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1979-第3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王八犊子被惯坏了,慈母多败儿。”
  “挺好的,读书也争气。”李和倒不是恭维,在读书方面,老赵家的两个孩子倒是挺不错,一个已经上了大学,一个还在高中,成绩都是名列前茅。
  “哎,你不懂。”赵永奇把菜放到地上,自然有小闺女帮着送到了厨房。他把身上的大衣解下,挂到衣服架子上,回头对李和道,“以前咱们说熬日子,怎么熬呢?和烟叶子一起熬,我十六岁就和我爹学会抽旱烟,那是真没法戒。你说我高中下学,心不甘情不愿,拿几个工分,是准备熬到死的,能有什么盼头?可是现在的这帮孩子呢,这俩孩子哪怕在农村待过,可我和她妈也没舍得让他们俩受过苦,这死孩子现在怎么就把烟给会了呢?”
  “歪理。”李和笑笑,这种说法类似于香烟是唯一的光亮,在黑暗无电的夜晚,抽烟可以缓解寂寞,总之是给自己抽烟找借口。他怎么抽上烟的呢?上辈子跟赵永奇学的,一进宿舍,就给李和丢了红旗渠,李和开始不接,后来他发现大部分人都是抽烟的,一来二往就会了。
  俗话说:烟暖房,屁暖床。寒冷的冬天,同学们在一起抽烟取暖,吹牛时还会吐几口烟圈,以增加说服力。
  上厕所没纸,都学会了用烟盒解决,后来经济条件不好,或者说是由于某人的强烈反对,他也才戒掉。
  这辈子自然就接着抽了,大学一开学的时候,变成了他主动给赵永奇散烟,现在经济条件又好,没戒烟的理由。
  赵永奇给李和的杯子续完水,继续道,“什么叫歪理?我说的是事实好吧,就说说我们这一代人,不抽烟的男人有几个?”
  “少之又少。”李和脑子里随便过过,好像跟他同年龄段的人,基本很少有不抽烟的。
  “那你再想想,现在的十五六岁孩子有几个像我们十五六岁那会就抽烟的?”
  李和摇摇头,笑着道,“现在十五六岁的毛孩子抽烟的有,但是是少数。”
  赵永奇义正言辞的道,“那不就得了,要是能吃饱饭,谁有工夫去抽烟。”
  说的好有道理,李和竟然无法反驳。
  “我抽烟的时候也没人告诉我抽烟有害健康啊!”
  第一份有关吸烟与健康问题的报告在六十年代才出现呢,到八九十年代,全世界还没有几家烟草公司肯公开承认吸烟有害健康。
  吸烟有害健康,今天看来如此简单,如此正确,如此正常的一个常识,在他这一代人这里却是知识的鸿沟,尽管他们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


第0607章 蔽芾
  “行了吧,反正我是没法戒了,有时候坐火车不让抽烟,一到站,总趁着停车的三两分钟,下来猛嘬几口。你就说这情况我还能戒吗?”赵永奇愤恨不平的道,“我家那小兔崽子还年轻,有机会戒烟,你看着吧,我非把他给好好修理。”
  “看开点,抽烟嘛,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李和表示出同情。
  “你小子少这么幸灾乐祸。”赵永奇气的瞪着李和。
  “咱俩什么关系?我能心灾乐祸?”李和哈哈大笑,“我是高兴啊!”
  “等你儿子长大了,你才有的受呢。”赵永奇看了看在旁边玩小汽车的李览,然后把柜子里的一瓶陈酿拿出来道,“中午喝这个,总共就两瓶,还是王慧给的。一直没舍得喝,上次和高爱国喝了一瓶,还剩下这一瓶,可就等着你了。”
  “还不错。”李和没喝过这种酒,甚至连牌子都没听过,打开瓶子闻了闻,然后又往手心上倒了一点,双手使劲的搓了搓,等了一会再闻两掌,“有粮香味,这酒不错。”
  差一点的酒,要是隔个十分钟,连个屁味都闻不着,即使有的差酒最后闻起来有味道,那也是冲鼻子。
  “你们先喝。”马金彩见两个人把酒拿了出来,就先端出来了一盘花生米,“菜等会就来。”
  “别试了,差酒我能留给你喝?”赵永奇拿出来两个酒杯,一人面前放了一个,夺了李和手里的酒,杯子都倒满了,“喝进肚子再说。”
  “回味很好、存留时间很长,不刮嗓子。”李和用舌头砸吧了一下,确定这是非常好的酒。
  “来碰一个。”赵永奇笑着道,“你这次回来还走?”
