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鉴宝秘术-第18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是罗氏祖婆有心送给他回家过年的。

    “独眼婆婆”心里很惭愧,自己错怪曾家了。

    于是他什么也顾不上吃,赶紧回到曾家,还没等罗氏祖婆发问,“独眼婆婆”就叫拿梯子来,把梯子拿到二栋大厅的檐柱旁边架好后,她自己就爬到柱顶放下吊坠(木匠用的线坠)。

    当吊坠离地面还有一米时,她就问:“到了没有?”

    罗氏祖婆就回答:“麽到(没到)。”

    他又放下一点,然后又问:“到了没有?”

    罗氏祖婆又回答:“麽到(没到)。”

    一连问了三次。“独眼婆婆”还是不把吊坠放下来,总是“麽到(没到)”。

    之后他从梯子上下来,拿出斧头在柱子上轻轻地敲了三下,说道:“头也发,尾也发。曾氏家族世代发!”

    说完,又一声不吭地走了。

    原来,“独眼婆婆”心里有气,平时没吃到鸡腿和“鸡卿”,误以为曾家越有钱越“孤寒”(小气),她真的在盖房时搞事儿。

    有意让大厅的一根柱子头尾倒置,就是木柱的树头向上,树尾向下,这样主家就“麽发”(得不到发达)。

    后来他知道错怪了曾家,就赶紧采取补救措施。

    客家话里“到”和“倒”同音,“麽到”既是没有到,也可以是没有倒,没有倒过来的意思。

    据说因为补救得好,曾家后来果然世代发达。

    后来李家村要修建村委会,村长陈氏道范公请“独眼婆婆”选址和盖房也有一个传说。

    外营村的陈五听说“独眼婆婆”很高明,就请他看风水,请他住在家里,每天好菜好饭招呼。

    “独眼婆婆”看风水跟别人不同,她每天清早就搬上靠背椅到外面半坐半躺,眯着眼睛往远外张望,太阳升高后他就把椅子搬回屋里自个休息,下午他就一个人一瘸一拐地到野外转悠。

    陈五早就听说他行为怪异,也就耐心地等待。

    一晃三年,“独眼婆婆”已经找到了风水宝地,正要告诉陈五,哪知陈五的老婆没了耐心,快过年时,她趁陈五赴圩买年货不在家,就硬把“独眼婆婆”赶出家门。

    那时是寒冬季节,冷风雪雨,“独眼婆婆”从陈五家出来,一个人在风雨中赶路,等走到道范公家附近时,已经被雨水淋得落汤鸡一样,浑身都湿透了。

    正好道范公的老婆邓氏祖婆在圳边洗菜,见此情景,赶紧把“独眼婆婆”请进家里,把自己的衣服拿出来给她换上,又暖酒给她驱寒,道范公回家后见到“独眼婆婆”,不觉大喜,更是热情招呼,又盛情留他过年。

    过年后,“独眼婆婆”主动问道范公要不要建宅宝地,道范公说不需要,只希望独眼婆婆帮忙找个适合修建村委会的地儿。

    “独眼婆婆”说:“我已经找到两块风水宝地,一个叫‘乌鸦落垅’,一个叫‘凤凰滴水’,不知你是要财源广进之地还是要人丁兴旺之所?”

    道范公说:“人是万物之本,有了人还怕没有财吗?当然是要人丁兴旺之地。”

    在那个年代,人就是财富,这一点很多人都是同意的,尤其在农村,更是如此。

第四零零四章 会长是华山真人() 
“独眼婆婆”说:“‘乌鸦落垅’是聚财之地,建宅后子孙大富,但丁口不多,而‘凤凰滴水’钱财稍欠,但人丁兴旺。

    该处聚山水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常见有紫微之气浮于其上,建村后背靠太平山,其主脊似龙昂首摆尾蜿蜒而下,真可说是龙盘虎踞的风水宝地。”

    于是道范公按照“风水李”的指点,在“凤凰滴水”之处建成了李家村村委会。

    不出“独眼婆婆”所料,建宅李家村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是子孙满堂,和气生财,李家村也成为了乌城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要不是前些年风水产生了某些变故,李家村也不可能衰败得这么快。

    正因为有这些事儿,所以老陈一直都觉得独眼婆婆非常厉害。

    可即便如此,他也没见过独眼婆婆施展过这样的能力啊。

    这张天元难不成比独眼婆婆还要厉害得多?

