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1979-第2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李隆敞开三根手指,然后又比划出一根食指,“我跟姐夫在浦江挣了有这些!”
  从浦江做国库券开始,不管是他还是杨学文、李老四以及李辉,每个人少数都挣了五六十万,在浦江的新股申购中,更是大赚特赚。
  这也更是触发了他们的野心,连一向稳重的杨学文都要忍不住躺深圳这个浑水。
  六七十年代缺吃少喝,八十年代缺家用电器,冰箱彩电,九十年代大家都缺股票,股票才是钱。
  “我明天再拿点给你吧。”李和想想弟弟终归大了,近三十的人了,不能再拿当孩子对待了,不妨往高处拱拱。
  “不用,哥,我自己能挣到钱。”虽然他以他哥为骄傲,可李隆有自己的原则,他不能拿他哥的钱,靠老大补助,不光在外面没底气,就是她媳妇都会嫌弃他没本事,哪怕他媳妇非常喜欢钱。
  何况现在他也不差,不管他在市里还是在县里的关系都是他哥给介绍的,只要有关系,就不怕没钱,在县里的一亩三分地,他李隆怎么都是一个人物!
  提起李老板,人家都会知道是他李隆,绝对想不起第二个人!
  畅快,何等畅快!
  不要明年,他还有机会进县政协,甚至市政协呢!
  “先不用去证交所,明天是休息,去没用。趁着休息,我把三个孩子接过来,带他们玩玩。”李隆和杨学文没有入港通行证,只能把三个孩子接过来。
  李和想想三个孩子挺可怜的,睡觉的时候都喊妈妈,虽然爷爷奶奶一样亲。
  “哎。”李隆高兴的嘴都裂开花。
  及至他赶忙去把杨学文给喊醒,杨学文更是兴奋的不得了。两个人当即商议打车去给孩子买点东西,两个人腰包鼓鼓,最不差的就是钱。
  他们挣钱的目的都是为了给孩子,自己是舍不得一点花费的。
  从玩具到衣服,两个人不怕花钱,可劲的买了一大堆。
  甚至晚上都失眠。
  在旅馆住,李和感觉大家住的都不自在,让付彪找了一处收购的老宅子,一早就让大家搬了进去。
  一溜排的宅子随便选着住,不要说十几个人,就是住几百人都没问题。而且有锅有灶,至于没床算什么,一床席子就比什么都安生。
  李隆和杨学文两个人都是一直焦躁不安的,等在宅子门口,一个劲的催问在旁边抽烟的李和,到底车子什么时候来。
  谁的闺女,谁的儿子,谁不疼?
  李和坐在门口的石凳上,被他俩烦的一声不吭,一个劲的抽自己的烟。
  直到看见自己的车子之后,才瘪瘪嘴,“来了。”
  哪里还需要他提醒,两个人早就看见了坐在副驾驶上的李兆坤,赶紧的一阵小跑过去。
  李沛是先下车的,先跳到李隆怀里,被李隆一阵猛啃。
  后下车的李柯不愿意了,哇哇的就哭起来了。
  至于杨淮就没这个顾虑,被老子搂在怀里,一个劲的咯咯笑。
  李隆一下子抱着两个有点吃力,孩子长重了不少。他把两个孩子放在地上,他自己蹲着问,“想老子没有?”
  李柯嘴巴自始都是甜的,朝着李隆的脸上就是一口,“爸爸,我好想你哦。”
  “想。”李沛只有这一个字。
  “怎么想的?”李隆继续问。
  “想的都睡不着觉了。”李柯钻进了撒娇似得钻进爸爸的怀里。
  李隆又看看李沛。李沛好半会才道,“想的脑子都进水了。”
  旁边的人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李和再一次感觉到,生儿子没卵用,还是生闺女实在。
  要是运气不好的,说不定就是娶了个祖宗生了个爹!
