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1979-第4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过年了,都忙着呢,谁有功夫打。”潘广才老娘从凳子上起来,然后笑着道,“我得回去,腌肉还在锅里烀呢。”
  闺女回来,王玉兰又开始忙活,杀鸡杀鸭子,好一通忙活。
  这些年她都不在家,牲口自然都不是自己家里的,但是老奶和段梅在家里没少养,她一回来,婆婆和媳妇,都往这里松了十来只,一部分是留着家里平常吃的,一部分是留着过年用的。
  老四和何芳帮忙,一个烧开水,一个帮着拔毛。
  李兆坤也没闲着,拿着柴刀在那劈竹篾,好多扎几个筐。
  只有老五和李和兄妹俩在那干坐着,大眼瞪小眼,互相却也没有一句话。
  “哼!”老五冲着李和龇下牙,抱着李怡去玩去了。
  李和气的咬牙切齿。
  “出息。”李兆坤看不得儿子欺侮小闺女。
  李和直想说,你有本事你管啊!
  牲口清理干净,王玉兰让闺女和媳妇做饭,自己换了一身新衣服要出门。
  “你干啥?”李和不解。
  “去看看你姥。”王玉兰背起来了自己的小皮包,现在她都晓得布兜有多土,不愿意再用了。
  李和道,“下午去吧,我跟你一起。”
  “哪有下午看人的。”王玉兰不愿意。
  “走娘家分什么上午下午的。”李和哭笑不得。
  “你姥姥医院呢。”王玉兰叹口气道,“看能不能挺过年底的。”
  “我怎么不知道?”李和诧异。
  李兆坤瘪瘪嘴,“你咋没死在酒桌上呢,你晓得什!”
  自从两个儿子成家立业以后,村里人请吃,就没他的事情了。


第0971章 探病
  天气依然寒冷,可是屋檐承受不住冰锥的重量,冰锥吧嗒一下从上面掉下来,摔成几截,这把李和吓了一跳。
  他没功夫再和李兆坤置气,拿了根竹竿,把屋檐底下一溜排的冰锥都给捣了下来,啪嗒啪嗒的一阵响。
  孩子们没事跑来跑去,他真怕给伤着。
  “老潘,你家那边也给捣了吧。”李和又冲着潘广才喊。两家都是在一排,孩子更是经常性的往那边跑。
  “我刚刚就想弄了。”潘广才举起门口的铁锹,手都没放下,直接从东往西横扫一片。
  王玉兰已经背好包,换上胶鞋,刚出门槛。李和喊住道,“等下,我开车吧。”
  “路上都结冰,不好开,还不如走路呢。”王玉兰还是头也不回的走了。
  李和回屋里换了双运动鞋,也要跟着去。
  “你换胶鞋。”何芳跟着叮嘱,还把门拐子的胶鞋递过去。
  “不用,胶鞋冻脚,路上都是雪,踩不上泥,何况这段路都是水泥路。”李和又径直往何芳口袋掏去。
  “干嘛。”何芳被吓了一跳。
  “大姐啊,给我点钱,我一毛钱没有。”李和从何芳口袋掏出来一叠,也没细数,就塞进了自己的袄子口袋里。
  说完,也不等何芳回话,就一头窜到外面,跟上了王玉兰。
  等到跟前,发现老四和老五也跟在王玉兰后面。
  “你俩去干嘛?”
  老四道,“姥姥生病,当然要去的啊。”
  “那就一起吧。”这话说的李和无可辩驳。
  四个人一路无言,走到一半,遇到赶牛车的五保户老拐头,热情的招呼娘四个上平板车。
  但是没有一个人愿意上去的,冰天雪地的,并不会比走路快多少,而且人在车上还容易冻僵,不如走路活动起来暖和。
  近一个小时,到了镇上医院,王玉兰先在门口的商店买了牛奶,正要往路边摊子上挑点水果,老四道,“都蔫吧了,就不要了吧。”
  李和也道,“进去给点钱就是。”
  王玉兰这才作罢。
  进入病房,里面的霉味都是带着潮湿气的。
  “老姑,老表,老妹也来了。”里面只有王喜陪着老太太,他挨个打招呼,慌忙从口袋掏烟。
  “不抽了,刚进来门口抽完。”李和拒绝了王喜递过来的烟,然后走到迷迷糊糊地的姥姥跟前问,“姥姥,好点没有。”
  “好,咋耽误你们,家里忙,忙家里。”老太太牙齿没有几颗,说话漏风,以至于口齿不清。
  王玉兰道,“忙啥,家里有人忙呢。”
  好歹两个媳妇在呢,按她的想法,今年她就准备退休了,厨房的活就交给两个媳妇,这是一个婆婆应有的待遇。
  “你福气啊。”老太太笑起来,那眼睛几乎被皱纹给遮盖住了。
  “天天给带孩子,操不完的心。”王玉兰接过老四递过来的毛巾和热水瓶,给老太太擦了擦脸,又问,“这几天洗澡没有?”
