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鉴宝秘术-第19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帝王陵墓如秦始皇陵、明十三陵、清东陵、清西陵等,为现在世人所熟知,唯独元朝十几位皇帝的陵墓不为人所知。
元朝的统治者在他们入主中原之前,蒙元族有自己独特的丧葬习俗,特点是薄葬简丧。
蒙元族的祖祖辈辈就在草原上迁徙,生活方式追求简单实用,这可能与他们是草原游牧民族有关。
在成吉思汗去世后,传说就采用了典型的蒙元人的安葬方式,那是怎么安葬的呢?
据说成吉思汗在出征西夏途中的六盘山地区去世,临终前他要求去世后秘不发丧,遗体要运回漠北草原安葬。
成吉思汗的棺材用一整根木材挖成,下葬后,让牧马人驱赶一大群马在墓地所在地区来回地奔腾踩踏,直到把动土的痕迹为止踩踏到看不见为止。
之后,蒙元族人会在埋葬地点杀掉一匹小骆驼,然后在墓地周围建起帐篷,等到墓地地表的草长跟其他地方一样的时候,再把帐篷撤掉。
这样,整个安葬过程才算结束了。
通过这样一番折腾,不用说外人,就连负责安葬的人都看不出墓地的准确位置。
祭奠的时候,之前杀死的那匹小骆驼就起作用了。
祭奠人只需牵着母骆驼在这片地方走一圈,母骆驼闻到小骆驼的气息所在地,就会停止不前,眼角流泪。
不用说,母骆驼最后站立的地方就是墓葬的准确位置了。
这种传说,历史学家提出了质疑,理由是骆驼的寿命有限,单纯依靠骆驼寻找祖宗坟墓的说法不可信。
但是真正的成吉思汗陵究竟在何处至今还是一个谜题。
现在大家看到的成吉思汗陵,其实只是一座衣冠冢,坐落在蒙元甘德利草原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元朝建立以后,实行的是“汉法”。
蒙元族的丧葬习俗也渐渐受到中原丧葬习俗的影响,但与汉族人相比之下,蒙元族人即便是蒙元贵族的丧葬仪式也仍然很简单。
死者所穿的寿衣就是平时穿的衣服,葬品也是死者生前喜欢用的武器、器皿等,而且随葬品非常少。
忽必烈在位期间,掘宋陵事件十分猖獗,宋朝历代皇帝的陵墓几乎都被盗过,随葬的金银珠宝被抢走,尸体被损毁。
忽必烈害怕百年后自己的陵墓跟宋朝帝王的下场一样,因此,在继续坚持“薄葬简丧习俗的同时,也给自己和子孙后代的陵墓做了周密安排。
就这样,由于人为的历史记录的不完整以及蒙元族特有的丧葬习俗,造成了后人很难了解到历史的真相,这也许就是元朝帝王陵墓不为人知的原因。
此外,有的历史学家指出,元朝皇权斗争非常惨烈,每一任皇帝在位时间都很短暂,所以他们在位期间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大张旗鼓地打造陵墓,这或许又是另一种原因吧?
但不管如何,如果说这座墓葬是成吉思汗的,或者说是元朝任何一位皇帝的墓葬,那都很有历史价值和考古价值啊。
张天元无论如何都想好好发掘出来。
“能确定是成吉思汗陵吗?”
张天元问了一句。
“现在还不能确定,我们只是从外围出土了一些东西,但让人惊讶的是,这些东西每个朝代都不一样,虽然都是元代以前的,但却是各个朝代都有。
想要确定,必须得等发现地宫才有可能。”
李明光回答道:“所以啊天元,这一次又要靠你了。”
“靠我?”
张天元愣了一下,旋即笑道:“那天元定然不辱使命!”
如果这真得是成吉思汗陵,那么张天元自然要成为第一个发现的人。
这不光是一种荣耀,更是能得到极大的好处。
以前的发掘也是如此,很多古董都可以放到他的博物馆中进行展览的。
第四一六六章 祖师爷()
一 成吉思汗陵张天元肯定是不会错过的,但问题是,他觉得这个事情透着蹊跷啊。
为什么堂堂蒙元帝国的大汗会被葬到这里?
