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鉴宝秘术-第12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市场上瓷器的价格下降很严重,完全被挤干净了泡沫,就算是国人想要从国外回收瓷器,也变得相对容易了许多。

    过去要花一亿,现在只需要一千万,过去要花费一千万,现在则只需要一百万。

    这可以说是太划算了。

    当然鬼佬就要哭了,囤积了大量的瓷器,却无法以高价售出,只能是赚一点蝇头小利就卖了,否则放到手里,光保养费就受不了啊。

    张天元一番话,说的那个姓陈的专家是目瞪口呆,而老于掌柜的朋友则是十分尴尬。

    他说到底都是为了多赚点钱,不过这种不相信人的做法,还是很让张天元不高兴的。

    “那就暂时不要出手了!”

    姓陈的专家突然说道。

    “不要出手?”

    “对,虽然这几年瓷器价格下降了,但以后说不准还会涨上来的,市场瞬息万变,谁知道会如何?”

    姓陈的专家咬了咬牙道。

    “可是陈专家,这个要等到什么时候啊,一年?两年?还是二十年?或者到我死了?”

    老于掌柜的朋友苦笑道:“以前别人不知道这东西值钱,我留在身边也没什么,可是现在这事儿很多人已经都知道了,要是继续留在身边,难免会遭人惦记啊。”

    “是啊,我也是这个意思,现在的人多可怕啊,什么事儿不敢做?前段时间不是还有新闻说,有个年轻人就为了十几块钱居然把一老太太给杀了。”

    老于掌柜也说道:“作为老朋友,我还是建议你尽快出手的,这东西留在手里,时间长了搞不好会出事儿的。”

    谁都清楚“财帛动人心”这话,为了钱,可以父子反目,兄弟成仇,这种事儿又不是没发生过。

    “怕什么,存到银行保险柜里就行了,除非有人去抢银行,不然也不怕。”

    姓陈的专家说道。

    “哼,以为存到银行就万无一失了啊?要是有人绑架了你,非要你从银行取出来呢?你是要命呢还是要瓷器?”

    展飞不屑地说道。

    没什么能力的人,还是不要收藏这种东西的好,万一出了事儿真是不划算的。

    “笑话,有钱人那么多,我也没见过几个被绑架的。”

    姓陈的专家还在嘴硬。

    “都别说了,张老师,我还是打算想要尽快把这东西给处理了的,公司需要钱是一方面,毕竟陈专家借给我钱也是有条件的,事成之后,他要这瓷器的两成收入作为利息。”

    老于掌柜的朋友突然摆了摆手道:“要利息倒不是什么问题,毕竟银行贷款都要利息的,人家还未必肯贷给你,可问题是陈专家最多只能借给我两百万,虽然能解燃眉之急,可是还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呵呵,我就说嘛,他这么卖力气地让你去拍卖行,原来是为了自己的佣金啊。”

    张天元笑了笑,他就知道这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这陈专家突然对老于掌柜的朋友那么热心,肯定有问题啊。

    “这位朋友,如果你信得过我,一千万现在就可以交易,信不过的话就不用在这里浪费口舌了,我也要吃饭了。”

    他不是一个喜欢勉强别人的人,如果人家都不愿意交易,那软磨硬泡也没意思。

    除非他真得想要得到一件东西。

    “别,别啊张老师,我愿意交易!”

    老于掌柜那朋友仔细考虑过了。

    就算是等到秋拍的时候送去拍卖,估计也就是一千万多一些,真没什么意义。

    别忘了,那样的交易可是要给拍卖行佣金,还要给政府缴税,另外还要给陈专家佣金的。

    (~^~)

第二四三二章 机关算尽太聪明() 
老于掌柜的朋友算来算去,如果拿去拍卖说不准反而亏了。〈?

    倒不如现在索**易得了。

    “不后悔?”

    张天元淡淡问道。

    “绝不后悔!”