  她闻出来了一股馊味。
  王喜道,“我本来过几天让大菊来洗的。”
  “你媳妇能干?”王玉兰对于侄子这话嗤之以鼻。
  “不会冻着吧。”老四在一旁帮着王玉兰给老太太翻身擦洗。
  “我们出去吧。”老太太要擦身,他们在这里倒不好。
  他和王喜到了医院外面,一人点了一根烟。
  王喜问,“老表,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我还准备给你送只羊呢。”
  他感念李和兄弟俩的照顾,基本每年都会给送一只羊。
  “老三今年买了很多羊肉,你不用送了,留着自己家吃吧。”
  “我杀了给你送去,清理起来简单,在外面风几天下锅子好吃,都是山羊,那膻味重,你肯定喜欢。”王喜也知道李和的口味,羊肉不膻不吃。
  “那我就不客气了,晚上到我那吃饭。”李和喜欢吃羊肉,但是下馆子很少点羊肉,吃也是在家里吃,因为每次去馆子,人家肯定喜滋滋的告诉他,羊肉不膻啊,还给他宣传羊肉去膻教程!
  他心里就是一万个草泥马跑过,暴殄天物!
  他吃的就是这股味!
  给去了,还吃个屁!
  即使是下馆子吃羊肉,也是去熟人的店,比如何龙或者寿山的饭店。
  “好。”王喜高兴的很。
  李和问,“你奶现在还和你住?”
  “你知道菊子的脾气的。”媳妇和奶奶处不来,喜子也是很无奈,“阿奶也不想和我住,老俩口非要住自己老屋。”
  “大前年我就记得你说了要起房子,还没起?”
  “我奶不同意,说费钱。”
  “这叫什么事。”
  对于姥姥,李和没有多少感情,但是这些年,不但他没有少给钱,王玉兰也没有少给钱。
  甚至李隆和李梅、老四每年多多少少也会给千儿八百。
  他没有仔细算过到底有多少,可要是大概估计起来,少说也有好几十万,至于这些钱,到底去了哪里,至今连个老俩口的窝都没有,他其实心里有数。
  无非是心疼儿子,都给儿子填了窟窿。
  王喜道,“老表,你放心,我今年也挣到钱了,我早晚会给盖的。”
  李和摇摇头道,“你能做的了你媳妇的主?”
  “我会和她好好商量的。”喜子脸红的很。
  “算了吧。”李和笑着道,“节后,你带媳妇来我家,我拿钱给你,这钱我来出,只是还是跟以前一样,不要说这钱是我的。”
  即使是拿钱,也要当着喜子媳妇的面,不然他直接给喜子,这两口子肯定在这钱上扯不清。
  “我都拿了你好几回钱呢。”喜子这次是真不好意思了,老太太每次生病住院的钱,平常的生活费,说是他自己孝敬的,实际上只有他清楚,这都是李和的钱。
  “我是老大,我担着点有什么了?”李和拍拍他肩膀道,“就这么定了,这钱只能你拿着,谁的手都不能过,你奶要都不能再给。”
  他再次回到病房,王玉兰和老四已经给老太太洗好了澡,擦完了身子。
  王玉兰对他道,“你们回去吧。”
  李和道,“一起。”
  “不回了,你舅妈她们是指望不上了。”王玉兰不放心老娘,不愿意回去。
  老娘指望不上媳妇,也就只能靠闺女了。何况她老王家只有她一个闺女。


第0972章 崭新的时代——1996
  从小,她就不得父母喜欢,心里也有怨气,凭什么她不能上学,凭什么好吃的要给哥哥,凭什么哥哥可以吃饱,她就得挨饿。
  但是,随着子女各自成家立业,如今子孙满堂,她偶尔虽然也会想起以前,可是她毕竟是个心软的人,看到爹妈这样子,她心里不是很好受,她有义务来照顾。
  “我在这里陪着吧。”老四不放心王玉兰一个人留这里。
  “我也不回去了。”老五也跟着附和,她不回去不是为了帮衬王玉兰照顾姥姥,而是受不了家里的清冷和无聊。
  镇上再怎么破,再怎么寒酸,也可以看看电影,也可以有地方溜达,买买吃的。
  王喜急忙道,“老姑,我一个人在这里行的,晚点大伯就来换我回去,你们还是回去吧。”
  “你跟着二和一起回去吧,这里用不着你,跟你大伯说,晚上不用来了。”提起这位大哥,王玉兰心里就有气。
  李和见老娘态度坚决,也就不好再说,就拉着王喜道,“咱们走,晚上回去喝。”
