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1979-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和知道这是实话,现在养猪是身体累,再搁以后卖猪就是心累了。行情太磨人!赶上行情好的时候,养殖户还会省一点心,行情烂,辛辛苦苦一年半载,到头来亏得多、赚的少的人不少数。
  下午的时候,杨学文爷俩赶着驴车把木材送过来了,杨老爷子道,“我也就随他们喊二和了,你这真是照顾咱爷俩了。”
  李和道,“老叔,多想了不是,我找谁不是做,我家爷爷知道是你来做,都夸这方圆几里地,就没比得了你手艺的。你看需要我整啥,我来弄。”
  “吃这饭,家伙事齐全,不要你操心。不过中午囫囵给个吃就成。”杨老爷子本来就觉着人家给活干,照顾自己,颇有点不好意思了。现在大家旧家具也舍不得扔,舍得做家具的也没有几家啊,爷俩空有一身手艺,无处施展,就好像戏文里唱的,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
  院子里刨花飞溅、木屑翻飞,小丫头在旁边看的兴趣盎然,抓着锯末玩。
  王玉兰觉着又是儿子自作主张,听不见皇上的吩咐又耽误皇上和娘娘的好事,头后脑勺像抽筋一样疼一阵一阵的,昨天的气还没消呢,现在再给脸,还不知道怎么不消停呢。
  中午的时候,李梅自不是糊涂的,烧了好饭,有酒有肉,饭桌上布菜倒酒,比李和还殷勤。
  李和心里明了,这大姐要是对杨学文没好感,才叫见鬼咧,才见过两面,上辈子的因缘,不是一家人她吧进不了一家门。
  后面几天没下雪,倒是下了雨,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
  李梅炸油丸子,小丫头就直愣愣的爬在锅沿上,李和二话不说,就是啪啪搂屁股揍。
  下雨天,尽往泥地里走,还是把小丫头揍得眼泪汪汪。
  后面几乎每次洗澡完了之后,穿衣服的时候就会哭,连凶一点都做不成,小丫头哭得好凶,李和努力的憋住性子不让自己看到小丫头那撕心裂肺的一幕,该搂屁股揍照样揍。
  李和仰天长叹,妹子,你让哥哥歇会吧。
  杨学文爷俩来的越发勤了,李和看着杨学文、李梅,她俩早就狼狈为奸,同流合污了,哦不,应该是志同道合,但是就差那层窗户纸。
  等到他们两个在行为上和相处模式上已经达到一定境界,这时候都不用表白了。
  李梅“杨哥,不要客气,给你个鸡腿。”
  “杨哥喝点水吧。”
  “大妹子,水井打水跟我说,这么重,你做不来。”
  这时候李梅害羞的低着头,“还是男孩子力气大。”
  李和有心补刀,“大姐啊,你扛个一百斤稻包不费力气啊。”
  有前辈跟李和说过,女孩子是不用追的。
  李和想这大概像是穿裤子一样,你越是鸡冻,丁丁就越有精神,越阻碍你把裤子穿上,你既没法拉拉链,又没办法扣纽扣。等到你放松一点了,不鸡冻了,很容易就把裤子穿上了,这个时候你再鸡冻,裤子就难脱下来了。
  年三十的前天晚上,李和饭桌上,直接就破窗户纸了,“我觉着那杨学文是不错的,实在勤快,倒是不错的人家。跟大家倒是不差。”
  王玉兰也是有脾气的,筷子一摔,“你这孩子,倒是越来越糊涂了,那家穷糟糟的人家,绝对不中,人穷糟人白眼。”
  李梅倒是慌乱了,不知道怎么接话了。
  李梅心想出息不出息的倒是不在乎,只要不是混账人,能暖心暖肺,日子苦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她也是心甘情愿。杨学文个子高肩胛宽,是能干活的,看着又实诚,就是身子太单薄,甚至不要脸的想,以后给多做点好吃的,就能补壮实了。
  李和看这大姐表情,心理也有底,对王玉兰道,“俺的娘啊,你这啥想法,人好就中。没爹没娘,大姐过去就能当家,多少媳妇被婆婆压着出不了头,你又不是没见过。那家老爷子老太太,没有比那再明事理的人了。”
  老四不知道凑什么疯,秃噜嘴道,“横竖比咱爹强。”