    老于掌柜的朋友摇了摇头道。

    “好,我立即让人打钱到你的账户上,把号码给我。”

    现在这交易方便多了,因为张天元是某银行的至尊vip,所以他转账的限额是不存在的,想要一次转账多少,那只要通知手下人去办就好了。

    大约五分钟之后,老于掌柜的朋友手机上就来了提示短信。

    他盯着那个数字数了好几遍,最终才兴奋地说道:“太谢谢你了张老师,您这一次可是帮我解了燃眉之急了啊。”

    “我买到了喜欢的古玩,你得到了金钱,这是双赢的交易,没必要感谢的,展飞,你把这东西送到神罗博物馆去吧,还有那枚徐天启也一并送去。”

    “今儿哪也别去了,外面下雨了,雨还不小呢,就待在家里吧。”

    这个时候,柳梦寻抱着孩子走了过来,因为四合院里都有长廊,直接通到房间门口,根本就不需要打伞。

    所以柳梦寻的身上衣服依然是干干净净的。

    “怪不得我刚听到外面什么声音在响呢,原来是下雨了,老于掌柜,今儿你也别走了吧,咱们去凉亭,一边赏雨,一边吃饭。”

    张天元一直都很喜欢赏雨,尤其是在清净的时候,看着外面的雨,喝着茶或者吃着酒,那种感觉当真是怡然自得,相当舒坦。

    “老朋友,一起去吧?”

    “不不不,我就不去了,还得赶回老家去呢,公司那边离不开我。”

    “那行,展飞你开车送他们去车站,今天下雨,估计机场停飞。”

    “不麻烦了,不麻烦了,我们开车来的。”

    也不知道什么原因,老于掌柜的朋友跟那个陈专家似乎很着急的样子。

    他们不让送,张天元干脆也不送了,最后只是老于掌柜送两人出了门。

    车上,陈专家突然哈哈大笑了起来。

    此时的车里头,只有他跟那个老于掌柜的朋友。

    “没想到真得得手了啊,那个张天元也不怎么样嘛,明明是赝品瓷器,他非要说是真品,还愿意一千万买下来,真亏陈老师你能演那么一出戏。”

    老于掌柜的朋友一边开车,一边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说道。

    “哈哈哈,你紧张什么,他张天元又不是神,不是什么东西都能看出真伪的,他恐怕不知道,当年你已经把那件真品以五百万的价钱卖给我了。”

    陈专家得意地说道:“而我又转手卖给了我的日本老板。”

    “真险啊,我还怕他看出什么破绽来呢。”

    “看出破绽?呵呵,咱们说要送去参加秋拍,他一下子就急了,还有那个时间去看吗?”

    陈专家笑着说道。

    “等一下,你好好开车,我接个电话。”

    陈专家手机响了起来,他接通了号码。

    “喂,哦,是老板啊,您怎么突然找上我了?”

    “什么!那件东西是赝品?不可能啊!”

    “不小心被打碎了?里面居然有高仿的标记?”

    “哈伊!哈伊!我知道了!知道了!钱一定退给您!一定!”

    挂了电话,陈专家直接就虚脱了。

    “王八蛋,你当时是不是把假的拿给我了?”

    闭着眼睛呻吟了片刻,陈专家突然冲着老于掌柜的朋友怒骂了起来。

    “拿错了?”

    老于掌柜的朋友也是懵了。

    原来当年从老于掌柜的师父那里买来那件珐琅彩瓷器之后,他就请瞒天王帮忙制作了一件仿品。

    当是瞒天王还不是特别出名,他接济过对方,所以对方很痛快就答应了。

    后来他将真品以五百万的价格卖给了陈专家,可是没想到当是拿的时候居然拿错了。

    这一次他们还以为这件卖给张天元的是赝品呢,想不到闹了个大乌龙。

    “快!快调头!回去告诉张天元,咱们不卖了!”

    陈专家吼道。

    “那怎么行,张天元什么人啊,他吃进肚子里的东西,谁能要回来?”

