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鉴宝秘术-第2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到这里,他的眉头就紧皱了起来。
“管理员,那边树林里有几个家伙在破坏秦陵封土堆,赶紧让人过去看看。”
张天元对陪同他们的管理员说道。
“什么?”
听到竟然有这种事儿,管理员吓了一跳。
由于秦陵这边的游客平时比兵马俑那边要少很多,所以这边几乎都没有什么安保人员。
再加上丛林很密,只要躲进去,真没人能发现。
他急忙给自己的同事打了电话,很快就有人赶到了事发地点,将北野新等人赶走了。
看到北野新和罗三途那气急败坏的样子,张天元却没有丝毫高兴的意思。
这两个家伙,名义上是来铜城投资的,但究竟存着什么心思,现在看起来,还真得很难说啊。
“张哥,要不要我把这两孙子抓住,好好盘问一番?”
展飞问道。
“不用了,他们现在实际上什么也没干,即使抓住了又能如何,放长线钓大鱼你知道吧。”
别的事情,张天元可以不管。
但有关古董和文物古迹的事情,张天元无论如何都是要管一下的。
“老师,看起来不能陪您继续闲逛了,我怀疑那两个小鬼子来咱们国家另有所图,所以打算跟踪他们。”
张天元看向李明光道。
“我倒是无所谓,不过你知道他们要去什么地方吗?万一他们要离开陕州呢?”
李明光问道。
“他们去哪儿,我就跟到哪儿,绝对不能允许这帮家伙把咱们国家的好东西顺走了。”
张天元说道。
他虽然不是警方的人,可保护那些文物古迹,却一直都是他的奋斗目标。
现在既然发现了北野新和罗三途,他怎么可能不管。
“我跟你一起去,本来这种事儿就归我管。”
欧阳晓丹说道。
“这敢情好,有你欧阳警官在,很多事儿处理起来也会变得容易很多了。”
张天元点了点头道。
“老头子我就不给你们添乱了,我这身体,怕是会拖后后腿的。
这样,我在陕州可能还要待上一段时间,有什么情况给我打电话,我就当是你们的后勤,随时帮你们联系各方人士。”
李明光的人脉还是很广的,而且又懂得多,虽然不能去,但现在通讯这么发达,请教他一些东西,那还是没问题的。
“行,就这样定了,展飞,你先去跟着那两个家伙,看他们去了哪里,让蓝凤凰也密切关注一下。”
张天元吩咐道。
“知道了,张哥。”
展飞得了命令,迅速离去。
他离开之后,张天元又将注意力放在了脚下的秦陵之上。
发掘秦陵,一直是他的梦想。
更何况,他可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陕州人,秦人!
骨子里流的,就是秦人的血。
既然这秦始皇陵一定要被人发掘,他希望那个人是他。
而且他可以确认,想要完整无缺地将这个秦陵发掘出来。
放眼全世界,除了他张天元之外,估计也没人能够做到了。
不管是确定地宫的准确位置,还是确定机关的布局情况。
都只有他能够最精确的完成。
因为他有六字真诀,有地气。
当然,这个工作会非常复杂。
他还需要高精尖的科技来支持,这种支持,就包括对出土文物的完善保护。
这方面,倒是不用他操心,神罗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已经出来了。
现在已经进入了实际操作阶段。
最近发掘的几个古墓,其实很多技术都应用了神罗研究所的成果。
当然,发掘秦陵,还需要一笔巨额的资金。
估计国家是不太可能拨款的。
不过张天元并不在乎,他甚至根本就不希望国家拨款。
因为国家一旦拨款,他对发掘工作就会失去主动,搞不好辛辛苦苦发掘出来的东西,反而成了别人得了。
他准备个人承担这比巨额的发掘资金。
他现在拼命赚钱,花钱的地方却并不算多,资金方面是没有问题的。
剩下的,就是等待技术完全成熟。
这个事儿,绝对不能莽撞和急躁,要一步一步,踏踏实实来。
否则一旦毁了这千古一帝的陵墓,绝对会被后人唾骂的。
他之前的一切努力,可能都会功亏一篑。
众人在秦陵游玩了一会儿,然后便坐车返回了兵马俑那边。
秦陵这边因为比较偏僻,连个吃饭的地方都没有,但兵马俑博物馆那边就不一样了,各种饭店很多。
几个人吃了顿饭。
张天元便接到了展飞的电话。
“张哥,那两孙子定了去甘州兰城的火车票。”
电话里,展飞说道。
“甘州?难道是冲着敦煌去的?”
