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1979-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乙博嘿嘿笑道,“可是那价格也能把我吓出心脏病。一盘红烧肉都敢卖11,我可吃不消。”
  他至今还欠着李和的钱呢,小俩口至今省吃俭用,哪怕有父母帮衬也没有剩下多少钱。四海这样的饭店他可不敢充冤大头摆阔气。
  穆岩却道,“担心钱不够,晚上我就把你那个编稿的钱结给你。”
  刘乙博眼前一亮,笑嘻嘻的问道,“大概多少钱?”
  其实心里早就后悔当初没有入伙了,要是跟孟建国一样入伙的话,一年少说也能分个几万块钱,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捉肘见襟。
  穆岩心算了下才开口道,“大概2000块左右吧。”
  这一年除了被杨玲管的严实了,让他气闷外,其他就没有不顺心的了。特别是教辅书简直是供不应求,是大赚特赚,李和的印刷厂简直就是为他一家开的,根本没有功夫再接别家的生意。
  客户的单一就很让印刷厂的厂长方向苦恼,眼前正火急火燎的扩大印刷车间,增添印刷设备。
  刘乙博的媳妇江燕听见穆岩这话在旁边也是暗自松了口气,插话道,“要不就四海吧。本来满月不是啥大事,咱们计划只有一些家里亲近人,可难为一些同事朋友记在心里了,非要来热闹一下,到时候要是地方小了,面子上不好看。”
  媳妇既然表态了,刘乙博肯定不能反对了,只得点头道,“那就四海吧。”
  眼光然后很自觉的飘向了李和。
  李和笑着道,“我来负责给你订位置。”
  “就这?”刘乙博摆出一副不满意的神色。
  “贪得无厌了吧。能订上位置就算不错了。人家生意有多火你不是不知道吧。”开玩笑归开玩笑,李和还是没好气的道,“我让她给你打个折吧。”
  “那提前谢了。”刘乙博不清楚李和跟那家饭店老板是什么关系,总之是很熟稔的了,李和既然答应了,就肯定不会出问题了。
  孟建国逗弄着刘乙博的闺女,笑着道,“你家闺女我替我儿子预定了。将来绝对是个漂亮的姑娘啊。”
  刘乙博道,“少想这种好事。你就肯定你一定能生出儿子?”
  “万一是儿子呢?我先预定了,咱俩家做亲家吧。”孟建国不以为意,他媳妇也刚刚怀孕了,让他甚是得意,不一定想着是真的结娃娃亲,更多的是炫耀,你看,我也要当爸爸了,我真的要当爸爸了。
  本来将就的婚姻却突然让这样的粗糙汉子也尝到了甜蜜,开始在家里学做家务,绝不肯让媳妇累着一点的。
  许多人在旁边观察下来,觉得结婚前跟结婚后这差别太大了,陡然媳妇怀孕了,要当爸爸了,让他的心又活了起来,他感觉到了生命奇妙的律动。
  “等你能生出儿子再说吧。”刘乙博也明白孟建国的这点小心思,可不听他胡说八道。
  满月这天,李和对刘乙博的人际关系有了更新一层的认识。
  到中午的时候,陆续来了两拨人,都是带着司机开车过来的,光是大红旗就停了三辆,还有两辆是吉普车。吉普的合资厂没有因为李和这个变数而放弃合资,人家车型早就下线了。
  具体的内里李和就不清楚了,也不是他能掺合到的。
  原本计划的三桌酒席变成了五桌,计划赶不上变化,刘乙博算是忙坏了。
  按照李和的经验判断,这些来客的级别都不会低,要知道在他的同学圈里,目前混上司机的也只有一个王慧。而王慧是他认识的人里面混的最好的。
  有几个人看着还比较眼熟,他在新闻联播上也没少看,他差点没出息的想过去混个脸熟,可是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顶多会看在刘乙博的脸面上给个微笑,想套交情基本是不可能的。
  刘乙博这些人都是老三届,关系网之大绝对是李和比不了,在做教辅的时候,穆岩和孟建国调动出来的资源都让李和不禁咂舌,一点挫折都没有,部委也好,市委也罢,居然都有一大圈的熟人。
  令李和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混不吝的小年轻曾经到江燕的医院跟江燕死缠烂打,刘乙博自认读书人跟这小年轻摆事实讲道理,好说歹说,你看这是我媳妇,已经有主了,不要再来了,天下好姑娘多的是,何必在这里吊死。人家小年轻就是拎不清,一副我爹第一我老二的模样,叫嚣着要削死刘乙博。
  刘乙博这好脾气也不能忍了,跟穆岩两个人把这小年轻门揍的眼眶肿成眯眯眼了,人家亲爹自然不能乐意,要找麻烦刘乙博和穆岩两个人的麻烦,可是过去一看,这两个人正跟他的顶头上司称兄道弟的喝酒呢,最后愣是屁都没敢放一个。惹不起躲着呗。
  所以李和就是不服气了,同样是做老师,怎么就这么大的差距呢?
