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鉴宝秘术-第17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金宝,不会觉得这地方寒酸吧,因为是晚上,也没时间准备,就随便将就将就吧。”

    张天元点了菜,笑着对刘金宝说道。

    他在国内的时候,也认识了展飞、徐刚等朋友,但是到了美国,认识的多是一些女性,也就一个师父杨怀仁还能有的谈,但毕竟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人。

    刘金宝比他年轻,可是很多话题却能聊到一块儿,也是非常不错的。

    见张天元这么客气,刘金宝这心里头就更感动了。

    自己算个什么啊,一个背井离乡,来美国打黑工的人,人家张天元一看就是有钱人,根本没得比。

    可是人家这么一个大老板,对自己却客客气气的,能不感动吗?

    他急忙摆了摆手道:“师父您这话也未免太客气了吧,本来这顿饭该是我这个徒弟请您的,现在被您请了,我都有些不好意思的。”

    “都一样,只要你以后跟着我好好学,将来必然是有出头之日的,这话师父我可不吹牛。”

    张天元觉得刘金宝这孩子实诚,也愿意收这么个徒弟。

    温蒂羡慕道:“大叔,咱们认识这么久了,你都不收我做徒弟,反倒收了头一次见面的他啊,真不愧是老乡呢。”

    然后,她又看向刘金宝道:“小哥,你可幸运了,我们家这位大叔,那可是洛杉矶鼎鼎大名的鉴定大师啊,古董方面,他要说第二,就没人敢说第一了,厉害非常。”

    “温蒂,我可没那么厉害,这世上高人多的是,我又能算什么呢。”

    张天元摆了摆手,谦虚道:“不过金宝,不管我怎么样,你自己都得要努力啊,这师父引进门,修行在个人,你应该听说过吧,我既然收了你这个徒弟,就会好好教你。

    现在菜还没来,你有什么想问的,就尽管问吧,能告诉你的,我会尽量告诉你的。”

    “哎,师父那我可就问了啊,您干的这个古董行业,好像非常赚钱啊,我听说这一行里有一种职业叫铲地皮的,也挺赚钱吧,咱们老家那边好像就有不少。”

    刘金宝拜师,很直接的目的就是想要赚钱,赚大钱,所以问张天元的问题,自然也跟钱有关系。

    张天元笑了笑道:“这个嘛,赚钱是赚钱,你说的那个铲地皮的,还有我们玩古董的,其实区别不大。

    圈里也有句行话叫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但是很辛苦而且还要不受别人待见,因为大家都觉得这行是个坑蒙拐骗的行业,其实哪有什么坑蒙拐骗呢?

    老邓不是说了嘛,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的猫就是好猫吗?

    况且这也是买卖,我买你卖,我卖你买,都是生意嘛!

    我是中国人,为什么跑到这儿来,就是因为我知道咱们国家有很多宝贝都流落到了美国,特地跑来美国收这些东西回去的。”

    “师父,他能问问题,我也能问吧,你总说古玩圈子,古玩行,到底这个圈子是怎么回事儿吗?”

    李云璐似乎挺不服气刘金宝这么容易就成了张天元徒弟的,可既然这已经成了事实,他也没法改变了,所以干脆就在各方面跟刘金宝攀比了。

    “你这个问题问得好啊。”

    张天元笑了笑道:“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圈子。

    文艺界、饭店宾馆、皮货、药行等,都有各自的专业圈子。

    凡是不了解行业特点的,便进不了圈子,也不了解他们的规矩及人文特点,便无法避免上当受骗。

    古玩行业更是如此,是不是圈里的行家,只要看对方手里玩的、身上戴的就明白了。

    拿着瓷器、铜器以及各种藏品咨询求助鉴定的,哪怕是什么话都不说、什么都不戴的人,只要听说话,或者看上手拿商品的方法等等,都能确定是行里人还是圈外人。

    例如行家都习惯称‘铜器’,如果称‘青铜’或青铜器一词,便被认为是个行外人;再例如外行称‘青花瓷’内行则称‘青花儿’;羊脂白玉内行则称‘羊脂’。

    在沟通时只要词汇不是行内习惯用语,行家们便知道了你的水平,就会有不同的对待。

    根本不透露任何有关古玩方面的知识和信息,更不会对藏品的真假进行评论。”

    “怎么会这么复杂啊,我看大叔您平时也没有这么注意啊?”