    正因为老陈觉得这事儿不可思议,所以才会问出“这是不是魔术”的问题。

    张天元笑着看了他一眼道:“关于这个问题,你其实可以请教两位风水师协会的老师。”

    老陈愣了一下,正要发问,忽然就听老秦激动的声音响了起来。

    “法器!真得是法器!而且是三品法器!不过这种惊人的能力,在现代风水师中,真得是不多见的,除非是隐世的风水世家!

    敢问小兄弟来自何方?不知是哪家风水世家的传人?”

    老秦根本就没时间去搭理老陈,而是看向张天元,用近乎喊出来的声音问道。

    “老秦,声音小点。”

    旁边老林碰了碰他,示意他小声,并不是怕被人听到,而是怕得罪了张天元。

    “不要紧,在下张天元,并非什么风水世家,只是对风水感兴趣而已,所以自学了一点。”

    张天元笑了笑道。

    他这还真不是故意装谦虚,事实上,风水学问,还真都是他自学的。

    只不过这个自学,多少跟他的地气以及六字真诀有关系,故而肯定跟别人印象中的那个自学有些不太一样。

    “什么!”

    听到这样的回答,老林和老秦眼睛里都是震撼。

    居然是自学成才,这怎么可能啊。

    在他们看来,张天元大概是不愿意暴露身世,所以才随意这么说的吧。

    肯定是风水世家的弟子,不然没这么强大的能力。

    他们两个心中都已经认定了自己的看法。

    毕竟张天元看起来还不到三十岁,他们在这个年纪的时候,也不过就是刚刚入门而已,别说鉴定法器了,就算是给师父打下手的资格都没有。

    “听张先生的口音,像是陕州人?”

    老秦突然问道。

    这称呼都瞬间变了,从小兄弟一下子升格成为了张先生了。

    “秦老先生倒是厉害,没错,我是陕州富城的,幼年曾跟着一位游方的道士学过一些东西,不过那位道士去世得早,我后来的风水知识,都是从书本里面看到的。”

    张天元回答道。

    “张先生看的一定不是普通的书本吧?”

    老林问道。

    “嗯,都是一些古籍善本,二位可能不知道,我的专业是考古,目前呢算是一个古董收藏家,对于风水不敢说有多厉害,但在收藏界,还是有一定名气的。”

    张天元点了点头道。

    “那就怪不得了,陕州有个厉害的风水师被称为华山真人,张先生可认识?”

    老秦问道。

    “曾在美国的时候有过几次碰面,算是朋友吧。”

    张天元回答道。

    “啧啧,那就怪不得了,能够跟华山真人成为朋友,张先生必然是有真才实学的,不瞒你说,这一次西北五省风水师交流会,这位华山真人也是要参加的,到时候,你们倒是可以叙叙旧了。”

    老秦笑着说道:“华山真人可是我们西北五省风水师协会的会长啊,张先生您确定不肯加入我们协会?”

    “这个……,既然话说到这里了,我也就实话实说吧,我这一次回来,是因为要处理一些事情,完了之后还是要去美国的,那边还有没有完成的事情。

    另外,我这个人吧,最讨厌被人束缚了,毕竟我并非真正的风水师,就不凑这个热闹了吧。”

    张天元委婉谢绝道。

    别人已经邀请第二次了,他直接拒绝,总觉得不好意思,只能找个理由搪塞。

    “那不怕。”

    老秦摇了摇头道:“张先生其实对我们的协会并不了解,我们协会只是民间组织,虽然也有一些规章制度,但约束并不大。

    主要都是道德约束而已,加入协会之后,只要按时缴纳会费,便可免费共享协会的资料库。

    这可是外人无法享受的权利。

    另外很多内部交流会,也必须得是会员才行。”

    “不会安排什么任务让我做吧?”

    张天元问道。

    “不会,一般情况下,协会如果真得发布什么任务,也都是采取自愿原则的。”

    老秦摇头道。

    “那加入协会,有什么要求吗?”

