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鉴宝秘术-第16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东西买回来,果然是大物件,遍身空洞,非常罕见。

    造型如一个大蘑菇,石头很古怪,类似各种石头连接起来的杂合物,高度一米一以上,冠部直径也有一米,因为遍身洞眼,却不很重。

    虽说实质非纯净的太湖整石,但在明代,能有如此大个的充满洞眼的天然假山,已经非常难得,即便今天,也是少见的东西。

    马杰克的经历是独特的,他的做法在中国古玩行独一无二。

    他见多识广,信息广泛,买过太多的好货,也卖过太多的好货,虽然他没把利润赚足,却也靠勤劳捡到不少便宜,过着丰衣足食的日子。

    他没知识没文化,却照样可以在古玩行里吃得开。

    他不懂机巧,却踏踏实实,走出了另一个成功的典型,同样值得借鉴。

    其实张天元挺佩服马杰克这个人的,这种人就属于那种心态非常好的。

    买卖古董,从来不冒险。

    虽然赚不了大钱,但却一直是稳扎稳打,即便是亏,也是小钱,所以他的日子过得一直很舒坦。

    不像有些人,今天赚大了,结果明天又一无所有了。

    回到马杰克的家里,张天元又四处看了看,希望看看究竟还有没有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结果有一幅画,还真得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幅画有着明显的毕加索的风格。

    一开始,张天元还以为是马杰克家里的孩子胡乱画的,可是仔细看过之后,一颗心不由砰砰直跳。

    “老马,这东西卖吗?”

    张天元问道。

    “这个你也稀罕?这是我买来学习西方艺术的,可是终究还是看不懂,你要喜欢拿去就是了,也不值几个钱。”

    马杰克摆了摆手道。

    “不给钱那不行,你就说个价吧。”

    张天元尽量压制住自己内心的激动说道。

    “那就给一百美金吧,算是个意思。”

    马杰克说道。

    张天元真有一种冲动,把这东西的真实价值告诉马杰克。

    不过他最终还是放弃了。

    捡漏捡漏,别人不懂的那才叫捡漏啊。

    他给了一百美金,然后接过了这幅画,之后就找借口匆匆离开了。

    这可是利希滕斯坦的《宇宙学》啊。

    这幅画很久以前在拍卖会上拍卖过,好像是两千万美金,不知道怎么就流落到了马杰克手里。

    1923年,利希滕斯坦出生在纽约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被称为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

    少年时期,他就在家学习绘画。

    高中毕业后,进入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美术系学习,在这里获得美术史硕士学位又被聘为该校的讲师。在这期间他对漫画产生兴趣,1961年形成了波普艺术的风格。

    于他而言,对波普文化的理解完全出于日常生活体验,一开始他就选择了无聊的日常题材:袜子、冰箱、笔记本、窗帘等等。

    他在20世纪60年代,根据爱情和战争连环画创作的系列绘画,成为了他进入大众视野的开始。

    1961年至1968年,他创作了70幅给人印象深刻的黑白素描,在此期间,利希滕斯坦还创作了许多黑白油画,主题非常接近他的素描。

    他曾受到毕加索在蓝色和红色时期所创作作品的影响,并经历了一段抽象表现主义风格时期,他和纽约年轻一代的画家,提出了波普艺术,波普艺术从日常事物中得到启发,将大众化、大量生产、大众流行的物品作为创作母体。

    而开始以连环画为母题进行创作的契机是源于他的儿子对米老鼠这个动画形象的热爱,它是一个新奇、活泼的形象,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引起大众的消费欲望。

    自此开始,利希滕斯坦开始从连环画中寻找素材,运用了成为他标志性艺术符号的本戴点(ben…daydots)创作出了一系列为世人所熟知的艺术作品。

    利希滕斯坦通过日常通俗题材表现了美国社会浓重的商业文化特征,这一点也使他成为大众心中的波普艺术大师。

第三四二三章 低调的陈老板() 
利希滕斯坦因标志性的艺术风格为人所知,也因此为人诟病,1964年《纽约时报》将罗伊·利希滕斯坦评价为“美国最差劲的画家”。

    以平淡无奇的连环漫画为基本题材,用丙烯将它们复制放大,几个平涂色块和一些黑色线描,将人物对话也忠实地描绘在画布上,连廉价彩色印刷工艺中的网点都被不厌其烦地复制了出来。