  回过头,发现老五还在那站着,斜着眼道,“愣着干嘛,回去。”
  老五要回嘴,却被老四推了一把,“赶紧的,家里那么多事呢,你去给带带孩子。”
  老五有台阶下,也不愿意在李老二那找不自在,还是乖乖的出了病房。
  走到河边的大桥上,喜子就跟着李和兄妹俩分手了,一边挥手一边道,“我回去杀羊,晚点过去。”
  李和道,“路上慢着点。”
  兄妹俩一路上,一个前,一个后,倒是连一句话都没有。
  下晚五点钟的时候,喜子开了拖拉机,把羊肉给送来了。
  李和让陈永强过来帮着收拾,然后李辉和李隆一帮老爷们下厨,而没有让女人帮忙,男人们都知道男人的口味。
  葱爆羊肉,红焖羊肉,都是他们的拿手菜,有时候不得不承认,好厨子都是男的。
  晚上家里又是满满的一桌。
  王玉兰在医院里一直陪到老娘出院才回到家里,这天已经是年三十。
  “把你给忙坏了,家都不要了。”李兆坤发出了自己的不满,怪自己老婆多管闲事!
  “等你瘫了那天,你三个闺女肯定把你落一边!”王玉兰挤兑了一句。
  “她们敢!”李兆坤说的威风凛凛。
  李和在旁边教李览写春联,怎么裁纸,怎么叠纸,一一给说的很细。
  李览闷不吭声,他老子让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让他写什么他就写什么,不一会儿,就写了一大堆。
  “还不错。”李和倒是没有勉强儿子写的有多好,毕竟这么小的年龄,写的横是横,竖是竖,已经相当的不容易,他鼓励道,“明年可以写行草了。”
  “好。”李览得了老子的夸赞,明显很高兴。
  王玉兰到厨房检查工作,发现两个媳妇把家里果然安排的井井有条,厨房里该准备的都准备了,年夜饭的伙食不差,唯一令他不满意的就是蔬菜过多,肉太少。
  一桌子蔬菜,人家看到了,都会觉得寒酸。
  桌上有肉,才是富裕的象征。
  按照往年的规矩,李福成老俩口都在老大这里,但是今年不同于往年,老俩口却是决定在李兆辉这里过,因为论人丁,老三家最是单薄,从李燕到李阔,没有一个是结婚的。
  所以他们必须给老三家凑点热闹来,要不然一对比老大家热闹的一家子,老三家就显得太凄凉了。
  年夜饭吃完,李和照例带着孩子们窜门,只要是本庄的亲戚都去给拜了年。
  回到家,大壮、陈永强等人就来拉他去打牌,他没推辞。
  这次打牌的地点是陈永强的新盖的养猪场,顶上是钢筋梁和雨布,中间是过道,两边是猪舍。
  要不是进到里面来看,还以为是蔬菜大棚。
  因为还没放猪仔,倒是崭新的,里面只放了一些农用的工具和化肥种子。
  陈永强在过道上置了二张大桌子,猪圈里又放了两个炭盆,一时间,猪场里暖烘烘的。
  李和笑着道,“别搞的煤气中毒,一个都活不成。”
  陈永强指指右上边的一个窗口道,“通着风呢。”
  “那就好。”李和感觉到了闷热,把袄子干脆脱了。
  “你说这股票还能涨吗?”打牌的时候,刘老四顺势提了这么一嘴。
  虽然刘老四对着的不是李和,也没提李和的名字,但是所有人都是望向了李和,吵吵闹闹的隔壁牌桌也安静了下来。
  “看我干嘛?”李和没辙,“我又不是股神,我都不炒股。”
  “二和,这里就你最能,不问你问谁啊。”陈永强说的一点都不客气。
  “买吧,看着买。”李和记得是牛市,但是什么时候结束的,他倒是记不得了,因此补充道,“但是我丑话说前头,我可不保证一定涨,我只是根据未来的市场行情,感觉不错。手里有100块,也只能买十块钱的,要不然亏了,有的你们哭。”
  刘老四嘿嘿笑道,“有你这话,我就安心了。”
  “悠着点吧,你们。”想劝他们不要炒股,那是不可能的,李和也懒得多说。
  这一晚,以他输2000块而结束。
  回到家,已经是凌晨四点,家里人已经起来忙活了,他不好再继续睡觉,只能在何芳的埋怨下帮着从井里打水。
  何芳道,“你以为你还是年轻小伙子啊,这么熬,身体能受得了吗?”
