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1979-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冯老太说,“摆啊,只是生意没那么好做了,现在还在治理整顿。”
  “恩。慢慢来吧。”何芳晓得,就连报纸上都没隐瞒经济萧条的事实。
  冯老太说,“哎,不是我一家子这样,反正大家都是一样。再怎么说日子也比以前好过了,我倒是知足了。”
  连以往让人羡慕的干部工资都发不出来了,两相一对比,冯老太有理由知足了。
  建筑工地上冷冷清清,饭店里吃饭的人也少了,许多进城的农民开始大规模的返乡了,城里连最苦最累最脏的活都没得了,哪怕有招工的地方,也是“本市户口优先。”
  经济萧条,满怀希望进城的农民呆不下去了,开始回乡,报纸上称呼他们为“回流农民”,还没有资格叫“农民工”的,许多人还是照样称呼他们为“盲流。”
  可是这些人两人空空的返乡,自然无法面对妻儿,有冒险精神的人,更加的向往国门之外了,索性往更远的地方跑了。
  小威拿着一个傻大黑粗的手提机给李和看,“哥,你看看,这叫大哥大,这玩意老方便了,我给你整一个?”
  “多少钱?”李和好像真的需要一个通讯工具了,他的call机都不知道扔哪里了,那玩意纯属是个鸡肋。
  “一万六!”
  “拿一个。”李和毫不犹豫地说道。
  “好,我下午就给你送过来。”
  李和问,“你电器店的生意怎么样?”
  小威呵呵笑道,“哥,咱运气好啊。以前那么多牛气哄哄的厂子再也牛不起来了,现在都傻眼了,他们的产品更本不好卖了,手表、衬衫、洗衣机这些玩意以前多紧俏啊,现在反倒是成了积压。他们说这叫什么‘疲软’。现在那些厂子开始给咱老老实实地供货了,咱说什么价格就是什么价格,都恨不得喊咱亲爹了。”
  “干得不错。”李和心里又不禁叹口气,下岗失业的大潮要来了,这才多长时间呢,这形势转变的也太快了。主要原因还是经济滑坡,通胀严重,老百姓的工资跟不上,日子紧巴巴了,没几个人愿意高消费了。
  下午晚些的时候,得了消息的李爱军来了,寿山父女来了,甚至远在香河的付霞也来了。
  寿山很明确的表示,这次是来补李览的满月酒的,坚决不下厨房。
  “你们这些女人啊,有一个算一个,都去厨房吧,今天我们这些老爷们总归要充会大爷的。”
  他的头发已经掉的无几了,索性剃成了光头,细长眼睛、直鼻子长在圆脸上,配合着赳昂昂的气概,让人看的颇为好笑。
  付霞笑着道,“得,大爷你上坐,你现在是土豪大绅,我们来伺候你老人家。”
  她跟寿山两个人虽然也有点不对付,可是场面上总归是过得去的。
  寿山猛听到的却是“土豪劣绅”四个字,分外听得响亮,他打了个寒颤,心里乱扎扎的。
  何芳把厨房的菜一规整,发现肯定不够了,没有想到会来这么多人,她要去菜场再买点菜。周萍却把她拉住说,“不用,我们车上带着呢,刚刚忙着说话,忘记拿下来了。”
  “周姐,车钥匙给我,我去拿。”在旁边得李和令来帮忙的小威,一直都是手足无措的站着,什么忙也帮不上,此时好不容易有能做的事情,自然抢先要做了。
  在堂屋里,李和颇有做主人的样子,给座位上的每一个人都倒了一杯茶,当然是用的玻璃杯子。
  他问寿山,“现在都是你管事?”
  寿山道,“大孩都上初中了,她这个做妈的一点不上心,我让她在家好好陪陪孩子,孩子学习才是大事。”
  “也对。”李和笑笑,没戳穿他的把戏,他起码要等事情搁冷了才能让闺女出面。对于这种父爱,李和无可挑剔。
  寿山道,“付霞那丫头,你也得点拨点拨,不能得志猖狂了。你别跟着受了累。”
  李和疑惑地问,“这是什么话?”