    后人对他褒贬不一,但是在拍卖市场上却稳居高位,数次创下拍卖销售记录。

    在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中,安迪·沃霍尔无疑成为拍卖界的翘楚。

    事实上,利希滕斯坦作品的售价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能够轻松的达到上百万,然而这仅仅只是开始。

    2000年之后,他的作品迅速飙升,以数据来看:2002年超过500万美元,2005年超过1000万美元,2012年超过4000万美元,从百万到千万(以美元为单位)的跨越仅仅只是数年。

    在2012年的最佳拍卖排行榜上利希滕斯坦的排名甚至赶超印象派艺术家莫奈,他的作品《sleepinggirl》创下了4000万美元的纪录,高于历史上最负盛名的系列作品之一莫奈的《nymphéas》(创作于1905年,售价约为3900万美元,2012年11月5日,纽约佳士得拍卖行),成为了波普艺术最昂贵的作品之一。

    2013年5月15日,利希滕斯坦于1994年创作的油画作品《nudeithyellofloer》最终售价为2100美元,这幅油画售价比其最高估价高出了500万美元,而这仅仅是1994年创作的一幅普通的油画作品。

    罗伊作品的市场价几乎轻松占据高位,2013年,他的20件作品售价逾百万,年度销售额为1。405亿美元,在全球名列前十。

    2015年5月,在纽约苏富比“当代艺术”的晚间拍卖中,罗伊·利希滕斯坦《戒指(订婚)》以4169万美元成交。

    2015年11月,佳士得“画家与缪斯晚间特拍”在纽约洛克菲勒中心举槌,罗伊·利希滕斯坦创作于1964年的作品《护士》成交价达到95,365,000美元,约合人民币6。06亿元,刷新了他的拍卖纪录。

    罗伊·利希滕斯坦的传奇从来没有停止过,不管是备受争议还是广受追捧。

    在拍卖市场上,他是稳居市场销售价高位的艺术家,在大众心中,他还是那个波普艺术大师,他创造了历史,而不仅只是历史。

    张天元拿到这幅画,原本是打算离开的,毕竟这东西可是货真价实的宝贝油画,转手那就是两千多万美金啊。

    可他还没走,马杰克家里就来了客人。

    关键是一来还就是三个。

    更有意思的是,这三个人都有东西让马杰克帮忙出售。

    都知道马杰克认识杨怀仁,而杨怀仁在唐人街那可是一等一的鉴定大师,人缘又光,好东西自然是多了。

    马杰克看向了张天元笑道:“张老板,你运气可真是够好啊,这三位拿来的东西,那绝对不会普通,待会儿您要瞧上了,干脆一并就买了吧?”

    张天元自然没反对,只是将那幅油画塞进了袖筒里面,好生保护了起来,不想让别人看到了。

    “这位是陈老板。”

    张天元指了指一个清瘦的老头介绍了起来。

    这位陈老板也是个有故事的人,甚至他的故事,搞不好比马杰克还要传奇。

    陈老板是最早与马杰克打交道的买家之一。

    他与马杰克搭上关系,比杨怀仁早得多,所以得到的实惠也多的多。

    究竟是什么,有多少,已经成了迷。

    他开头是有职业的,在某医院当个普通大夫,后来下海,自己开门诊。

    门诊开在自家院里,收益也不错,可惜天不作美,让他遇到了人生中的坎坷。

    后来,赶上黑马古玩城开张,陈大夫租赁了房屋,专职做起了古玩生意。

    有马杰克供货,他也得到切实的好处,首先是货物多来自农村一线,假货极少,为他的货源品质提供了有力保证。

    其二是马杰克得益于木器,也就买了特别多的木器,包括软木和硬木杂件,陈老板得到锻炼,对木器看得很准。

    在早期的古玩行里,有点知识的人比较少,陈老板是一个。

    因为有知识做基础,陈老板入行就特别快,随着见识的增长,眼力也显著提高,在不多的时间里,已经在行内声名鹊起。

    陈老板生意做得顺风顺水,也有他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来他出身官宦家庭,二来有在政府部门吃劲的亲属,所以当地有权有势的爱好者,都跟他有联系,他代他们买货,或者买了货卖个他们。