这个偏僻的小村子里?
“我知道天元你不太相信,说实话我也有些怀疑,所以这发掘工作,就更是势在必行的。
也不知道这古墓有没有被盗墓贼光顾过,如果没有,那咱们这一次肯定能发掘一座旷世的传奇古墓啊,估计不会亚于秦陵、乾陵之类的。”
李明光笑道。
“目前发掘出来的资料,是否有提示?”
张天元问道。
“提示嘛,还是有的,这么给你说吧,成吉思汗陵恐怕会成为目前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藏品最丰富的皇陵!
内中的藏品搞不好横跨亚欧大陆啊。
而且,我们观察过这座古墓的建筑风格,得出而来一个结论。
这座古墓应该是李诫的徒弟设计制造而成。
而且还是李诫最得意的门生之意。”
说李诫,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但如果是学考古,学历史的,对这个名字自然是如雷贯耳啊。
李诫,字明仲,郑城管城县人,北宋著名建筑学家。
曾主持修建了开封府廨、太庙及钦慈太后佛寺等大规模建筑,编写了中国第一本详细论述建筑工程做法的著作《营造法式》。
除主要从事建筑工作外,还一度当过虢州知州,在地方甚有政绩。
大观四年二月,李诫逝世,终年76岁,葬于新郑梅山。
他将一生绝学,传授给了自己的弟子,也就是为成吉思汗修建陵墓的人。
对于盗墓贼来说,李诫和他的徒弟绝对是最大的对手。
有这么一种说法,摸金校尉的祖师爷,是真三国时期的曹操。
他设置了摸金校尉这个官职。
就是专门发掘墓盗取财物以充军饷的军人。
木匠的祖师爷是鲁班。
摸金校尉的祖师爷是曹操。
建筑师的祖师爷就是李诫。
李诫是中国古代最为杰出的建筑学家。
他编写的建筑巨著《营造法式》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规范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李的著作在中国建筑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
对后世建筑技术的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徒弟就算不如他,也是他最得意的门生,营造出来的墓葬,必然也是十分复杂坚固的,这对于盗墓贼来说是个麻烦。
对考古发掘工作来说,同样也是一个麻烦。
“老师,您要找人,找我没用,这个事儿啊,得找柳若寒。”
张天元忽然笑道。
“为何?”
李明光困惑地问道。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只怕这个皇陵也曾遭到过盗墓贼的光顾,只是李诫徒弟的技术太过高明,他们并未能拿出什么东西。
所以这个皇陵里的东西,大概还是完整的。
我上一次进去过,发现了一些痕迹,你知道那个刘红月吧。”
“就是死的那个女孩子?”
“对,她应该就是从盗洞里爬出来的,所以附近警戒的人才没有察觉。”
张天元说道。
“哎呀,我说你小子现在可真成了半仙了啊,你是不是偷听我们说话了。
实话给你说吧,我们还真发现了一个盗洞,唉,这盗墓贼的技术,真得太厉害了,简直就跟老鼠似得,随便一个地方都能给你打穿喽。”
李明光苦笑道。
张天元皱了皱眉道:“那你们派人从盗洞下去过吗?”
张天元又问道。
“没敢派人下去,用了远距离控制的勘测器,幸运的是,这个盗墓贼似乎遇到了什么麻烦,死在了里头,并没有活着出来。
而且我们还发现了一个秘密,这座陵墓,竟然是传说中的火冢!
