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鉴宝秘术-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天元耸了耸肩,真不敢说话了,这东西绝对是细活,要是因为说话而导致手里的东西碎了,那他哭都不知道给谁哭去了。

    因为闲得无聊,欧阳晓丹的话就多了起来,她看了看张天元,又看了看朴老板,问道:“我一直听你们这一行的人说起什么高仿品,那到底是什么类型的瓷器啊,值钱吗?”

    她这问题刚问出来,张天元手上差点就将那瓷罐给扔到了盆子里,这外行人问出来的问题,果然是让人有时候简直捧腹啊。

    高仿品是瓷器的一种吗?

    这种问题也只有欧阳晓丹这种活宝才会问的吧。

    朴老板强忍着笑说道:“这高仿品其实就是仿制的瓷器,不过有古代仿制的,也有现代仿制的。”

    “我还以为是什么瓷器品种呢,原来就是模仿啊,就是假货嘛。”欧阳晓丹撇了撇嘴道。

    “欧阳警官,你还真别小瞧了这高仿品,现在这市场上,高仿品卖出高价的事情可是屡见不鲜啊。”朴老板说道。

    “真得吗?”

    “当然是真的了,你听说过景德镇樊家井吗?”朴老板问道。

    “我就知道景德镇。”

    “这樊家井啊,原来的仿古瓷一条街,本是城乡结合部的一条小通道,80年代以后,随着生产关系的变。革,个体瓷器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业主们看中了这块尚未开发且价格低廉的‘码头’,纷纷拥向这里建起前店后坊,不过几年的功夫,便很快形成了一条店铺鳞次栉比的瓷器街。

    这条街由北向南大约有两华里左右长,密集着几百间瓷器店铺和作坊。街道两旁岔道交错,沿着每条岔道往下走,个体仿古瓷小作坊数不胜数。每天清早8点钟始,直至晚间断黑,这里简直就是车水马龙,人流如织,一派繁忙景象。它在景德镇的知名度,不亚于潘家园和琉璃厂之于帝都,藏家商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朴老板摸着被刮得很干净的下巴说道。

    “就是假货一条街喽?”

    “咳咳,你这么说也没错,你们国家不是有山寨电器的地方吗,叫华强北来着,而这樊家井,就是陶瓷里的华强北啊。”朴老板干咳了两声又道。

    “这么厉害?那都有什么瓷器啊?”

    “集天下名瓷仿品之大成,是这条街的最大特色。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和耀州窑、磁州窑、钧窑、定窑、景德镇窑及龙泉窑六大窑系的仿品,这里一应俱全;元代青花、釉里红以及色釉瓷仿品,让你看得眼花缭乱;明清两代带款铭的历朝‘御器’,经常可见围观者评鉴莫衷一是;近当代一些陶艺名家作品的仿制品,也赫然摆在货架上。”朴老板大概是去过那地方,所以显得很熟悉。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零三章 被忽悠的收藏者() 
“有名的瓷器大概也就这几种了吧。本书由”牟莹插了一句道。

    “不止这些。景德镇作为自宋以来我国制瓷业的主要产区之一,历代瓷工相沿承袭能够驾轻就熟仿制的,自然还是以影青、青花、釉里红、粉彩、斗彩、五彩、颜色釉以及明清御器等品种为主,其它窑系的仿品瓷,大多来自洛州、陕州、南浔、建福、北河、东广等地。景德镇千百年来一直是我国瓷器生产的重镇,如果把樊家井说成是当今全国历代名瓷仿品的主要集散点,恐怕实不为过。”这个时候,张天元刚刚腾下了手,笑着补充了一段,其实他也没去过景德镇樊家井,只是在书上看到过,如果有可能的话,那个地方他是一定要去一趟的。

    “没错没错,‘开诚布公’可说是这条街的一种风格。一切都是公开的,一切都不回避顾客。你可以看到很多店铺门口,摆放着盛满泥浆水用来涂抹瓷器的大小木盆,用来蚀褪瓷器浮光的装满氢氟酸和高锰酸钾的瓶瓶罐罐,还有用来擦拭瓷器使其变得陈旧的稻草和草木灰等。店主和伙计们不仅自己在光天化日之下为自己店里的瓷器做手脚,同时还承接各方来客送来的瓷器代为‘加工’。走在这条街上,随处可见墙上用石灰水和毛笔写的‘为瓷器做旧’的招揽广告,并且地址、门牌、电话号码明示不讳,生意很是红火。有的店铺专为顾客或商家代写款铭,这里有不少专职‘款’手经过多年摹练,对明清御器款识写来得心应手,几可乱真。