  这个炸雷神补刀,李和差点没憋着笑,看着王玉兰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王玉兰用手指摁着老四的脑袋,“你爹少疼你了?你个没良心的,你咋不体谅你爹的难处呢。”
  说着说着,想到几个孩子没一个省心听话的,都会自己当家了,那眼泪水,又不要钱的下来了。
  李和也给做了个样子敲了下老四脑门,“一天到晚混说,乱掺和,吃完了,还不赶紧去写作业。”
  他想着这开亲的事情,只得又落在李福成老爷子身上了。李福成老爷子对上杨学文爷,也不算跌相。总不能李和上去跟杨学文说,我准备把我姐姐嫁给你。
  李福成只要随意透个意思,只要杨老爷子不糊涂,这事基本就成了。


第0042章 连理枝头花正开
  春节是鲜红的,在腊月二十九李和就开始写春联,他的爱好真的不多,写毛笔字恰好是其中之一,野路子中间走的,基本上大部分的弯路都走过了,虽然写得不好,但是写起来一样能写得很欢的。除了一些生僻字会有结构性硬伤,其他都能勉强入眼。
  就因为大壮喊了一句,“俺找李和写春联去,他写的可漂亮了。”
  这可把李和坑惨了,整一天爬桌子上没起身,大半个庄子的春联基本都让他包了,都说沾沾状元光。以往写春联的差事,都归村里几个老师还有大队会计的。
  村里也杀了年猪,农民生活艰苦,一年难得吃上几次肉,平日喂猪攒粪,好不容易等到年底,猪也肥了,就将它杀掉,杀年猪,是过大年的前戏,全村人都会赶去围观,特别热闹,每户也分了一斤多肉,王玉兰也早早的端了盆子过去,然后欢天喜地的端了回来。
  年三十的这天,按这边的习俗,一般定完亲的头年,男方家会给女家送过年礼顺便邀女方来过年,至于来不来就看女方家的意思了。
  李梅思量亲爹不在家,本来礼节人情就对不上了,正儿八经的年礼再跟不上,那就要被人戳脊梁骨骂不懂事了。
  大早的就让李隆起床去送礼,李隆兴冲冲的挑了担子去老丈人家,一箩筐油撒子,一箩筐一挂猪头肉和两条好烟、两瓶好酒,搁这会绝对是不差的。
  段梅老爹老娘看到这个敦实后生,也是打心眼里喜欢,要不就光看李兆坤那老货,一万个也不同意。
  可架不住那李兆坤两个儿子争气,那三间大瓦房着实让人眼热,那李福成还拍了胸脯保证,这房子以后就是老三的。
  段梅老子娘一合计可不是这个理,老两口二个儿子一个闺女,儿子已经成家,就一个闺女,不图卖闺女收彩礼,就图闺女顺心,王玉兰软绵绵的性子,做不来添堵事,闺女受不了婆婆气。那老二去以后做了公家人,剩下还有三个姑娘出去了就不碍事,除了小的,剩下都是能做活的,哪怕以后沾不了老二光,可日子也不会差哪里。
  老两口热情的留了李隆吃饭,两个小舅子心里就有底了,这门亲事基本上也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所以才要轮流上阵,敞开了跟李隆喝酒。
  李隆酒量虽然有长进,可还是架不住劝酒,不怎么爱说话,也不拒绝别人敬酒,还不忘回敬。
  村里新女婿上门,也有不少喝多了出洋相的,说屁话,逮谁骂谁,逮啥摔啥,甚至当着丈母娘老丈人的面对女方咋咋呼呼,李隆但凡占了其中一样,老俩口也不怕担着毁亲的名声,说破天也不能再同意这亲事。
  要不是今天是年三十,酒后之余,老俩口不免要留李隆搓盘麻将,再品品性子,弄个双重保险。
  不过老俩口还是满意的,李隆喝完酒,就抱个茶杯坐椅子不言不语。
  “你们几个老爷们,晚上就是过年,没事喝这么多干嘛,你看看把隆子喝的晕头虎脑的。”段梅老娘不免假装埋怨几个男人,又转头对段梅道,“给他擦把脸,既然他家里要喊你去,你就收拾下跟他去过年吧。年三十俺也不留了,你俩走吧,他家里保不齐还有啥活,你早去还能搭把手。”
  段梅高兴的道了声好,给李隆烫了热毛巾擦了脸,就利索的去里屋收拾东西了。
  段梅大嫂子进里屋看着段梅收拾东西,调笑道,“你看看,你这还没进门就知道心疼男人了,这还了得。”
  段梅被羞的说不出话,拿了个包袱,就赶紧拉了李隆走。两个人一路甜蜜,自不用说。
