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1979-第3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是他们的领导?”
  “有话你说。”李和呲溜一下,一盅酒再次下肚,他不得不说,这张魏桥送过来的西凤酒很是不错,毕竟售价在那放着呢,一瓶特珍先秦就要2400多,算是目前国内最贵的白酒。
  虽然这两年白酒每年的涨价幅度都在30%以上,但是茅台最贵的酒也才200多而已,光是价格就没法和西凤酒比。
  “市里的领导对你们很失望!”宋秘书拍着桌子,先声夺人。
  桌子咣当一下,李和的酒杯差点洒了,他很不高兴。
  这种陶瓷酒盅,一次性大概可以装5钱,洒掉一杯也就是100多块钱没了!
  太浪费了!
  浪费可耻!
  特别是对他这种嗜酒如命的人来说!
  “跟我有什么关系?”
  他如实说。
  领导们失望不失望,和他一毛钱关系没有!
  “什么?”
  宋秘书以为自己听错了!
  “我们李总说的很明白呢,和我们没有关系。”金琳善解人意的帮着重复了一遍。
  “你别忘了这里是什么地方!”宋秘书接连被这样奚落,终于绷不住了。
  李和笑着道,“你找我有事?”
  “你明知故问,这是典型的目无法纪。”宋秘书把一份文件丢在桌子上,冷笑着道,“这份文件你们看看,希望你们顾全大局,牺牲小我。”
  晃晃酒瓶子,酒没了,李和也就不再喝,把碗里最后剩下的几粒米贱兮兮的舔干净,才抹抹嘴。
  点起烟后,慢悠悠的道:
  “目无法纪的人应该不是我,我想有些人应该是不懂法的,包括宋秘书你在内,按照新颁布的《公司法》,股份制企业只有董事会、股东会、监事会三方具有管理权、决定权和监督权,那么宋秘书,你这样大张旗鼓的,是什么意思?”
  有的国企虽然已经实行了股份制,但是没有摆脱计划经济模式下的行政隶属关系。
  董事会成员和总经理不是按规定程序产生,从董事长、总经理到企业高层仍然由上级主管部门任免,还有的改组前原党政班子集体入董事会,形成决策层和执行层合二而一,一套人马。
  有的企业改组为股份制后,仍然同财政部门签订承包经营合同书。在行政上作为政府部门的直属企业,在财务上的隶属关系还要归财政部门管理,形成一仆二主,倒增加了婆婆。
  “股份制目前还只是试行阶段,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中,我们主管部门当然要进一步规范企业改制上市过程中的资产重组,给予指导意见。”
  宋秘书不以为意,要不是因为现在实行了股份制,他真不用来这里受气,不管怎么样,这个程序要走,不然较起真,抓住毛病,也是个事。
  李和笑着道,“为了避免不合格的大股东和管理层伤害中小股东利益,地大集团已经同磨研所已经提请召开股东大会。”
  “召开股东大会做什么?”宋秘书皱着眉头。
  李和道,“股东大会的目的主要是讨论是否要增资扩股,充实资本金以增强四砂厂抵御风险的能力,重置股权结构以完善其内部治理,支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他不准备带他们玩了。
  这些都是老套路了,越来越多的合资或合作企业在华经营数年后,通过增资扩股,转变为母公司控股型合资企业甚至是独资企业。


第0764章 意想不到的狙击
  目前合资企业中,外资增资扩股得以轻易实现的原因,主要在于有关合资企业的立法缺乏限定性规定,并且合资企业运营实践中的操作不规范所致。
  按照目前的政策来说,增资不需要三分之二股东,更不用需要全部股东同意,也完全可以单方面增资,如果原股东不认购新增资本,他的股份当然就稀释了。
  他不怕得罪本地所谓的地头蛇,四砂最值钱的就是技术、员工和他之前投入的设备,实在混不下去,大不了搬迁,从工人到设备都可以给挪了!
  有本事从苏联挪过来,他就有能耐挪走!
