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蓝白社-第5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总之,女娲神格、人格、帝格,一直都是极高的!而且是越早时期,越高!
  越晚时期,则反而越低。随着时间越往近现代推移,女娲的逼格也在一步步地下降。
  到了秦汉,要亲自炼石去补天了。
  这倒也没事,符合她创世神的位格。
  可后面,女娲的化身万物之能,被逐步削弱。
  先是多了个哥哥伏羲,然后功绩被转移,从女娲制嫁娶,变成了女娲辅佐伏羲制嫁娶……
  再后面,还来了个盘古,直接顶掉了她创世神的地位。
  而到了宋朝,神格再度骤降,出现了女娲捏土造人的传说……从化万物,彻底沦为造人工具。
  到了明朝,还要在小说中被纣王调戏,引出封神。到了现代,更是成为洪荒可攻略的妹子之一了。
  可以说,现代人所理解的女娲,并非最早的女娲。
  而应该将盘古、伏羲、女娲三位一体合起来,才是周朝乃至更早时的女娲。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可能在于男权社会的建立,让至高的娲皇步步沦落,成为伏羲、盘古这类神的附庸。几千年下来,女娲和伏羲的地位与贡献,发生了偏移,大概是男尊女卑导致的结果。
  至此,这就是我所理解的伏羲女娲。
  女娲化生万物,伏羲始作易经。这就是两者的原始设定,并且两者没有关系,最初的文献都没有提及对方……
  以此为基础,再去解读山海经,就显而易见了。
  山海经没有皇者,因为皇者是后来人追封的。
  山海经也没有伏羲,因为伏羲在五帝时代,并不出名……可能还不如夸父……
  山海经里有女娲!虽然没有写、或者被人修掉了她的功劳事迹,经中只提到了‘女娲之肠’,可这也足以说明,女娲在山海经中地位之高了。
  女娲之肠化为神十人!
  别看就这么貌似没什么营养的冰山一角的记载,实际上仔细一想,这竟然是山海经中,最牛的一次侧面描写。
  女娲是山海经中,唯一身体的一小部分,可以化出神的存在。
  学术界,公认西王母、黄帝、帝俊为山海经中最强者。可实际上,这三位似乎都比没出场的女娲差远了……
  黄帝、帝俊还介绍了世系,西王母还蓬头散发,凶神恶煞。
  女娲则什么其他描写都没有,只提了她的肠子,化为神,出现在了广袤的粟麦田中……横道而处……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麦田怪圈……
  纯粹是我脑补啊,首先山海经罕见的,没有描述这神的长相,和神的性质或别的什么。只说是女娲之肠。
  翻遍山海经,记述者往往都要写明相貌,至少看起来怎么怎么样,有没有操蛇什么的。
  女娲之肠没有……完全没有过多的描述,以至于我们这些后来人,都不知道这里在说什么!
  所以要么记述者根本没法描述其相貌,要么女娲之肠四个字,就已经描述了,只是我们听不懂。
  综上所述,我个人觉得山海经作者,这里其实写的是‘一次特殊现象’。
  也只有写非自然形成,一辈子都未必能见一次的现象,才会出现这种状况。
  而且记述者,大概并没有亲眼所见,只是道听途说,因此才简单地记了一笔。
  没见过,自然也不知道如何详细描述。
  根据别人的讲述,他只能写下‘女娲之肠’、‘处粟广之野’、‘横道而处’这样的笔触。
  粟广之野的意思,就是极为广袤,庞大的粟米庄稼地。横道而处,就是横在路上的意思。
  说实话,我真的很想直接就猜测:这是十艘螺旋飞碟降临了,落到田里,拦在了路上……
  但我没有丝毫证据。
  我之前的几篇番外就说过,作证的论据,只会用山海经自己的内容,外加现实存在,或科学知识、合理逻辑,来进行论证和推敲。
  别的文献只提供思路。
  所以外星人,飞碟什么的,提一下就算了,真没证据。
  而现实里真实存在的,又能与女娲之肠联系上的……我只能想到麦田怪圈!
