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1979-第3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熊海洲冷笑道,“为了绊倒我,你该预谋很久了吧?也是煞费苦心了。”
  那话语里似乎有点得意,甚至觉得能让李和费手脚,是挺骄傲的一件事。
  平松在一旁道,“不然你以为你能拿得动这块地?”
  “是啊,以你的财力应该把周边的地都买了下来吧?”
  熊海洲没有理平松,还是直勾勾的看着李和。
  有些事情,他前后一想,也就通达,如果不是这样,不会在他开盘的日子里,周边的楼盘也跟着开盘还同时降价。
  李和点点头,不可置否。
  “是你做事太绝,我向来的原则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是啊。”熊海洲踱步走到窗口,打开窗户,理理衬衫上的领带,“今天天气不错。”
  李和笑笑,不再应声,转身就走,没有再多说的必要,熊海洲已经威胁不到他了,而且有他在,也不可能再翻身。
  刚下楼,却听见嘭嗵一声,然后就是小威的一声尖叫,“哥,他跳楼了。”
  李和怔住了,他没有过去。
  他忘记了,熊海洲也是一个骄傲的人,骄傲到不知道什么叫自卑。
  越是骄傲到极致,越是不能接受失败。
  警车来了,救护车来了,家属来了,哭声,尖叫声一片。
  李和头脑里乱作一团麻,罩着一团雾,浑身感到不自在。十二层,基本没有活的可能性了。
  “喂,我叫熊海洲,我听你班都叫小李子是吧。”
  “我比你大,以后喊我哥。我兜着你。”
  “小李子,怎么样?帮哥递个信。”
  “瞧着没有,这是五块钱,给哥送到都是你的。”
  李和忍着不舒服看着远处的一摊血迹,又回想起那个潮气蓬勃的年轻人,那时候虽然有傲气,可也不失可爱的。
  他捡起地上那张带着血迹的报纸,头条是中央下发《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
  没让任何人跟着,他自己开车回了家,整个浑浑噩噩的。
  熊海洲死了,他没有一点开心,毕竟他们不是生死之敌。
  下意识地朝幼儿的门口望过去,一拨又一拨的小朋友,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蹦蹦跳跳的,跟小鸟一样。他就开始羡慕他们,那是打心底的羡慕,羡慕他们的快乐,羡慕他们的无忧无虑,甚至羡慕他们的蝴蝶结和五颜六色的衣服。
  连午饭也没有吃,躺床上好不容易睡了一会,又被惊醒,好像有人在找他催命。
  是啊,是他害了熊海洲。
  他突然第一次感觉到,他的双手是血淋淋的。
  “老熊,走好,我不是故意的,我没想这样的。”
  很残忍,但这是真的。


第0654章 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今天你不会孤独,肯定不是你一个人,不是你一个人在战斗。”
  这是李和最后的自我安慰,熊海洲的死和他的关系不大。
  当最后一群接到“花”的玩家正在紧张寻找下家时,终场哨声突然毫无征兆地吹响。
  中央宣布终止房地产公司上市、全面控制银行资金进入房地产业,今夜肯定不是熊海洲一个人跳楼。
  闷头抽烟的时候,终于看见了脚尖上的那一点血红,那么的刺眼,让人很不舒服。
  他丢了烟头,脱下鞋子,拿起抹布,使劲的擦来擦去。
  何芳进来说,“放那吧,有时间我给你擦。”
  “反正没事做,闲着也是闲着。”李和觉得怎么都擦不干净,反而越发的用力了。
  何芳依然是微笑,然而说起话却是咬牙切齿,“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居然说没事做?”
