克,这不是传说。
  可以说老毛子的倒台,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像这样拥有国际主义精神的无私奉献的国家,现在不好找了。
  现在这种倒爷越来越多,秀水街都快成了倒爷后仓库了,许多人的货在摊子上就是摆个样品,不需要多长时间就能让人一扫光。
  而秀水街的货源都是形形色色,李和也没办法做到一家独大了,可照样不愁销售。
  李和有能力做大,可是不敢做大,他还是要观察一阵子才行,甚至都有把火车皮停了的想法。
  “安排个时间,我跟那个人碰个头,随便找个地方就行。”李和还是抵制不了发洋财的诱惑。
  瘦猴点点头,“那我知道了,没什么事,我就先走了。”
  门口又是一阵摩托车的轰鸣,一群小孩看的羡慕,又跟在后面追了老远。
  午饭的时候,只有何芳跟李和,何芳问,“我过几天就去报道了,没人给你做饭了,要不你去寿山那边吃吧。”
  何芳去的是新组建的理工大学做物理老师,新学校开头千头万绪,她需要及早去捧场的,这种天生的觉悟,何芳比李和灵敏多了。
  李和笑着道,“还不够麻烦的,我自己随便整点就行,左右饿不死我。你去那边住宿舍?”
  何芳想了想道,“我先去看看,有宿舍就住宿舍,总比来回跑的好,那边离这有点距离,要多转一班公交。你一个人在家不能天天做面条吧?你如果不去寿山那边,你就自己买点菜,自己做得了。”
  “算了吧,想想以前那会,想吃个白面都没有,现在能天天吃上,已经不知道是多大的造化了。”李和有感而发。
  “你终于说了句人话,你有的吃也就别挑剔了。”何芳对李和挑食早就心生不满。
  “那不行啊,我挣这么多钱,不花了多冤枉,不能人死了,钱没花完。”
  当天晚上的时候,巷子里左邻右舍一阵狗叫,李和也被自家的狗吵醒了,出屋子的时候,还能偶尔看见手电筒发出的光亮。
  李和不知道怎么回事,一直闹腾到后半夜,心里总有不详的预感,几乎一夜未眠。
  天刚亮,李和就开了门站在巷尾听一群老娘们八卦,谁家的被抓了,有的说的唉声叹气,有的说的欢天喜地。
  分了好几个组,居委会干部带着警察,前前后后抓了五六个,大都是些打骂邻居、偷鸡摸狗或干些男女苟且之事的混混,对这些李和也没当回事,也是早有预料的。
  可当听到,前面路口的邻居从南方倒腾几百台收音机也被抓的时候,他的心里疙瘩一下。
  他心里乱糟糟的,一刻也不敢耽误了,立马骑了自行车就出门。
  “哎,你干嘛,还没吃早饭呢。”何芳对着急匆匆出门的李和喊道。
  “没时间了,你自己吃吧。”李和急忙回头喊道。
  如果瘦猴他们因为他出点事情,他会一辈子心里都不安。
  李和先去瘦猴的家里,一般的情况下,如果没有火车皮来,瘦猴不会那么早出门。


第0040章 北上探路
  瘦猴这阶段,天天紧张的不得了,马上媳妇就要生产,孩子不落地,心里就跟有个疙瘩一样,浑身不自在。
  见李和过来心里也纳闷,一直跟他说了家里位置,从来也没见他来过,而且昨天才从他那里回来,能有什么事,不顾自家爹妈好奇的神色,就把李和迎进屋,“李哥,给你泡杯茶?”
  “大早上空肚子喝什么茶。”见瘦猴安然无恙,他心里终于踏实了,然后才问道,“你这边昨晚有什么动静没有?”
  瘦猴摇摇头,“没有。”
  “真没有?”李和感觉不可思议。
  话音刚落,平松慌里慌张的进门,瘦猴骂道,“怎么走个路都这么没正形,屁股后面有狗追啊。”
  “不是,不是,出事了。”平松大喘气地说道。
  瘦猴不给平松喘气机会,急忙问,“出什么事了?”
  平松又看了看李和,才慌里慌张的说,“大头他们夜里被抓了,我半夜就想来通知你了,可是我怕路口被堵个正着,一直呆家里没敢出门,这不我一早起来就来了。”
  瘦猴心里有点不对味儿了,那大头虽然是个不上台面的混子,可毕竟人不错,关键跟他关系还不差,又看着李和道,“哥,你一早来想说的跟他不会一样吧?”
