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1979-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和蹬着三轮车,李小妹指路,就这样冷飕飕的天气里,到了医院也是一身的汗。
  进了医院,医生没有废话,直接让李和把李爱军抱进了病房。
  可能条件有限,也没什么仪器检查,医生直接量了下体温,就给打起了点滴。
  听医生说没什么大事,李和松了一口气,坐在走廊的木质长椅子上,习惯性的点着了烟。
  “不好意思,同志,这里是医院,不能抽烟的。”
  李和听得这声吴侬软语,骨头都酥掉了,这个女孩子普通话说起来不是那么标准,总是带有一些南方人的齿音。而那齿音,让人听来又是那样的亲切,荡气回肠。
  李和抬起头,看到一个女护士在盯着自己手上的烟头,那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神情和温柔妩媚的微笑达到一个很匀称的平衡,一件长及膝盖的护士服盖住了她的整个身体,但仍然可以判定,这是个身材轻盈的骨感美人。
  李和不得不承认,这姑娘真的很漂亮。眉毛、鼻子、眼睛跟别人长的一样,但是搭配的就是那么协调。看到那个嘴巴大概又能想到钟丽提。大概没有哪个男人可以抗拒得了有那样一张嘴的女人。
  “不好意思,慌忙中就忘记了。”李和慌忙掐灭了烟头,放在手心里。
  小护士手插在口袋里转身就走了,李和目不转睛的远送,直到消失在走廊里。
  李和知道这样很丢人,可是控制不住大脑的应激需求啊。
  李爱军已经醒了,看到李和进屋,挪了下身子,说,“倒是麻烦你了,真是不好意思。其实没什么大事,床上躺躺就好了。”
  李和说,“李爱军同志,你要真有什么事,我也不会吝啬那份花圈钱的。”
  李爱军说对着李小妹说,“病房空气不好,你出去透透气。还有你三轮车锁好没有,别让人顺走了。”
  一听到三轮车,李小妹哎呀一声,慌里慌张的跑了出去。
  待李小妹出去,李爱军问,“医生怎么说?”
  “循环阻塞,营养不良,又加上感冒,你可真能扛得住。”
  李爱军把被子掀开,看着那空荡荡的裤腿,“都是这腿害的,没锻炼,人就废了。”
  李和说,“别啊,哥们,这可不是你性格。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不过昨天的事,我要跟你道歉,是我说错话了。”
  “跟你没关系,只是喝了几杯猫尿,扛不住事。”
  “有啥想法,说说,能帮得上忙,义不容辞。”
  李爱军苦笑道,“没啥事,就是想的太多,看着别人发光发热,自己守个破摊子,心里不平衡罢了。就是不知足而已。”
  李和可以理解这种心情,继续说道,“很正常,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不过你这完全是端着金饭碗寻木碗,你自己可是守着一门手艺呢,可以往这方面发展啊。既然你会修鞋,就会做鞋吧?”
  “你说废话,总共就那么几道工序,能有多难?”
  李和把脚翘起来指着棉鞋给李爱军看,“你瞅瞅,咱北方大部分人是不是冬季还穿着棉鞋呢?沾点水就湿乎乎的。你要是能做出冬季的皮靴,你李爱军就发财了。哪怕只做军勾鞋,你李爱军至少也是个万元户。”


第0037章 1983年的第一场雪
  李爱军听李和这样说,想了想,觉得非常可行,非常激动的说,“你还别说,你不知道有多少老客到我这修皮鞋,抱怨皮鞋不保暖,要是能做出冬季鞋子,一准不愁卖。下料、夹包,开楦、砂轮、刷胶,复底,这些都没什么难的,塑料鞋底、皮子也好找。”
  这话说完,又提出了一个疑问,“可是里面保暖的材料不可能用棉花吧?”
  李和突然想到了丝绵,可是这也是计划内物质,根本弄不来,只得试着问道,“皮毛一体?这样成本会不会太高?”
  李爱军兴奋的把单人床拍的啪啪响,“就用羊皮,春羔皮便宜,春羔皮是羊的头茬皮子,虽然次了点,只能穿个三四年,可不是没办法吗?”
