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1979-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疼爱!我开老福特半年了,撩过的好女生记不太清了,她们坐在我的福特上笑的也很开心,很真诚。有的女生还关心的问我:怎么不开你爸的平治啊?”
  众人哈哈大笑。
  “你个促狭鬼!”于老太太好笑的摁了孙子的脑袋。好像孙子会找女人,也让她与有荣焉。


第0253章 合作
  中午于老太太亲自下厨,她是知道李和的口味的,完全是偏辣的,所以都是可劲的放辣椒。于德华被辣的一个劲喝水,他老婆跟他闺女扒上两口饭也就吃不下去了。
  李和道,“没必要照顾我口味。”
  于老太太道,“你忘了,我也是喜欢吃辣的,成天光迁就他们了,今天也是借你光,迁就下自己。你啊,不用太客气。再说,她们平常饭量也就那样,娇气的很。”
  于德华酒量有限,不敢攀着李和喝酒,他儿子于博有点跃跃欲试,频频举杯。
  对着半大孩子,胜之不武,李和喝酒都没劲,只是喝了一点,扒了两碗饭。
  他从于家告辞,于德华让司机送,车子刚出门口,他发现汤佳佳的车还在路边,他让司机停车。
  他下车敲开汤佳佳的车窗,问道,“你怎么还在这?”
  汤佳佳正爬方向盘睡觉,见是李和很是高兴,可是看到李和身后的车,就失望的道,“你有车送啊?那你先走,我跟在后面。”
  “等下吧,我还是坐你车吧。”李和回转身又对于德华的司机道,“你不用送了,回去吧。”
  司机为难的道,“可是于先生的意思是……”
  “行了,就说我说的。”李和截断司机的话,上了汤佳佳的车,对她道,“走吧。有始有终。”
  “恩。”汤佳佳快速的启动了车子。
  “你还没吃午饭吧?”
  “我不饿。”
  李和道,“我请你吃午饭吧。”
  “不用,不用,我家就是开面馆的,哪里还需要去别家的馆子。”汤佳佳对李和的提议不以为意。
  到了宾馆门口,李和给了他二百港币,“谢谢了。”
  汤佳佳掏出口袋零钱,“李先生,你稍等一下,我找你零钱。”
  “不用了,多余的请你吃雪糕了。”多也多不到哪里去了,这一段来回路程按照出租车的价格算,打车可是不便宜。
  “谢谢,李先生。”汤佳佳高兴的朝李和的背影喊道。
  接下来的一天,只有黄炳新和沈道如来过,他们在做空股票的同时也买入了不少看跌期权,每一个股票李和都仔细看了。
  他的记忆力有限,也许有的股票他赚不了钱,只能安慰自己只要整体不亏钱就能接受。
  10月18日周日早晨,贝克财长在美国电视节目中宣布:“如果联邦德国不降低利率,美国将考虑让美元继续下跌。”。这显然是坏消息,而且影响是全球的,首先在香港股市上得到了体现。
  10月19日,香港股市先于美股开盘,当日恒生指数暴跌了…11%!
  沈道如和黄炳新看着李和的眼神都有点异样!
  黄炳新瘫坐在地上,“李先生,你说的都是真的,港股已经这样了!难道美股也真的会这样?”
  李和心里也很压抑,慢慢的掏出一根烟,火机发出的清脆的声音后,重重的吐了口烟圈,“不管是香港还是美国,只是刚开始而已。”
  黄炳新道,“那李先生,我们为什么舍近求远,不直接做空港股?”
  李和道,“我预测港府会直接停市。再说,想在香港继续混下去,就不要得罪港府。”
  1987年发生世界性股灾,香港联交所史无前例宣布停市四日,成为唯一在股灾中停市的股票市场,做法惹质疑。
  “停市?李先生,这个玩笑开大了吧?”黄炳新听了也是惊悚,要是真的停市,不知道要多少人从高楼上跳下!
  他刚刚来的路上,已经有听到有人自杀的传闻了。
  千万身价变得一文不值,任谁都接受不了!
  《美人鱼》里面有一句台词“我刘某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87年的股灾,97年金融风暴,02年的非典。我都活下来了,我很牛的!”
  能扛过金融风暴的人真的是很牛的!
