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1979-第3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飞道,“李老板,听说第四砂轮厂亏损的厉害,工人工资都发不出来了。”
  “这个我还真不清楚,你怎么知道的?你好好的服装不做,怎么关心你这个了?”李和没有听郭冬云说过。
  唐飞正色道,“不瞒你说,我在做倒爷之前是砂轮厂工人,做的就是磨具,其实最懂行的就是磨具,对于你能够收购加尔文磨具厂,我是非常钦佩的!这是为磨具行业做贡献呢。所以自从这个厂子合并到第四砂轮厂之后,我一直都有关注。”
  “那把你知道的和我说一说,怎么会亏损呢。”李和递给他一根烟,起了讨教的心思。
  同时有点不对味,他自己厂子的状况,还需要问外人。
  “第四砂轮厂主要的产品是立方氮化硼和金刚石切削工具,飞机、汽车、船舶这些大行业就不说了,就是光轴承、工具、机械等行业每年都要用不少。”唐飞见李和有兴趣听就打开了话匣子,“要是以往他们的产品在国内还是不错的,但是这两年日苯和韩国的磨具不知道来了多少,就成了滞销……”
  “据我所知,第四砂轮厂的技术水平原本就不差,再加上加尔文磨具厂的技术,在国际上也算是一流水平了,怎么会不如日苯的产品?”这一点李和有点不解,其它的他不知道,但是有一点他很清楚,前苏联的超硬材料水平是完全可以碾压日苯和韩国的,他基本是把加尔文磨具厂和乌拉尔研究中心给搬空了,这些技术和工艺也没有多大的消化难度!
  唐飞道,“就是因为技术水平好而亏损我才觉得可惜呢!像多孔缝隙式隧道窑,镁硅刚玉制造工艺,锆刚玉制造工艺,炉电除尘装置,重负荷树脂砂轮多层热压机、橡胶磨皮隧道式硬化炉,这些日苯人看了也得流口水!所以技术上肯定都是一流的,差就差在管理上,这管理一差,成本上就不划算,价格上有时候比进口的还高上一大截!”
  他边说边叹气,还甚为可惜。
  李和问,“那现在是什么情况?”
  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的差距不止是技术和产品,还包括对技术的前瞻性、对市场趋势的不同判断,以及管理水平上。
  他也想去改善管理,但是因为他不是控股方,他想插手都不一定有机会,只能多了解看看。
  唐飞道,“这就是我想和你说的,现在日苯人提出要和他们合资,他们好像挺认可的。”
  “合资?日苯人这是做春秋大梦啊!”李和冷笑道,“老子费了那么大劲搞回来的设备和技术,想这么来占便宜,可是没门。”
  随着中国对于外资的逐步深入开放以及外资企业一直享受超国民待遇,中国的企业开始学着与狼共舞,随着时光的推移,中国的一小部分企业开始有点像“狼”了,个别甚至超越了“狼”,但是更多的是被“狼”吃掉或者甘心做一只“小羊。”
  由于地方政府对外资的倾向性和招商引资的需要,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发展一般都顺风顺水,表现出了无数风光,体现出了无处不在的优越。
  更刺激国人神经的是少数的外国企业控制着大多数行业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处于绝对的市场垄断地位,外国企业在给中国带来资金、管理和技术的同时,也攫取了大量的市场财富。
  唐飞道,“所以我才和你说的,要是真和日苯人合资了,那才叫亏!这么好的厂子,要是给了日苯人,真是瞎眼!我是在这干着急,辛亏今天遇到你了!”
  李和拍拍他肩膀,“那谢谢你了,这事我知道了。”
  “李老板,那千万不能和日苯人合资啊!合资了,这个厂子可就是毁了!日苯人想要的是技术,可不会管这个厂子的死活!”唐飞说的很是激动。
  李和笑着道,“你懂磨具,做什么服装啊,大材小用了。”
  唐飞嘿嘿笑道,“我就是个普通工人,耍个嘴皮子有能耐,真做起来就差个劲了,再说磨具投资挺大的,我可玩不来。”
  “我看好你。”
  “谢谢李老板,谢谢!”唐飞明白,等得李和另眼相看意味着什么!“李老板,就你一个人?”
  哪个大老板出门不是前呼后拥的!
  像李和这样松松垮垮一个人出门的是不多的!