    温蒂问道。

    张天元笑道:“这里是美国,很多规矩并没有那么严谨,但是进入了唐人街或者华人开的古玩店就不一样了,该注意的,自然是要非常注意的。

    有些缺乏专业经验的人弄不明白,为什么商家不主动招呼和理睬陌生顾客,行家为什么采取冷落的态度,为什么既使有身份有地位也有钱,行家仍然不会拿出真古玩或者好少精的古玩供对方鉴赏。

    这是因为行家不了解对方的基本身份信息,不知道对方是否懂古玩,既使卖给对方真古玩,他也不相信而拿着买到手的古玩到处找人鉴定。

    有人鉴定真,有人鉴定假,真伪不同的结论会造成藏家对有眼力、讲诚信的商家产生误解。

    因为这个行业无论是买卖还是收藏都是对外保密的,目地是为了日后再流通,为了个人信息不被泄露等方面的收藏安全。

    所以买卖双方一定要在诚信的基础上交易,否则不交流不交易,这是商家行家不与陌生人打交道的原因所在。

    很多商家经常感慨,早知道卖真货是这样的结果,还不如当时卖假货!

    这也是很多商家改行卖假货的原因。”

第三六二九章 紫砂菱角() 
刘金宝听得不由打了个哆嗦道:“古玩圈子里这么黑啊?”

    他毕竟是外行人,听张天元那么一说,心里头就有些没底了,觉得这古玩圈子实在太过可怕。

    张天元笑了笑道:“其实也未必就需要害怕,你不是有我这个师父吗?

    要想掌握专业知识必需放下身价,进入圈子虚心拜师求教,如果没有真正的行家引导进入市场,没有人告诉你古玩的买卖和收藏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只依靠自己学到的那些书本理论知识,根本弄不明白市场上,那些坑蒙拐骗的方式和手段有多么复杂,有多么卑劣奸诈,收藏爱好者无疑还是一头雾水。

    太多的收藏爱好者们不知道,古玩专业知识要领都是不外传也不教的。

    其原因主要来源于行家高手们的经验和眼力,是经过长期的市场买卖实践用金钱买出来的,是几十年市场实践付出代价学出来的。

    知识的外泄,等同于大量金钱的给予,这是古玩商人普遍的价值观!

    教会了徒弟便饿死了师父。

    所以商家行家的知识经验绝不能让外人学到手,一旦别人懂了,便可能会绕过自己直接把好少精的古玩买走,使商家失去竞争优势,这种事在业内屡见不鲜。”

    “教会徒弟饿死师父?那师父您就不怕被饿死吗?”

    李云璐吐了吐舌头笑道。

    “我的本事,你们学一辈子也学不会的。”

    张天元笑了笑,他自己凭借的不仅仅是渊博的学识,更是特殊的能力,前者够对方学一辈子了,后者对方永远也不可能学会。

    “师父,你可别太自信哦。”

    李云璐笑道。

    “要不要继续听?”

    张天元看了看李云璐问道。

    “当然要继续听了,师父您慢慢讲,不着急。”

    李云璐急忙闭上嘴巴了。

    她虽然很喜欢顶嘴,但是也很害怕得罪了张天元,所以对张天元的话,那基本上还是很听的。

    张天元继续道:“除了要多学之外,如果不进入专业的圈子,便容易被所谓专家,用那些跟不上造假步伐、落后时代及缺乏科学性的知识要领所误导。

    当爱好者错误掌握了这些辨伪理论和要领以后,必然会造成真伪识别要领的颠倒,在这种误导之下,无疑会买假藏假。

    ‘国宝帮’买假、藏假,就是因为没有经历过这个实践过程。

    他们自始至终根本就不知道,收藏古玩需要首先进入古玩圈,必须经历入行的过程。

    知道怎么才能买到真古玩,在哪里能买到真古玩,这些基本买古玩的专业方式和方法,怎么可能收藏到真古玩呢?