  李和摇摇头,“暂时不走。”
  “不走就好,那个劳动奖章拿着没错,有好处,我上次看到名单还以为是同名,想不到真是你小子。”赵永奇对李和加以分析和研究,“你现在这生意我看着都眼红,听说一捐就是15亿?哎,你这小子真是不声不响。”
  “什么叫不声不响?”李和笑着道,“我只是比较低调,再说,我什么时候在你们面前一副很差钱的样子?哥从来不差钱。”
  “滚犊子,说你两句你就拽。”赵永奇又给他倒满酒,继续道,“这以后不知道还能有机会喝几次酒。”
  “能喝几次算几次。”李和也明白是该要避讳,说是同学,可是瓜田李下,两个人的社会地位在这放着呢。如果两个人有高有低,还能处着,最怕的就是这种强强联合,私事和公事很难分开,牵扯的太深,那以后也是说不清楚的。
  清者自清这一套,没用。
  “清者自清”的前提是:短期内会有必然条件证明自己的无辜,并且会有必然因素来让误解者悉知。不然会为迷信“清者自清”付出很大的代价。
  被赵永奇这么一提醒,他也打消了去找高爱国和王慧的念头。
  各自安好吧。
  “哦,对了。”赵永奇继续笑着道,“乱七八糟人,你不用搭理,该自己怎么着。”
  “你兜底?”
  “王慧让我传话的,你问她去。”
  “替我谢谢她。”李和又和他碰了一杯,“金鹿实验中学和远大实验中学你是知道的?”
  “恩。”赵永奇点点头。
  “帮我弄一套完整的办学资质。”
  “本来就有办学资质,你还想要什么资质?”赵永奇有点疑惑。
  李和笑着道,“主要是大学的。”
  “民办高等教育我还真不知道,有时间给你问问。”李和有钱,办个大学,赵永奇倒是不觉得有多诧异,“不过这十几年倒是出了不少民办高校,国家也在鼓励社会资金入高等教育,你要是愿意这么做,应该问题不大。去年吧,由交大、京大、五道口退休教师才筹办了一个什么叫的杉达民办大学,当时影响挺大的。”
  “行,帮我问问。”李和的想法是把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资源整合在一起,主要是顺应行业转型升级要求,进行方向和层次的调整,该升的升,该停的停,该转的转,该扩大规模的就该支持做优做强、做精做特。
  最主要的是他还是要为教育尽自己的能耐,为教育投多少钱他都不心疼,救急救穷不是他的本意。
  有了锅台灶、就等米下锅,这些不是他能帮的忙能做的事,这是市场的事,市场的事本就应该是市场来决定,人为的去干预,只可救得了一时,却救不了一世。
  “来,来,趁热吃,老赵酒精点上。”马金彩陆续端过来好几个锅子。
  “嫂子,差不多就行,搞多吃不完客气。”李和拿着火机把酒精炉子点着,然后往锅里夹了点大白菜。
  何老太太也趁着热锅给李览喂饭,李览早上贪玩,吃的就不多,午饭就吃的格外香甜。
  赵永奇见已经空完一瓶白酒,还要再拿一瓶酒。李和把他拦住,“行了,等会回去开车,不能多喝。”
  马金彩帮衬道,“下雪路滑,还要开车,那么猫尿干嘛。”
  赵永奇这才作罢。
  两个人喝完酒已经是下午一点钟,李和又等到三点钟,喝完三杯茶,可劲的散完酒精才带着老太太和李览回家。
  晚上的时候,小威要给他摆酒,他毫不犹豫的了,他真的是不想再喝。
  但是没三天,李爱军的喜酒他是没法拒绝了。
  李爱军的婚礼是在寿山的四海饭店举办的,四海饭店的大厅整整摆了52个满桌,他的朋友,他的客户,街坊邻居,包括市委、区委的领导都有参加,他这样有名的纳税大户,自然引起许多人的关注。
  他结婚的这个消息可是让许多人相当吃惊,毕竟很多人也很了解他的性格,不少人急扯白脸的把女儿送上门来,硬要挜给他,勾心斗角,各显神通,他一个没同意。知道他的别说结婚了,就算是相处一个交往的对象,都一定很难。