  “啊……”李和平躺在床上,微微睁开了一线眼缝,看到她解开了她的裙子。
  起了风浪,风浪热烈的涌动在两人之间。
  仿佛何芳的身下竖着刀剑,让她只能像波浪一样起伏,永远不能落地。一鼓作气,下方的两条细腿颤抖着,让李和跟着一起战栗了。
  夫妻关系又步入了新时代。
  李和突然有仰天大笑的冲动,终于有求着他的一天了。
  但是这种琴瑟和谐没有持续几天,何芳得到了熊海洲自杀的消息,她整个人一天都是不停的叹气。
  “好好的人,非把自己往绝路上逼干嘛。”
  “商场就是战场,也有生有死,如果有一天我也那样,不如不活。”李和也在想,如果他要是命运不济,一朝回到解放前,是否再有勇气重头来过。
  其实他是个弹性很大的人,可以堕落如一摊烂泥,也可以一直奋发向上。
  “胡说什么。”到底是自家男人,何芳赶紧抛开熊海洲安慰李和道,“不要多想其它的,咱们什么苦没受过,再怎么过也比以前强。”
  “那是。”李和傲然的一笑。
  三辆试制车跑完两万公里停在李和跟前的时候,他都差点没认出来。
  故障灯闪个不停,轮胎跑偏了,里程表不动了,滤网被堵住了,手刹的刹车皮快磨没了,线也松了。转方向盘,轮胎不一定跟着转。
  三辆车无一例外,简直要命。
  不过让他感觉安慰的是发动机声音还是很平稳,没有抖动,没有杂音。一脚油门下去,它又会迸发出强大的力量。
  他爬下去看看底盘,一点锈迹没有,悬挂件如此的粗壮,没有松动的迹象,这个是来自苏联的基因。
  这才觉得在高尔基发动机厂上面花的钱是值得。
  有些方面不是钱不够,不是技术不够,而是积累不够。
  “李老板,这车比其它车好多了,老仰说有些数据调动一下,问题不大。”猪大肠在一旁还是帮着仰勇说话。
  “送回去吧,我会给他打电话。”李和摇摇头,这样的车子还是没法上市,否则就是砸牌子。
  正当他在考虑要不要去一趟萧山,方向的电话挂进来,吴在美国遭枪击,正在抢救。
  他愣着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赵青已经在自家的大门口抱着何芳痛哭。
  李和没去安慰赵青,只是对张兵道,“让江保健办签证,同时让他给伊万诺夫打电话,必须确保吴波的人身安全。”
  这种有门槛的事情,还是得让江保健来办,谁让他手里没几个正儿八经的文化人,至于郭复兴还没有用时间证明他的诚实可靠。
  “好,我现在就打。”因为董浩沉闷寡言的性子,接线秘书的活最终还是落在了张兵的身上,他现在除了开车,就是帮着李和接电话,打电话。
  他几乎可以肯定,整个商界,有无数的人在不停地拨打李和的大哥大,总想着攀附点关系或者分一点羹。
  所以,当他每中断一个信号时,立即有另一个信号挤进来,令他应接不暇。
  这些打电话的人,不要说他不认识,就是许多名字甚至连李和都没有听说过。
  电话一旦接通,许多人直接以为他是李和,语气极其热情诚恳,当知道只是一个兼职秘书之后,也没有失了热情,还是左右的寒暄客气。
  他不胜其烦,烦躁的想摔电话,稀巴烂才最好,可是他又不能这样做,还是得应付,告知他们为什么手机的主人不能接电话,比如李老板在厕所,比如李老板在开会,比如李老板在宴客,总要想着办法帮李和遮盖过去。
  手机必须保持二十四小时畅通,还不能拒接,因为说不定就有重要大人物的电话打进来的,那就是耽误事情了。电话没完没了,甚至连中午时间都不消停。
  为了应付这些电话,他恨不得连吃饭都放弃了,如果真的能放弃的话。
  以前他听人家说接电话接到怕,因为听多了电话,耳朵会疼。
  他当时觉得这话太夸张了,现在才知道,这是真的,他的耳朵虽然没疼,但已经麻了。有几次,他烦得不行,真想鼓足勇气对李和说,这个工作我干不了,我还是老老实实给你当司机吧。