  首先,‘女娲’是个常识,就像龙、人、鸟、鱼一样,不用解释。
  所以女娲是个谁都知道的存在,比如谁都知道,女娲创造万物,来自天上……
  继而‘女娲之肠’这四个字,本身就很可能已经在描述某种……在当年,古人们一听就很形象生动的事情。
  这么形象生动的话,那么当时降临到广袤的粟米田地里的‘神’,要么长得跟肠子似的,要么在田地里,制造出了犹如‘女娲之肠’般的场面。
  不知道是不是大家都看过麦田怪圈,有很多奇妙的几何图案,扭曲而华丽繁茂,一圈圈的,非常复杂。
  麦田怪圈很多人嗤之以鼻,说是人伪造的,实际上这么说的,根本不了解麦田怪圈的可怕。
  这里篇幅不够,我只告诉你们:人类已有的技术,造不出真正的麦田怪圈。所有人伪造的,都和真正的麦田怪圈差距极大,就好像小学生的画与顶尖画家的作品一样,天壤云泥!
  本质上,那是人类科技根本无法实现的情况,因为麦子没有被压断,它是自然地,被某种电磁力技术整齐地抚平的,并且还可以继续生长。以及麦子收割之后,来年那片麦田依旧会自动长出怪圈的图案,直到两三年后,才会自然消失。
  总之,麦田怪圈到底如何形成,我只相信两种说法,一种是高等文明所为,一种是盖亚意识假说——地球生态系统自己的反应。
  言归正传,有个怪圈名叫‘生命之花’,这个麦田怪圈非常出名,而且从地面看非常难以名状,我这里放不了图,自己查。
  总之这种麦田怪圈,古人若看到了,将其描述为女娲之肠,我觉得可以理解。
  因此,山海经记载:“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粟广之野,横道而处。”
  这有可能,是因为自古以来,地球上就会偶尔出现麦田怪圈,只不过到了近现代次数增多了。
  而有人在上古尧舜禹时期,目击了上古麦田怪圈的形成过程,比如目击者认识来自于‘女娲氏’的十艘小飞行器从天而降,降到粟米田里。
  或者目击者没看到谁弄出麦田怪圈,只看到了粟麦自动倒下,原地凭空形成。
  于是古人脑补,麦田凭空倒下,形成图案,仿佛盘桓在田地路边的无形之神,此必是女娲化生!
  又因为目击者不会飞,不能俯瞰,所以从地面看麦田怪圈,感觉整齐朝着一圈圈曲线伏倒的庄稼,就像是肠子似的,盘桓在路上。
  因此名曰:女娲之肠。
  也许有些过度解读,但既然解读山海经,那么就将其当做古人真实目击,且认真记录的情况来分析。
  综上,我也只能给出这个答案了。
  废话了八千字,也才讲完山海经里几乎就没有的……三皇。
  虽然山海经原文里几乎没有三皇,但这一篇提出的东西,我后面会用到的。
  接下来,就是五帝,五帝篇幅更大。因为山海经完全就是五帝的世界!
  下一篇番外先讲颛顼吧,毕竟是黑帝。
  我对群帝中,了解最深的也是颛顼。
  百度百科有着巨大的错误,真不知道是谁写的,你们千万别被百度百科误导了。
  至于是什么,下次再说。
  ……


山海经想法系列之番外:史上唯一飞升者。
  《山海经》解读系列,虽说作为番外放在这本书里,但其实跟这本书没有关系……
  真就只是单纯地个人解读一下,只不过我解读的时候,总是会发散到很远,并且线索和思路牵扯众多知识。
  而一些知识点,若说得详细,显得臃肿,说得不详细,又怕你们不知道……
  所以我总得写点‘山海经解读系列’的番外……
  虽说我的解读,不以山海经以外的文献为证据,但它们可以是思路。
  古文献就在那里,现代信息那么发达,你们有心就可以去搜、去查,然后提出自己的见解。
  结合别人的理解以及他的人品和政治立场来判断他描述的东西,会偏向什么。再对比山海经,可以推测出山海经里哪些是伪篇,哪些才有可能是上古原貌。
  同时也对比其他文献,才能知道一个传说,经过了哪些演变,是朝着什么方向演变的,继而逆推,得出它的本来面貌可能是什么。
  毫无疑问,先秦时期的古文献,最有说服力,汉代及以后的文献,就不那么可信了。
  不是添加了大量的艺术加工,就是植入了政治目的,要么就直接被删掉了。
  再加上历朝历代的战乱,许多珍贵文献的丢失,想了解上古五帝时期的真实情况,太难了。
  别信什么百度百科,甚至也别完全信各种正规渠道机构的整理。他们整理的东西,只有参考意义,而非真实。
  有百分之二十,吻合几千年前的真实,就不错了。
  因为他们的依据,也都是从汉以后的文献中得来。
  唯一可以信的,只有考古文物,即对古代遗迹的实物分析。但借此,我们也只能知道冰山一角。
  所以,其实没有什么真相了,真相早已埋没,我们永远只有个人所理解的‘真实’。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人类历史。我解读的未必准确,甚至有些观点,早有人想到。
  言归正传,很多认为,山海经更荒诞,凭什么它记载的就是更可信的呢?