  李和正拿着斧头对一块大木头较劲,明显不是熟练工,看到李隆带着段梅回来,对段梅道,“找地方歇会,来了就不要客气。”
  等段梅应了声好,就没再搭话。
  李和作为大伯子,虽然心里高兴,可既不是长辈,又不是小辈,倒是不怎么好过分热情,有个度就好。
  段梅直接去了厨房,跟王玉兰和李梅打了招呼,道,“婶子,你看有啥我能忙活的,大活小活俺都能整。”
  王玉兰这两天一直跟儿子闺女窝心呢,不高兴早就挂脸上了,奈何又不是那种会发作的性子,啥委屈都能憋心里一年半载,偶尔无聊了,还会翻出来感叹下眨巴下几滴眼泪。
  她原本在李兆坤拿钱跑了之后,庆幸李兆坤给二和留了去京城的钱,不过还是感叹这日子后面咋过,可后面老大丫头买油盐酱醋,三儿子定亲,现在二儿子回来又打家具,这钱哪里来的,她就是再傻,也明白家里几个孩子背着藏私房钱了。
  早上老大丫头给她一百块钱,说是做过年红包,新媳妇头一年不能缺了礼数。王玉兰太不喜欢这种感觉了。
  不过眼下新媳妇头次上门,王玉兰就是含泪也要笑,对着段梅道,“俺们人多,也没多少活,让老三陪你歇歇,厨房油烟大,你到堂屋去。”
  段梅不是没眼力价的,看到李梅在剁肉馅,一眼看到旁边的面盆,就知道是包饺子的,就对李梅道,“大姐,桌面要擦吗?我直接揉好面,就擀皮。”
  李梅见段梅不见外,也明白这是现好,想处好关系的意思,也就没推迟了,直接道,“你看头一次来,还累着你了,那边有抹布,随便擦下就成。”
  李和看李隆酒劲没散,还蔫吧着,也不敢把斧头给他劈材,就对李隆道,“你把屋里那两瓶酒,两条烟,给阿爷送去,顺便问下要不要过来一起过年。”
  李隆没精打采的点了点头,“那我就去了。”
  “洗把脸再去,喝得那个什么熊样。”李和倒不是真生气,只是骂习惯罢了。
  李隆正是进入叛逆期的年龄,平常看着老实,可毕竟有了自己想法,表面答应是一回事,愿不愿意又是一回事。
  李和也会担心会不会结婚早了,可农村这会都这样子,再晚就真耽误住了。
  过年当然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日子,除了能吃到平时很难吃到各种零食,添个新玩具,放点儿小鞭炮、穿上新衣服之外,更可以领到珍贵的压岁钱。
  村里的孩子已经跑村串疯了,小丫头也在后面跟风跑,也没有拐小孩的,大人也都放心。
  要吃饭了,喊一嗓子就回去了,都在盼过年,主要还是因为过年能吃顿好的,至少要解解馋。
  春节的菜谱里,各家都会咬着牙,买上一点豆腐,一条鱼,加点肉,再多点大白菜,至于其他的都要节省下来,留着待客的。
  等饺子端上桌,李和点着烟,就拿出鞭炮,结果一紧张把点鞭炮的香烟扔出去,鞭炮留在手里。
  活到这么大,真心不容易啊。
  倒是把旁边看热闹的潘广才笑疯了。
  李隆都替他哥害臊,他哥啥都好,就是秀才气重了。走过去接过鞭炮,一把就点着了,噼里啪啦响。
  李和今年的现在的日子不错,桌子上满满当当,鸡鸭鱼肉,硬菜没少整。
  李和看李隆酒劲也没了,也给倒上酒,就兄弟俩你一杯我一杯的喝起来了。几个字女人就对着桌子上菜使劲,不过王玉兰对李兆坤又不禁发起了念想,“你爹不知道能不能吃上热乎饭呢,你说要能回来多好。”
  因为有段梅在,都不好接话,只由着王玉兰自言自语,李和只能说这老娘对老爹的感情比天高,比海深,测不透,摸不着。
  吃的差不多的时候,王玉兰掏出了压岁钱,递了个红包给段梅,“年年有余。岁岁吉祥。”
  段梅还要犹豫,李梅就直接接了塞到段梅手里,“过年就图个喜庆,红包可是不能拒的。”
  段梅也就接了,笑着道,“谢谢婶子。”
  王玉兰又从李梅开始,家里孩子一人给了十块钱,给家里孩子王玉兰倒是不会心疼,可新媳妇给50,倒是把她心疼坏了,要不是抵不住大姑娘劝,给个十块钱也就顶天了。
  吃晚饭,王玉兰娘几个收拾桌子,李和就拿着手电带着李隆、老四老五串村拜年去了,这也是这边的习俗,不管平常交往不交往,总要串串门子,抓把瓜子,说几句喜庆话走人。