  寿山道,“听说做了一个什么理事,啊,那报纸也上了,那电视也上了,哎呀,你不知道,那风光的很呢。”
  李爱军清楚这个事情,笑着解释道,“这事好事,他今年刚刚当了中国乡镇企业协会常务理事,会长是农业部部长,副会长是浙省的一个姓鲁的,好像是搞农机的。本来是邀我的,可是我资格不够了。”
  寿山不屑的道,“你资格当然是够的,只是这是各地推举的,咱京里卧虎藏龙,你是稍差一筹了。可在冀北,付丫头就是蝎子粑粑独一份了,不推她还能推谁。”
  “好事,没毛病。”李和给了一个肯定的答复。
  他只是没有想到付霞能走到今天这一步,特别是作为一个女人能走到今天这一步。
  他也想不明白这寿山跟付霞是什么仇什么怨,两个人这么不对付,何况两个人曾经还在饭店里一起共过事呢。
  要说嫉妒,那是不可能的,寿山如今的产业只会比付霞多,不会少,光是名下的物业就值老鼻子钱了。
  寿山道,“从去年到现在生意都不怎么好呢,我的意思是不是要关上几家,有的店这都赔钱了。”
  李和笑着说,“不用,熬过去就好了。咱们要往长远了看。”
  要说经济疲软李和也没多大感觉,按照小威的说法,那迪斯科一天到晚都是人,五块十块的门票卖的照样好,三块钱一瓶的可口可乐都是供不应求。
  就连平松看对形势,也自己开了一家迪斯科的舞厅,虽然他现在人去了浦江,可是店是他亲弟弟管着呢。
  这样的舞厅,满京城没一百家也有九十九家,好像都是这半年冒出来的。
  寿山道,“可是这还赔钱呢?要不我打发点人?”
  李爱军在旁边插话道,“我可是没少在你饭店里宴客,里面的服务员调教的都是一等一的好,你要是暂时用不上,就把人给我,你有多少,我安置多少。”
  “那是当然了。”寿山傲然的说完再也不提裁人的事情了,新人要培训出来,几乎要耗费他半年的时间,都是手把手的教。
  李和也跟着道,“不但不能裁人,还要跟着涨工资,现在物价涨得这么厉害,咱不少员工都是乡下过来的,那点工资够干什么?按照我的意见,至少要有3成的涨幅。”
  寿山惊讶道,“3成?会不会太高了?”
  李爱军笑着道,“这个不高。你这是提醒了我,我回去也得给人涨工资了。”
  “哎,我就涨吧。”寿山只得也跟着后面点头了。


第0389章 流转
  李和继续说道,“我们接下来不但不能裁人,反而得大规模的招人,只要有学历,只要有能力,咱们不怕人家工资高,也不怕人家傲气,不管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是学校里的老师,还是国企里面出来的,咱们统统都要。”
  大概是学生在学校里学习不认真,不怎么专注于学习,档案上的表现就不怎么好看了,毕业分配很难有大出息,所以都想着另找出路呢。
  同样,学校的老师们对财富的渴望也不同于以往了,知识不能转化为财富,很是让他们受伤。
  这对李和来说这是个机会。
  他那时候在单位刚刚晋升为科级干部,虽然工资也不低,可是仍然捉肘见襟,入不敷出,正式的打起了走单帮的注意。跟许多人一样,偶尔外面的小作坊和乡镇企业接点私活,比他工资还高呢。
  大家都是躁动不安的寂寞,有点能耐的都想着出国,拼劲全力考托福,怎么也要出去的。这一年小布什签署了一项命令,让在美国的四万中国留学生都有机会得到永久居留权,更是激起了这一波“托派”的激情。
  他呢,当然也曾经想着出国,可是一有单位束着,二是拖家带口,后来连下海都是带着委屈含着泪下的,不成功便成仁罢了,哪里还敢有更高的奢望追求。
  不过他又是知足的了,他有一儿一女,正好组成了一个好字。
  突然间,他不敢再想了,害怕那个人影又在脑海里掠过。
  他把身子嵌入了椅子中,手指上夹着一支烟,往烟灰缸里弹烟灰,再送往双唇之间。
  厨房里好几个女人在忙活,自然是周萍掌厨,何芳和常静、冯老太在旁边切菜洗菜。
  付霞正端菜进了堂屋,接了话说,“哥,我同意你这话,我正央着方厂子帮我介绍几个人来。”
  方厂长说的是方向,他的印刷厂现在已经招来了十几个高校和研究所出来的人,虽然大部分是兼职性质的,可是人家肯来就已经不容易了。
  李和忙着把餐桌摆在了,笑问,“不错的啊,听说你当了什么理事?”