  只是不到那一步,他不会这么做,毕竟整个这一片的投资环境还是不错的,论政府信誉,在全国都是排的上前五的。
  绝对不像有的省份,混到政府信誉破产,曾经有一个省份,混到被国开行提请证监会、银监会、发改委暂停政府及企业融资,并倡议所有金融该机构全面停止购买该省政府及地区债券。
  “这是什么意思?”宋秘书对于这个新名词并不陌生,作为一个秘书,除了要笔杆子溜,还要学会与时俱进。
  李和不顾对方的脸色,摊摊手,“请拭目以待。”
  不再搭理对方,其实他现在对那个张魏桥比较感兴趣,也是传说中的牛人啊,只是他对其事迹了解的并不多。
  “李总,谢谢,真是客气了。”
  李和请吃饭,这让张魏桥受宠若惊。
  李和笑着道,“坐吧,不用客气,这酒还是你带过来的,我也是借花献佛。”
  “谢谢,谢谢。”张魏桥接过李和倒满的酒杯,先和李和碰杯后,站起身又朝着齐华等人遥举,一饮而尽。
  “好酒量。”李和竖起大拇指。
  “李总,这里我是地主,有什么吩咐你尽管说,这关系我还是有点的,大的不一定,小的肯定没问题。”张魏桥豪气的很。
  “没事,你能过来,已经是情谊,我倒是说于德华这个人多嘴呢,来麻烦你。”李和笑着道,“生意可好?”
  张魏桥道,“承蒙于总的关照,全国棉纺全行业连续亏损6年,目前只有我们的棉纺厂这两年越发兴旺,出口订单都做不完。而且资金有缺口,于总还千方百计的主动帮我介绍银行贷款,对于兄弟的情谊,实在是没话说。”
  李和问,“是找通商银行贷的款?”
  张魏桥道,“你也认识吴经理?”
  “吴经理?”李和哪里知道是谁,“董事长姓黄,叫黄炳新。”
  “黄炳新?对,我记得董事长是叫黄炳新,虽然我也有点身家,可是跟人家一比,没法比啊,所以还真没机会见。李总,听你的意思你很熟?”
  “恰巧认识。”李和笑笑。
  “李总,真是……真是……”张魏桥费了半天的脑子也没找到合适的词,急的额头冒汗。
  “张总是想说交游广阔吧。”金琳适时的接了一句。
  “哎,不好意思,我就小学毕业,没什么文化,十来岁就进了油棉厂,厂子是做榨棉籽油的,我就是在里面扛棉包,一袋一百斤的棉包,每天扛几十袋,连看书的机会都不多。”张魏桥乐呵呵的拍拍脑袋,“好不容易大前年在皖北财大弄了个大学学历,还是个糊弄人的玩意。”
  “老哥是个实在人。”李和哈哈大笑,给他又倒了一杯酒,“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也主动说,一点都不用客气。”
  “没有,没有,于先生已经很关照。”
  张魏桥的话刚说完,董浩的手提电话响了,接通以后就递给了李和。
  李和向张魏桥表示了下歉意,就出了包厢去接电话。
  “李先生,索罗斯联合对冲基金开始做空银岛贸易旗下的一家上市公司。”郭冬云在电话说的并不着急,好像早有预料。
  毕竟她在英国英镑一役上把量子基金坑的那么惨,不找她报仇雪恨才叫有问题,果然现在就来了。
  李和笑着道,“他敢做空,我就敢接盘,把他输的裤子都没了。”
  他也同样有这个心理准备,出来混的早晚是要还的,杀人人杀,相酬之道,置不为理也。
  “李先生,美国穆迪已经将这家公司的高级无抵押债务评级下调至「B3」。评级展望维持为「负面」,认为其财政状况已转弱至更为相称于「B3」评级的水平。所以我已经让公司管理层准备召开投资者年会,表明公司当前生产经营正常、稳定,业绩同比增长大,经营性现金流入充足,从未发生过债务逾期的情形,偿债能力无重大不利变化……”
  “不用这么麻烦。”李和强硬的打断,“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几个刚毕业的MBA毕业生就在我面前指点江山,他们不配。”
  大部分上市公司禁不住狙击的原因就是资金流动性不足。
  砸盘接盘无非都是钱的游戏,他现在最不差的就是钱。
  即使是那帮子最喜欢浑水摸鱼,擅长蚂蚁咬大象的美国秃鹫集团,比如amerson Analytics,他也不惧怕,也照样让他穿叉子出去,有钱任性。
  “把消息给我散出去,让老于和老沈,还有黄炳新他们,包括我们国内外投资的企业和单位,以后拒绝以任何形式与穆迪展开合作,拒绝穆迪评级!”