  见刘乙博跟这些人谈笑风生,说不嫉妒都是假的。
  不过只能自我安慰,你再牛还不是照样少我钱!
  刘乙博的老丈人见这么多当官的给女婿脸面,给他脸上贴了好大的光,高兴的很,对着刘乙博都柔顺了几分。
  就连之前对刘乙博凶悍的两个大舅哥,说话更是和声细气的了,刘乙博倒是没有想到会有这么个效果。
  在结账的时候,周萍得了李和的招呼只收了他一个成本,笑着道,“给个200块吧。”
  “这么便宜?”刘乙博简直不敢相信。
  周萍笑着道,“你是我们家常客,难为一直照顾我生意呢。二百就成。”
  “给三百。”刘乙博坚持要给这些,他不能莫名其妙的占这么大人情,要知道有的桌子上茅台都喝了两瓶了,一瓶茅台现在都涨到四五十了,还是有价无市。
  李和见两个人僵持,就笑着道,“那就三百吧。”
  周萍也就收了三百块。


第0279章 大人物
  从饭店出来,李和感觉喝的有点太懵了,不敢再开车了,就靠着车门准备散散酒劲晚点再走。喝完酒以后酒精可以加速血液循环,头部供血增加,思维会变得活跃,才会有李白斗酒诗百篇的故事。
  因此会有平时郁闷的、烦心的、纠结的,这会儿通通都感觉想明白了。可是呢,一清醒的时候,又他妈纠结的一天!
  其实,清醒的时候最痛苦!举杯浇愁愁更愁。
  但是喝酒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酒劲刚上来,倍儿精神,感觉头脑格外敏捷。可以积极往下喝。
  第二个阶段,酒劲上头,精神开始萎靡,手脚身体渐不好使。
  第三个阶段,扑——
  李和现在还处于第二个阶段,脑子再清醒,身体也不会受神经控制,喝酒开车是可以的,但是喝多酒开车就是作死了,喝多酒不开车,这点控制力他还是有的。
  他刚没有闭眼一会儿,一阵急促的汽车喇叭声把他给惊醒了。
  看着一个瘦高的中年人从车里走了下来,他有点印象,这也是新闻联播的高频率人物。
  他不敢大意,拍了下额头,笑着问道,“这位同志,有什么事吗?”
  中年人道,“我见过你的照片,你姓李是吧?”
  李和点点头,“是的。”
  中年人伸出手道,“我跟刘保用同志是一个单位的。”
  “你好。”李和也伸出手,心里有点惊悚。
  “你的论文我都看过,很是让人钦佩。”
  “谢谢。”
  “这是我号码,有什么困难以后打我电话,我们杂志社可以尽力帮您。”中年人从司机手里接过一张纸片,然后递给了李和,“以后我喊刘乙博吃饭你也跟着去,大家都是朋友了,可以相互关照一点。”
  李和接过,也不好表态,只是笑着道,“谢谢。”
  他不敢拿这话当真,与任何人接触时,他要常常问自己,我有什么对他有用?使他得益。如果我不能以个人的道德、学问和修持的力量,来使人受益,就等于欠了一份债。
  他偶尔也读三国来窥探大人物的心思,比如曹孟德这老几算是乱世枭雄,有匪气,有戾气,“对酒当歌”里,还有那么一股遗世独立的出尘的味道;却在小心思里,透出了一点人间暖意。
  曹操在要挂之前写了《遗令》,全是鸡零狗碎的日常。一生戎马,临别人世,他最急切说的话是:爱妻爱妾们平时都很勤劳辛苦,我死了以后让她们住铜雀台,不要亏待她们。
  后面的话更有点不可思议:余下的熏香分掉,不要用来祭祀,免得浪费。关心的是各个房的妻妾和闺女儿子。