  接新娘的车队豪华大气,四九城的豪车,现在这一刻都基本停在四海饭店的门口。按照李爱军的本意,他自己的两张车去接新娘已经够气派,但是别人得他结婚的消息,务必要借车给他充场面。
  李爱军不好退却别人的好意,近百十辆豪车车驰出了闹市,长长的队伍,走了多时在顺义的窝棚区引起了轰动。
  新娘从车上下来,珍珠耳坠子、翠玉手镯、绿宝戒指,自不必说,打扮得花团锦簇。
  脸庞原是相当的窄,可是眉心很宽。一双娇滴滴,滴滴娇的清水眼。
  李和才发现,这新娘是很漂亮的,如果真的是居家过日子的,那是绝对配得上李爱军的。
  李和真心替李爱军高兴,有和他碰杯的,他都是来者不拒。
  李爱军看到李和的时候,颇有点不好意思,私下里道,“你也别生气。”
  “你开心就好。”李和和他在厕所,插上门栓,笑着道,“真心话,兄弟,你开心就好。”
  “谢了。”很少抽烟的李爱军在酒劲的作用下,不停的翻滚着烟圈,“她是个好人,没坏心眼,以前的男人是我厂子里运输队的,只是出了车祸,从山上翻下来,成了烂泥,她哭的死去活来,也没和我闹,给她钱她也没有要,说是不怪我。我不能没良心,我把她好好的男人整没了,我就得负这个责任。那天我喝了酒,给她送了三百块钱,当时装着胆子说要娶她,她没同意。我晓得她对我有好感,只是面子太薄,受不住人家议论。她公婆确实同意了,因为我给了三千块钱。”
  “那就对人家好点。”李和明白,爱情往往是由怜悯开始。
  “孩子我也对她好。”李爱军打了个酒嗝,无奈的道,“我就认这了,什么都有定数,没得强求。”


第0608章 亨得利
  “走吧。外面还有客人。”李和把他从厕所里面拉出来,笑着道,“过去的就过去,甭想那么多。”
  “活着真他娘的不容易啊!”李爱军发完感叹,在水龙头底下抄了一把水,劈头盖脸的往脸上搓。
  李和递个毛巾给他,“少说酸话吧,你年龄是比我大,可是皇城根底下长大,起码没挨过饿,父母双职工,条件比我强的不是一星半点。当然,只是后面倒霉了一点,但这人一辈子哪有一帆风顺的。搁以前想娶个老婆,那多不容易,现在凑个一家人就知足吧,你看我就挺知足的。”
  “我没不知足。”李爱军摇摇头,“寻常衣食随时度,分外资财莫妄求。”
  “行了,赶紧走。我知道你想说啥。”这只是一个普通人抱怨而已,付出了感情却没有回报,李和都接受不能,何况是李爱军。
  人生就像一只钟摆,永远在渴望的痛苦和满足的厌倦之间摆动。
  “谢谢。”李爱军对着镜子重新整理了下领带,又抚平乱糟糟的头发,再次进入大厅。
  一直在大厅仓皇无措的新娘子看到李爱军出来,才重新平静了下来,两个人开始一起向宾客再次敬酒。
  新娘子的娘家也来了一桌,虽然被安排在了最中间的上座,可是在热闹的觥筹交错的宴会厅中显得格外的拘谨。
  “齐叔,齐家大哥,来我敬你们一杯。”李爱军在别处脱不开身,李和倒是上去帮着陪娘家人酒。
  “哎呀,那不好意思。”齐家父子也赶忙站起来。
  他们从进来到现在就发现李和一直是场上的焦点,本想这是什么人,能得到这么多人的恭敬,可是心想那地位是不能差的。此时李和给他们敬酒,让他们受宠若惊。
  李和一举起杯子,场上的目光都朝着这边过来,不一会儿,倒是一大串的人朝着齐家这一桌子上敬酒。
  今天这个场面也让齐家人感到光彩,特别是亲眼见到市委领导和女婿谈笑风生,当着其它亲戚面更让他们觉得有颜面。
  现在,李和这些人给他们敬酒,更让他们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她们闺女哪怕是二婚,也比人家头婚强呢。
  李和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问小威,“什么时候结婚?”