  王玉兰从车上下来后,先没对儿子女婿招呼,对村里来了这么多老少爷们高兴的不得了,总要逮着几个问问,他家里的牲口怎么样了,她媳妇有没有给她喂丢膘。
  潘广才是最熟悉的,两家是邻居,他笑着道,“我来的时候,才看呢,你家那猪膘好着呢,不带差,很排场。”
  还有人夸她有福气,这么点时间没见,都变得像城里人了,皮肤都白了,人也胖了。
  王玉兰顿时眉开眼笑。
  她也自认为自己是有福气的,儿子出息,闺女争气,她简直没有一点不满意的。千里迢迢,背井离乡出来带孙子读书的那点怨气,早就没了。
  李兆坤拿着一包烟和刘传奇推来推去,到底抽谁的烟,两个人争持不下。
  村书记在大门口迎接,已经让他很有面子了。
  “中午好好喝,车上我带了好酒。”
  最终他还是把烟给了刘传奇,然后又挨个散了一圈。
  付彪骑着三轮车从菜场买了一大堆菜回来,这回没有人客气,让大家有上门做客的感觉,待客的菜自然不能差。
  王玉兰自己下厨,女婿在旁边打下手。
  至于三个孩子,一人手里拿着西红柿在抱着啃。
  李柯趴着李隆的肩膀低声说,“爸爸,我要吃肯德基。”
  几个孩子都喜欢吃,但是李和总是不准他们多吃,还总是吃不够,这次有她老子在,这个机会她自然不能放过。
  李沛和杨淮耳朵也尖,李沛也跟着喊,“我也吃。”
  杨淮看看,这是别人的爸爸,他自然不能朝着要东西,只能小跑进厨房,冲杨学文喊,“爸,我要吃肯德基。”
  “晚点带你去买。”杨学文没有不同意的。
  “我还要喝汽水!”杨淮又欣喜的补充了一句。
  王玉兰生怕女婿误会虐待不给孩子吃,在旁边解释道,“你说也是的,这几个孩子好好的饭不吃,偏偏喜欢吃那种死面兜子,都没发酵。还有那种炸的土豆串子,油大。二和说不能给他们多吃,就不给他们买。他家那李览,认着死哭,他两口子都很少给买。”
  “小孩子就该好好吃饭。”杨学文与其说是认同丈母娘的话,其实是认同大舅子的话。只要是大舅子的话,他总是信服的很。
  吃午饭的时候,三个孩子都是机灵的,只是草草的吃了点菜,一口饭没扒,只为留着肚子去吃肯德基。


第0535章 旧木头
  两张长桌拼一起,勉强才坐下十五六个人。酒桌上,李兆坤向来是主角,只要是含酒精的东西,只要人家举杯,他一丁点都不含糊。
  猜拳打杠子,你来我往,自然是杯筹交错,脸红脖子粗。
  李隆和杨学文中午自然是留了底,毕竟已经答应孩子去逛街。要是喝多了,三个孩子简直没一个肯消停的。
  不等大家一起散酒局,他俩就先站起来打招呼走人,三个孩子等的花都谢了。
  司机吴师傅也跟着在桌上喝酒,刚要起身,李和把他按下,肯定不能让他送。
  李和把付彪的那张三轮车推动门口,笑着道,“骑三轮吧。”
  “我来骑。”杨学文的话音刚落,三个孩子已经滚溜到车厢上。
  李和送走几个人,回到客厅,不管大家再怎么喊,也不肯继续上桌,他实在拼不过这帮老爷们。
  二话不说,回到隔壁的屋子,拉了一桌席子,叠起被子当做枕头,脱了套头衫,直接躺上去,没怎么着就睡着了。
  睡得正香的时候,却被已经回来的三个孩子吵醒了。
  一人抱着一盒子的薯条,嘴巴咂摸的有滋有味。
  杨学文问杨淮,“老师布置作业没有,赶紧的回去写作业。”
  他害怕孩子在这里玩的是开心,可是却把学习耽误,就得不偿失了。
  杨淮嘟着嘴,明显的不乐意。
  “老师没布置作业。”李柯看到自己老子的脸色,回答的更快。
  “那也不行,跟奶奶回去看书去。”李隆其实也舍不得。
  “学习哪在这一会了,明天带他们回去。”王玉兰也图热闹,何况好长时间她也没见着小儿子了,当然要好好唠唠嗑。
  李和想想,也道,“那就明天回去吧,耽误不了学习。”
  他的话果然好使,杨学文和李隆不再坚持,高高兴兴的跟付彪去找床去了。老爷们可以睡地上,可孩子睡地上着凉就不好。
  到一间旧货仓库,里面的床都不能看,缺胳膊断腿,付彪不好意思的道,“这不行,你们等着,我打电话让人送新床。”
  杨学文一把把她拦住,笑着道,“你忘记我是做什么的了?我是做木匠的,修个床腿肯定没问题。”
  他对付彪的感观非常好,自从来到这里都是人家忙前忙后,非常的讲究和义气。
  付彪道,“修是可以修,可我上那给你找刨子啊。”
  李隆笑着道,“你想想,这是他吃饭家伙,他能不随身带着?”