  李和了解皮鞋的市场规模,只要不傻,不管怎么做都是赚的,哪怕胡建这样的产鞋王国,这个时候顶多就是做拖鞋一类,“别说穿三四年,你哪怕让人家只穿够一年,你回头客都能从东门排到西门。”
  “那怎么行,要是穿个一年就坏了,人家还不得指着我鼻子骂。那不行。”
  李和说,“行,我的意思是开个门面店,你不可能再去摆摊了吧。”
  “那得多少钱啊?我补贴每个月加上摆摊挣的,可没多少。”
  李和一拍李爱军肩膀,“没事,哥借你,哥最不差的就是钱。你好好挣钱,到时候咱去香港,去美国给你装个假肢。让别人瞧瞧,咱还是好汉一条。再说,没腿总比没脑子好。也不耽误你拱妹子,娶媳妇生娃娃两不误啊。”
  李爱军脸一红,气恼的把李和手撇开,“你给谁做哥呢?别嬉皮笑脸,你扯娶媳妇干嘛,谁还能嫁给我。跟你说正事呢,你真借我钱?”
  “借,咱什么交情,不过你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大。形成工艺流程作业。现在还是卖方市场,只要产品好,你不会瞅卖。”
  李和把流水化作业解释了一遍,其实很简单,先到市场上把针线和其他原材料买回来,交给邻居家去做鞋。鞋子做好了,就上门收鞋,然后,就把鞋子自己店里卖。
  李爱军为难的说,“估计没几个乐意的吧?”
  李和说,“你先把店开起来,自己做,只要你赚着了钱,到时候不需要你开口,反而人家主动会开口找你。你想想你一个人累死累活,才能做多少鞋子?是不是这个理。你先找位置。”
  见李爱军点了点头,李和从口袋点了500块钱,“这你先拿着,不够再找我。”
  “你给这么多干嘛。”
  “还是那句话,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
  李爱军父母过来的时候,对李和自然千恩万谢,非要留着李和去吃饭。
  李和自然要走,可不想给这家人添乱。
  夫妻俩慌忙把李和垫付的住院费给了,李和没推迟,也就直接接了,出门的时候对李爱军道,“好好休息,我就先走了。”
  出了医院的大门,天被厚实的云压得很低,西北风冷嗖嗖的吹着,李和用手捻了天上飘下来的白花花的雪花。地上已经铺上了白白的一层,好像银色的地毯。
  1983年的第一场雪。
  风吹得苍劲有力,马路上稀稀疏疏的人流,车站牌下等车的人左手与右手互相搓着取暖,满地的树叶飞飞扬扬。
  李和骑着自行车,迎着寒风,走到半道,恨不得把自行车给扔了,手都冻的张不开了。
  回到家,何芳戴着一个帽子,在院子里开荒地里拔胡萝卜,付霞挑到后院的井里洗,都是一些家常的时鲜菜。四周顺溜都种上了一些大白菜、大蒜。
  李和进到菜地的时候,几只鸡受了惊吓,哆嗦着插进了旁边的小竹子林里。
  李和也不说不清自己家现在像什么样子了,说是农村吧,外面却是一清的石板路、水泥地,屋里更是木地板,红木家具,摆的精致。说它像城里的豪宅吧,书香气和鸡臭混和了,屋檐下还摆着粪筐。
  何芳问,“你去哪了?一整天没瞅见你人,你看你冻的,还不赶紧进去暖暖。”
  “有吃的吗?”李和中午只和李小妹一人吃了一碗馄饨,现在算是饿急了眼。
  何芳把手里的东西放好,洗好手,直接去了厨房。
  李和回了堂屋,直接就把手架在炉子上烤。
  “泡的热茶,你暖暖胃,再吃饭。小鸡炖蘑菇,中午给你送过来,你不在,现在吃也一样。”
  何芳给李和把茶放好,又给摆了碗筷。
  李和可不管什么三七二十一,直接就呼噜呼噜吃了,“味道不错,明天继续。”
  “行,不要又找不见你人。”何芳突然又好像想起了事,继续说:“你也太邋遢啦!你屋里的臭袜子,脏衣服哪里来的?昨晚不是都给我了吗?怎么还有?也不晓得收拾。”
  李和嘿嘿一笑,“那是学校换洗,装袋子里带回来的。忘记拿出来了,没事。我自己洗,你不要操心。我初中就自己洗衣服了,不是都好好的。”
  “等你洗?猴年马月,已经给你洗好了。就晾在屋檐下。干了你自己收。”何芳说完,就又转身去菜地里忙了。
  两条狗闻着鸡肉香,又舔扒着围着李和打转,李和气的给了一脚,撵的远远的,“老子饿死你个狗东西,有剩饭都不吃。”
  李老头和寿山回来的时候,李和帮着上去掸了雪,笑着说,“辛苦了,晚上给你们整两盅。”
  寿山说,“那位置是真心不错,面积起码能摆个二十多桌,还能整七个单间出来。可是要坐满,我一个人肯定忙不开吧。要找两个跑堂、打荷的吧。”
  李老头说,“到时候把付霞带过去,那丫头够伶俐。再从附近郊区找几个就差不多了。刚开始不开满席。”
  李和说,“是这理,就整个十桌吧,开满席,你们忙不过来。雇人太多,政策上也不允许。等两年吧。”
  李和觉得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缩手缩脚,真心的堵得慌,心里只能期盼着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第0038章 鞋店
  重新上课后,班里是截然两种不同的气氛,有的人挂着脸上抑制不住的激动,有的人趴在桌子上唉声叹气。
  李和问陈硕,“名额里有你?”