  而且它说不定就是战国人编写的,并非远古时期记载。
  我凭什么要把山海经写的,认为是最真实的呢?
  首先我承认,我非常喜爱山海经。第二,我之所以一口咬定,山海经定然有一部分文字,是极远古时期的人记载的,而绝非战国乃至更晚才写的。
  原因在于,山海经经常能推翻战国以及之后官方所认为的事情,并且有文物为证。
  我很早就读了山海经,而真正开始认为它是信史,至少比秦汉以来的说法更可靠的契机,在于有一天看到了三星堆青铜神树的报导。
  没有谁,比山海经描述地更详细,哪怕是战国时期的《九歌》,也只是提到太阳从东方的扶桑上照耀四方。
  完全不像山海经,早早就描述了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当青铜神树把挖掘出来后,只有山海经与它印证了。
  由此之后,我疯狂查阅还有什么文物与山海经印证。
  随后就发现,甲骨文有。
  将近七十年前,文化部得到一批甲骨文,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一直到今天。
  其中有一片商王武丁时期的牛肩胛骨,刻着甲骨文。内容已经破译,祭祀‘四方司’与‘四方风’的。
  “东方曰析,凤曰劦。南方曰夹,凤曰凯。西方曰夷,凤曰彝。北方曰宀……凤曰伇。”注意因为甲骨文太残破了,所以北方叫什么不知道。只知道那个字,有个‘宀’。
  这是商朝时期,甲骨文所写的‘四方之名’与‘四方风名’。
  注意,商朝风不写作风字,只写‘凤’,因为殷商和当年的少昊羲和等国一样,崇拜鸟,风字就是从凤字化来的,风的最古象形就是凤凰。
  少昊的图腾是玄鸟,殷商的图腾也是玄鸟,我严重怀疑他们是少昊后裔。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如果把这句话,按照山海经的语言习惯去翻译,其实就是玄鸟生商。
  类似于‘颛顼生驩头’,颛顼国衍生出企鹅国。
  所以少昊,也就是玄鸟国衍生出了殷商国。东夷系的殷商,灭了炎黄系的禹夏,对夏朝的文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二里头遗址到处是很明显地破坏痕迹,几乎就没有完好的东西,可以想象夏朝灭亡时,很多东西都被彻底毁掉了。
  扯远了,那么三千年前的甲骨文所记载的四方风,山海经里有没有呢?