张天元皱了皱眉,要说甘州最著名的名胜古迹,也就是敦煌了。
北野新和罗三途这两孙子,估计在陕州已经弄到不少好东西了,这才会前往甘州。
幸好自己盯着,不然让这两孙子把好东西弄出国就晚了。
“出发,去兰城!”
张天元咬了咬牙,他决定跟踪北野新和罗三途,看看这两货的真正目的。
然后也想办法,从这两货手里头把他们弄走的文物古董给弄到手。
既然让他看到这两货了,就绝对不能善罢甘休的。
当天,他们便驱车前往兰城。
到达兰城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幸好在网上定了酒店,所以先睡了一觉。
当然,睡觉之前,张天元也打电话询问了一下蓝凤凰有关罗三途和北野新的位置。
当得知这两个人也在酒店住下之后,便暂时松了口气。
第四八二一章 北野新的诡异举动()
看起来,北野新和罗三途这两个人的目标也并不确定,应该还是在寻找什么。
到了第二天,跟着这两个人的足迹,他们倒是把兰城的名胜古迹都逛了一遍。
兰城是古“丝绸之路”重镇,有许多名胜古迹,并曾入选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截至2015年,兰城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文物点50多处、古遗址50处、古城12处、古建筑15余处。
国家级森林公园有徐家山、吐鲁沟、石佛沟;市区有五泉山、白塔山、白云观、等名胜古迹,还有兰山公园、西湖公园、滨河公园、水上公园等风格各异的景点。
这两个小鬼子也不怕累,几乎每一处古遗址、古城、古建筑都去了。
只是所待的时间不同而已。
大约也就是一天时间,竟然全部都转悠完了。
休息的时候,当然也不忘记品尝一下兰城的美食。
虽然兰城拉面是最出名的。
但张天元却独喜欢兰城的浆水面。
盛夏时节,兰城人不约而同地要吃浆水面。
很多面食店,都挂出了浆水面+猪蹄子+排骨的招牌,人们走进店里,伙计们会先端出来一盆浆水让你解渴消暑,然后再慢慢点餐。
一碗浆水下去,顿感暑气消失、神清气爽,胃口大开。
兰城人吃浆水面是极为讲究的,首先取一盆清浆水,另用炒勺放少许菜油烧热,在油中放花椒数十粒,生姜一两片,炸出香味后去掉花椒生姜,再炝葱花倒入浆水中,加盐适量,撒上香菜末待用;
然后用另一只锅煮好面条,浆水一定要配手擀面才好吃,面条擀得要薄,切得要细,出锅沥水,将面在凉开水盆中漂冷,捞入到每个人的碗里,随后浇上浆水。
兰城人吃浆水面,配菜也是很讲究的,最宜人的配菜是咸韭菜虎皮辣椒和卤肉,其次还有配卤猪手或者是酱排骨的。
这种吃法是很科学的,因为浆水在制作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乳酸菌,有清肠助消化的作用,所以只吃清淡的浆水面很容易饿,适当搭配一点肉食,吃着不肥不腻,清凉爽口,引人食欲大增。
浆水要经常更新,所谓更新,就是捞掉泡了一段时间的菜再放入新菜,捞出来的陈菜叫浆水菜,其口感像泡菜,可以直接凉拌或烹炒食用。
兰城人家讲究浆水的更新要固定到家里的某一个人去操作,以避免将油腥或者细菌带入导致浆水败坏。
吃过美食,逛了兰城,张天元等人退了酒店,继续出发。
“张哥,我怎么感觉这两小鬼子是在旅游啊?”