    张天元又问道。

    如果这个协会真得没有太多硬性规定和任务的话,加入了其实也无妨,倒是可以认识到一些以前接触不到的人物。

    他倒是一点都不骄傲,正所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他可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就是最厉害的风水师。

    哪怕是有地气和六字真诀相助,他也不敢那么得意。

    “要求当然是会有一些的,想要加入协会,必须得最少三个会员同时推荐,当然了,如果是会长或者副会长的话,直接推荐就行。”

    老秦笑着说道:“这也是为了保证协会会员的品质,毕竟我们是要给老百姓服务的,万一有什么南郭先生混进来,浑水摸鱼,会糟践了我们协会的名声。

    在西北五省,但凡请风水师的人,都认我们协会的会员证,认为这是有质量保证的。”

    “对啊张先生,你不是认识华山真人吗,让他推荐一下就是了,绝对轻松加入,如果不愿意麻烦的话,我们两个人推荐你,再请个朋友帮忙就行了。”

    老林也说道。

    听到这里,张天元真是感觉有些盛情难却了,更何况无论怎么盘算,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划算的地方。

    他点了点头道:“那行,我给华山真人打个电话说说。”

第四零零五章 无意捡漏最有成就感() 
问清楚了西北五省风水师协会位于乌城的分会地址之后,张天元就打算离开。

    毕竟那边还有白灵的事儿没解决呢。

    谁想没走两步,就被老秦给叫住了。

    “张先生,您是玩古董的行家,可否帮我鉴定一件东西?”

    “怎么,你这里有需要鉴定的古董?我收费可不低啊。”

    张天元笑道。

    “张先生放心,您帮我鉴定之后,我送您一盏清代康熙五彩龙凤纹开口杯,虽然有点豁口,但价值绝对不会低。”

    老秦急忙说道。

    听到这话,张天元突然笑了,这老秦说话还真是够含蓄的,送礼就送礼嘛,还非要说是鉴定的费用。

    不过既然人家有这好意,他也不想推脱。

    谁让他这人没别的毛病,就是受不了古董的诱惑呢?

    “既然秦老先生这么说了,那就拿出东西来让我看看吧。”

    张天元点了点头道。

    “您稍等。”

    老秦回到屋内没多久,就取出了两件东西。

    其中一件,自然就是作为酬劳的清康熙五彩瓷杯,这东西虽然有豁口,但一眼看去,就知道是真家伙,张天元是真得难以拒绝的。

    另外一件,则是老秦让他鉴定的东西。

    “好家伙,这可是宣德青花啊,没想到秦老先生您也是个中行家。”

    张天元看到那瓷器,不由惊道。

    这是一件明宣德青花海水龙纹钵,明宣德,高12cm,口径26。5cm,足径12cm。

    钵口微敛,弧腹,平底。

    通体青花装饰。

    外壁从上至下依次绘海水纹、云龙纹、莲瓣纹。内底青花双线圈内署青花楷体“大明宣德年制”双行六字款。

    外底素胎无釉。

    此器造型敦实,纹饰生动,青龙矫健,颇有气势,为宣德官窑瓷器之精品。

    钵形器早在新石器时代的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的陶器中就已经出现。

    但“钵”字是佛门盛贮器的音译,自佛教传入中国后,僧人多用之。

    明宣德时期,皇家崇信佛教,特别是藏传佛教。大批藏地僧侣纷纷入京朝贡。

    宣德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瓷钵,敛圆口,弧形深壁,底有两种,一为细砂平底,一为无釉浅圈足环底。

    品种有白釉、洒蓝釉和青花器。

    洒蓝釉器的外壁饰有暗刻云龙纹。

    青花瓷的外壁绘有云龙、缠枝莲等。

    清代有不少的仿制品。

    不过这件应该是真品。

    青花双圈六字双行款多书于瓶、罐、碗、洗、壶、盘等器物底部。

    六字横款多书于缸、盂、鸟食罐、弦纹炉、撇口盘、高足碗等器物上。

    六字竖款一般书于香炉、碗心里部及壶流柄上。

    四字款一般书于碗、高足杯的底部和梅瓶的肩部。

    高足碗的款识一般是在碗心,多为双圈六字。

    盘为釉底的常底心书款,盘为砂底的落款于肩部、侧面或折沿下。

    本件青花龙纹钵的款识是“大明宣德年制”双行六字款,该款识就书于器物的底部。

    毫无疑问是一件真品。

    随后,张天元将自己的判断告诉给了老秦。

    老秦笑得几乎合不拢嘴了。

    “张先生,我可不是什么行家,说真的,这东西是我一个欧洲留学的学生送来的,我根本不知道它是宣德青花。”