  付霞说,“就是个玩劲,哪里能当做正经,你不问,我都不好意思说。我也发愁,你说就这么个理事,还要经常去开会,我现在连个帮着写发言稿的人都找不到,每次都是胡乱瞎写,惹人笑话。”
  酒菜上齐以后,众人聊了一些最近的事情,李爱军说起了他厂子旁边的董家坟被盗的事情,说,“那么个小土包平常看起来不起眼,怎么会有好东西呢?”
  寿山抿了一口气,嘿嘿笑道,“说不准是自家坟自家盗,外人不清楚,他们做后人的能不清楚里面有好东西吗?”
  付霞道,“那不能吧?哪里有扒自家祖坟的?”
  寿山不屑的道,“五世恩尽后,就是这德行了,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可惜我祖上既没有驸马爷,也没有什么都尉,连钱粮单子都没有,我是想干都轮不上。”
  周萍慌忙打叉道,“爸,你喝多了吧,说胡话。”
  寿山道,“你懂个什,我爷爷,你太爷,祖上传下来的世职、世差都五世恩尽了,他吧,考个功名没能耐,某差事没来头,寻个营生吧,又没本事,可好歹有钱粮,饿不死。结果到我爹这辈,钱粮都没了。轮到我就自谋生路了,跑到饭店跑堂了,命苦啊。八大胡同、八大祥、八大楼、八大堂、八大居都没去过,想都不敢想啊。”
  “喝点茶。”周萍赶紧给寿山倒了一杯水,好堵住他这嘴。
  寿山却不管不顾的道,“你娘在的时候呢,想着有个安身的地方,可惜我是没那个能耐,夜眠三尺地都找不着,后来硬是空地搭了个窝棚,冬天灌风,夏天漏雨。以前呢,空地多,都是官地,有来头的见了都眼红,门槛高的,门槛低的,都要想法子占一块。有银子的盖四合院,我这种穷哈哈只能搭窝棚。”
  李爱军问,“能随便盖?”
  寿山道,“都是旗地,后来没人管了,谁手快,谁钱多,谁嘴大,谁就能抢占公产。”
  众人正喝着,朱老头和博和尚不知道怎么得了消息也来了。
  这两个老头子是互相搀着进来的,朱老头拒了李和递过来的酒,说,“还想多活两年呢,不能喝了,不能喝了。”
  博和尚先看了摇篮里熟睡的李览,笑着说,“这孩子有福相,嘴小鼻子大,人说,通天鼻子端,长大做高官,好,极好。”
  还送了紫檀串子挂在了李览的小手上。
  何芳听到很是高兴,说,“博叔,你坐着,不喝酒的话,我给你倒杯茶。你们怎么知道我们回来了?”
  朱老头道,“早几天就得了消息,我孙子不是还在那个方厂长哪里做事吗,那个方厂长改天来,我要谢他,得他关照。再说,我可是有你家钥匙的。”
  “差点给忘记了。”何芳这才想起来,这两个老头经常收了东西,要是没人在家,东西径直放地下室了。
  朱老头又对何芳说,“我送什么东西,你们也不能稀罕。待他三岁了,我要是还能熬到那时候,送我那,我教他写点字。提早学点字,也不耽误他正常去学校念书。”
  “那我提前谢谢了。”李和见过这老头写的字,那是真真的好。哪怕他孙子朱玮琦有点不学无术,可是那手字是得了这老头的真传,写的也非常好,李和看了都有点自惭形秽。
  寿山惊讶地道,“不错的。不错的。朱大哥字好坏,我是看不出来,可我晓得当年斜烟袋街卖字画的掌柜的都愿意卖他的字画。只要裱好了卖出去,都是二八分成。”
  朱老头摆摆手说,“画店可不是白挂,占墙费一样要交,咱就是个卖字画的。没法跟老于比,人家想要他的字画,得特意去请,还得贵人请。”
  提到了于老头,大家又是一阵默然。
  李和是最懊恼的,当初没有好好跟于老头学点字,身在宝山不自知。
  写一手好字,是他多年的愿望,可惜天分不足,不管怎么样都只能成遗憾了。
  饭局散了后,天还没有黑,大家都要回家,李爱军、周萍等人都有车,付霞、常静住在附近,只有博和尚这两个老头是打车来的。
  周萍对两个老头说,“我开车送你们回去吧,省的你们再找车了。”
  两个老头欣然同意。
  人走完之后,何芳也没什么事做了,厨房里面,常静等人早就帮着收拾干净了。她统计了下大家送的红包和礼物,对李和道,“咱还得安排个时间,请他们一次。”
  李和道,“这今天不都吃过一次了吗?”