  李和有点明知故问,如果自己的翅膀没有煽动的过大,陈硕就是今年出国的。
  陈硕整个人都笑开了花“我知道,我知道,我感觉我心脏跳得停不下来了,不信你摸摸,哈哈哈。”
  李和嫌弃的甩开陈硕的手,“赶紧的请客。少点得瑟。”
  陈硕接着连忙又捂上了自己的嘴“你不理解这种感觉,我就是开心,我觉得整个人在飞。”
  李和把陈硕重新按到座位上,“班里多少人出去,什么时候走,我来安排,大家一起聚下。”
  “两个班就7个人,就是这几天走,能赶上那边一月份开学,美国鬼子任性,可不管你中国人过年不过年。”
  李和懒得去打嘴炮,心说你要是去耶鲁,你看看是不是乖乖的九月份开学,不过各大学不一样,有的要求提前过去读语言预科班。
  看着陈硕有些手舞足蹈的样子,当然理解,在这个年代,能出国,相当于草鸡变凤凰。
  包括许多人稀里糊涂的过来一辈子,反而临老越来想想不开,迷茫了,电影上、电视上,杂志上,到处展现花花绿绿的世界。同时,外面越来越多的万元户,款爷的故事也在到处流传。
  不仅外面世界一片的纷纷扰扰,校园里不都是那么的安静,都是削尖脑袋要出国,可哪里又是那么容易的,起码现在不容易。
  如果让李和来总结,李和会说,八十年代初是小商品流通个体户时代,八十年代中后期是制造业开启的时代,九十年代初是知识经济时代,最后随着知识分子的加入,代表着以个体户和下岗工人为主体的暴发户时代的结束。
  李和想想自己胆子是不是太小了,刘家四兄弟这时候说不定在川内轰轰烈烈的搞养殖,卖饲料呢,要不人家是第一个首富呢。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离放假的时日越来越近。
  李和抽空去火车站买了火车票,反而越到回家的日子越来越焦急。
  路过邮局给苏明回了一封电报,只有简略的几个字:很好,立刻开工。
  李和收到苏明寄过来的磁带,非常的满意,降噪的处理做的非常的好,除了包装上粗糙了一点,简直跟正版没有区别。
  到了李爱军的店里,李爱军迫不及待的把自己做出的鞋子给李和试脚。
  李爱军前后已经做了三款,都没有得到李和的认可,心里有点失落。
  新开的鞋铺,位置只能说是一般,平常大门都是关着的,李爱军一个人在里面捣鼓,但是屋子里收拾的很干净,桌子上没有一丝污垢,连脚下的水泥地都是干干净净的。
  就连剪下的碎线头,碎皮子都被堆的整整齐齐。
  李和说,“你收拾的这么干净干嘛,比饭店都收拾的干净。”
  “那都是我老娘收拾的,说什么做生意不能邋遢。你赶紧说这双怎么样,我可都是按照你给的图纸做的。”
  李和作为一名理工宅男,画图是最基本的技能,但是又所谓隔行如隔山,按照以前见过的一些鞋子流行款式画出来了,可是实际做出来,又有那么不一样。
  李和仔细的在地上走了几步,看着李爱军紧张的神色,笑着说,“就这样成了,女靴你也按照这样做,保证不愁卖。”
  “那我卖10块中不?”
  李和一副看二傻子的表情,问道,“百货商店卖多少?”
  “百货商店没皮棉鞋,都是皮鞋,都是十二块到二十块。”
  “你自己比人家厂子里出来的差?”