    “混蛋,如果要不回来,我会很惨的,我那个日本老板一定会杀了我的。”

    他说着话,居然上去直接抢方向盘。

    此时下着大雨,路本来就滑,视线也不好,结果突然间从路口冲出来一辆面包车。

    两车撞在了一起。

    两个人都倒在了血泊之中。

    曹雪芹有一句话说的妙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

    那两个人出事儿的事情,张天元是后来才通过老于掌柜知道的。

    陈专家抢救无效死亡。

    老于掌柜的朋友则比较幸运,虽然受伤严重,不过好歹是保住了一条命。

    可惜的是,因为生病的原因,公司没能挽回。

    当然,张天元并不知道他们之间的那些龌龊勾当,一直到很久之后的某一天,这个人实在憋不住了,才把这事儿告诉了老于掌柜。

    让老于掌柜替他给张天元道歉。

    张天元直说了两个字“天意。”

    至于说这代表了什么,他没有解释,这个事儿也就到此为止了。

    回到当下,屋外下着大雨,老于掌柜跟张天元喝着小酒,一边聊着天,一边看着雨,倒也滋润。

    这个时候,一个人急匆匆跑了进来。

    “张哥,张哥!我有个事儿想要求你。”

    说话的是张龙。

    张龙之前在四合院做保镖,后来张天元鼓励他去上大学深造,这几年也算是学出来了,已经成为了公司里面不大不小的管理人员,做得很不错。

    只是无论什么时候,四合院的门,永远为他敞开着。

    他是不是保安都一样。

    “怎么了张龙,有话慢慢说,不着急。”

    张天元见张龙有些焦急,安慰道。

    “不能不着急啊,我们老家遭水灾了,幸好人都没事儿,现在就是没地方住了。”

    张龙急忙说道。

    “让他们来帝都吧,我那边的生物园还空着呢,里面足够住很多人了,实在不行,咱们不是还有员工小区嘛,暂时也可以接纳一下,你家人不多吧?”

    “不多不多,就我爸妈还有两个姐姐家的人,一共十口。”

    “是不算多,这样,那就住员工小区吧,那里有空房子,我给打声招呼就想了,展飞,这事儿你去办吧,用直升飞机把人运过来吧,我估计车子都进不去。”

    张天元想了想道。

    (未完待续。)8

第二四三三章 建安医书() 
“放心吧张哥,我知道了。”

    “另外,最近这雨下的实在是有点吓人,打听一下,看看公司还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全部都登记上,别人咱们顾不上,但公司员工的家属,一定要帮忙。”

    “好的!”

    “太谢谢你了张哥。”张龙激动地说道。

    “跟我这儿还说什么谢谢啊,赶紧去吧,早点把人接回来,以后就让住这边吧,你现在赚钱了,没必要让家里人一直操劳了吧?”

    “嗯,张哥我明白。”

    现在很多农村人因为地里头庄家不值钱,所以都租出去,甚至撂荒了。

    外出打工赚的钱,真比地里头赚钱容易多了。

    张天元老家就那种情况,有些人种地,也纯粹是自己够吃就行,完全不是围了赚钱的。

    “对了张哥,这本书是我老家人带来的,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反正知道您喜欢古玩意儿,就给你带来了。”

    “哦,拿来我看看。”

    张天元翻开书一看,不由露出了喜悦之色:“不错嘛,这好像是一部古代的医书啊,而且还是手抄本,行,留下吧,我先看看,如果值钱的话,一定不会白要的。”

    “张哥你千万别提钱的事儿了,您要是提钱,我都不好意思了。”

    张龙急忙摆手道。

    “也罢,先不提钱的事儿了,你赶紧去忙吧,这书我留着先慢慢研究。”

    “知道了。”

    展飞跟张龙离开之后,张天元突然说道:“老于掌柜,你听说过三国时期的纸质书能保存到现在吗?”

    “那怎么可能啊!三国时期也算是东汉末年吧,那个时候蔡伦才刚刚改良造纸之法,就算有纸,也是极为名贵的,别说保存到现在了,就算是用来写书,也不太可能吧?”

    老于掌柜摇了摇头道。

    “可是这本书的确是三国时期的东西啊。”

    张天元将手中的书小心翼翼地放到了桌上说道:“我之前得到过唐代柳公权手书的三本纸质书,以为那已经足够久远了,可是这本书却是三国时期的东西,比那个更加久远,而且保存之好,比那三本还要出色。”

    “不会吧,我看这书明明很新啊,你不会是看错了吧?”