    良莠参差,趣闻跌宕,风景这边独好。这里的仿古瓷价格并不高,原因就是大路货居多。在景德镇,还有几家高仿瓷厂家,分散在别处。那里的高仿瓷器价格不菲,不到一定‘层次’的商家和藏家,是不会去光顾的,一般的人都是到樊家井来‘掏宝’。”朴老板也点头说道。

    “其实樊家井算好的了。基本上可以说是童叟无欺,你去买,人家就告诉那是仿品,不会把仿品当成真品卖给你,这跟华强北倒是有得一比啊,去那儿的人,为的就是买山寨货的。”牟莹笑着说道:“我以前去过一次,买了不少仿品,回来专门用来让公司的人练习眼力呢。”

    “其实你说的也不全对,那里的人或许童叟无欺。但去的二道贩子就难说了。在这条街上熙攘的人群中,大多是外地人,有很多肩上背着包、手上提着袋的,都是来这里‘拣货’的,他们就是靠几只布袋。走南闯北,或为各地古玩店铺运送货源,或直接到各大中城市古玩市场摆摊售卖,一般每个月往返2至3次,不少人收入超过工薪族。

    春秋两季,港。台地区和东南亚国家的商人也纷至沓来。值得一提的是,在这群商人中。西江抚。州籍人是其中一支生力军,在这条街的各个店铺和旅社里,在全国一些城市的古玩市场中,都可以见到他们的身影,樊家井的店主们都亲切地称他们为‘抚州佬’。诚然,抚州人缘何会形成一支瓷器销售大军很难溯源。但改。革开。放劳动致富的环境,无疑是前提条件。不过这样子问题也出来了,很多二道贩子从樊家井买了仿品,到外面就有直接充当真品骗人的,影响了樊家井的声誉啊。”

    “即便是专门用来过滤小麦的筛子。那也不可能完全弄干净的,里面总是回留下一些麦壳的,这个很正常。”张天元说道。

    “我去过樊家井好几次,每天当晚霞在天边抹去最后一丝红晕之后,樊家井的这条街开始从一天的喧嚣声中寂静下来。但就在这静谧的街道两旁紧闭店门的屋子里,迎接又一个黎明到来的各种工作正在酝酿和准备。樊家井,它曾是活跃经济丰富人类生活的沃土,但由于无节制集散仿品必定给艺术品鉴真辨伪增添了藩篱,功过正负各占几成,只有留待历史检验,后人评说了。”朴老板叹了口气道,看来这个棒子国的人,还真得是个难得的华夏通啊。

    “樊家井的仿品市场,其实算是好的了,我以前看过一本书,叫《谁在忽悠中。国》,这书里面可是深刻揭露了古玩圈子里的种种黑暗啊。某顶级国际大拍卖行以200多万价格拍出的雍正官窑青花碗,竟是景德镇高手的当代仿品?南方某海关截获、帝都文物专家鉴定的战国玉器,竟是蚌埠加工制作的当代玉雕工艺品?在我国文物进入‘亿元时代’之时,中国古玩市场却沉渣泛起,乱象环生。这些就是这本书所讲的,作者是文物圈中人士、某市电视台前台长,这位仁兄在死神的追逐下,以沉疴抱病之躯,将多年所知成书,痛揭我国文物市场黑幕,谁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看,绝对有意思,有很多你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呢。”张天元停下了手中的活儿说道。

    “啊,这本书我也看过!”牟莹突然说道:“当时我们公司高层都被推荐了这本书,我还特意好好看了一遍呢,实在是不敢相信那里面说的是真的。”