    ‘国宝帮’把假古玩当真古玩收藏是他们的学习方法错了,收藏渠道错了,市场实践的路径错了。

    依靠书本知识,听讲座,看博物馆的展品,简单掌握一些理论要领,进入不了古玩市场。

    他们并不知道,进入的是假冒古玩市场,而不是卖真古玩的专业市场。

    无论国宝帮们,怎样对所谓真古玩进行乱交流、乱鉴定、乱欣赏,都从未对藏品的真假进行过关键性的检验,也就是说真假没有经过市场流通检验过程。

    藏品不流通,不进入市场,并且被市场认可,坚持自己的古玩是真的,或者求助什么人鉴定都毫无意义。

    市场是检验真假的决定性标准。

    收藏首先要进入专业圈子,了解古玩领域的行业规矩,学习怎么上手拿古玩,卖真古玩的商家行家是怎么说话的,怎么交流交易的;卖假古玩的人是怎么交流交易的,要了解市场上怎么碰瓷的,怎样把赝品忽悠成真品的;要了解古玩行业是怎么做圈套,设陷阱、摆迷魂阵的。

    当我们进入古玩圈,深入市场买卖实践,基本了解行业中的一些套路,并且过眼过手数千件真假古玩实物。才能少上当受骗。

    这是收藏真古玩重要的路径。”

    “啪啪啪!”

    听完张天元的话,刘金宝可劲地拍掌。

    这孩子就是实诚啊。

    “别光拍手,以后记着照做就最好了。”

    张天元笑了笑,还要再说些什么,这个时候饭菜上来了,不过让张天元感到奇怪的是,送菜的人,还有一个居然自称是这家店的老板。

    “哎呦,老板亲自来送菜,我可没这么大面子啊?”

    张天元有些好奇地问道。

    “张先生客气了,您的大名,我早就如雷贯耳了,上个月去洛杉矶唐人街,碰到了几个朋友,都说您本事大,今儿既然遇到了,我有个不情之请,不知道您可否答应?”

    那酒店老板说道。

    “说吧,如果能做到,我倒是不会推辞,毕竟也算是缘分嘛。”

    这玩古董的人,就是要多结交一些朋友,这样的话,才可能得到更多有关古董的信息。

    即便朋友手里没有,也可能为你打听到相关的东西。

    “太好了张先生,我前几天收了一件东西,但心里头一直都不太安心,您帮忙给瞧瞧,不管真假,这顿饭我都请了。”

    经理笑道。

    “你很聪明啊,我的鉴定费,可没这么便宜,不过看在咱们这么有缘的份上,东西拿来吧,我给你看。”

    免费蹭顿饭,虽然对张天元来说没多大意义,但是如果能见到好古董,那却是非常不错啊。

    “东西我已经拿来了,就是这个。”

    经理说着话,取出了一样东西。

    这件东西,放在一个红色的盘子上面,看起来像是一只菱角。

    “这个什么啊?”

    刘金宝、李云璐、温蒂都好奇地看着,还是李云璐最着急,直接问了一句。

    柳怜笑了笑道:“这个就是菱角啊,只不过是象生器。”

    张天元点了点头道:“不错,小巧像生陶制瓜果菱角,逼真自然,别有奇趣,深得宜兴陶人所尚。按照此器款识,其作者应为明末至清早期紫砂艺人陈子畦。”