    长期的实践经验,锻炼了陈老板的眼力,他最擅长看明清瓷器和老窑瓷器,家具、黄花梨、紫檀等木器杂件、文房、墨盒、字画。

    平日里他很低调,不言不语,碰到不擅长的品类,表现特别谨慎。

    前文说过,他放弃了一件乾隆白玉配,人家找上门,要价一万五千元,他放弃了,被别人买去,转手赚了几万元。

    这样的事情还有一些,比方说某地出土了一窝北魏北齐时期的鎏金铜佛像,金光灿灿,非常漂亮,铲子找到他,他去看货了,可是好东西摆在眼前,他却犹犹豫豫,不敢出手,最后把机会错过了。

    据他回忆,那鎏金佛非常罕见,最大的足有二十几厘米。

    要知道,北魏北齐的铜佛像多是十厘米以内的,所以大个的弥足珍贵,最后被帝都的买家拣去。

    因为多次类似的表现,他给人的印象是小心翼翼,不敢出价,没有多大作为。

    尤其是后期,他的店内的货物,多是别人寄存代卖的,他自己的货很少。

    他常常靠替别人买卖,做中间人,赚取点好处。

    所以好多人错误的以为他做得很差,没有闪光点。

    其实他是隐藏很深的高手,在自己擅长的项目上,是非常生猛的。

    有一次,原来国内古玩市场上的一个店主买来一堆书桌的散件,桌面没有了,只剩下花芽、挡板和两根腿,堆在地上如碎柴禾般挺显多。

    那店主是跟人合伙开店的,忘记了带钥匙,把东西寄暂时放在别人店里。

    当时马杰克闲着没事儿,就过去跟那店主闲聊。

    大家在一起开店,很熟络,他就让马杰克瞧他买的东西,考马杰克的眼力。

第三四二四章 专精一行也能发财() 
那堆东西用绳子捆了一堆,乱糟糟的,颜色泛白。

    那时马杰克虽然说入行已经很久了,但是毕竟没文化,这眼力上未必就比那店主更强,拿在手里琢磨半天,没看出门道。

    那堆东西其貌不扬,一看知道在屋外放久了,日晒雨淋造成的品貌不佳。

    马杰克觉得很普通,又是缺桌子面的,能有啥好的?

    也就不放在心上。

    店主却说要卖大价钱呢,马杰克只当他说笑话。

    过了几天,店主说陈老板把那堆废料买了,花了三万五千元。

    马杰克哪里肯信,就陈老板那小心样儿,那么好的白玉都不敢买,这对破货,别开玩笑了!

    马杰克专门到陈老板店里,刻意寻找那堆东西,却没找到。

    可是,后来又听到几个人说起同样的话,说陈老板买了一堆紫檀散件,听话头就是马杰克看到的那堆。

    马杰克大惑不解,可是不由得不信了。

    直到此时,马杰克才仔细回想,感觉那堆货物有些古怪,花芽雕刻漂亮,各种配件做工精美,而且有细小棕眼,只是那颜色跟紫檀不沾边。

    不过,说到陈老板花三万五买,他简直是疯了,马杰克还是怀疑。

    事实有力的证明了马杰克的错误,那堆货物的确是陈老板买了,而且是当天付款。

    店主开价三万五千元,三万成交。

    马杰克觉得不理,也很郁闷,陈老板不言不语,居然敢出此重手,可不像他的风格。

    行里传言说。“有人给到八万了,陈老板愣是不松口。”

    按说转手赚五万也不错了,又不是多好的东西,无非是一堆配件。

    如果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当时一件黄花梨的书桌价格要上百万元,而紫檀比黄花梨高一个档次,而且紫檀家具更稀少,如果是一件整物件,会是何等价格?