  当然有,格式都一样……而且更详细。
  《大荒东经》:“东方曰析,来风曰俊,处东极以出入风。”
  《大荒南经》:“南方曰因,夸风曰乎民,处南极以出入风。”
  《大荒西经》:“有人名曰石夷,来风曰韦,处西北隅以司日月长短。”
  《大荒东经》:“北方曰wǎn,来之风曰猣,是处东极隅以止日月。”
  最后北方放在了东经,应该是刘歆修书时,或者更后世时犯得错误。
  总之山海经记载,与甲骨文几乎一样。
  可能有人觉得,哪一样啊?错了很多好吧。
  的确,东风甲骨文写‘劦’,山海经写‘俊’。南方甲骨文写‘夹’和‘凯’,山海经写‘因’和‘民’。还有西风‘彝’,写成了‘韦’。
  不过北方甲骨文的字已经破损了,只剩下一个‘宀’,山海经却写明了,是‘wǎn’。这个字早就不用了,其实就是宛字,上面多了个鸟而已。倒是很符合东夷的习惯。
  另外关于南风甲骨文写凯,山海经其他段落作了补充,《山海经南山经》:“又东四百里,至于旄山之尾,其南有谷,曰育遗,多怪鸟,凯风自是出。”
  也就是说,山海经也认为南风叫凯风。
  总之山海经犯的错误,其实都可以认为是后人整理和传抄犯得错误。
  古本山海经早就找不到了,现在看的是不知道传抄了多少回的版本。有些字也变了,是很正常的。
  写错字没问题,说的是一回事就行了。
  凡事就怕对比,看看其他文献犯的错误你们就懂了。
  战国时的《尧典》有关于四方的描述,说帝尧朝东西南北各派了人去观察天象,司掌四方、四时,分别是:“厥民析,鸟兽孳尾。”“厥民因,鸟兽希革。”“厥民夷,鸟兽毛毨。”“厥民隩,鸟兽氄毛。”
  是不是很晦涩?没事,你们不用懂什么意思。
  因为关于真正远古的四方司,四方风的设定,战国人早就忘了。
  不懂意思,所以是‘望文生义’,‘想当然’地写成这样。
  他们看到殷商人留下的甲骨文‘东方曰析,凤曰劦’,大概也很懵逼。
  因为甲骨文里‘风’字是‘凤’,继而直接理解为鸟……再望文生义,联想下觉得这里是在写鸟兽。
  ‘劦’字你们看结构,也知道,是有众人协力之意,继而望文生义,联想为‘合’的意思。
  所以战国人结合前面的鸟兽,就写了鸟兽‘合尾’。
  好好的四方司与四方风,变成了四方司在不同季节下,鸟兽的变化……
  风呢?跟风没有关系了。
  尧典是《尚书》首篇,儒家经典,到了汉朝,地位飙升,因此司马迁在写史记时,选择了尧典的说法。
  至于山海经的说法,司马迁没有采用,表示:‘吾不敢言也。’
  所以,从战国往后,一直到近代,尧典的说法都是正统。
  直至,上世纪,用科学且系统的象形解析方式,破译了商朝文物上的甲骨文。
  这才发现,一直以来正统都错了,山海经是对的。
  自武丁时期在骨头上刻下那段文字后,三千年下来,唯有山海经,完整记载了上古的四方风。
  当然,我可以洗。
  战国时期的人,不是不懂甲骨文,他们是故意篡改。
  或者故意在嫁接,将炎黄东夷的文化进行融合,把大量东夷的文化,安插到帝尧等炎黄系的人身上。
  他们没有选择照抄,而是从东夷系的文化里取其灵感,进行加工,然后转嫁给帝尧。
  完成了民族融合,炎黄与东夷,彻底合为一体。
  帝俊成了帝喾,少昊成了黄帝之子,殷商的祖先是帝喾的次子……
  我没有说这不对,作用是积极的。
  但不管是故意错,还是无意的。
  客观来讲,战国时对上古的理解,就是没有山海经写实,没有山海经真实,没有山海经老实。
  对于上古之事,战国文献有学术目的,汉朝文献更是有政治目的。仅供参考。
  传言汉武帝时从西域有人送来了鹦鹉,汉武帝一脸懵逼不认识,最后还是东方朔掏出山海经,说这玩意儿叫鹦鹉。
  《山海经·西山经》:“有鸟焉,其状如鸮,青羽赤喙,人舌能言,名曰鹦鹉。”
  虽说我没有在正史上找到这个记载,但是从汉武帝以后,大量的鹦鹉被引进,贩卖。
  东汉末年,祢衡的唯一名著,就是做了一篇《鹦鹉赋》,咏颂了这古往今来就没人咏颂过的这种鸟。并假托鹦鹉,表达无人识得自己才能的郁闷。
  而鹦鹉这个名字,也一直延续,直到我们今天。
  很多动物的名字,古今不同,但是鹦鹉的名字从未变过,这可以佐证在山海经以后,汉朝以前,就没有人给鹦鹉取过名字,根本就不认识。
  是汉朝人从山海经里得知它早就叫鹦鹉,便一直沿用,这才使得名字没有变化,因为有共同的名字来源。
  如果没有山海经,那么会有各个地方的人,给鹦鹉取不同的名字。北方人见到鹦鹉,取个名字。南方人见到鹦鹉,可能又会取个名字。
  继而到了二十一世纪,鹦鹉会有多种正式名称。
  然而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说明在汉朝以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