  李和笑着道,“那还要几个人?行了,就这么着,我电话给你,有什么消息第一时间给我电话。”
  “哎!”唐飞高高兴兴地接了李和的电话号码,紧紧的攥在手心里。
  李和笑着转身走人。
  回到家之后,他第一件事就是郭冬云打电话。
  “郭总人在,她已经责成投资部正在处理这件事。”接电话的是郭冬云的秘书。
  “让郭冬云稍后给我电话。”
  听见闺女的哭声,李和没心思和秘书多说,慌忙挂了电话,隐隐间他觉得有必要亲自去一趟青州。


第0733章 青春期与更年期
  “我的小宝贝嘞,怎么了?”
  他把闺女从摇篮里抱起来,在怀里哄来哄去,还不时的朝外面张望,何芳和老太太都不知道去哪了,关键时刻还得靠这两个人。
  “妹妹饿了。”李览腾腾地拿桌子上的奶瓶,跳起来要往李怡的嘴巴里塞。
  “一边去,凉的,妹妹不能喝,去看看你老娘在哪里,喊回来,就说妹妹醒了。”李和推开李览递过来的奶瓶。
  李览摇摇头,“妈妈买菜去了。”
  “你姥姥呢?”闺女的哭声越大,李和的心越焦急。
  他有点怪何芳的意思,也真是心大,只留两个不靠谱的孩子在家,特别是他们这种是能跑会跳,狗都嫌的年纪。
  “姥!”李览迅速的跑到后院喊老太太。
  “小祖宗嘞,别哭,爸给你弄吃的。”李和把李怡放在地上,让她扶着椅子。
  他在一边手忙脚乱的给她冲奶粉,她就扯着嗓子可怜巴巴的喊“妈妈。”
  奶瓶好不容易灌了奶粉加了开水,可是奶粉居然化不开。
  李和没办法,拿来筷子搅拌,还是没化开,不得不重新冲了一瓶,这次倒是成功了,当他以为已经可以给闺女喝时,又发现奶太烫,不得不打开盖子,把腮帮子都给吹的生疼,兑奶粉的路上可畏是一波三折。
  等到温度差不多,他把奶嘴塞给闺女,她脑袋就像拧了发条,不停地从东转到西,再从西转到东,再转,再转。
  “嘿,你这是要造反啊!乖啊,试试,不错的。你再不喝,我可就喝了!”
  “哎呀,要换尿片。”老太太一进门就熟练的扯下来李怡屁股上的尿片,开始给她换洗,这样她才安稳下来。
  李和也才松了一口气,带孩子不容易。
  “你不是说去学校找吴教授吗?”何芳大包小包不到拎着进门,发现李和坐在门槛上发呆就笑着道,“你要刮胡子了。”
  “今天是休息日,找个鬼哦,你也没提醒我一下。”李和跟唐飞分别后,好奇街面上的人那么多,才发现今天是休息日,因为没有工作,他把日子都给过颠倒了,对日期什么的都已经不是太关注。
  何芳噗呲笑道,“这个怪我,我都没想到。中午给你做粉蒸肉?”
  “再好不过。”李和是一贯的肉食动物,无肉不欢。
  趁着何芳去做饭的功夫,他进屋把胡子给刮了,刮完之后去厨房给何芳搭了把下手,也就是切切辣椒,剁剁葱姜。
  何芳对着他的脸看了一会,又看了看那好不容易长出来的一点头发,然后就开始板着脸。
  李和问,“你这又生的哪门子气?”
  何芳生气的问,“你知道你错在哪了嘛?”
  李和问,“什么意思?难道我不错,就不能被你骂了嘛?”
  何芳阴狠狠的道,“马上天要冷,你别再给我剃光头,留个板寸就差不多。”
  “我现在处在青春期,有很强的逆反心理,脾气不好哦!没事可不要惹我。”
  何芳没好气的说:“少说这些,老娘正处在更年期,脾气更不好!”
  李和把切碎的辣椒放进锅里,笑着道,“你这一家之主管的也太宽了吧,管天管地中间还想管空气!”
  何芳冷笑道,“李老二,你还让我出去见人不见人?你不怕丢人,我还怕呢!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局子里出来的呢!”
  李和不屑的道,“我剃光头碍谁事?看不过眼不看就是。”
  “你别那么自我行不行?你夏天剃光头我就不说了,大冬天搞个大灯泡那是什么意思?”