  沈道如的电话响了,侧耳听了几句,脸上的表情来回变换。
  挂断电话,对李和道,“李先生,高盛的人要跟你见面。”
  “高盛的那个姓齐的?不见。”李和早就把这个人拉人了黑名单。
  沈道如摇摇头,“是他们的高层总经理。”
  黄炳新道,“李先生,他们眼红了,是想分一杯羹罢了。他们本身也是真正的大投行。”
  李和道,“既然他们求告我们,就让他们来。”
  他现在有这个底气了,想想做梦都能笑醒。
  沈道如知道李和也有这个本钱要求高盛的人过来,这个时候跟公司大小没有关系,而是看谁占有优势。
  高盛的人来的很快,一行五六个人,以一个女人为首,“你好,李先生,张冬云。”
  “坐床吧。”宾馆的房间不算大,挤下七八个人就有点拥挤了。
  张冬云四处看了看,“李先生,挺勤俭的一个人。”
  李和不以为意的道,“能住人就行,浪费是最可耻的。”
  “今天恒指的表现出乎所有人意料,李先生还是继续笃定美股也会这样?”
  李和道,“你要是不笃定,你就不会来找我了。”
  “就在昨天美国财长宣布美元或主动贬值,加上上市公司并购税收优惠取消、海湾战争升级的传言等坏消息的冲击,叠加3…9月份联邦基金利率上调的影响,美股开始调整,10月14日…10月16日连续三个交易日标普500指数接连下跌,累计下跌10。1%。今天香港、欧洲等地股市接连暴跌,所以这样的恶性循环,美股没有理由不跌。李先生,我们高盛想跟你合作一把。”张冬云一下子就切进了主题,没有什么废话。
  “怎么合作?你也知道,我的布局已经完成。”
  “李先生,我们出钱,你出预判方案。之前不管你是做黄金还是日指,你的判断都是非常准确。包括这次,我们也没有理由不相信你的判断。我们愿意出20亿美金,由你来操作。”
  “现在布局太迟了吧?”
  张冬云笑着道,“我们拥有最好的操盘手,也拥有最好的微机设备和高频交易员。这个你不需要担心。”
  时间就是金钱,是华尔街长久不变的真理。
  高频交易正是从那些人们无法利用的极为短暂的市场变化中寻求获利的计算机化交易。例如一个人投资者要买某一只股票的时候输入了一个买入指令,这个指令传达到美国某股票交易所。几乎同一时间,高频交易员就能获取这一指令,并抢在个人投资者之前买入这只股票。几毫秒之后,高频交易员再将这一股票加价卖给个人投资者,从而赚取价差。
  当然此时不一定有这么高级,顶多就是利用彭博社的实时市场数据电脑系统快人一步,交易指令比别人快个几秒钟,不过就是这几秒钟产生的差别就大了。
  “这个不算优势。”李和记得美国股市开盘后,因为交易量巨大,直接导致了交易所的电脑程式宕机,大量交易指令无法成交,所以高盛的设备优势并不一定能发挥的出来。当然并不是说不能入场,在1987年金融危机中一战成名,大赚特赚的保罗·多铎·琼就是在10月19日股市临收盘之前回补的,还是看时机。
  张冬云旁边一个胖子道,“李先生,如果这都不算优势,那什么才算优势?”
  “我有什么好处?”李和没有回答问题,他不想在这个话题里纠缠,“时间不等人,美股要开市了。”
  张冬云道,“李先生,快人快语,我们可以分你一成。并且免除你在我们这里的交易费用。”
  “三成,并且免除我所有的交易费用。我要的不多。”
  张冬云变了变脸色,“李先生,你就能保证我们一定成功?万一这里面有亏损呢?”
  “是你们要求我合作的。”李和还是想把脑子里的东西卖个好价钱。
  旁边的一个人出去打了电话回来后冲张冬云耳语了几句。
  张冬云笑着道,“李先生最高只有两成,多了我没法向董事会交代。”
  “行。”李和同意了,有总比没有好。
  签完一个协议以后,李和写了个纸条,“按照这个操作来。”
  张冬云接过一看,纸条上密密麻麻的写了不少东西,甚至还有准确的时间节点,不过还是对着一些问题,发出来疑问,“开盘一小时内,放完所有空单?”