火冢又称伏火。
唐代小说家文家段成式在编的笔记小说《酉阳杂尸》中引述了一来自东汉卫宏所著《汉旧仪》中的原文——
将作营陵的。内方。外沙演。户交横莫耶。设伏火弓矢与沙。盖古其机也。
大概意思是——
墓除了运用疑冢虚冢或沙土掩埋等方式来掩人耳目之外还会用积石锢铁等方式来增强古墓的坚固程度。
这些都是外在的防盗技巧。
古墓内部还会采用伏弩毒烟伏火弓矢或积水流沙等方式来杀伤潜入古墓内部的盗墓贼。
当然,世代盗墓的唐家早就积累了一套完整的应对施。
事实证明,要完全杜绝盗墓只有一途,那就是简葬。
不怕贼就怕贼惦记。
不管是谁的陵墓。
有多复杂的机关。
一旦被一代又一代盗墓贼惦记上了,被突破就成了时间问题。
不过为此而丧命的盗墓贼,倒也是挺多的。
“放心吧老师,我对古墓的兴趣,不会比您少的,这个忙,我肯定帮,再说了,我现在也没别的事情了。”
张天元笑了笑道。
“那就太好了,有你在,这古墓的发掘工作必然会顺利完成的。”
李明光很信任张天元,他甚至有一种感觉,只要是张天元参加到这发掘工作中来,这个工作就能够顺顺利利的完成,而且不会有什么问题。
“还有个事儿,你可能得跑一趟。”
李明光想了想道。
“老师,有什么话你直说就是,在我面前还这么吞吞吐吐的,难道不相信你徒弟我啊?”
张天元苦笑道。
他总觉得李明光还有话。
“是这样的,我们打听到乌城有一家古玩行里出售的一些古董瓷器很像是这座皇陵出土的,想要让你去看看,帮忙鉴定一下。”
李明光终于说道:“只是这个事儿可能会很危险,所以我不想你去冒险,就没直接说。”
张天元道:“老师,说句您不爱听的话,如果是别的东西,我兴许能给您找回来,可这要是古董,怕就难了,因为没有证据证明那些就是从古墓之中盗窃的。
咱们能随便抓人吗?
我能做的,就是买回来了,当然东西也是归我,而不是归国家所有。”
虽然他很爱国,不过更爱自己,让自己吃亏的事儿,他不会干的。
“行,你买了归你,反正你那个神罗博物馆现在比故宫博物院还安全,东西放在你那里,我也放心。”
李明光并非一个食古不化的人,他更不是一个书呆子。
虽然读的书不少,可他走的路同样不少,很多道理,他其实是非常清楚的。
第四一六七章 三姨和三姨夫的异事儿()
一 “那行,我这就去看看。”
过了风水的瘾,张天元依旧回到了自己的收藏路子上。
他一直把风水当成了搞古董的手段,现在也没有改变。
古董对他来说,才是历史的积淀,才是他认为最值得去拼搏一生的东西。
去乌城的时候,张天元依然叫上了柳若寒,因为关于这个古墓的事儿,他也要跟柳若寒谈谈。
路上实在闲得没事儿,柳若寒说自己开车怕睡着,非要让张天元给他讲故事。
张天元被她折腾得不行,嘴角扬起一抹奸笑。
说道:“我讲的故事,那可都有点吓人啊,你有那个胆子听吗?”
“姐夫,你还能吓到我啊?别忘了我可是盗墓的出身,我见过稀奇古怪的东西可比你多啊,我会怕才怪呢。”
柳若寒不甘示弱地说道。
但其实心里头还是有点紧张的。
她盗墓的时候遇到的那些东西,说到底都是死物,没害怕的必要。
可若是遇到那种莫须有的东西,这可就不一定了。
“好,既然这样,我就给你说说吧。”
反正左右也是闲着,乌城的景色张天元看了都不止一次了,并不稀罕。
为了让柳若寒能够精精神神开车,他就把自己知道的事儿说了出来。
“我们的父母大多数都当过知青,当知青一般都是在乡下地方,我的三姨也不例外。
我三姨下乡的时候很年轻,好像还不到20岁吧,不过她下乡的地方却还不错,离家不远的一个叫刘家河的小村子。
并且相对来说,那个村子还很富足,我三姨直到现在还怀念她下乡的地方,直说那里民风纯朴,村民们都对她很好。
我三姨下乡住在一家姓杜的人家,因为和我三姨同姓,那家主人对三姨特别特别好,在那个年月,居然能够每星期保证让我三姨吃上一次肉。
我一直怀疑我三姨怀念的不是刘家河也不是那的人而是那一星期两次的肉!
三姨平时在那里也没什么太多的活可干,最多就是帮这户姓杜的人家在菜地里浇浇水啥的,大多数的时候她们都是几个知青在一起唱唱歌聊聊天。
有一天,我三姨正和几个知青在村口坐着聊天,就听到村里有人喊:大家快来看啊!