  “得,还是真应了那句话,夫妻之间最容易互相看不顺眼。”
  李和颇为无奈,到了他们这个阶段,是能够同呼吸,共命运的,即使是睡觉的时候放个屁,都不忘把对方捂在被子里。
  “还有一句话,再幸福的婚姻也有一万次想掐死对方的冲动。”何芳吧嗒一下,把刀往案板上一剁,“躲远点儿,溅你一身血……我告诉你,李老二,一段时间我都不能进厨房,不自觉的会看看刀……”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啊。”李和悠悠的道,“更年期啊,是病,得治。”
  “你这懒病我才要给你好好治治,从明天起,孩子什么时候起来,你就得什么时候起来。”何芳不为所动。
  “啥?”
  五点钟起床,简直是要他老命了。
  他上学的时候,都没这么认真过。
  “我起来那么早干嘛?”
  他是一万个不能同意的,这日子安逸惯了,哪里还能去受罪。
  何芳道,“摸摸你小肚子,都是一圈赘肉,你多长时间没跑步了?明个开始,给我认真跑步去,听见没有?”
  “嘿,你这倒是嫌弃我了。”李和纳闷,这波攻击来的这么突然,他居然毫无准备。
  何芳道,“别废话,明早喊你,别连儿子都不如,他可是五点也就起来了。”
  “行,知道了。”李和先糊弄下再说。
  中午饭过后,他还没准备泡个茶,就被何芳给拾掇着把鸡笼给清理了。
  “这是没谁了!”
  这活向来都是何龙做的,可是他倒真不好找这个理由,因为本来真不该何龙做的。
  所以,他不做也得做,这本来就是男人该做的家务事,不过幸好苍天有眼,干到半途的时候,小威这熊孩子来了,让他给抓了个正着。
  只是还没准备把挑子撂给小威,何芳就发话了。
  “别耽误人家正事,忙着做新郎官呢,这几天肯定忙。”
  李和诧异道,“你小子良心发现了?”
  小威不好意思的道,“哥,我们俩年龄都不小了,是时候了。”
  李和笑着道,“好好对人家富贵,成熟一点。”
  小威笑着道,“我知道的,她是个好姑娘。”
  何芳问,“家里准备的怎么样了?有什么要帮忙的,尽管对我和你哥开口,没什么不好意思。”
  “谢谢嫂子。”小威继续道,“我们也买了一个胡同的大院子,我们俩也都不喜欢筒子楼,这几天再给布置布置就能住人。”
  李和问,“饭店安排在哪里?”
  小威道,“寿山叔的饭店,菜式都他帮我安排了,我少操了很多的心。”
  “那就好。”
  对于杨富贵和小威有个结果,李和还是挺高兴的。


第0734章 政策性亏损
  “我晓得怎么做,哥,你放心吧,我不会让你失望的。”小威摸了摸头上的锃亮的头发,傻呵呵的直笑,他大概是受了李和的影响,连对发型的审美都朝着李和这个方向发展,以前的三七分不见了,现在取而代之的是快露出头皮的板寸。
  不过他还算是好的,黄国玉更绝,学着李和直接刮成了大光头,一闪一闪亮晶晶。
  “你不适合留短发。”李和给了他一个否定意见,脑壳的形状很重要,每一颗能保持住的光头都有一个让自己暗暗得意的完美脑形。
  他可以,黄国玉也能凑合,唯独小威这种国字脸不适合。
  至于谢顶的,不管是什么头型,还是最好留光头的好,中间已经没有了,就不要抱着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把两侧头发留长了,干脆剪个光头,豁达一些!
  而且说不准剪了一次以后就一发而不可收拾的爱上抚摸自己的头皮那种超快感!
  小威嘿嘿笑道,“我习惯了,就这样挺敞亮,好打理,高兴了早晨刮一下,不高兴了也不用打理,省事!”
  李和摇摇头,懒得再多说。
  小威走后,他还没躺在椅子上眯一会,就听见了李览的哭声,他没有在意,毕竟这熊孩子有时候确实是欠收拾,可是李览的哭声越来越大,他心里就不是滋味了。
  “喂,你这娘们有完没完?”李和上前夺了何芳手里的竹条。
  何芳道,“我管孩子你别插手,一边去,看闺女醒了没有。”
  “有这么管的吗?下手没个轻重了?”看着儿子屁股上新鲜的竹痕,李和知道这顿竹笋炒肉是结结实实的,没有一点假,他气恼何芳居然下得了这个手。
  何芳道,“要不你来管?”