展飞有这样的疑惑也不能怪他,因为北野新和罗三途,还有他们带的那些人,来到兰城之后,不去商场、不去超市,更不去政府。
全部时间都用在了名胜古迹上面。
“旅游?难道你没发现吗?他们去的那些地方,全部都是古迹!
而自然景观却一个没去。”
张天元冷笑道:“现在我越发觉得,这两孙子是在找什么东西。
但具体是什么,我也不太清楚。”
“那继续追?”
“对,继续追,我倒要看看他们搞什么幺蛾子,不过记住了,别被发现了就行。”
张天元点了点头,而后车子已经上了高速。
直接追到了嘉峪关。
嘉峪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是明代长城沿线建造规模最为壮观,保存程度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是明朝及其后期各代,长城沿线的重要军事要塞。
整座关城依山傍水,扼守南北宽约15公里的峡谷地带,峡谷南部的讨赖河谷,构成关防的天然屏障,附近烽燧、墩台纵横交错。
关城东、西、南、北、东北各路共有墩台66座,嘉峪关地势天成,攻防兼备,与附近的长城、城台、城壕、烽燧等设施构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又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
相传,古时有一对燕子筑巢于嘉峪关柔远门内。
一日清早,两燕飞出关,日暮时,雌燕先飞回来,等到雄燕飞回,关门已闭,不能入关,遂悲鸣触墙而死。
为此雌燕悲痛欲绝,不时发出“啾啾”燕鸣声,一直悲鸣到死。
死后其灵不散,每到有人以石击墙,就发出“啾啾”燕鸣声,向人倾诉。
古时,人们把在嘉峪关内能听到燕鸣声视为吉祥之声。
将军出关征战时,夫人就击墙祈祝,后来发展到将士出关前,带着眷属子女,一起到墙角击墙祈祝,以至于形成一种风俗。
清代,林则徐因禁烟获罪,被贬和疆,路经嘉峪关时有诗赞道:“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
又云:“除是卢龙山海险,东南谁比此关雄。”
指出这关真乃“雄关”。
这样的地方,那两个小鬼子当然不会错过,于是张天元他们又跟着那两个人把这嘉峪关里里外外都逛了一圈,也领略了一番这天下第一雄关的巍峨庄严。
“这么大的砖块,当时修建搬运一定很难吧,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欧阳晓丹忍不住问道:“那个时候肯定没有现在这么多的机械吧?”
张天元笑了笑道:“关于这个,倒是有两则趣闻。
当初,修建嘉峪关城时,需要成千上万块长2米、宽0。5米、厚0。3米的石条。
工匠们在黑山将石条凿好后,却人抬不起,车拉不动,且山高路远,无法运输。
大伙儿边凿石条边发愁,眼看隆冬季节就要到了,石条还没有从山里运出一块,若要耽误工期,没有工钱是小,这脑袋可就难保了。
大家正在长吁短叹,这时,忽然山顶一声闷雷,从白云中飘下一幅锦绸,众工匠赶紧接住,只见上面若隐若现有几行字,大家看后恍然大悟,按其行事。
等到冬季到来后,众人从山上往关城修一条路,在路面上泼水,让其结成一条冰道,然后把石条放在冰道上滑行运输,结果非常顺利的把石条运到了嘉峪关城下,不但没有延误工期,反而节省了不少工期。
众工匠为了感谢上苍的护佑,在关城附近修建庙宇,供奉神位,并成为工匠出师后必须参拜的地方。”
第四八二二章 戈壁中的绿洲()
张天元说道:“还有一个事儿,嘉峪关城,城墙高9米,还要在城墙之上修建数十座大小不同的楼阁和众多的垛墙,用砖数量之大是非常惊人的,当时,施工条件很差,没有吊运设备,全靠人工搬运。
而当时修关城所用的砖,都是在40里以外的地方烧制而成。
砖烧好后,用牛车拉到关城之下,再用人工往上背。
由于城高,上下的马道坡度大,上下很困难,尽管派了许多人往城墙上背砖,个个累得要死,但背上去的砖却仍然供不应求,工程进展受到了严重影响。