我三姨和几个知青一听有热闹可看,便兴冲冲的跑了过去。
正巧,就是我三姨住的那户姓杜的人家。
原来,这家的男主人老杜在地里挖红薯,挖到一处土地的时候,觉得触感有异,好像是挖到了什么硬硬的东西,于是便一直往下挖,结果挖了不到一米深,居然挖出了一件奇怪的东西。
于是便叫了村里人一起来看这件奇怪的东西。
这个怪东西的样子很奇怪,大约高50厘米的样子,白色的,非常明显的是一匹马的样子,马身上的毛都看得很清楚。
马尾巴甚至是在动,马背上骑着一个人,那个人的一只腿已经跨上了马背,动感非常强烈,好像马上就要骑到马背上去了似的!
其实要说这么一件土做的东西,就算是维妙维肖,大不了就是件古董,也不至于大家这么稀奇,大家稀奇的是:
这个东西不是人做成的,而是无数的白蚁紧紧团在一起,组成了这奇怪的东西。
大家都在说,老杜家要出贵人了,可惜的就是这个白蚁组成的人骑马的塑像,那个人还有一只腿没有骑上去,如果挖出来的时候,是这个人整个的骑在马上,老杜家指定会出现大贵人。
时隔二十多年后,我三姨说起这事,就说,老杜家代代都是农民,没想到在他儿子那一代,真出了个贵人,老杜的二儿子在一个镇上当了镇长,这对老杜家来说,可真是件大喜事。
我三姨说,这肯定和那次挖出来的白蚁塑像有关。
再说件稀奇的事。
我三姨夫一直从事冲洗照片的生意,在市里开了一家相片冲印店,因为是老店,质量服务都很好,家里生意一直也都不错。
那时候我还在上小学,有一天在我三姨夫的店里玩的时候,遇到了一件稀奇的事。
一个老农民到我家店里站了很久,最后才像是下了决心似的问我三姨夫:
你们这里能够出去照相吗?
我三姨夫说:当然可以啊!您要照什么?去哪照?
那个老农说:我想请你去我家照,我家就在XX镇。
我三姨夫一听,也不是特别远,谈好了价钱就跟着老农去了。
直到下午,三姨夫才拿着相机回家。
一回家,就跟我们说了一件事情。
原来,三姨夫随那个老农民去到他家以后,老农民非常神秘的从家里拿出一个用红布包裹着的东西,小心翼翼的打开。
我三姨夫一看,是一个足有手掌大的贝壳。
当时我三姨夫就乐了:大爷,您让我照的就是这东西啊?
我三姨夫乐的原因是因为他觉得这个贝壳虽然个头非常大,但也不至于专门请人来把它照下来吧。
老农一听我三姨夫的话,就急了:年轻人你懂什么?我这可是件宝贝!
说完就把贝壳打开。
我三姨夫一看,就惊呆了!只见贝壳里贴着壳的地方长了一个东西,大约的物质类似于珍珠,但奇怪的不是这个,而是这个东西的样子,活脱脱的就是一个观音像!
观音手拿柳枝,脚踏莲台,身上的裙衣飘飘,眉毛弯弯的,眼睛是闭着的,嘴唇微张,简直就是维妙维肖。
我三姨夫伸出手一摸,完全就是长在贝壳里的,根本不是人工做得出来的。
老农民说,这个贝壳是他在河里摸鱼里摸到的,看着贝壳这么大就捡回家,没想到打开以后,居然在这个贝壳里发现了如此神奇的观音像。
于是才请我三姨夫来照相的。
我三姨夫曾经仔细观察过,这个东西实际上很像是珍珠,不过不知道怎么回事,在形成珍珠的时候长成了观音的样子。
那天,我三姨夫照了好多好多照片,那个照片我也曾经看过,还拿过一张到学校给同学们看,后来不知道丢到哪去了,实在是很可惜。
我还记得那个观音像的眼睛是紧闭的,我常常在想:如果晚一些打开贝壳,里面的观音像的眼睛会不会是睁开的呢?”
第四一六八章 小法术()
一 “姐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