  “是,晚了可就没接盘侠了。”李和笑着解释道,“周五持有空单的空头们赚发了。所以我预计道指开盘后,很长时间会没有买盘,没有成交。不要着急,这时候凭着你们设备的优势,慢慢等待总会有成交。”
  “开盘前和收盘后放空SP500指数期货?”
  “对,资金如果反应迅速,进场期限套利,然后持仓到结算日,短时间内可获得暴利,这是天赐良机。”
  高盛的人来的也快,走的也快。
  黄炳新在李和的屋里来回踱步,沈道如一根烟接着一根烟的抽,看的李和头晕,没好气的道,“你们俩也过去吧。”
  两个人高高兴兴地走了。
  李和开了窗户,散了散屋里的烟气。


第0254章 大赢家
  李和一夜也没睡安稳,一会儿是沈道如的电话,一会儿是黄炳新的电话。
  “李先生,跌了,真的跌了!”黄炳新在电话里疯狂地叫道。
  李和羞恼的冲电话吼道,“现在该睡觉不睡觉,你发什么疯!有什么事明天再说。”
  啪嗒的一声挂断了电话,顺手又把电话线给扯了,蒙头就睡。
  刚感觉才迷糊糊糊的睡了一会,房门又被砰砰的拍响了,打开门见是双眼通红的沈道如和黄炳新,更是没好气的道,“神经病啊,大早上的!”
  沈道如进屋指指窗外,然后道,“李先生,已经早上十点钟了。”
  阳光已经漫进了屋子,甚至照到了床尾巴,他不知道李和从哪里来的这么大的心,外面都乱翻天了,他居然还能酣然大睡,而且还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知道了。等会再说。”李和先去刷牙洗脸,他的眼皮子还是上下打架,听什么都没有心情。
  两人见李和这慢悠悠的样子,只能在一旁干着急,简直皇帝不急急死太监了!不自觉的又把烟给点起来了,拿火机的手还是有点发抖,好几次没点着火。
  黄炳新看李和从洗手间出来,才急忙道,“市场低开200多点,收盘时,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降了528。32点,由2246。72点狂跌到1718。470点,跌幅达22。9%创下了一天下跌的最高纪录。李先生,我们赌赢了!而且你预测的完全正确,港交所宣布停市四天!”
  两个人看李和的眼神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简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对李和的敬佩之情犹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
  道琼斯指数在一天内跌了三年内的涨幅,这是任何人都想象不到的,也是没人敢想象的事情!
  可李和偏偏敢这样大胆的预测!
  完全是神一样的预测!
  李和却是呆了呆,美股的走向跟历史稍微有了点偏差,美股原本是没有这么大的跌幅的,看来因为他和高盛的加入,加重了美股的跌势!
  沈道如拿手在李和眼前晃了晃,“李先生,李先生。”
  “哦。”李和回过神来道,“平仓了没?”
  见李和终于问到了正题,黄炳新才开心的笑了,“尽管才平仓7成,我们都尽赚18亿6千400万,高盛已经按照协议给我们免除了所有的配资利息和手续费用。”
  光这一项费用可以省下5000多万,由不得他不开心。
  “那就是62%的收益了?”李和还是比较满意的,剩下的三成仓哪怕亏损他也不心疼了,反正左右是赚了。不过跟那些真正的做空高手相比,他这点完全不够看,美国股市一天蒸发5000多亿美金,这些钱进到了谁的口袋里?
  股市涨跌,谁赢谁输?