  曹老大说:我一生不觉得对不起谁,惟独不知到了九泉之下,如果子修向我要妈妈,我该怎么回答。曹操夫妻俩曾经闹别扭,一气之下将子修妈妈轰到了乡下,后来去请也请不回来。
  曹操闭眼前放心不下的还有最小的儿子。他要是死了,等于小儿子没爹妈了,让他担忧不已。
  老曹的遗言确遭到了很多人的不屑,苏东坡都说,“留连妾妇,分香卖屦”,儿女情长的哪里有枭雄的霸气。
  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谁又没那一缕柔情百转真性情呢。千百年后,正是一缕真性情,才让曹操摘去“白脸”面具,成为一个真切的人。
  看着中年人远去的车子,心里还在一阵恍惚,简直有点不敢相信这种大佬会是刘乙博的同学,难怪刘乙博可以横竖什么都不怕。吓得突然觉得身上有股凉意,原来不知不觉中出了一身冷汗,被中年人这么几句话挑拨的精神过于紧张。中年人尽管说话很和气,李和却是感受到了不同的气场。
  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气场频率。当他的气场与某个人的气场频率相近时,你们会自然而然地相互吸引,更容易“合得来”。这没什么好奇怪的,这种自然的亲切感。
  不过,中年人的气场频率会与他的完全不同,所以他看见的第一眼就觉得紧张,甚至情绪激动。当然也许是心里暗示的作用,他知道这个人有多牛,如果不知道这个人的根底,他也许就没这么紧张。
  得罪了这种人,他死都找不到地方。
  他又为自己的没出息而羞恼,不过还是自我安慰,就是李科来了也得乖乖装孙子。
  这样一想,心里果然好受多了。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这个现实是必须承认的。人分三六九等,肉有五花三层,没有他这种鱼鳖虾蟹,哪有这些花花世界,对大人物来说,我捧你时你是个玻璃杯子,我松手时你就是个玻璃茬子。
  自己要是没能耐没本事,谁都不能惯着你。不要把自己想的多么多么牛逼,再厉害的香水也干不过韭菜盒子……
  说实话,地位差异太大根本没办法做朋友,最好联系都不要联系,否则委屈的都是自己。
  人在江湖,最重要的是先保护自己,捍卫自己的利益。
  周萍见李和还在巷口发呆,就上去问道,“我让人开车送你回去吧。”
  李和揉揉脑袋道,“不用。泡杯茶给我。”
  周萍去给李和倒了杯茶,“你要不进屋坐会再走吧。”
  李和道,“你今天怎么对孟建国的媳妇这么热情?”
  今天孟建国的媳妇过来,周萍基本是围着她一个人转,客气的不得了,李和就感觉哪里不对劲。
  周萍不好意思的道,“孩子不是要升初中嘛,他户口不在这里,有点麻烦。”
  “想去附中?”李和算是明了了,孟建国的媳妇是附中的老师,同时也兼任教导主任。
  周萍为难的道,“也是没撤了,他爷奶年龄大了,他要是在乡下读书,根本没人照顾他。”
  即使现在有钱了,让她为难的事情依然很多,就是简单的孩子的上学问题都解决不了,她前前后后托了那么多关系,没人都搞的定。
  “她同意没有?”
  周萍摇摇头,“没松口,就是光说困难,说开学以后再看情况。”
  李和笑着道,“你怎么没跟我说?”
  “又不是多大的事,你何必犯难。”
  李和道,“你明天置桌好酒好菜,我帮你请过来,一准成。哪怕她不成,不是还有何芳吧,理工附中也不错的。”
  周萍道,“何妹子也不容易,可不敢麻烦她。那我明天就置酒席?”