    “这位姑娘,能不能给大概讲一讲啊。”朴老板看起来很感兴趣,大概是因为他也做古董生意吧。

    “还是让天元说吧,我记性不好,记不住那么的资料。”牟莹摇了摇头道。

    “行,反正这罐子也洗的差不多了,莹子你帮我擦一下,我给朴老板说说吧。”张天元站起身子,用毛巾擦了擦手,又喝了口凉茶,这才继续说道:“据本书作者透露,高仿明清官窑已经形成了利益黑链。目前在景德镇,高仿品的行价在2…8万,前几年为十几万,一般不会在普通古玩城等中低端市场上流通,而主要是由境内外一些拍卖公司拍出,成交价一般都在出厂价的基础上翻高10…100倍。这中间的巨大差价,多由二道贩子和拍卖公司的内线共同瓜分,其中有拍品决定权的人赚大头。以一件成交价100万人民币的高仿拍品为例,出厂价4万,约占成交价的4%。由制假者获利;各项鉴定费用3万,约占成交价的3%,由‘鉴定专家’获利;拍卖公司佣金和国家税收20万左右,约占成交价的20%。但此项经常被偷漏掉,可能分文都不交;上拍赝品实际所有者,获利73万元,约占73%。”

    “不是吧,纵使部分专家可以收买,鉴定仪器是不能做假的,高仿品如何过机器关呢?”朴老板感到非常震惊。

    “这个问题问得好。”张天元笑道:“书中透露,现在大多测试是检验瓷器的底部,分析瓷胎成分,看和老瓷是否一致。而景德镇的高仿品完全按照传统的二元配方生产。而且原料就来自古代取料的老坑。还有专家看瓷器釉面下的气泡,因为古代窑炉是用柴烧的,温度不均匀,所以会出现大小不均的气泡,但是通过调节现代烧瓷的天然气放气量。也可控制窑内温度。去新瓷贼光,产生老瓷温润包浆,就更好办了,原来是用高锰酸钾或氢氟酸泡,现在则有更先进的配方。

    不仅如此,除仿制古玉外,每年都会有一些‘洛州造’仿古青铜器在过海关时被当作珍贵文物。连同事主一同羁押,更多的案例是事主供出源头,经原创者现场复制后,最后峰回路转,免遭牢狱之苦。”

    “这!这!这实在太不可思议了吧。”朴老板眼睛差点没瞪出来。

    “这算什么,仿造的代价法律代价太低了。即使被查出来,也基本不算什么。现在很多古玩收藏家把老祖宗的规矩奉为经典,绝不违背,但实际上,这些文物市场的游戏规则极不合理!现在我国的文物市场有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大家经常去的古玩市场、画廊、文物商店属于一级市场,二级市场主要是拍卖公司。

    一级市场现在采用的是很原始、很传统的交易模式,就是所谓的捡漏、打眼,买错了东西自认倒霉,便宜买好东西就是捡漏,这是古已有之的规矩。这种原始的收藏是小众行为,没有监管,现在用到几千上亿人的古玩市场,则变成了害人的游戏规则。而在二级市场拍卖公司这一块,现行《拍卖法》其中的第61条俗称免责条款,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严重对抗,客观上起到了纵容不法商人制假卖假、拍卖行知假卖假的乱象。”张天元越了解现在的古玩行,就越是觉得惊心动魄啊。

    以前他觉得,老祖宗定下来的规矩,那必然是好的,可是真正深入进去之后,他才发现,这本书的作者说的实在是太对了,什么老祖宗的规矩可以跟法律对抗?这不是扯淡吗?

    “你们国家就没有专门的文物鉴定机构吗?”朴老板问道。

    张天元摇了摇头道:“或许你感到不可思议。但是我们国家国内缺少针对文物市场的权威文物艺术品鉴定机构。现在国内的文物鉴定机构,国家级的鉴定机构有华夏国家鉴定委员会下属若干个委员会,但他们原则上是不对民间服务的,只是针对博物馆。在各省有文物小组或者是委员会,针对二级文物或三级文物进行鉴定,有明文规定这些专家也不能涉及民间的鉴定。还有,缺少完整的文物艺术品鉴定体系,缺少系统、科学的门类鉴定标准。‘没有鉴定体系、没有鉴定标准,哪来的鉴定专家?怎么搞鉴定?大家都凭着自己的经验’。”

    说到这里,张天元顿了顿道:“说到底,靠古玩发财的人其实最多是两类人,当然也有偶尔发财的小民,但不出意外的话,有两类人是赚得最多的。一类是拥有足够金融资本的文物艺术品投机商,另一类是贪。官污吏。这两类人借助用金钱或权力建立起来的绝对威望,垄断了文物、艺术品价值和价格上的话语权,只须将自己的藏品进行二次包装后送上大拍卖场,便能够创造出巨额暴利!”