  如此评级结果,颠倒黑白。
  对于评级机构来说,要么落井下石要么锦上添花,说白了就是个墙头草而已。
  拿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来说,危机发生之前,评级机构作为专门跟踪观察地球上各类经济体的研究,为何没有提前的警预评级呢?
  既然穆迪敢联合索罗斯坑他,他没有低声下气的道理。
  “我领会你的意思了。”李和要硬碰硬,郭冬云也没有反对,她之前的做法无非是一个正常的公司流程,现在李和主动说不走寻常路,她高兴都来不及,因为她们有这个底气。
  从来没有哪个机构敢做空高盛、贝莱登、哈撒韦公司、沃尔玛,因为它们是巨人!世人皆知!
  而敢于做空银岛贸易旗下公司,只因为她们太低调,还从来没有展露过牙齿,虽然在英镑战役里,她们有很不错的斩获,可是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她们还是太低调!
  低调的并不为人所熟知!
  没有人真正意识到香港银岛贸易的依仗,没有意识到通商金融集团、达美集团、远大集团、远大投资集团、巴福集团、金鹿集团都是紧紧围绕在一起的。
  “穆迪是上市公司?”李和紧接着问。
  “是的。”郭冬云没有否认。
  “我不舒服,他们也别想舒服了,往死了弄。”李和发狠,“缺钱找潘友林和黄炳新。”
  挂了电话,李和心里依然不怎么舒服。
  “李总,有事你说。”张魏桥发现刚进屋的李和脸色不好看,好像很气愤。
  李和笑着道,“没事,一帮跳梁小丑在那跳来跳去,有碍观瞻。”
  两个人又随意聊了聊,这顿饭就算结束了。
  第二天他又宴请了冒着大雪而来的张文郁。
  “真是辛苦了。”
  张文郁感叹道,“辛苦谈不上,跟年轻那会根本没法比,我们什么没经历过?跑点路能算什么,出门都是车,舒服的很。就是这年龄大了,身子太重,力不从心啊。”
  “我可不想听你想当年。”
  这些都是老年人的通病,包括李和自己。


第0765章 不带你玩
  “你小子啊,现在是越来越不得了,都这么大规模了,还这么没个正行。”张文郁笑着道,“你这些年是赚的越来越多了。”
  “岁月静好,够花就好。挣多挣少还不是那么回事。”李和见张文郁不动筷子,就催促道,“是不是不合你口味,你看看要点什么?”
  张文郁朝旁边的服务员招手,笑着道,“小姑娘,麻烦给我加盘油豆腐,用菜籽油或者花生油都行。”
  张文郁带过来的一个中年男人,也站起身跟着服务员过去,附耳小声跟小姑娘说些什么,小姑娘不停的点头。
  “小姑娘,等下。”李和好像明白了什么,对服务员道,“麻烦全部撤了,只上牛羊肉和鱼、然后加点素菜,只能用菜油。”
  张文郁摆手道,“不用那么麻烦,你们能吃,就多吃点,我可没那么矫情。”
  “抱歉,张所长,我可真不知道。”人家不吃猪肉,上个红烧肉放这里,不是故意恶心人嘛。
  就像他自己不吃蛇肉,有一次他去深圳,大家请他吃饭,里面就有太史五蛇羹,除了喝点酒,他基本什么都没动!
  李和果断的都让服务员给撤了下去,他自己一顿不吃也不会死。
  然后他又犹豫着问题,“那这酒能喝吗?”
  他记得去苏联的时候,他们一帮子在一起,这些人都是挤在一起吃饭的,他倒是没有刻意观察过。
  张文郁生气的道,“不给我酒喝,我就敢跟你绝交。”
  “那就不醉不归。”主菜还没上来,只有几盘花生米,李和推到张文郁等人跟前,然后端起杯子,“花生配酒,越喝越有!”
  这才是国民下酒菜!
