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1979-第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了外滩,两边的路灯明显不一样了,这边的路灯更加的明亮,高楼大厦有灯,有点灯火辉煌的感觉了,这里也大概是最热闹的,到处人潮涌动。
  外滩还没有护栏,两岸都是停靠的船舶,船舶与地面间只架了一层窄窄的跳板。
  从外滩的码头、船舶、马路、纪念碑和高楼来看,还能隐约看出当年远东第一大都市的气势。
  吴淑屏说,“于先生说的对,要不是内地耽误了这么多年,根本没有香港什么事。”
  李和说,“香港有香港的好,这里有这里的好。但是中国人要的大江大海香港给不了。”
  对岸的明亮的灯塔,引起了他的注意,灯塔底下模模糊糊的能看见往来不停的大卡车。
  吴淑屏说,“那就是我们目前的项目工地,正在进行三通一平的工作。要不我们找船过去看一看。”
  李和叹口气,又点了根烟,说,“不用了。”
  他当意识到回不去的时候,那种痛大概只有他自己了解吧,真的回不去了,这里也同样有他的羁绊,同样有需要他守护的人。
  吴淑屏突然发现他拿烟的手在颤抖。
  她突然说不清这个男人了,不露言表,叫人摸不透,看不透,甚至看着有点傻,但是接触一下,内心自有高下。
  这个属于不可言了。
  两个人沿着江堤继续走,在一个拐弯的路口的商店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上面的招牌在昏暗中不是太清楚,李和问,“那个是什么地方?怎么生意这么好。”
  吴淑屏笑着说,“那个是美国公司到这里新开的肯德基。”
  “哦。”李和到近处一看招牌,总共有两个,上面的红色招牌写着:美国肯德基家乡鸡,下面是字刻招牌:东风饭店。
  看的他呵呵直乐。


第0364章 轮渡
  我好抡棒棰拉铁弓
  进呐进唐营
  俺的功劳重
  南杀北战立奇功
  老程前面打
  ……
  杀敌寇就像那刀切葱
  五湖四海有威名
  都说我爱说爱笑
  哈哈哈
  我这爱热闹
  ……
  李和站在河堤的石头台阶上,面朝黄浦江,不自觉的突然唱起了豫剧的《花打朝》,他非常喜欢的一出戏,不是为了契合什么,只是他突然想唱了,而能唱出完整的戏里面,好像只有一个七奶奶。
  “李先生,你唱的真好听,这是京剧吗?”吴淑屏不断的给李和鼓掌,周围人给了异样的眼神。
  “这是豫剧。”李和知道这是唱给瞎子听,不过还是解释道,“中原地带的戏种,是中国五大戏中之一。”
  “常香玉吗?”吴淑屏明白过来了,常识她是有的。
  “是的。”李和又补充道,“那是世界上最美的咏叹调。”
  八四年的时候,常香玉带团进京演出,他想弄张票而不得,悔恨的肠子都青了。所以对他来说,无论如何都要听一次,为了听一场常香玉的戏,亲赴洛阳,未免不可。
  他非常的期待,他非去不可了。
  吴淑屏歉意的说,“不是太懂。我只觉得好听。”
  “哈哈,你们年轻人不懂很正常。”
  吴淑屏奇怪的看了他一眼,按年龄她比李和大好几岁呢,不过什么也没说。
  李和笑笑,知道说错话了,叹口气说,“假装我们并非行将就木,而是刚刚开始生活。”
  这句话说的没头没尾,吴淑屏更是不懂。
  曾经他在大宅里等待金钱自己飞进钱包。
  因而他缺少斗志,以及奋斗的目标,一切就像死水一样安宁,或许他也曾有过雄心。
  生活对每一个人而言都是坚硬而沉重的,无时无刻都有理由感到痛苦,但不应该变得顺从和漠然,改变的机会总是被他深深地埋在自己心里。
  谁改变了他呢,大概是何芳吧,他每次看到何芳,心里总是充满了愧疚。
  她的出现反而给他僵死的生活打开了一条豁口,新鲜勃勃的生气漏进来。
  她善良而有梦想,敢作敢当又漂亮。
  她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她能看见肮脏世故,遍地隐藏着谎言的陷阱。但是她对美好生活依然有向往。
  她似乎永远不知道什么叫妥协。