    所以有人花八万买一点不虚。

    过不多久,陈老板转卖了,据说是十二万。

    此事证明了陈老板的眼力和魄力,不多久,九万块到手,做得悄无声息。

    高人做生意不是图热闹,而是讲求实际效果。

    如果这样的生意一年做上几笔,收入相当的可观。

    所以,大家常看到陈老板不紧不慢的的,似乎没有着急的事,可是他神不知鬼不觉的赚钱,没有多少人搞得清底细。

    从那以后,马杰克经常注意他的活动,时不时的有件硬木家具或杂件出现在他店内。

    红木多宝格、铁力木厨子、黄花梨雕花板,还有一些藏在柜台下面的名家墨盒等等。

    过不多久,又消失了。

    马杰克曾抱怨过,他从前的客户,被陈老板拉去,仅年前一次交易,就买了他二十几万的货物。

    陈老板很保守,马杰克买了东西,有时候不放心,想让他帮着长长眼,他却含蓄的很,说的模模糊糊,让人拿不准。

    有这层缘故,马杰克有时候坐在他店里,主要聊聊闲话,做沉默的听众,眼睛却瞪起来,留心一些信息。

    今天这位陈老板带来的是一件黄花梨笔筒,他自己认定了这东西肯定是真货。

    来找马杰克,自然不是想要让马杰克帮忙鉴定,只是要让马杰克帮忙找人买而已。

    当然,好处费是不会少的。

    张天元看了看那笔筒。

    笔筒包浆很漂亮,滋润闪亮,黄中闪红的质地,保存极好,没有干裂。

    个头够大,口径足有十七八厘米,高度略低,是那种早期的小敞口造型。

    “陈老板准备要多少钱?”

    张天元对这东西有几分兴趣。

    “最少也得一万美金。”

    陈老板说的非常真切,似乎是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张天元敲打着桌面,仔细盘算着。

    像这种黄花梨大笔筒,包浆和颜色那么漂亮,筒壁差不多厚2厘米,是同类物品中上档次的玩意,尤其纹理也很精美,鬼脸重重,按理一万美金的价格不算高。

    可是这东西也有些问题。

    张天元直接开门见山地说道:“这个笔筒高度跟直径不协调,如果再高出一厘米多,就好看了。再看口部发黑,包浆明显跟其他部位不同,碴口也生硬,我看是截了口的!”

    张天元看的不差,那确实是截了口的。

    当然截的并不多,也就一厘米。

    截一厘米就是大毛病,已经打破了原有风貌,再无原有的韵味。

    古人做一件器物,非常讲究,没有一件在造型上别扭的。

    话又说回来,如此大个,壁厚无裂的黄花梨笔海,没有这个毛病,能是十万元吗?

    这一点大家清楚,可是却成了出价的障碍。

    张天元看着陈老板,等待着对方接话。

    陈老板心中有些惊讶啊,本以为张天元只是到美国留学的哪家公子哥,但现在看起来,似乎并非如此啊。

    以张天元这眼光,绝对是个行家啊。

    “这样吧,九千美金,这是最低价了,既然张老板是行家,那我也就不乱说了,这东西的确被截过,但这个价,就是截了之后的价。”

    陈老板干脆如实说了。

    在行家面前耍心眼,那最后搞不好可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成交。”

    张天元也没再啰嗦,九千美金买这么个东西,他肯定是要修补的,修补之后,价格最起码还会涨三四倍。

    陈老板是低调的古玩商,表面上处事谨慎,错失了好多机会,可是,他确实没有太大的闪失,没有任何传闻表明他吃过大亏。

    长期混迹于古玩行,整日与真假打交道,能有此表现,确实是个奇迹。

    他有坚定的原则,只在自己的长处大显身手,像转手赚九万元的生意不可能经常遇到,但是仅从表面看一个保守的古董商,是不真切的,谨慎的古玩商往往有深层的隐秘。

    陈老板不是做的最好的古玩商,却是隐藏最深的古玩人。

    这是马杰克对陈老板的评价,张天元是信的,这个人的确很稳。

    “这是王老板,原来住在津城。”

    马杰克又给张天元介绍了第二个人。

    王老板是标准的宁津人,狡黠而坚韧,只是多了几分憨厚和固执。

    他大约五十岁,在唐人街开了一家古玩店。

第三四二五章 会做生意的王老板() 
店铺开门的日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