  不从宏观的经济看,只单纯的微观的从二级市场看,二级市场交易本身并不直接创造财富,更多的是财富转移。
  这些钱可以说是被在高点抛的人挣去了,而接手的人就成了穷光蛋。
  “一切都失去了控制。”《纽约时报》这样报道。
  这一天损失惨重的投资者不计其数,世界首富萨姆·沃尔顿一天之内股票价值损失21亿美元,世界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比尔·盖茨损失39。45亿美元,电脑大王王安仅在19日下午就损失了3100万美元。
  许多百万富翁一夜之间沦为贫民,最苦的是那些靠自己多年积存的血汗钱投资于股票的投资者。受股价暴跌震动,股民的心理变得极为脆弱。因股市暴跌而不堪债务重压的许多人,精神彻底崩溃,自杀的消息不绝于耳。银行破产,工厂关门,企业大量裁员,人心惶惶。
  这一天美国蒸发了八分之一的国民生产总值。
  不光是美国,全球市场都是哀鸿遍野。
  这一次对美国人的教训太过深刻,1988年,美国证交会和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批准了熔断机制。
  “熔断机制”就好比是保险丝,当电流过量时会熔断,从而保护电器。运用到股市上,就是当价格波动幅度达到某一限定目标时,暂停交易,或者交易可以继续进行,但报价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后来我朝学习跟国际接轨,给大家十五分钟的时间喝口水,写个遗书,整理一下仪容仪表,理性选择一下死亡方式什么的,然后从容不迫的英勇就义!
  我国自主研发的熔断机制世界领先,四天熔断四次,每秒蒸发45亿,4天损失7万亿市值的中国股市扬名全球,相当于四天内蒸发了两个奥地利的生产总值。
  由正式实施到叫停仅4天的“熔断机制”,或许将成为中国证券史上最短命且最狼狈的重要举措之一。
  黄炳新道,“是的,等待高盛的股指合约到期,按照协议分成,肯定比这还要多。他们这一次投了五十亿。”
  “五十亿?”李和不禁咋舌,果然有钱任性。这样挺好,两家以后是一条船了,高个子在前面挡雷,他闷声发大财。与高盛的巨大收益比,他这点完全就微不足道了。
  沈道如激动的道,“李先生,我们下一步怎么做?”
  他这一次对李和已经是完全信服了,想想以后他就要掌控一家几十亿美金的公司,不由得他不激动。他此刻早已经下定了一百个决心,要紧密团结在李和同志为大老板的公司高层周围,深入学习贯彻李和的指示精神,高举李和思想的伟大旗帜,以李和理论发展观为公司指导!
  李和笑着道,“不想弄个上市公司主席玩玩?”
  “李先生,你说的是真的?”沈道如想不到幸福来得如此真快!
  “当然是真的,想收购几家你说了算。”李和沉吟了一下继续道,“我比较看好百货和地产,我只有一个条件,必须达到完全控股。我对做股东没兴趣。”
  他现在说话有点财大气粗的味道了。凭着远大公司目前的财力,想收购个上市公司,一点问题都没有!关键看如何选择!
  “可是,按照你的预测,港股还会继续跌,这个时候要是入了,会不会有损失?”
  李和指指黄炳新,“你来说。”
  黄炳新道,“这个时候市值三五亿港币的公司多的是,我们的资金完全可以控盘,也完全不惧怕对手做空!有多少我们吃多少!包他有去无回!”
  沈道如道,“那我们什么时候出手?”
  要是真的成功了,从此他在香港也是有名有姓的人物了!
  李和道,“当然是等港府宣布救市,你们要大力宣传对港府的支持,有多少资金给我砸多少资金!”
  沈道如笑着道,“你放心,到时候我们也会召开新闻发布会,高调宣布救市!”


第0255章 有请
  这种面子工程他要是不会,他就是白混了。
  李和问道,“康年银行的事情怎么说?”
  黄炳新胸有成竹的道,“目前大部分公司都是损失惨重,根本没有什么现金流,在香港除了李超人的资金能跟我们比以外,没有人再能阻止我们收购康宁!”
  1987年9月14日,李超人旗下四间公司集资103亿元,其中29亿元用来收购大东电报局4。9%股份,这是香港有时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集资活动,不仅从容躲过了这一场股灾,还特么趁机大赚了一笔。
  而远大公司的现金也不少,之前的本钱加上这次的收益,足足有20多亿美金,折合成港币也有100多亿,砸也能把人砸死!要是全部平仓完毕,手里的资金规模就更加可观了。
  “我要马上回去上课了。你们后续自己处理,不要再来问我。我只看结果。别忘记把老于的钱给划过去,利息也别忘记算。”
  “李先生,你还回去做老师?”
  黄炳新理解不了李和,老大你现在可是身家百亿的土豪了!
  还做什么老师啊!
  做老师能有什么前途啊!
  你脑子是不是进水了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