  所以迷雾里她依然勇往直前,哪怕看不清前方的路。
  李和觉得他的任务就是带她和孩子走出迷雾,给她们平坦大道。
  回去的时候,李和这次没有走路,而是坐车回去了。
  晚上睡觉没有安宁,查房的一拨又一拨,一会要证件,一会登记,折腾的没法睡觉。
  他终于想起来了什么事,沿海大扫黄。主要是针对图书文化市场的乱象和失足妇女。
  这次的规模很大,是为了针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
  陈大地说,“你放心吧,我已经跟他们说好了,不会再来了。”
  “没事。”李和不理解也得理解。
  他躺在床上抽了好几支烟,确定再没有人来查房之后,才安然睡去。
  第二天他提出要到新建的南浦大桥去看看,平松和吴淑屏陪同。
  南浦大桥的选址是在南码头的轮渡站,这是市区内黄浦江最窄的一段航道,只有360米。
  这座大桥,远大集团和金鹿集团没有参与上,李和很是遗憾。不过令他欣慰的是日苯人也没有参与上。
  大桥总长8346米,主桥全长846米,引桥全长7500米,以一跨423米过江。
  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双塔双索面,迭合梁斜拉桥。主桥桥面用钢材和混凝土两种建筑材料叠合而成,主桥桥面的钢框架共有438根钢梁,其中一根重80吨,为全国之最。
  制作钢梁用的钢板,最厚的达80毫米,其厚度在钢结构中又是一个全国之最。拼装钢框架用的10多万套高强度螺栓的直径达30毫米,螺栓之大,是我国建桥史上前所未有的。
  这座桥梁算是奠定了同济大学在桥梁工程学上的地位。
  吴淑屏说,“桩基立心柱已经起来了。”
  李和问,“什么时候完工?”
  “我们打听到的消息是要两年吧。”吴淑屏说,“因为有上面批示,所以市委拒绝了我们无息贷款的好意。”
  李和笑着说,“挺好的。”
  平松说,“这座大桥要是能早点建设就好了。”
  他大概见到了李和在资产上的轮廓,他原本坐井观天的以为李和只有在京城的生意,这阶段跟着陈大地的接触,跟着吴淑屏闲聊,他终于发现一切都需要他去仰望了。
  他这个时候才真正的确定,跟着李和是没有错的。
  什么叫大生意呢?
  什么叫大前途呢?
  每次过手几千万,几亿,他听都未曾听过。
  来浦江,对他来说是个英明的决定。
  李和豪气的说,“不管有没有这座大桥,也不能耽误我们在浦东的工程进度。”
  “是的,李先生。”吴淑屏应道。
  没有于德华的引荐,李和很难见到相关工程团队,只能每天吃了睡,睡了吃,偶尔大街小巷瞎转悠,偶尔看看相关的工程图纸。他有点后悔没有带媳妇过来,要是何芳在那该多好。
  关键有了孩子以后,时间就不属于自己了。
  于德华回来的时候,李和看着他那憔悴的样子,都有点不忍了。隐隐有点白发了,眉头的沟壑都深了。
  “后面我来接手吧,你回港歇着吧。”
  “好,好。”于德华有点喜极而泣,天知道他受了多少委屈,他说,“我日盼夜盼等着你接手。”
  每天四五场工程推进会议,他自己都不知道怎么撑下来的,光是每天几十个签字,虎口都发酸。
  花了五毛钱,上渡轮,渡轮上有两名工作人员,一名负责开船,另一名负责船靠岸时栓缆绳。李和坐在船头,汽笛响起,船缓缓离开渡口。
  江水拍打着船舷,激起层层浪花,黄橙橙的水面泛起了鱼鳞似得波纹,冷风呼呼吹过,带着一股腥味。轮渡的汽笛声,人们的喧闹声,使黄浦江一片沸腾。


第0365章 阻尼器
  突然下起了雨,斗大的雨点疏落清脆地砸在江面,啪啪地响。大雨象一片巨大的瀑布,从海面上遮天蔽地般卷了过来,树木在风雨中狂乱摇摆。
  吴淑屏要给李和撑伞,李和拒绝了,将目光投向无尽的大雨中,幽幽道:“下的好,我喜欢下雨。”
  吴淑屏道,“李先生,天寒,淋湿了肯定要感冒的。”
  “不用。”李和从来没有感觉这样畅快过,话音清晰而又坚定,说,“下的更大一点才好呢。”
  吴淑屏还要说什么,却被于德华赶到了一旁,他陪着李和在船头淋雨。
  李和笑问,“你行不行?”