  就这样热热闹闹折腾了一晚上。


第0043章 老心多感又临春
  晚上临睡觉的时候,李和打哈欠犯困了,可多了一个段梅,李梅和王玉兰还没有安排怎么睡,只得门槛上蹲着抽烟。
  按农村规矩,李隆和段梅定完亲钻一个被窝筒倒也是没啥,也就差个办酒席的程序。
  李和作为大伯子不能开口提这茬,可王玉兰娘俩大眼瞪小眼也犯难,她作为过来人倒是看得明白,李隆跟段梅俩人正小厨房用一个盆子洗脚,脚心脚背蹭来蹭去,看那俩人低头不说话,脸红的跟猴屁股一样,邪火早就窜天了。
  最后王玉兰也不矫情了,直接对俩人道,“老三,你俩晚上睡你大姐那屋,赶紧洗洗睡觉。”
  又看了低头没说话的段梅,也就当默认了,转身就到院子里道,“大丫头,你还是带着老四,睡隆子老屋。二和你还是睡自己屋吧。”
  李和终于得了圣旨,又打了一口哈欠,看了下时间都十一点多了,能不困吗,也就直接回屋睡觉了。
  半夜噼里啪啦声,依然连绵不绝于耳,有的人家讲究老规矩守夜或者迎新,会在夜里就开始放鞭炮,说是三十儿晚上,各路神仙下凡享受人间烟火,只有财神喜神福神才是十二点之后到,其余的时辰就什么神都有了,不到时辰就放,恐怕接到不好的神回家。
  早上四点多,李和迷迷糊糊睡得正香,突然感觉身上凉飕飕的,睁开眼才发现小丫头把自己被子掀了。
  李和恼道,“你洗脸没有,找四姐去洗脸,别这晒脸。”
  小丫头晃着脑袋,道,“阿果,大懒猫要起床了。”
  李和无奈,只得起床了,今年是初一,也是要起早的。
  厨房里面王玉兰带着媳妇闺女已经忙开了,年初一跟年三十一样重要,无论多困难的人家,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可能整治这么一桌的饭菜。
  有点那么个承上启下的意思,这一桌子硬菜的程度,代表着去年过的是否富足,也预示明年会比去年更上一层楼。
  厨房里,萝卜、白菜、粉条等大众菜永远都是主角,番茄、黄瓜等“反季节蔬菜”彼时尚闻所未闻。所谓的硬菜跟年三十一样,也是最常见的猪肉、牛肉、鱼肉等几种。
  桌面上已经摆好,红烧大鲤鱼、拌凉皮、炝的花生米、五花肉炒酸菜、红烧肉。
  李和搭不上手,洗了把脸,就蹲在门前水沟边发呆,上辈子他总是以复杂的心情对待曾经蔓延在心头的“怀乡病。”
  其实更多是对现实的恐惧与回避,如果只是惦念乡村的单纯与温情,这样的怀乡对他来说也没啥,沿着这条道路返乡几乎太容易了。
  但贫困和寒冷的记忆从未在他的生活中消失过。
  大年初一,家家户户都要敞开大门,等村里各家各户的小孩来拜年。
  李和也没喝酒,囫囵吃了个饭,吃好饭,就直接带着几个小的去给爷奶辞岁。
  老话说,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命根子,这话放老李家也是没错的,大孙子是孙子辈的第一个孩子,代表着又一辈的血脉,一般的老人都非常重视血脉相传的事情,所以当然对大孙子看得很重。
  李和是孙子辈家里的最大的男孩子,老太太自是喜爱的不得了,自从李和上了大学,老太太出去越发脸面有光,得意自不必说。
  李和给了老太太两百块钱,“奶,我在家孝顺不了你,这给你,你自己搁家买着吃。”
  老太太赶忙推了出去,“混说啥,你外面哪里不花钱地方,俺跟你爷在家里呆着,也花不了钱,俺娃自己用吧。”
  两个人推来退出,李福成笑道,“拿着吧,大孙子出息,有心思给,你就敞亮拿着。”
  老太太气的骂李福成道,“你个死人,咱拿大孙子的钱算怎么回事?”
  李和无奈,只得强行塞了老太太怀里,招呼院子里玩的老四老五,抬脚就出门走了。老太太无奈又不好张口乱喊,只得收了起来。
  李和到了家,就张罗去姥姥姥爷那边,赶时间把亲戚走完了,李和就能明天去荷兰那奇葩老丈人家里了。
  因为段梅在,李隆倒是去不了河湾姥姥那边了,李梅也得张罗家里来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