  但是,理智又告诉他,这是绝对不行的,他张兵再吊儿郎当,就注定一辈子没出息,只能慢慢熬了。
  而且丁世平和万良友早就对他耳提面命,他要是有一点松散,他们就敢剥了他的皮,不只是为了李和,也是为了他张兵的前途。
  远的谁都不说,就先说李爱军和兰世芳,就因为得了李和的另眼相看,都牛发的不得了。
  就连王元因为帮了李和一点忙,现在都飘上天了。
  这些都还是他们一个起步点的战友。
  张兵不是无欲无求的和尚,他也是要求进步的,有老婆有孩子要养呢,他也幻想着等自己安定下来把婆姨和孩子接过来做城里人。
  “小李子,我跟你一起去。”赵青眼泪婆娑的看着李和。
  “你先试着办签证吧。”李和为难的看着赵青,她这种情况的,眼下再想出去是要耗点时间的,注定是没法和他同行的。
  而李和一行人的签证办下来就很快,江保健去之后,只交了资料,连排队都没用,特事特办。
  在这种细微中,李和终于发现了他隐隐中的那点地位。
  但是仅仅也就这点地位,在民营企业还没有得到完全的认可之前,他这种也只能算是这样了,连李超人都能压着他。他时常也在美美的想,再过些年,他这种人头衔肯定是一张名片印不下的。
  一场大雾笼罩纽约,纽约的高楼大厦消失在了一片厚重的浓雾中,女神像被浓雾环绕,颇有点“腾云驾雾”的架势。
  伊万诺夫被一下飞机的李和瞪着半天不敢说话。
  “谢谢你伊万诺夫先生。”李和有理由埋怨伊万诺夫,但是方向不能,他们极地印刷在美国的所有业务基本上都是靠伊万诺夫等人不遗余力的帮衬,要不然就是寸步难行,“非常感谢,感谢你的帮助。”
  “不用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伊万诺夫的英语水平勉强流利了一点,他和方向握手的同时,还不时的瞧瞧李和。
  “人怎么样?”这才是李和最关心的问题。
  “醒了。”伊万诺夫用英语刚说一句,又不知道怎么表达了,满脸涨红的夹杂着一大堆的俄语出来。
  巴芙拉在旁边帮忙翻译道,“医生说吴先生的伤势并不严重,已经做完手术,只等苏醒过来就可以。”
  “那就好。”一路上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心,李和这才有心情上车。
  雾很大,许多建筑都被浓雾遮盖。一栋摩天大楼只有顶部和底部可见,中间部分被浓雾遮盖,整个大楼仿佛被分成了上下两个部分。
  “李先生,那个就是世贸大厦。”坐在副驾驶上的巴芙拉来纽约的时间也不短了,很自然的就给李和做起来了介绍。
  浓雾中李和什么都看不见。
  巴芙拉指着的世贸大厦也高耸入一片云雾之中,令人难见其真容。
  车子在这种天气下行驶的很慢,用了两个多小时才到吴波入住的西奈山医院。
  病房的门口并排站着或坐着、蹲着十几个大汉,黑的,白的,棕色的,看到伊万诺夫过来无一不齐刷刷的起身。
  医生阻止了要进病房的李和等人,李和重新询问了一遍吴波的伤势,确认没有大碍之后,才长长的吐了一口气。
  他隔着玻璃看向病房里,只见躺在病床上的吴波吸着氧气,各种医学管子一直延伸到他的被子里。
  他转头对江保健道,“给张兵打电话,就说吴波没事。”
  那边还有在焦急的等着消息的赵青和何芳呢,李和自然要让她们先安心。
  砸吧砸吧下,才想起来哪里不对,他这一路上着急的都忘记抽烟了。
  因为世卫组织呼吁和要求全世界所有的航空公司在民航客机上禁止抽烟,他果真没机会在飞机上抽烟了,不过通常情况下,除非是那种有后舱的苏式老飞机,可以隔烟,不然他也不会在飞机上抽。
  他点着烟,想到要不要买个飞机,自己家飞机上抽烟,该不碍着谁了吧?