  “抬过去就行。”杨学文和李隆一起使劲搬上三轮车,然后又从旧木料里面找了几根齐整的木头。
  回到家,从屋里拎出自己带过来的编织袋,先翻出装衣服的一个塑料袋,然后把编织袋底朝天翻过来,刨子,锤子,钉子,砂纸,墨线,都是齐全的。
  他虽然这些年不做木匠,也很少打家具,可是随身带工具已经成为了习惯。
  “这么好的水曲柳,真可惜。”两张床修理好,他又围着转了一圈,这里敲敲,那里摸摸,明显喜欢的很。
  付彪赞叹道,“你这手艺没得说,要是你搞家具厂,这边的根本活不下去。”
  经过重新修改和磨砂的床,细巧、美观,一改以前的粗笨形象。
  “瞎折腾罢了。”杨学文说完又好奇的问,“你们那里从哪来的那么多旧木料,还有好多榆木和榉木,好像房梁上拆下来的吧。”
  付彪点点头道,“我们买了不少附近的地块,老房子自然要拆掉,铁的东西好卖,甚至玻璃渣子都能卖钱,至于这些旧木料,给人烧柴都没人用,就一直放那里,等有时间处理了。”
  “处理?怎么处理?”杨学文忍不住心动。
  “一般都送给别地碾成锯末,做胶合板,或者送到造纸厂,要么送到人家水房当柴烧。”
  “可惜了。”杨学文叹口气,然后问道,“兄弟,你看这样成不成,你卖给别人多少钱,你都卖给我怎么样?”
  付彪一愣,突然哈哈大笑道,“你要是想要,我白送你都行,放那里我都嫌弃占地方。”
  “那不行,那不行。”杨学文急忙摆手。
  “就这么说了。”付彪直接把腰上的钥匙解下来,丢给杨学文道,“怎么处理你看着办,我可不止这一个仓库。”
  这是大老板的姐夫,他自然能表示大方。
  付彪走后,李隆才忍不住问,“你要那么多旧木头干嘛?”
  杨学文道,“那可都是好木头,干燥又有韧性,做家具再合适不过了。”
  李隆取笑道,“你不能大老远的准备带家具回家吧?再说,你家用的了那么多家具?”
  “咱们下午出去的时候,你没发现有家具店?”杨学文傲气的道,“看着做的漂亮,也是油漆效果好,没几个经用到,一个床头柜卖一百多,他也敢卖,能用两年吗?”
  李隆反问,“你还想开家具店不成?”
  有钱之后,杨学文说话的底气都不一样。
  “嘿,我等着。”李隆以为杨学文是说着玩的,“人家厂子里用到是机器,那速度快,你一双手,一天才能做几个。”
  杨学文琢磨琢磨,没吭声。
  三个孩子在这里过了一天之后,依依不舍得跟着李兆坤和王玉兰回了香港。
  而李和也在忙着带庄里人去买股票。
  再不带他们去,他们不疯,李和都要疯,随便一个人一天三问,李和都受不住。
  李和放弃了让他们申购新股的机会,麻烦不说,还不一定能赚多少钱。虽然现在行情不好,但是他李老二不怕,没有他拉不起来的股票。
  要不是为了李隆,他根本懒得趟这么浅的池水。
  在国信证券门口,李和没有先带他们进去,让他们到旁边的建行一人办一个存折,先把钱存进去再说。
  现在都是同城通兑电脑系统,实行股票买卖无现金的结算方式,运用电脑中存折上划账。
  得益于上交所与人民银行互怼的成果,股票买卖已经实行了无纸化交易、结算制度。
  原来的T+3也改成了实行T+1的交收办法。
  一切都需要在电脑上操作,李和上次交给李兆坤的那种持股证,只有少数老股民才有。
  但是证交所开始回收持股证,股民需要把手中的实物股票拿到券商营业部登记,券商把记有股票种类、数量的数据拷在磁盘上,拿到登记公司复核,登记公司复核盖章后,股民的股票就可以托管在相应的营业部。
  从早上九点钟开始,李隆等人在建行门口排了长长的队伍以后,才都拿到了存折。
  而李和中午饭都吃完了。
  坐在台阶上翘着二郎腿,一边剔牙花一边道,“存折给我,你们先去吃饭。”
  刘传奇毫不犹豫的挨个收了,交给李和后,带着大家到旁边的盒饭摊子上,一人领了一盒盒饭。


第0536章 刨子
  李和一张一张存折翻看,存的最多的是李隆和刘老四、大壮及其李辉,每人五十万,显然都是来之前商量好的。