  李和没好气的道,“我管就我管!”
  “行,那就你管吧。”
  下晚的时候,何芳就实现了她的承诺,她自己在家洗衣服晒被子,让李和送李览去少年宫。
  李和当然没得推辞,只有李览是满脸的不情愿。
  “快点,你以为老子高兴带你去呢!你这娃就是欠揍!”
  李和没好气的给他提着装舞蹈服的袋子,一边数落他,中午的时候白替他说情了,这孩子简直没念一点好。
  爷俩一起到了少年宫,门前早已是车水马龙,四面八方的人们领着自己的孩子聚拢在少年宫,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班。
  有的是爷爷奶奶,更多的是父母。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孩子的兴趣,什么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李览的眼神一直对着旁边的肯德基张望,然后又可怜巴巴的看看他老子,甚至对着坐在里面的孩子露出了羡慕的神色,喉咙还一耸一耸。
  “想吃?”李和心里一软,有时他也心疼儿子的,毕竟谁有这么强势的亲妈都不是好事。
  李览小鸡啄米似得点头。
  “得,老子带你去吃。”李和立马大度的带着儿子要进去。
  “妈妈不准吃。”李览有点犹豫。
  “傻里吧唧的,不跟她说不就得了,走吧,想吃多少都行。”李和想想都替儿子委屈,麻蛋,原来吃个肯德基都是奢侈!
  他还是希望儿子有一个快乐的,玩耍的童年,不想让他从小就背负太大的成年人的压力。
  没姥姥和她妈监管,李览可是高兴的把肯德基里面的东西点了一个遍,吃的不亦乐乎。
  李览上课的时候,李和就坐在走廊里的椅子上,时不时的往舞蹈教室里面张望一下。
  透过舞蹈教室的窗户,他看到五岁的儿子夹在一群五六岁的小女孩中间压腿、练一字马,总有一种怪怪的感觉。
  在走廊里待的着急了,他就走到外面,和不少家长一样站在少年宫的台阶上抽烟。
  一个穿着黑色夹克的男人在看着他,他也在看着那个男人。
  “李教授,好久不见。”那个男人先招呼李和。
  “哟,张厂长,你怎么得空来这里。”李和也笑着打招呼,眼前的这个人是漂染厂厂长的张伟生,之前他和王小花掐架,还是他帮着调解的,想不到会在这里相遇。
  张伟生递给李和一根烟道,“你也是送孩子来的吧?我也是一样,我女儿在钢琴班。”
  李和问,“厂子里不忙?你这么空闲?”
  张伟生摇摇头,“忙什么忙,都是瞎忙,我们厂子还能活多长时间我都不清楚呢。”
  李和问,“不能吧?你们好歹也是千人大厂吧,设备和技术都不错,怎么会活不下去呢?”
  张伟生道,“前些年是不错,可是这几年就不行了,苏南那一片地的棉纺和印染的厂子成堆成堆的往外冒,人家有后发优势,技术和设备就比我们新,有的大厂甚至浆纱、纺织、漂染、印染、织布、整理一条龙生产,像我们这种单纯做漂染的还能有什么出息?”
  李和道,“你们底子可是比许多民企好太多了,要设备有设备,要资金有资金,要技术有技术,怎么可能竞争不过呢?”
  他看张伟生的眼神都不一样了,这也太过无能了。
  张伟生叹口气道,“坏就坏在咱们是国企,以前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的就业需要一个坑放几个萝卜,一个岗位可能会派两三个工人去做,因为当时推统收统支,所有的工资都来自政府的财政预算,跟企业没有关系,冗员在企业来说不是负担,再说,咱们一直的效益都不错。
  但改革开放以后,养工人的负担逐渐转到企业来,包括退休职工的养老,过去国家由财政直接拨款,现在也要企业负担。
  我们可是有40年历史的老厂,退休工人就有好几千号人,这个我们怎么承担的起?
  还有这个职工的看病、住房,都是花费!
  你说我们哪里还能有钱做什么技术改造,设备引进?”
  他说的怨声载道。
  不是我军无能,而是敌军太狡猾!
  李和笑着道,“原来是政策性亏损,倒是真的不怨你。”
  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