  何芳道,“你请人家和人家自己来能一样吗?我估着吧,后面还应该会有来凑热闹的,他们应该遇不到一起,咱不如一次性请了得了,省的今天来这个,明天来那个,咱也更麻烦。我这几天先不回学校,你赶紧通知了,咱该请的都请了。”
  “成,听你的。”
  接下来几天,两口子开始联系同学和以前的同事,在寿山的饭店热热闹闹的又摆了三大桌子。
  原先的同事基本都来了,不过同学中只有一个刘海来了,大多数是家属代表,赵永奇这次都没有来,是让他媳妇马金彩来的。
  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按照政策,中青年干部都是要到基层去锻炼,赵永奇、王慧、刘波、周庆这些人都远赴外地了,有的是贫困乡、村,挂职锻炼工作两三年,有的是包点,有的是跟工作组一起下派。
  当然也有不想去外地的,会找关系的,一般都是本地的厂矿企业。
  方向带着杨富贵也来了。杨富贵白净了不少,留着了长辫子,辫梢还扎了绿色的头绳,另有一番姿色,一见到小威,就拉着他的手。
  小威扭扭捏捏的,左看右看,明显还不适应杨富贵的热情。
  李和不乐意了,明明是鲜花插牛粪上,这小子还惺惺作态,气的踢了他一脚,示意他好好表现。
  刘海对李和说,“我过几天也要走了。”
  李和问,“去哪?”
  “淮河水利。也是清闲的很,算是挂职吧,顶多一年回来了。”
  李和道,“那祝你一路顺风,前程似锦!”
  身边熟悉的人,接连的离开,让他有点堵,因为习惯了,熟悉了,人都是有感情的。
  “借你吉言了。”
  两个人说完都哈哈大笑。
  穆岩找他说了一些关于教辅的事情,目前作为行业的第一教辅品牌。《5年高考3年模拟》已经改了四个版本,在市场上反应强烈,穆岩的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他有了离职的心思,想全心的把心思放到教辅上。
  李和摇摇头说,“如果只是你一个人走,我不同意,你要是能带走一大票人我就同意。”
  穆岩道,“你让我挖学校的墙角?我可没那么大的胆子。”
  李和笑着道,“知识总归要形成生产力的,复旦不是有个博士说嘛,什么方帽子煎不出牛肉饼,我建议你煎个给大家看看。”
  穆岩不认可的道,“硕士,博士,教授,让他们出来编教辅?亏你想的出来,大材小用啊。”
  李和笑着道,“你一个历史学教授做教辅不屈才?”
  穆岩在去年已经评到了教授的职称,这让大家都很欢喜。
  穆岩道,“不一样,不一样,我是为了糊口。”
  李和道,“我可不信你会乐意一辈子做教辅。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现在可不止三百六十行了,能做的多着呢。”
  穆岩道,“报纸上好长时间没说改革开放这事情了。你不担心?”
  李和白了他一眼,说,“我也没见你担心啊。”
  他认识的人当中,没有比穆岩看的明白的了。
  穆岩摇头苦笑,也没再多说什么,拉着媳妇走了。
  宴会结束后,李和想想,不知道还有没有留京的必要,这里已经没有多少他的朋友了。
  一大早,李和开车去接丈母娘和小舅子,他阻止了也要跟着去的何芳,说,“在家看孩子吧,我又不是不认识他们。”
  何芳说,“那你路上开车慢着点,接着人赶紧回来吃饭。”
  “没事的。你在家歇着吧。”


第0390章 丈母娘来了
  说老太太进城,挤下了火车,千恩万谢大仙保佑自是不须说。
  跟着儿子背着大包小包在出站口等,看人来人往,有点头昏脑涨,仿若热锅蚂蚁,来来回回的走,一刻也得不道安宁。
  及至看到了四处张望的李和,才算松了口气,朝李和挥手道,“搁这呢,这呢。”
  “老婶,上车吧。”李和上前接过来行李,他很少跟着何芳喊老妈或者老娘,即使是何芳偶尔也只是称呼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