第三零四章 收藏之误() 
听了张天元的一番话,屋子里的几个人都有些沉默不语了,他们想象中的古玩市场,大概与张天元口中所说的有些大相径庭吧。本书由

    “不要这么悲观好吧,虽然古玩界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是作为一个普通的收藏者来说,只要心态放平了,依然是可以从中找到乐趣的。有些老年人更是将收藏当作了一种陶冶情操的乐事儿,只要不刻意去追求非得赚大钱,那心情就不会大起大落。”张天元鼓励众人道。

    “哈哈哈,还是张先生说得好啊,我就见过心态不好的收藏者,总想着能捡漏,结果漏没捡着,反而是把自己搞疯掉了。”朴老板附和道。

    “天元,这罐子清洗好了,这么一看,果然比之前更加漂亮啊。”牟莹也不想这里的气氛变得尴尬又压抑,所以将注意力转移到了那成化青花瓷罐子上。

    朴老板起身走了过去,将罐子轻轻拿起,然后放到了桌子上,此时再拿起放大镜仔细观察的时候,眼睛里就全都是艳羡的神色了。

    “张先生啊,你这眼光实在太好了,不怕您笑话,这东西我也看过几次,不过根本就没怎么在意。这也是为什么在外面的时候听你说这是成化青花瓷,有些轻视的原因,没想到这东西居然是真的。”朴老板此时真是要后悔死了。

    他不是眼光不行,而是心态不好,之前看到这东西的时候,发现破破烂烂,又布满了灰尘,所以压根就没有去重视,现在再仔细一看,真得是肠子都悔青了,他这店里最值钱的东西,恐怕也不如这个罐子贵重啊。

    “朴老板你过誉了。其实我一开始也没注意到这玩意儿,只是听说便宜,所以就随便看了看,发现真得和成化青花瓷有七八分相似。便碰运气买了下来,后来仔细瞧过之后,才发现这东西是真品。”

    捡漏就是如此了,潘家园里几乎每天都上演着同样的故事,据说以前有一个店老板,将一个类似的罐子两千块卖了出去,结果人家一转手卖了一百三十八万。

    那位后悔莫及的古玩店老板,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关门,这个决定也确实非常重大。古玩店他都不开了,为什么,用宋丹丹的话说,伤自尊了,就像咱们有些炒股的股民。赔了好多钱,一伤心,割肉吧。

    不知道自己遇到的这个店老板会如何,大概这成化青花瓷的事儿朴老板肯定会说出去的,这事儿估计明天就会传遍整个潘家园了,那个店老板不知道绝不可能。

    “张先生,您买这东西也是为了转手卖钱吧。不如卖给我怎么样?”朴老板就是个彻头彻尾的伤人,他现在要办博物馆,那肯定得弄些好玩意儿摆在里面,这个罐子虽算不上极品,但也绝对是精品了,他可是一定要弄到手的。

    张天元很客气地摇了摇头道:“朴老板。这东西我是要留着自己把玩的,对不住了。”

    朴老板看张天元这样子,怎么也不像个富二代,而年轻人里面,富一代就更不可能了。以为张天元是想卖个好价钱,于是又说道:“两百万怎么样?两百万卖给我吧,这收藏又不能当饭吃,卖了换钱,也能让家里人过得好一点,虽说两百万还买不下帝都城里的房子,但最起码能舒舒服服的过上一段日子吧。”

    “我说朴老板,你就别在钱上琢磨了,坐在你面前的这位张先生,可是身家上百亿的大土豪,虽然只是rmb,不过他还真不缺这两百万。”欧阳晓丹笑了笑道。

    一听这话,朴老板顿时眼睛瞪得就跟两个铜铃似的,他是万万没想到啊,这么年轻的一个人,居然会那么有钱。

    “实在对不住了,我刚刚在帝都买了一个四合院,要在里面摆些好东西,这罐子就是第一个要入住的。”张天元又补充说道。

    “四合院啊,那可是很贵的,张先生果然是财大气粗啊,那就没办法了。“朴老板显得有点泄气。

    不过他泄气,张天元也不可能把这东西卖给他,张天元早就想好了,以后在自己的四合院里整个私人的博物馆,将自己的收藏品放到里面,再搞个最先进的防盗系统,这样就不怕偷了,不仅气派,而且也安全,以后朋友来了要参观,也更加方便啊。

    朴老板死死盯着那罐子看了几眼,最终摇了摇头,正如张天元所说,越是这个时候,越是要放平心态,否则的话,真得是回急出毛病来的,那可是对谁都不好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