  于德华大气地说道,“你说过的,男人不能说不行!”
  李和大笑,平松和于德华也跟着大笑。
  上了岸以后,三个男人都成了落汤鸡。
  李和抹了下头上的雨水,说,“痛快!”
  他虽然冻得有点哆嗦。
  可是看着宽阔的江面,有‘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之感,也许太矫情了吧,可是他喜欢,真的喜欢,雨水把人浇透彻了,脑子都能清醒了。
  真正令他高兴的是,从此举世闻名的陆家嘴地块真正的属于他了。
  觉着陆家嘴膨胀了,忘记脱自家事啥人了!
  弗事蛮上进个嘛!
  搿两年发展个结棍了,高楼大厦造起来了,外国人进来铜钿赚好之,个么好了,哦哟鼻孔要开到天浪起了!
  心里的欣喜用浦江话说起来才带劲啊!
  他随着于德华进了工程项目部。
  总工程师迎了出来,他是跟着于德华一起去德国参展的。
  “谢谢于总,这次真的大开眼界,我们这次更有信心!”
  见着几个人头上身上都是水,赶紧吩咐人拿了毛巾和纸巾。
  李和只在一旁看工程图纸,并没有插话。
  一套完整的建筑图纸,根据其专业内容或作用的不同,都有一大堆,从图纸目录到建筑施工图,应有尽有,光一套采暖通风的图纸就有700多页,这还只是初步的方案。
  于德华说,“辛苦,辛苦。”
  总工说,“说句难听话,于先生,这是你信任我们,你这是拿钱给我们练手啊!”
  他也是很感动,造价五六亿美金的工程,就很任性的交给了他们!
  他不由得不感慨!要知道期间日苯人都来了!甚至要无息贷款给金鹿集团,金鹿集团照样拒绝了!
  金鹿集团拒绝了日苯人的成熟方案,转而选择他们这种没有施工经验的团队,他们还能说什么呢!
  “没有风阻尼器?”李和先看了八张总设计图纸,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超高型建筑遭遇6级以上强风时,建筑内的人会有轻微摇晃感。而且浦江时常遭遇台风袭击,因此,建筑特别安装了这样的风阻尼器,可以为建筑内的人提供更为舒适的使用环境。
  他在力学上算半个专家,从受力分析的角度,大概能看出一些问题。
  “风阻尼器?”总工疑惑的看了李和一眼,这个年轻人一进来就看图纸,他以为是于德华下面的员工,所以一直给忽略了。
  于德华慌忙介绍道,“这是我们金鹿集团的董事长,这次是特意为了浦东项目,从香港赶赴过来的!”
  “董事长?”这个名称更加令总工感觉陌生。
  于德华认真地说道,“他是我的老板!这样说明白没有?”
  “老板?”这次简直令总共不敢相信了!他看看于德华,再看看李和,一个老持稳重!一个嘴上没毛!可是看着于德华认真的样子,又似乎不是在开玩笑!他讪讪地朝李和伸手,说,“李董事长,您好,您好,欢迎莅临指导!”
  于德花指着总工说,“这是总工程师,朱国豪先生。”
  李和也伸出手说,“谢谢!喊我李和就可以。老家皖北。”
  “你是中国人?”朱国豪说完,总感觉措词有点不对,又补充道,“李董事长是内地的?”
  李和笑着说,“如假包换。拿身份证给你看看?”
  “不用!不用!”朱国豪说完又有点激动了!这算不算中国人自己投资、自己建造的第一个摩天大楼!
  这上升到了另外一个高度!
  意义完全不一样了!
  他继续问,“李董事长,你刚才说的什么风阻尼器?这个真的没听说过。”
  一个工程人员没有听过这个,他真的有点汗颜。
  “没听过?”李和皱皱眉头,感觉有点不可思议,难道这个时候风阻尼器还没有在摩天大楼上有应用?他问,“桥梁上阻尼器知道嘛?”