    陈子畦为江浙桐乡人,史载其制壶“仿友泉壶最佳,工制壶杯瓶盒诸物,手法在徐友泉间,为世所珍”。

    也就说,陈子畦的水平与徐友泉接近。

    徐友泉,乃是时大彬弟子,本人同样也是紫砂名家。

    当然史料的另一个记载同样让人浮想联翩,那就是“或云即陈鸣远之父”,陈子畦很可能是一代紫砂名匠陈鸣远的父亲。

第三六三零章 清代龙盘() 
在张天元看来,虽然这陈子畦似乎并不出名,但却跟应为徐友泉至陈鸣远之间的桥接过渡。 .更新最快

    徐友泉,名士衡,明万历四年至崇祯十六年间西江婺源人。

    徐友泉作品,别具一格,各式各样的紫砂壶都能得心应手,特别是自己配制的泥料,泥色多变,别有风味。

    他的作品所用泥料都是他亲手配制。

    徐友泉的壶艺,人称“雅式精工仍继美”,继承了由供春、时大彬开创的壶艺传统。

    张天元在心中回忆了一番,便继续说道:“具体到这件菱角,乃是紫砂中的象生器小品。

    所谓象生器,也称‘花色器’,行话称‘花货’。

    紫砂壶象生器,取材于植物、动物、器物和人物,其中以植物、动物较多,其次是器物,人物较稀见。

    植物中有松、竹、梅、荷花、牡丹、菊花、石榴、海棠、桃子、葫芦、南瓜、北瓜、西瓜、芒果、佛手、葡萄和荸荠等。

    动物中有龙、凤、鸟、松鼠、狮、虎、象、鸡、鸭、鱼等。器物有秦钟、汉钟、宫灯、箬帽、石磨、井栏、舟船以及包袱等。

    人物有老翁、僧家等。

    象生器中一部分为全部仿真,以至于与所仿之物在视觉上难以区分,另一种则经艺术加工处理,将仿生造型与紫砂壶巧妙融合,别具情趣。

    象生器的制作由来已久,现在一般可追溯至明代的紫砂鼻祖、‘花货’名匠供春。

    供春的名作《树瘿壶》是根据宜城湖父金沙寺中一棵苍老的银杏树树干上的疤节创作设计的。

    只见凹凸的银杏树皮纹理布满全身,嘴把用树枝自然伸出,成为紫砂的经典之作。

    那可是相当厉害啊。”

    “听张先生的意思,我这菱角应该是真品了?”那经理问道。

    “不错,根据我的估价,这东西在中国卖的话,大概在二十万人民币左右,在美国具体行情我还不太清楚,但肯定是真品,不知道经理你是多少钱买的啊?”

    张天元笑着问道。

    “这个,花的倒是不多,用了一百美金。”

    经理有些得意地说道。

    “那可是捡了漏了啊,而且这个漏儿还不小呢。”

    张天元赞叹道。

    “可不是嘛,不过要不是张先生您今天给我打这一剂强心针,我还真是心里头没底啊。”

    经理兴奋道:“这样,今天这桌酒席免费,我在另外给你们弄几瓶好酒,如果喝醉了,酒店房间对你们免费。”

    虽然说二十万人民币对于一个酒店经理来说,也不算什么太大的数目,但捡漏的时候,人总是会非常兴奋的。

    “那就多谢了,不过你那个盘子不要扔啊。”

    张天元忽然提醒道。

    “盘子?您说我手里头这盘子吗?”

    经理有些好奇地问道:“这是我在地摊上买的,您要是喜欢,就送您了。”

    “我看这制作还是挺精美的,用来盛放点干果之类的,看着也大气啊。”

    张天元本来只是试探,没想到那经理居然当真不知道那盘子的底细,他也就没有说破。

    经理把盘子给了张天元,抱着那菱角喜滋滋地离开了。

    张天元却有些哭笑不得。

    古人有买椟还珠。

    这位经理却是要了菱角,扔了盘子啊。

    那菱角固然值钱,但其实还真不如这个盘子。

    张天元仔细确认过了,这盘子可是一件古董啊。

    根据他的判断,这东西应该是一件清代龙凤戏珠纹剔红圆盘,高2。5厘米,口径20厘米。

    盘敞口,矮圈足,通体髹红漆。

    盘心主雕龙凤戏珠纹饰,并以方格形内嵌“米”字花形锦纹地、弧形海水纹地、海水江崖和缠枝花卉图案相互映衬。

    盘弧形内壁上有四组菱形开光纹饰,每组开光内均雕一样盛开的两朵缠枝花卉。

    每组开光图案之间雕圆形内嵌花卉锦地辅纹饰,主纹饰为四个不同的杂宝吉祥图案。

    盘外壁雕一圈枝叶茂盛的缠枝花卉纹饰。

    盘足内手刻“嘉靖年制”名款。

    此剔红盘漆层肥厚,雕工娴熟,刀锋犀利,线条流畅。

    盘心雕刻龙凤戏珠图案。

    龙凤戏珠自古表达吉庆祥和、繁荣昌盛的寓意。

    盘心右雕龙纹,龙身翻腾,龙爪五趾大张,气势凶猛,眼睛圆睁,龙须张扬、胡须飘动、龙发竖立似随龙身激烈舞动而动,龙嘴冲着火珠大张,露出犀利的牙齿和伸长的龙舌;盘心左雕凤凰,展翅飞翔,五条长长的凤尾羽毛随风飘动,一字张开,似在优美地舞蹈,富丽高贵,神态温雅。

    龙凤嬉戏的圆球形火珠,火焰炽烈,非常夺目。

    龙尾部翻腾的海水,随龙凤嬉戏而掀起高高的浪花,猛烈地撞击在海石的崖壁上。

    在龙凤纹饰布局上,龙头高于凤头,体现了龙至高无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