  李爱军说,“那不可能,绝对比他们的好。他们那胶水糊弄人呢。”
  “18块不二价!!低于这价不卖。”
  李爱军急了,“这么贵谁来买啊!!”
  “那是,要是便宜了,都来买,哪怕订单排到明年,你也挣不了几个钱。听我的,准没错。”
  “那我就试试?不行,我再卖便宜呢。”
  “什么叫试试,就这个价。这双我穿着了,加紧做,保证你数钱数到手抽筋。”新皮鞋穿在脚上,暖和极了,李和是舍不得脱了。
  真让李和说着了,等李爱军开门那天,挂了一个‘出售皮棉鞋’的招牌,皮棉鞋也好理解,就是皮鞋里面夹棉花。
  李爱军把做好了的10双男鞋,5双女靴摆在店里的时候,当场有人试穿,就舍不得脱下来了,一咬牙,当场就付了钱。
  有的人还当场试图还价,可转眼就被别人给买了。
  有的人没带钱,等回去取钱的时候,鞋子都卖光了。
  当场就有人扎刺不乐意了,“你开个鞋店,没鞋子卖了,不是糊弄人吗?”
  李爱军毕竟年轻,没做过生意,脸嫩。
  这时候李爱军老娘站了出来,毕竟姜是老的辣,摆出了一副老神在在的深情,道,“我们家的鞋子,可是全部手工敲出来的,大家都是老师傅,你们瞅瞅,这皮子揉起来可费劲了,刷胶、烘干、粘底、压合、出楦,哪道工序是简单的?可不是厂子里机器能比的。你再瞧瞧满京城是不是只有我们一家卖这种鞋子。各位真想要,就留个尺码,约个时间,等我们做好了,来取就是了。保证过年前都能穿上新鞋。”
  就这样李爱军全家上阵,分工序制鞋,开始有亲戚来帮忙,后面有家里楼道关系好的,也来家里帮忙。
  最后李爱军不好让人家白帮忙,还是按照李和的建议,按照工序分工每家每户,按照工量来算钱。
  就这样不光李爱军赚了钱,左邻右舍也过了肥年。
  李爱军数着那厚厚的一沓钱,都能感觉到自己眼角的湿热。
  李爱军他老爹说,“没李和那孩子,你也不成,人活在世,大礼数那是绝对不能亏的。”
  李爱军让李小妹骑着三轮车载着自己给李和送了一台大收音机,同时又把之前借的钱还给了李和。
  李爱军说,“现在年轻人都稀罕这玩意,我可是费了老劲才弄了一张票。”
  李和哭笑不得,要怪只能怪自己瞒的太严实了,“你不知道我之前做啥的?我之前就是倒腾收音机的,我能缺这玩意。满京城就没比我做的大的了!!”
  李爱军愕然……


第0039章 火车是非多
  李爱军最终无奈的又把收音机拉了回去。
  李小妹来得时候三轮车蹬的有气无力,这次回去的时候是兴高采烈,这收音机可不就便宜她了嘛,以后她就可以随意用了。
  自从陈硕走了,宿舍里陡然清静了不少,李和忽然觉得连个连个唠嗑对象都找不着了。
  高爱国与赵永奇只要闷头扎到书里,一句话都不会吭的。偶尔的几句聊天,也是问一句答一句。
  送陈硕走的那晚,陈硕倒是喝醉了,搂着李和不肯松手,“阿拉这辈子遇不到你这么好的贴心兄弟了,等阿拉混好了,绝不会忘了你。”
  李和直翻白银,上辈子你就没正眼瞧过老子。
  送别那天,没有下雪,但是比下雪还冷。
  李和重重的给了熊抱,“别丧着脸,等你回来那天,哥哥开大奔接你。家里住的地址,我也给你了,不怕我离校你找不到人,记住写信。”
  陈硕直接把开大奔这句话忽略了,认为是妄想,不过还是挺感动,“我会给你写信的。”
  不管是一班的还是二班的,李和最终都上去交代了几句,等最终一个个上了去机场的公车,心里才有点那么不是滋味。
  学校放假的时候,何芳在第三天就走了。
  李和问李老头和寿山,“你俩有没有兴趣,去搞个皖北七日游,在这过年挺孤单的。”
  两个人都惊悚的互相看了一眼,寿山慌忙摆手,“不去挤火车,我还能多活两年。”
  想到火车站那汹涌的人流,寿山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