  小威和杨富贵的那点事,他早就有所知了。
  “李哥,我们不着急呢。”小威还没开口,杨富贵在一旁倒是非常的不好意思,想急忙的撇清什么。
  “哈哈,你也是大姑娘了。”李和却是盯着小威看。
  小威挠挠头,“快了,快了,哥,十一之前一定请你喝酒。”
  “那就好。”杨富贵这孩子说是李和看着长大的也不为过,人品怎么样,他再清楚不过,说实话,这两年是完全长开了,算不得漂亮,但是那股子精明的气质,不是一般女子能有的,比小威强的不是一星半点,现在印刷厂基本只是她一个人在管,而方向都是一心扑在机械设备上。她能看上小威,也是小威的造化。他转而问杨富贵,“听说父母接到身边了?”
  “嗯,我在香河城买的房子。”杨富贵对李和举起杯子,低声道,“李哥,这杯敬你,没你就没我。”
  她说的很是诚恳,是啊,想当年她只是一个营养不良的丫头片子,她自己都想不到她会有今天。
  “继往开来,加油努力。”李和笑着同她碰了一杯。
  酒席散掉以后,平松要给李和开车,他特意在今天没有喝酒,他平常一个人喝酒开车是常事,但是他知道李和讨厌喝酒开车。
  李和把衣领竖起来,手笼在袖子里。
  “不坐车了,我走走。”
  平松把车子给了司机,自己也跟着李和身后。
  这里每一天的变化,李和都快不认识了。
  首都还在按照二十年规划执行“分散集团式”、“多中心”布局模式,大力发展周边卫星城镇,形成了包括通州、黄村、房山、昌平在内的十几个新的县城和区域中心,极大的缓解了旧城区的压力。
  为了配合三北防护林的建设,各个地区的道路都是重新规划,主干道都有新建的绿化隔离带。
  最繁华的商业街还是在王府井、西单北大街、大栅栏商业街。
  “哥,再往前面就是北大街,要买什么东西吗?”平松在后面给李和指路。
  “不买,看看。”对于日新月异的东西,李和看着高兴。
  虽然是冬季还没有结束,可是许多工地已经开工,西单地铁站正在建设当中,还有工程师在做支护试验,通过模型试验分析浅埋大跨度洞室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中不同开挖阶段,不同开挖部位的地表沉陷表现。
  北大街的店铺鳞次栉比,服装、医药、照相馆、食品百货居多,甚至还有什么灵芝烤鸡,抽纱台布,盆景料器,至于汇东方艺术精华,鬼知道是什么东西。
  扎啤,每扎6元,“扎啤”这也是个新词,“jar”的英译中,中国人也在慢慢的接受。
  这种扎啤一出现,便遍布京城的大街小巷。
  所以中国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
  中国人一度以驱逐洋店、洋人、洋货而自豪,而现在甭管去哪里,洋招牌越来越多,社会主义的土地上安营扎寨的外国企业也越来越多。
  斯特法内时装有限公司——中国和意大利合资。
  美尼姆斯快餐厅——中法合资。
  麦当劳——中美合资。
  贝纳通时装——中日合资。
  查理冰淇淋有限公司——中美合资。
  中萃时装精品店——中英美三方合资。
  只有一家叫“亨得利”钟表眼镜商店的,这个名字挺迷惑人的,以为是外资,其实是镇江的老字号。
  过去,以买老字号为荣,老话叫“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八大祥,腰缠四大恒”,现在呢,是以买潮流时装为荣。
  时代在变,这些老字号也在边变,内联升的三楼都租出去了,给了别家开了时装商店,其它老字号或联营、或出租,或扩大经营的品种和范围。


第0609章 私房钱
  旧城区低矮的平房已经被拆迁的差不多,取而代之的是整齐的居民楼、商业广场。
  连李和家门口的二庙门前路边都贴上了拆迁的标语和公告,上斜街西头的会议中心的已经建成,李和抬头就能见到。
  紫金寺街的东段是新建成的三庙街小区,离李和的家门口不足1000米。
  开杂货铺的张老头现在对拆迁的事情是彻底放弃希望,看着离他不足500米的老邻居们欢天喜地的搬进新房,他悲从中来。
  “小李,你怎么还笑啊?”
  李和乐呵呵的表情,让张老头不解,按说李家这么大的宅子至少能分五六套房子的!
  拆迁补偿款更是不会少!
  应该和他一样是盼着拆迁的!
  “张师傅,你信我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