    老于掌柜也有些吃惊。

    张天元摇了摇头道:“不会看错的,我仔细鉴定过了,这本书的确是蔡伦纸,而且纸质的历史与我曾经在古墓之中发现的东汉末年的纸张非常接近,唯一的不同,就是这个保存太完整了。”

    说实话,刚刚张天元从张龙手里头接过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太在意。

    所以他就是随意用鉴字诀看了一眼,结果惊讶的发现,这东西居然是三国时期成书。

    简直无法相信,历经如此多年,这本书居然好像没有承受过历史的洗礼一般。

    这种出色的品相,也是张天元一开始判断这东西不是真品的原因。

    但鉴字诀是不会骗人的。

    地气的龙相也不会骗人。

    这是经过无数次验证了的东西。

    更离谱的是,这书居然还是手抄本,是有人一个字,一个字写下来的。

    这人的毛笔字虽然不如柳公权那样自成一派,但却整齐,很有特点。

    像这种东西,遇到喜欢的人,估计一张卖个两三万元可能都不成问题。

    这本书不算太厚,一共也有五百多张,可即使如此,总价估计也上千万了。

    书上的东西有些地方还进行过涂改,有点凌乱,但是这却更体现出当是记录着的用心之处了。

    这东西不是写来给别人看的,而是自己用来保存的。

    估计是怕自己的医术因为某种原因失传了,才会这么做吧。

    “这书谁写的?”

    “华佗和董奉联手创作,抄写者应该是华佗。”

    张天元说道。

    “华佗!就是那个神医华佗?”

    “对,就是他!东汉末年三大神医之一的华佗。”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

    据考证,他约生于汉永嘉元年,卒于建安十三年。

    三国著名医学家。

    少时曾在外游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行医足迹遍及徽州、东山、洛州、江浙等地。

    华佗一生行医各地,声誉颇著,在医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

    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对外科尤为擅长。

    后因不服曹操征召被杀,所著医书已佚。

    这个人当然很多人都熟悉。

    “不过董奉是谁?”

    老于掌柜疑惑地问道。

    “董奉这个人虽然没有华佗出名,不过研究过古代医学史的应该都熟悉这个人。”

    董奉,又名董平,当然不是宋朝的双枪将董平。

    他字君异,号拔墘,候官县董墘村人,东汉建安二十五年生。

    此人少年学医,信奉道教。

    年青时,曾任候官县小吏,不久归隐,在其家村后山中,一面练功,一面行医。

    董奉医术高明,治病不取钱物,只要重病愈者在山中栽杏5株,轻病愈者栽杏1株。

    数年之后,有杏万株,郁然成林。

    春天杏子熟时,董奉便在树下建一草仓储杏。需要杏子的人,可用谷子自行交换。再将所得之谷赈济贫民,供给行旅。

    后世称颂医家“杏林春暖”之语,盖源于此。

    董奉也出行在南方一带行医。

    有一次到交州,恰遇交州太守士燮病危,垂死已三日。

    董奉把三粒药丸放入病人口中,用水灌下。

    稍后,病人手足能动,肤色逐渐转活,半日后即能坐起,4日后能说话,不久病愈。

    由于医术高明,人们把董奉同当时谯郡的华佗、南阳的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

    董奉住士燮府中,后士燮阴谋反叛朝廷,担心董奉泄漏其密谋,欲害之。董奉利用气功装死,骗过士燮后逃走。

    晚年到豫章庐山下隐居,继续行医。

    吴天纪四年,董奉逝世。

    所以说,千万别小瞧了这个董奉,他跟华佗还有张仲景那可是在当时齐名的神医啊。

    可惜的是,他跟华佗一样,也没留下什么著作。

    然而这一次,张天元得到的这本无名医书,居然是华佗跟董奉联手著作的。

    里面记录的那些东西,除了董奉的气功学等之外,还有华佗的麻沸散等东西。

    这两人一生的医学精华,都是注入其中了。

    这书要是真问世,那估计惊动的可能不是历史学界,而是医学界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