  “就明天吧。”李和相信这个面子孟建国两口子会给的,上学这种事就是他们一句话的事情,对外面不熟悉的人,他们总要端点架子,要是随便的人都答应了,他们非累死不可。


第0280章 汇款
  陈大地终于离婚了,整天没精打采的,下定这个决心对他来说非常的不容易,他已经用尽了所有的气力。李和不知道这样硬插一脚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他虽然没有在两个人的婚姻里面挑唆,只是间接的改变了陈大地的人生轨迹,但是因为他的出现,陈大地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却有了相应的改变,对婚姻和生活的理解与过去自然也有了不同。
  他对李和说,“我想去外地。”
  李和疑惑的问道,“回老家?现在不是做的不错嘛。”
  陈大地摇摇头,“寿山师傅说想在苏杭一带开分店,他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真正的有钱户在那扎堆呢,咱要是不去那里做生意就是亏死了。我想去开分店。”
  “随便你吧。”既然陈大地想换个环境,李和没理由不支持,陈大地原本就是稳重的人,再加上这么长时间的历练,对饭店餐饮是了如指掌,完全有能力独当一面。他更支持寿山做饭店的扩张,他现在手里的现金太多了,不用在饭店里就没地方用了。他现在很想找到王万科和刘氏兄弟,请教一下他们这么多钱是怎么存的,定期还是死期。
  钱多了也是苦恼。
  随着饭店在异地的扩张,他都不知道他名下到底有多少房产了,反正是越买越多,捡到了篮子里就是菜,甚至现在都懒得计较房子以后会不会拆迁了,要是拆迁的话,他有可能成为全国最大的拆迁户。
  他现在就是传说中的包租公,每次收房租都让他头疼,来回跑太折腾人了,遇到难缠的租户,更是要磨光嘴皮子。
  几个经济特区已经出台了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的政策,这让李和对拿地跃跃欲试。他本来想安排平松去南下拿地,既然平松心不甘情不愿,他暂时想不到合适的人选,想了半天只能让二彪出面了。
  二彪这个人并没有表面上那么粗犷,甚至可以算得上精明,黑的白的都是一套一套的,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人比李和还要高明一筹。
  李和没有想过去请外人,在目前的条件下他没有办法参照香港远大公司的模式用人,他只能任人唯亲,起码时间已经证明二彪和苏明这些人是值得他信任的,他用着也放心。从外面请了再有能力的人回来都是拖拉机装飞机引擎,瞎忙活。
  他给二彪打了一个电话,二彪听了李和的话就要急吼吼的回来,他是更加的渴望独当一面,没有人愿意一辈子居人篱下。
  李和道,“你不用回来,你先把公司注册好。”
  在特区民营企业和合资企业的注册虽然已经方便许多,但是依然还是需要时间,没有一两个月的时间都下不来,没有营业执照就拿不了地。
  接下来李和开始发愁怎么把钱汇出去,他最后想到了张先文,这种走南闯北的人,肯定有自己的汇款渠道。
  他找李爱军要来了张先文所住宾馆的电话,说在四海饭店请他吃饭。
  张先文没有推辞,爽快的答应了,开着小轿车来的很快。
  坐下后听了李和的话就笑着道,“要是小额的话你直接在邮局信汇或者电汇都行。”
  李和冲他举起杯子,一口喝完后道,“大额。”
  “大概多少?500万有吧。”张先文对李和的身家多少有点了解,说了一个大概的数字。
  “一千万多万吧。”李和准备把所有的现金都汇到南方去,哪怕寿山的饭店扩张的这么凶,他手里的现金只增不少,留在他手里发霉的话就没有什么意思了,索性他就一股脑全部搞出去增值。
  张先文对李和有这么多钱也没有表现出太大的意外,想了想道。“没问题。如果是汇到这里可能有问题,但是汇出去没有问题,南边是他们的大本营,不要说几千万,几个亿那帮瑞安人都能给你整出来。”
  资金池是分两端的,钱本身没有真正的流动,只是账目上的划动。
  “他们不是主要做外汇吗?”李和对这些瑞安人也有所耳闻,瑞安被称作中国外汇之乡是当之无愧的,基本上所有跟外汇有关的地下钱庄都是瑞安人开的。
  有许多做出口的外贸企业或者为了得到公平合理的外汇汇率或者是为了逃税洗钱或者是为了快捷,一般都是不走银行的,都是走地下钱庄的,包括海外华人给国内的亲戚汇款都是通过这种形式。
  银行经营机制没理顺,金融服务偏差,有需求就有市场。
  张先文也没酒一饮而尽,笑着道,“有钱赚他们什么都干。你说什么时候吧,我安排他们跟你见面。”
  李和道,“明天吧。我安排人过去。”
  “平松?”
  李和点点头,“是的。”
  这种事情他不宜自己出面。
  “那小子跟那帮温州佬也熟,他出面就更好了,不需要我担保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