    “那这可就是所谓的捡漏了啊,而且你这个漏儿,可真是不小呢。”

    张天元笑道。

    “承蒙您吉言。”

    老秦乐滋滋说道。

    “如果秦老先生愿意的话,这东西可以卖给我,我有个私人博物馆,收藏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这瓷器自然也是在列的。

    尤其宣德年间的青花瓷,并不多见,保存如此完好的更是少见啊。”

    张天元说道。

    “这个,我还是跟学生商量一下吧,毕竟这是人家送给我的,也算是一番情意,我若卖了,总感觉对不住他。”

    老秦犹豫了一下道。

    其实他倒是真想卖的,反正这东西对他而言并不算什么,毕竟他不是收藏家,对古董的兴趣,也远没有张天元那么高。

    只是出于各方面的顾虑,才不敢答应。

    张天元皱了皱眉道:“秦老先生别怪我说话直接啊,您知道这东西值多少钱吗?”

    “多少?”

    老秦问道。

    “你猜猜。”

    “能值几十万吧?”

    老秦想了想道,他对古玩市场真得不了解,这个价钱,也纯粹就是胡乱猜测的,毕竟就算是网络资讯发达的今天,也不可能有任何一件古董可以明码标价的。

    市价和交易价,往往差得很远。

    “几十万你卖给我吧。”

    张天元笑了笑道:“最起码也上百万了。”

    他这其实是假话,实际上这件宣德年间的青花瓷曾经有过拍卖先例,虽然是内部拍卖,但也拍出了足足上千万的高价。

    他之所以说上百万,没有说实话,不过是不想被老秦宰而已。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他也只是想少掏点钱罢了。

    “上百万!”

    老秦倒吸了一口凉气,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他这个店铺每年的营业额也就十万左右啊。

    “现在明白了吧,不是我不相信您那学生对您的感情,可如此贵重的东西,难保他不会产生别的想法。”

    张天元说道:“你悄悄私底下卖给我,然后我再送你一件高仿,摆在家里几乎没什么区别的。”

    “真的?”

    老秦还有点不太相信,高仿能跟真得差别不大?

    “您不相信,那是因为您对古玩市场不了解,这样吧,明天我带着高仿品去找你,你若满意,咱们再交易如何?”

    张天元提了个建议。

    “那当然没问题了,要不然张先生明天还来这里吧,我和老林带你去乌城的风水师协会分会。”

    老秦点了点头道。

    “成!”

    因为今天时间有点晚了,风水师协会不可能一直开门,所以这个事儿只能暂时放下。

    张天元等人告别了老秦和老林,离开了风水街,朝李家村而去。

    路上,柳若寒突然笑了起来。

    张天元看了她一眼问道:“你老盯着我手里的杯子笑什么?”

    “姐夫,你知道这送杯子是什么意思吗?”

    柳若寒问道。

    “不知道。”

    张天元摇了摇头,不知道柳若寒葫芦里卖得什么药,想要说什么。

    柳若寒这才说出了她最近学到的东西。

第四零零六章 撞大运() 
柳若寒说,现在,有很多人喜欢送杯子,别致的,可爱的,大方的,精美的。。。。。。

    那么送杯子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

    很人都喜欢送杯子给亲戚、朋友、客户等。

    杯子除了非常实用之外还有更特殊的意义。

    杯子的谐音是“一辈子”,一杯子就意味着一辈子。

    如果你收到朋友的杯子,那么就代表人家把你当作一辈子的朋友了;

    如果你收到爱人送的礼物—杯子,那么说明爱情之神已经来到了你的门口,丘比特已经准备好了,向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