  李和点了头头,“我们那边昨晚也差不多情况,你也别废话了,你们先出去溜达一阶段,平松你们都走,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去附近的乡下都可以,如果一直没上门找你们,年底回来就成了。”
  苏明那边是去不了了,如果已经落了底,去公安局办边防证简直是自投罗网。
  “乡下就那么块地方,都是相互熟悉的,一去生人,还不都知道了,能躲人吗?”平松不确定的问道。
  李和被这样一说,脸上发热,瞪了一眼平松,难怪你是混江湖的,老子是读书人,这里道道都是门清。
  平松一缩脖子,没敢在说话。
  不过李和还是肯定平松的说话,“那个东北人,你们知道在哪吗?实在不行,你们跟着去。”
  “啥?哥,去东北,那咱生意还怎么做?要是在附近,我还能照看点,要是远了等于是停了啊。”瘦猴有点舍不得。
  李和想了想,生意做到这一步,让他陡然停了,他肯定也不甘心,一咬牙道,“生意照做。答应那个东北人,货我们不赊,但我们跟他合作。以后所有京城的货交给猪大肠,他有集体的牌子,出不了事。另外一部分货,你们直接火车皮发到东北,至于发到哪个站,你们自己商量。你们赶紧收拾东西,现在就走,我送你们到火车站,不要再耽搁了。”
  李和越想越不踏实,他还是把许多事情想的简单了。
  瘦猴主要是放心不下家里的媳妇,想到孩子出生他都见不着面,心里有点堵,只得无奈点了点头,“我知道了,那我跟家里交代一声。平松,你先去找那个东北人,只要愿意合伙,我们就跟他走,详细的等以后再谈。再去通知罗培他们,我们火车站碰头。”
  平松说,“他要是不同意呢?”
  “傻子才不同意呢!”瘦猴急躁的催促平松快走。
  他进屋里收拾了几件换洗衣服,可不敢跟家里说出门躲风头,这是要吓坏家里人的,只是说出门做生意。爹妈和媳妇虽然有怀疑,不过还是一个劲的安慰让他放心家里就是了。
  其实他悲观的想到,万一他有个三长两短,家里那么多存款,也够衣食无忧的了。越想反而越觉着安慰,没有了那么多紧张。
  李和就一直在大门口外面抽烟,好像坏境使然,还是心里作用,有点烦躁。
  见瘦猴拎着包出来,“你摩托车呢?”
  “你骑自行车带我呗,摩托车骑过去,没人骑回来啊。”瘦猴不相信李和会骑摩托。
  “我不是人啊,赶紧搞出来,我骑着带你。”
  “你没骑过啊,那玩意可不好骑,跟自行车不一样。”瘦猴可不敢以为李和是万能的。
  “你废话真多,你没听平松说我在深圳四个轮子的都能开,更不用说一个破摩托。”说完还不自觉的踢了瘦猴一脚,让他赶紧去骑车。
  瘦猴把摩托车骑了出来,交到李和手里,然后心惊胆战的坐了上去,浑身绷紧,万一势头不对,能立马跳下来。
  他正要指点李和怎么发动,谁知李和已经一脚踹响了,直接就窜了出去,比他骑得还快。
  “慢点,慢点,我的哥。”
  “哎……哎……前面有车。”
  李和骂道,“让不让我骑车了,别乱叫唤,我又不是瞎子。你要是再啰嗦,你就下去找个三轮车坐。”
  李和骑的并不快,只是瘦猴一直是新手,稳当惯了,只要比他速度快,他就是感觉浑身不自在。
  到了火车站,平松他们都还没到。
  两个人分窗口,一共是买了七张到冰城的票,具体不知道去几个人,万一买多了最后还能退票。
  李和趁着有时间,又不得不交代瘦猴一些事情,“说实话,哪怕没这次事,东北我也是早晚要你们去的。倒不如趁这次机会去,赚钱不是主要的,亏钱咱也认,主要是见见世面,在边贸上探探路,多认识点人,以后都用得着。既然出去了,不要怕花钱,不要替我省,不够我再给你继续汇款。万事多小心,天上不会掉馅饼。总之就是安全第一。”
  瘦猴突然有点感动,他知道没李和,他简直就一无是处,当即就说,“哥,你放心,咱这么多年也不是白混的,你请好看着吧。不会让你失望。”
  “什么叫不让我失望,是不让老婆孩子失望。我早就说过,我的前途就是你们的前途,大家一起赚钱才是赚钱。”
  瘦猴点点头,“我知道了,你的意思我明白。”
  陆陆续续来了三四个人,等平松等人的时候,一点数有5个人,还不包括那个东北人。
  人并没有聚在一起,都是两三个分散开在一起抽烟,扎堆太招眼。
  东北人四十来岁,一口嘎嘣脆,讲话掷地有声,拍着瘦猴肩膀,“大兄弟,信我的,一准捞大钱。”
  李和就一直远远的看着,没上前,这时候出面不是好时机。
  见一帮人分散着上了火车,心里才松了一口气。
  李和又看了一眼一直留在自己身边的一个小伙子,拍拍摩托车后座,“上来,走吧。”
  小伙子脚有点跛,走路一高一低,喜不自胜,老大们走完了,以后他就是老大了,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哥,你放心,那个猪大肠我肯定盯着紧紧的,保证不会出什么花招。”
  李和拍拍他肩膀,怕他这人性格敏感,说话不好太重,“你每天只要跟他对好帐就行,其他不用管。”


第0041章 下蛋母鸡
  李和骑着摩托带着小伙子去了瘦猴家,先把自行车找回来。
  瘦猴老爹老娘倒是挺热情,非要留着吃饭。李和谢着婉拒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骑了摩托车,才感觉骑自行车是多么无聊,虽然一开始对摩托没有感觉,可是骑顺溜了,也就不想骑自行车了。
  李和看了一眼跛脚的小年轻,“骑自行车有问题没有?”