第0655章 牧羊犬
  “李先生,要不要先去吃点东西?”江保健见李和盯着病房里面出神,善意的提醒道,“吴先生暂时是不会有事情的。”
  “随便找一家馆子吧。”从下飞机到现在,李和一直都是空着肚子的。
  太阳出来了,雾气尽管没有散光,但是可以把纽约的真容看个大概了。
  第一次来纽约的李和难以相信这里的如此脏,如此混乱,行人、自行车、汽车、人力三轮车并行,随处可见的是快餐垃圾、易拉罐瓶子,乱七八糟的购物袋。
  走半路地上还窜出个小老鼠。
  毕竟他曾经去过华盛顿的,印象很不错,干净,绿化好得令人发指。
  不过转念一想,他认为可能是年代的原因,毕竟他去过的是21世纪的美国。
  “李先生,你还没有见识过地铁下面,更脏更乱,到处是涂鸦,垃圾和流浪汉。”江保健这些年因为公事,往来美国和欧洲已经是常事,名副其实的空中飞人。
  李和想想也就不奇怪了,毕竟纽约有世界上最大的垃圾填埋场,弗莱士河基本被填平了。
  他们这么一群白色、黑色,黄色的人种组合群体,在大街上并没有引来多大的关注,引入瞩目的是那一长串的豪车队伍。
  这种豪华车队在纽约并不少,但是不常见。
  伊万诺夫在美国混的彻底风生水起的原因,首要一条就是他够白,美国人的种族歧视有很仔细的分级,最高的当然是盎格鲁撒克逊白人,其次就是他这种东欧白,爱尔兰白,西欧白。
  更此等就是黄种和黑色了,至于犹太人比较特殊,一般居于中间地位。
  只要够白,在美国的主流圈就没有问题,有不少俄裔在美国混的都不错。
  比如莱纳昂多,波特曼,乔沃维奇,哈里森福特、谢尔盖·布林、布拉瓦特尼克、华纳家四兄弟。
  而且他来美国之后,没有单纯的在白俄罗斯人中间抱团,而是刻意接近前苏联地区过来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同时,美国的资本型国家特征可以决定他活的很快活,很舒服,走到哪里都不会有排斥。
  江保健知道李和吃不惯西餐,所以特意指示司机去唐人街。
  车子进入纽约下东城唐人街,这里更加的陈腐和脏乱。
  传统的一家一店,老板坐在精雕细刻的老式桌前管账的杂货店,一家挨着一家。
  这里除了日用杂品店,最多的就是饭店,各种国内的菜式基本都有。
  当年因为华人识字率低而用来写信汇款的“邮局商店”依然生意兴隆。
  除了街道两旁,包括地下室都有店家外,人行道上搭起的铺位也是一大长串,主要是因为付不起昂贵的租金。
  这里最多的颜色就是黄色,中美建交以后,涌入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他们通常把这里作为赴美的第一站,华人总数隐隐有超越旧金山的趋势。
  李和图安静,没有进装修豪华、人生鼎沸的大中餐厅,而是有许多老外的小型中餐馆。
  “唐人街主要的支撑产业是制衣业和餐饮,在美国的华人倒是有一大半是做这个的,只是这两年美国经济下滑,同时你也知道,咱们国内的纺织业这两年冲击的厉害,这片的制衣厂都是不太好过,做餐饮的反而越发多了,连相邻的布鲁克林都有百十家中国商店,主要还是门槛低,不需要多少技能,这里一大半的华人不会讲英语,其它行业也做不来。”江保健坐下后从服务员哪里要来一壶白开水,给李和的茶壶续满,然后继续道,“不管是咱们中国人还是老外都喜欢来吃,不是因为菜好,而是因为便宜,西餐厅吃一顿,随便都要二三十,在中餐馆吃个便当也就五六块。”
  李和笑笑,薄利多销是入中国人骨子里的,中国人卖什么什么便宜,买什么什么贵,这是后话。
  “吴波到底是因为什么出的事情?”
  问的是伊万诺夫,眼睛却是看向了江保健。
  伊万诺夫刚要开口说英语,李和立刻打断,“说俄语。”
  伊万诺夫道,“吴先生住在布鲁克林的公寓,那里的治安一向不错的,所以吴先生在这边呆一阶段以后拒绝再让我们的人跟着,他说他只愿意和自己的公司员工在一起。吴先生是和公司的五名员工住在一起的,前天他下楼买烟,他的同事左右见他不回来,就下来找他,结果发现他已经被送到医院,根据警察的初步判断,可能是抢劫,具体发生了什么,需要等他醒来才能知道,不过李先生你放心,我已经派人在调查。”
  巴芙拉用英语翻译一遍,然后江保健跟着用中文补充。
  “那就等他醒来吧。”只有吴波自己最清楚了,李和又随即问伊万诺夫,“你在纽约的地产生意怎么样?”
  李和现在基本的想法都在地产这一块,国内和国外他都同时在布局。
  沈道如、于德华、陈立华在英国和香港的地产项目已经初具规模,而平松、吴淑屏、付彪等人在国内的地产项目当前还是一个积累期,真正的爆发起来可能还是需要几年。
  伊万诺夫这边他还是不是太清楚是什么情况,只是知道才买下洛克菲勒大厦。
  “非常棒,非常好!”
  巴芙拉翻译的时候,故意把伊万诺夫的那种夸张和激动都模仿出来了,引得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