  “我没走滨海,我是直接向南从石门到德州、济南、然后再到莱芜,这么一路绕过来的。”张文郁边喝边说道,“这边的情况比我想象的好,从电解铝到压延加工业都是挺不错的,竞争性很强。”
  “我说你这么这点路走了这么时间,原来还跑了这么多地方。”李和笑着道,“全国轰轰烈烈搞承包制的时候,这里已经在实行股份制了,地方领导人有想法,经济自然不会差。”
  八十年代中末期,齐鲁就提早开始企业改革,走在全国前列,眼前来说,齐鲁的国有企业改革特别是股份制改革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成为中国股份经济最为活跃和股份制企业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
  张文郁点点头,并不否认,只是道,“我刚刚来的时候,会了几个老朋友,说是张店水泥也在搞股份制,这可是一家大厂,有没有想法?”
  李和摇摇头,“如果当前的股权二元结构还没有改变,我就不参合了,我不反对国有股,甚至都是国有股所占比重雄居首位,我也没意见。但是搞活企业的逻辑顺序应该是通过产权关系的变革,达到经营机制转换的目标,塑造以企业法人为主体的股权结构则应作为股份制的改革取向。而现在呢,就像四砂一样,领导结构都没变,像你们磨研所和我都是股东,基本没有任何的处分权,此时咱们作为股东对公司的唯一权利仅仅是收益,即领取股息和红利。”
  张文郁道,“可是你在国外也投资了很多企业,也没有决定权吧?”
  李和道,“在国外是钱说了算,资本为王,管理层不听话,我随时能把他给换了。”
  “你的意思是你想控股?”
  热菜不停的上来,张文郁只夹了一筷子的白菜,看到李和疑惑的眼神,就笑着道,“年龄大了,清淡一点好。”
  “不一定,看情况,我只看管理层。”李和说的很随意,吃一堑长一智,他现在是明白了,之前投的钱和设备不少肯定是打了水漂。
  但是他本来就是抱了普遍撒网,重点逮鱼的心思,投十家,亏九家,只要有一家成,就这还有的赚。
  不一定要控股,可是遇到好的管理团队,比如魏桥、海尔、海信、兖矿、南山、潍柴,他不投钱,不是傻了么?
  他还有一批美元国债,马上就要到期,准备全部投入到国内,只要是能投的,他都会投。
  中国500强,他投上一半,世界500强,他再投上百十家,想想都够霸气!
  “电力企业现在不少也在搞股份制,你可以多走走,多看看。”张文郁笑着道,“齐鲁电力现在就正在搞。”
  “这个倒是可以看看。”
  李和实际上有点犹豫,实际上电网和电力这一块是最明显的地域抱团,这一领域混的像样的不是齐鲁人就是从齐鲁走出来的。
  想参股赚点钱可以,但是想正儿八经的搞出名堂,估计难。
  就像在全国各地终端建材市场,特别是那些卖陶瓷的,没有本地人,没有外地人,绝大多数都是胡建自己人。
  外面人想进去,难的很。
  接着几天,他就跟着张文郁,一连见了好多人,大部分都是四砂的小股东,他更见识到了什么叫抱团,除了同学、同乡,还有一种叫同僚。
  论级别,他们这些国企也就局限于正厅级,级别上和市长相同,可肯定没有市长职权大。
  但是令李和诧异的是,大家一起去市政府,从书记到市长集体下来迎接陪同。
  那个被众星拱月般簇拥的济石化的总经理背着手,指点江山,其它人不时的点点头,一副受教的模样。
  张文郁笑着解释道,“他以前是济石化总经理,现在提上来,分管工业工作,你说呢。”
  “还能这么玩?”
  李和无奈的笑了。朝他拱拱手,“我对你的敬仰之情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少扯没用玩意。”
  张文郁嘴上虽然不屑,但是面有得色。
  看着一行人在那热热闹闹,李和倒是没有跟着进去,转身就走了。
  他自己住的酒店已经客满,据说是被韩国客商给包了,他只能把张文郁一行人安排在不远的国际酒店。
  从酒店出来,他看到有卖烤红薯的,就围着人家炉子,一边烤火一边吃。
  “李先生。”齐华用手戳戳他。
  “嗯?”李和发现一个老头子正眼都不眨的盯着他看。
  金琳道,“李先生,他看你好长时间了。”
  李和笑着道,“也难怪,我这样拉风的男人,是那样的鲜明,那样的出众,那忧郁的眼神,唏嘘的胡茬子……喂,你们几个什么表情?”
  金琳几个人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