  而杨学文只存了20万,估计他是不赞同其他几个人这么冒进的。
  剩下的就是刘传奇等人的集资款了,以何老西的六万块高居榜首,然后就是一万、两万,八千、五千,其中最少的是李志,只有三千块。
  李和皱皱眉头,按他的想法,他原本是不准备借一分钱给他们的,他们有多少就算多少。
  他不能助长他们在股市上发财的想法,凭着他们那点水平,想在股市捞金,肯定是哭的比笑的多,当然,更不能让他们赔钱。
  他还是会尽量帮他们在其它方面找点路子。
  可是看到李志这么点钱,他不补是不行了,要不然很多人连买一手的钱都不够,现行的规矩一手是500股,随便一个股票都是几十块钱,他们这点钱哪里够买一手。
  他想了想还是对付彪道,“每个户头给转四万块钱进去。”
  付彪带着每个人的存折重新去了建行。
  “哈,二和这是做什么?”刘传奇有点不解。
  一行人吃好盒饭,抹好嘴,齐刷刷的盯着李和看。
  李和道,“算我借你们的本钱,本钱越多,赚的越多。”
  李志道,“二和,这不好吧,万一……”
  他想说‘赔钱’又怕说出来太晦气。
  李和笑着道,“亲兄弟明算账,二分息,我也不吃亏。”
  潘广才滋滋大门牙,道,“二和,那我借。”
  大家想想,也都没意见,本来就是集资来的,借谁的钱不是借呢?
  付彪一从建行出来,李和就道,“跟着付彪进去开户。”
  付彪大手一挥,一行人齐刷刷的进去,相对于大厅拥挤的人潮,庞大的队伍,他们这点人根本没有引起别人注意和稀奇。
  再说,许多人正盯着电子屏上的红绿闪烁,眼睛都不眨,根本无暇关注这么一只不起眼的队伍。
  等大家开好户,存进款,李和已经霸占了一台电脑。
  他把位置让给付彪,“全部买深发展。”
  “信用银行这都七十多块了,还能有啥涨头?”
  深发展最早叫‘信用银行’。
  李隆第一个发表不满,他这几天可是花大钱买了证券报,仔细的翻了好几遍,一只面值一块钱的股票已经蹿到70块,哪里还有什么涨头。
  “让你买就买,哪里那么多废话。”李和解释不清,他自己是深发的大股东,只要他不抛盘,哪怕不拉升,想跌起来都难。
  深市最高没超过136点,后面大跌,也没跌出100点。
  只有沪指惨了点,从1500多点跌到300多点,可这些对李和都不是事,他宁愿赔点钱,也要让李隆他们赚到钱回家。
  在付彪的安排下,每个人都排队买了深发展。
  然后他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几下,大家感觉有点亏,这么几下,他们账户上的钱就没了,结果连个凭证都没有。
  潘有才担心的问,“这没事吧?”
  不需要李和解释,李隆自然肯定的道,“没事,浦江老早我们都是这么搞,我们好五十万呢,要是有事,哭的也是我们。”
  潘有才沮丧着脸道,“那可是我借来的,跟你能比吗?”
  杨学文拍拍他肩膀,笑着道,“说的好像我的钱跟风刮来的似的。”
  刘传奇道,“你们还能不信二和,行了,就这,赶紧走吧。”
  一段日子,大家都住在一起,也没人提回家的事情。全部身家在这呢,谁敢放心走?
  每日大家按照人头凑份子买菜,轮流两个人烧饭,既然不想欠李和太多人情,李和也不管,由着他们。
  剩下的时间都是跟着李隆研究证券报,说是研究,其实他们只在乎每天数字的涨跌,至于什么技术指标,基本面,一窍不通,甚至连什么是股票都闹不明白,只知道买了就能赚钱。
  涨了一块钱,高兴的欢天喜地,老家带过来的枣子酒都喝的香甜,晚上还必须加餐,红烧肉都要烧两份,要是跌了一分钱呢,难过的痛不欲生。
  李和都有点受不了他们,这都没要一个星期,他就赶紧打发付彪赶紧的多去拉股,再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