  阻尼器,是以提供运动的阻力,耗减运动能量的装置。
  利用阻尼来吸能减震不是什么新技术,在航天、航空、军工、枪炮、汽车等行业中早已应用各种各样的阻尼器减振消能。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人们开始逐步地把这些技术转用到建筑、桥梁、铁路等结构工程中,其发展十分迅速。
  特别是有五十多年历史的液压粘滞阻尼器,在美国被结构工程界接受以前,经历了大量实验,严格审查,反复论证,特别是地震考验的漫长过程。
  朱国豪笑着说道,“李董事长,你说的是减震器吧?”
  “对的。”李和恍然,大概名称叫的不一致罢了。
  朱国豪说,“于先生目前选定的中标单位是一家美国的公司。他们只是给了一个初步设计图,完整的图要到等到元旦了。而且我们跟加拿大的设计师交流过,他们没有提过什么减震措施。”
  李和摇摇头说,“必须有风阻尼器。”
  有或者没有,在舒适度上,完全是不同的体验。
  他还是详细的给朱国豪解释了一遍风阻尼器的原理。
  阻尼器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东西,实际上就是用一个质量块和吊索构成一个巨型复摆,它与主体结构的共振,能消减大楼晃动。后来稍微复杂点,也就是采用电涡流技术的阻尼系统用于减少质量块的振幅,消耗风振输入能量。
  朱国豪大为震惊李和在力学上的造诣,竖起大拇指说,“你真的是这方面的专家!”
  平松傲气的说,“我们老板是物理学的教授!”


第0366章 疑难
  “教授?”朱国豪大为震惊,他不是没有见过年轻的教授,三十不到的教授真的是一抓一大把,许多在重要岗位上担任领导职位,或者在重大工程身上担任总工,甚至在许多工程中从总工到普通工程师都是同班同学也不是稀奇。
  他只是惊讶于李和大资本家的身份居然还隐藏着教授的身份,这就很令人惊讶了!
  虽然这两年教授学者嚷着下海的很多,可是真正的像李和这样的随便投资几亿美金的真的是没有见过!
  不要说他和旁边的一拨人都震惊,就连一直跟李和接触的吴淑屏都是满满的惊讶!
  她也从来没有想过李和还要教授这一层身份!
  “我们老板还是京大的教授!”平松很欣赏周围人这种表情。
  “李教授,失敬!失敬!”京大教授不至于让他惊慌失措,他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教授,可是三十岁不到的京大教授,足以让他在专业度上表示认可了。
  朱国豪这次是更兴奋于与甲方有了共同的语言,每次与于德华的沟通是太累了!有了专业人士一起参与,以后沟通就方便多了。
  李和一边跟他握手,一边笑着说,“什么教授不教授的,那是老黄历了,现在是已经从学校离职,到处逐着铜臭味呢。”
  在他的心里,其实还是有得意的,自然认为一个教授比一个商人来的有格调多了。
  “都是为社会主义添砖加瓦,何来高低!”朱国豪赶紧吩咐人给李和等人倒茶,然后才继续问,“李先生,减震措施我们在桥梁工程中是经常使用的,可是在高层建筑中,我们虽然有听说过,可是用的很少,你也知道,我国当前现状,我们并没有高层建筑的施工案例可循。”
  李和笑着说,“XN的centerpoint塔不知道听说过没有?”
  XN塔运用的就算调频质量阻尼器,他以前在课堂上做力学分析的时候,也给学生介绍过,他只是没有想到这些朱国豪这些人会不知道。
  朱国豪说,“自然知道,南半球最高的建筑,我们做案例分析的时候,自然没有少研究。这个建筑上是有一个40吨的辅助质量。”
  不等李和说话,突然恍然大悟道,“日苯的osaka水晶塔好像也是顶端的水箱作为单摆他妈的!”
  “对的,还有加拿大国家电视塔,也是这个结构,这个建的更早,是70年代的建筑。不过只是单摆。”李和继续说,“真正有创新意义的是XN塔,XN塔高304米,它本身就能抵抗狂风的袭击,也能抵抗强烈的地震。应该是世界上第一个运用调频质量阻尼器的建筑。所以本身并不是什么高深的技术。咱们浦江的材料所不是有个减振技术事业部吗?这方面他们的技术应该是在全球都能排的上号的。”
  朱国豪疑惑的问,“李先生,这是一个军用研究所。”
  他不知道李和从哪里听说的。
  “哦。”李和一拍脑袋,把这个给忘记了,此时应该还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