一天,一个放羊的孩子来到这里放羊玩耍,看到这个情景,灵机一动,解下腰带,两头各捆上一块砖,搭在山羊身上,然后,用手拍一下羊背,身子轻巧的山羊,驮着砖一溜小跑就爬上了城墙。
人们看了又惊又喜,纷纷仿效,大量的砖头很快就运上了城墙。”
“张哥,那两个小鬼子又出发了,看样子,方向是敦城。”
就在张天元给欧阳晓丹讲解嘉峪关的一些趣闻的时候,展飞却没有停下对北野新和罗三途等人的关注。
“果然是去那个地方。”
张天元冷笑了一声道:“咱们也出发吧,我倒要看看,这两货究竟在搞什么名堂。”
敦城位于甘州河西走廊最西端,地处甘州、青州、和疆三省交汇处,四周全部都是戈壁沙漠。
由于敦城有1400平方公里的绿洲,虽然仅占敦城总面积的4。5%,但仍被称之为“戈壁中的绿洲”。
车子行驶在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中,境内古道长城、烽燧驿站星罗棋布,由于敦城沙漠绿洲的特殊位置,使其成为了古代古丝绸之路上的咽喉重镇,自汉武帝建郡以来,这里不仅是开拓疆土、经营西域的前哨阵地,更是古代华戎交汇的大都会。
汉唐丝绸之路的兴盛,使敦城成为中国历史上率先向西方开放的地区,东往西来的各国使节、商贾、学者、僧侣、艺术家等各色人群,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埃及文化和希腊文化连接起来。
沿着漫漫丝绸之路,敦城在百折不挠地传播着文明和友谊,追寻着理解与和平,东西方文明在这里交融汇聚,东西方文化从这里西传东渐,使敦城长期以来,形成了它开明开放、兼容并蓄的历史传统。
在一两千年之前,这里或许就是像当今的帝都和上浦一般,是古代中西文化商业的交流中心,虽然敦城已经失去了当初的荣耀,但是行走在敦城,那厚重的历史仍然仿佛在无声的讲诉着当年的辉煌。
虽然敦城仅仅是酒城下面的一个县级市,但是曾经的辉煌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却让它的名声远远超出了酒城。
尤其是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等名胜古迹的存在,名闻天下的“敦城石窟”、“敦城壁画”,更是使其成为各国游客的首选。
“两关遗迹、千佛灵岩、危峰东峙、党水北流、月泉晓彻、古城晚眺、绣壤春耕、沙岭晴鸣”,被称为“敦城八景”。
“敦城”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中张骞给汉武帝的报告,说“始月氏居敦城、祁连间”,公元前111年,汉朝正式设敦城郡。
古代人一般用汉语字面意义来解释“敦城”地名,如东汉应邵注《汉书》中说“敦,大也。煌,盛也。”
唐朝李吉甫编的《元和郡县图志》进一步发挥道:“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
抵达敦城的当天,张天元等人和那两个小鬼子一样住进了敦城山庄。
敦城山庄,据说是香港人开的,整体评价最好。有接送机或火车的服务,晚上6点开始,每1小时有免费穿梭巴士去沙洲夜市,也提供包车去莫高窟。
它紧邻鸣沙山,走过去大概就20分钟。四楼摘星阁是个餐厅,可以看到波澜起伏的鸣沙山沙丘。
“没想到啊,我一直以为来到敦城,不太可能有如此豪华的酒店,真得是幸运。”
欧阳晓丹颇为激动,因为这敦城山庄设施非常完善。
女人很喜欢干净,再加上这里有风沙漫天,如果没有足够的水来冲澡,那可是非常难受的。
而很显然,这山庄能够实现他们的要求。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有钱什么都能买得到吧。
一般人,还真住不起这么高大上的地方。
“毕竟是全国有名的旅游胜地啊,肯定会有一些像样的酒店,这个倒是不用担心,行了,大家都先休息一下吧,天色也已经晚了,我估计那两个小鬼子不会有别的行动。
咱们晚上去沙洲夜市看看。”
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