  小伙子叫卢波,其实不能算小伙子了,也是快三十岁了,只是李和心态问题,看谁都小。
  三十岁了光棍,还有点跛脚,又没工作,混不着媳妇,好在人比较实在,瘦猴看在表亲的面子上,有心帮衬,今年才在秀水街给支了个摊子,算是勉强熬出来了。
  “我这左脚……脚蹬使不上力气。”卢波有点犯难。
  “对不起……没注意。”李和慌忙说道,然后将自行车横在摩托车后座上,“那你坐上来扶着成不,可能需要点手力。”
  “这个没问题,我手劲大,掰手腕没几个人是我对手。”卢波兴奋的说。
  有些巷子口比较窄,骑到一半就要下来,遇到人还是需要速度慢点,就这样慢慢腾腾的往家挪。
  路过张老头家门口的时候,张老头正门槛上发呆,见李和跟自己点头,打量了一下李和,“你这一脚踹都混上了?”
  李和说,“借朋友骑着玩的。你这马上娶媳妇了,怎么还不高兴呢?这次拱人家白菜。”
  都说女儿结了婚,父母会有自己辛辛苦苦种的白菜被猪拱了的伤感,这张老头就是这种感觉,天天看女婿各种不顺眼。
  可轮到儿子处了对象,天天被丈母娘哄得开开心心,各种的乐不思蜀,基本也不着家了,张老头更生气。
  张老头45°角仰望天空说:“白菜有没有拱着不知道,反正养了20多年的猪肯定是丢了。”
  李和哈哈一笑,摩托车加了点速度,直接回家了。
  门槛比较高,跟卢波两个人费了力气才抬上去的,李和琢磨着要垫块木板,直接推上去才好。
  不过也没要他操心,下晚的时候,何芳已经找木板垫出了上下斜坡。
  李和午睡起来的时候,何芳正骑着摩托车在院子里打转,两条狗也跟在后面围着转。
  李和吓了一跳,“你这摔着了真亏,你怎么敢乱骑。”
  何芳听这样说,明显不乐意,还故意加速了油门,猛的往前一窜,一个前刹急刹车,摆出了一个漂亮的九十度摆尾。
  做完这串动作,还故意冲着李和昂着头,一脸傲娇。
  李和急忙跟过去,“你这是要吓死人的节奏。”
  “这算什么?我拖拉机都能开,还能治不了这玩意?”
  “那不一样,四个轱辘,稳稳当当,你怎么都开不翻车,这两个轱辘的,一不注意就栽了。”李和明显不认可何芳这话。
  “那我也没见你摔着。”何芳说完头也不回的进了屋,男人和女人生气区别比较大,男人生气就像放鞭炮,一点就爆炸了,一旦爆完了就烟消云散没事了。女人生气,就像积分卡,每次都若无其事的,但是都把怨气积攒起来,一旦积分够了,指不定就是核弹。
  李和稀里糊涂,用得着生这么大气嘛。
  何芳报道这天,李和还是骑摩托把何芳送到了校门口。
  “我不进去了,你自己进去吧。”
  “行,要是熬不住自己去饭店打牙祭,衣服勤洗勤换,我也跟付霞说了,让她常回来的。”何芳交代的很细致。
  “我又不是傻子,我知道的,我过几天也就回校了,有食堂吃。”
  虽然还没到开学,但是已经不少外地学生提前来了。
  对着李和的摩托车指指点点,顶多是好奇,算不得什么“泡妞神器。”
  这些可是傲气的天子骄子,都算是一只脚踏进了中国顶尖的精英俱乐部。
  有钱怎么样,人家顶多还拿你当土暴发户。
  不管再怎么样质疑学历无用,你都必须承认学历是往金字塔上层的捷径。
  比如最靠谱的一个例子,好的学历起码可以决定丈母娘的眼神。
  再比如美国金坷垃大学著名科学家的研究证明就比中国土旮旯大学研究证明值钱。
  何芳走后,李和一连几天还是一样的无所事事,在混吃等死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李老头一天到晚看不见人,开始只是在寿山那边混吃混喝,现在偶尔喝多了也就直接睡那边了。
  只得李和一个人守着空荡荡的宅子。
  大黄狗生产的晚上,李老头准时回来了,还特意在狗窝里加了个褥子。
  不知道还以为他是兽医,算的这么准。
  早上起来的时候,李和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狗窝,仔细的掰开数,居然有六条小奶狗。
  黑色的,黄色的,褐色的小奶狗,看到李和异常欣喜。
  李爱军过来的时候,李和说,“店里不忙?”
  “还行,我就是来跟你商量件事情,我有点拿不准。”
  “说吧,别扭扭捏捏,我看着不舒服。”李和给李爱军随手又倒了一杯茶。
  “我想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