  “这话说的。”李和把一桶水倒进缸里,一边打着哈欠一边强撑着道,“我又不是七老八十了。”
  嘴上硬,但是吃完早饭以后,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就是洗了一个脚,然后插上门,往床上一趟,谁喊他,他都没应。
  一觉睡到中午十二点多。
  等他醒来,眼睛都有点花,看闺女一直在那乱晃,“乱跑啥,小心摔倒。”
  “爸爸,我没跑。”李怡委屈。
  李和没说话,从井里打了一桶温乎的水,洗了一把脸,人才算好受一点。
  “打死也不喝酒了。”好半会,他才嘟囔出这么一句。


第0973章 不公
  但是,没有是如意的,他刚洗完脸,桑永波就来喊他吃饭。
  要是李辉等人,他也就直接拒绝了,因为彼此相熟,不去的话,对方也不会怪他。
  而桑家好不容易喊他吃一顿饭,他要是不去,就是不给面子了。
  到了桑家,令他意外的是吴驼子居然也在。
  桑家兄弟一直是不同意老娘和吴驼子在一块的,所以向来没有给什么好颜色。
  农忙的时候,驼子会一厢情愿的在田地里帮衬桑家兄弟割麦子,挑麦秆,麦场里抢收,而桑老太呢,照样还像以前给看孩子、做饭。
  虽然已经做到这个程度,可是吴驼子从来就没有踏过桑家的门槛,更别提吃碗饭,喝口水了。
  眼看这吴悠都要上初中了,李和想不到两家居然一下子和解了。
  陈永强悄声道,“永波上次出车祸,驼子给了一万。”
  “这是算借,还是算白拿?”李和乐了,再过十年,一万块钱都不算小钱,何况是这会。
  李辉道,“驼子有钱,咱们管不上。”
  “确实是不差钱。”李和虽然听出来了这话里的讥讽,可是也承认这说的是实话。
  驼子虽然年龄大了,不管是跑船还是伺候庄家,都是有心无力,体力和精神头上都慢上了半拍,但是他是老来转运,因为和招娣关系亲近,在船上和大卡车都有干股,即使是每年啥都不干,也是躺着收钱。
  哪怕不算这些干股,光是他和何老西在债券及其股市上的收入就是不少,分到手的怎么都有十来万。
  这年头日子过好了的人家是慢慢多了,可是在全县找出有十万块钱存款的不多。
  中午在桑家喝完,晚上又是大壮喊,李和又是继续喝。
  当晚回到家,眼睛只剩一条缝了。
  第二天,他又带着一家老老少少去河湾了。
  姥姥姥爷那破旧的小屋子,看的他直挠头。
  “天晴下地基。”李和也不等着喜子去他家了,当着喜子媳妇的面,往桌子上放了五万块钱,“交给你了,你也别拖了。”
  “用不上这么多。”与自己媳妇的眉开眼笑相比,喜子怎么都掩饰不了自己的尴尬,“就三间瓦房,顶上用木梁、青瓦,墙面红砖,地上水泥,两万块都是顶天。”
  “就这吧,剩下的给孩子买点吃的。”李和也不磨叽了,再等下去,估计又是猴年马月。
  “大老表,你坐着,我来做饭。”喜子的媳妇第一次这么热情的招待李和。
  “我去大舅那边看看,回头来。”王玉兰她们先去的是大舅那边,他是先来的喜子这边。
  大舅王玉善的两层小楼,在村里算是独一份,有点鹤立鸡群的意思。
  李和刚贴近大舅家的两层小楼,就瞧见王玉兰带着媳妇、孙子从里面气呼呼的出来了。
  “走了。”何芳往后张望一下,然后转身拉着李和一起走。
  “怎么了?”李和好奇。
  老四道,“阿娘每年都给大舅和老舅钱,听大舅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嫌阿娘给的不均,他得的少,老舅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