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蓝白社-第5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对于其他庸民而言,这些东西才是他的孩子。
  炎帝是个好的领袖,但不是一个好的父亲。
  至少,他不是个女儿控,亲生的女儿地位还不如手中的百草……呜呼哀哉!我好想要女儿啊!
  关于精卫的解读,就这些了。
  啧,以上。
  ……


山海经的第四点想法:唯一且真正的至高神
  山海经千头万绪,涉及广袤,想要解读,绝非一日之功。
  关于它我有很多想法,可说一个,必牵扯众多,彼此之间,线索复杂,关联繁琐。解读一个,必要引出另一段作证,而为何它能作证,又要先让你们明白另一段为何那么解读,而若要这么做,就又得牵扯其他段落,如此种种,真是千头万绪,不知道从何讲起。
  几千字的篇幅,也只能摘出其中很少很少的一点点去解读,一次根本讲不了太多。
  所以山海经的个人解读,我到底会写多少,我自己都不知道。
  我想来想去,意识到有些读者可能连一些最基本的东西都不理解,这会使得我在解读时非常麻烦,提及的东西万一生僻点,或者你们被诸多后世文学误导,而把一些错误的东西当做常识,继而跟我理解的不同,就会对不上频道。
  所以我必须还夹杂着一些科普,让你们先了解我‘经外的理解’,再跟我走入‘经内的理解’。
  而既然山海经是五帝时期的上古之事,便决定先从‘帝’讲起。
  且先不谈帝有什么能力,帝在山海经里有多强,帝到底有没有神异。
  我先从三皇五帝最朴素的身份说起。
  皇帝大家都知道,秦始皇创建的称呼,意思就是他比古之皇、古之帝更厉害。
  功高者为皇,德望者为帝。前者是对‘全人类’有着无与伦比的重大贡献的人类始祖。后者是对诸多氏族有巨大德行,天下万族众望所归的最高领袖。
  大家都知道三皇五帝,但很可惜,山海经通篇没有提过三皇,帝也不止五个。
  三皇五帝最早是汉朝儒家开始这么说的,而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兴起的五行说,所以将历史上的‘众帝’,选了五个高人气的出来,对应五行、五德。
  至于三皇,最开始有天皇、地皇、泰皇。他们到底有什么功绩,不知道。
  而春秋战国时期,人文思想极为发达,所以贤者们就开始将更多的上古始祖,赋予皇的地位。
  说白了,真正的远古,是没有‘皇’这个名号的,皇级名号是后人‘追封’给那些有着重大贡献的始祖的。
  于是陆续的,开始出现各种皇。
  皇在这个时候,就是指大功劳的始祖,而并非一定要三个。
  后来非要三个,大概是为了对应天地泰,或者天地人吧。
  首先哪三皇就众说纷纭。比较主流的是‘伏羲、女娲、神农’,还有一种是‘燧人、伏羲、女娲’,以及‘伏羲、神农、黄帝’。
  以上都是记载来源比较正式的,至于有些不正式的,比如把共工、祝融都加进去的,那纯粹是很晚期时候的一家之言。
  毕竟我说了,皇是追封,本来就是后人给的,有功劳的始祖都可以冠名为皇,后人随便把谁列为三皇都行,就算现代人列个九皇,一百皇,又能如何?只能说明我们孝顺……
  在亘古时期是没有皇这个称号的,只有帝。
  所谓三皇,只是将有资格称为皇的众多始祖,挑选其中三个高人气的出来罢了,令其世代传颂,以显尊崇。
  那么三皇最早的说法是什么呢?
  最早的说法是《庄子》:有巢氏、燧人氏、知生氏。
  没错,什么伏羲神农,一个也没有。发明造屋、生火、生产工具的三位无名老祖,就是庄子定义的三皇。
  是谁呢?不知道,这三个名字的意思其实是:肯定有第一个造屋的人,定义他叫有巢氏。肯定有第一个生火的人,定义他叫燧人氏。肯定有第一个制造工具的人,定义他叫知生氏。
  可以看得出来,庄子没有儒家那么多的政治目的,他也没有从人气上面来考虑,直接选了最朴质的三个,列为三大最尊之皇。可以理解为皇冠军,皇亚军,和皇季军。
  不过庄子的冠亚军,儒家当然不会用。
  东汉班固,就列了个‘伏羲、女娲、神农’,至此这成了最主流的三皇。
  神农指的是炎帝,所以先不说。
  女娲在《山海经》中,只有一句:“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粟广之野,横道而处。”
  《山海经》里就这么多,没了。
  《山海经》还不是直接描述女娲,而是只说了女娲之肠,化为了十神,出现在庄稼地里。
  只写女娲之肠,不写女娲本尊,只有两个原因。一种是山海经关于女娲的定义和描述,被我以前说的‘刘歆修书’时删掉了。
  还有一种原因是,哪怕对于山海经最早作者而言,‘女娲’二字,也是个常识,是个人就该知道,不需要多言。
  类似的‘常识’,还有很多,比如说人,比如说犬、羊、牛、蛇、鱼、鸟,以及……‘龙’。
  山海经通篇没有关于龙本身的定义,没有‘有兽焉,名为龙’之类的说法。
  反而是在描述各种动物、异兽甚至神时,直接写‘龙首’、‘龙身’、‘龙尾’之类的字眼。
  用词之随意,就好像龙是个常识,与‘日’、‘山’、‘海’、‘狗头’、‘人面’、‘鱼尾’之类的词一样。
  难道还要在经中解释什么是人吗?倘若读者连人都不知道是什么,作者怎么写?
  所以,如最初作者根本不打算对‘人’做出解释一样,他根本就觉得不需要对‘龙’、‘女娲’这种词汇,做出任何解释!
  不解释!因为它们是常识。
  也就是说,女娲是早在尧舜禹时期,亘古以来,便是人们眼中,耳熟能详,常识级别的存在。
  那么除了山海经以外,最早对于女娲描述的文献,是什么呢?
  在学术界,公认最早描述了女娲的是西周时期的《史籀篇》,虽然这本书本身不存在了,但它的内容化在了很多后来的其他书中被引用。
  这是考证过的,我就不解释了,总之‘娲’这个字,有籀文,意思为‘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
  这就是女娲最早的传说,从古至周朝,她都是化生万物的神。
  不是造人,是造万物!
  女娲造人传说的最早记载,是在宋朝,那已经太晚了。
  炼石补天的传说,则可信度高很多,最早出自西汉《淮南子》,而这本书源于先秦时期的传说。关于女娲,还有一日七十化,人面蛇身,发明笙簧、瑟、埙等记载。
  所谓一日七十化,意思是她每天都在衍化出各种事物出来。
  其实就是和西周时期的‘化万物’对上了,结合山海经,也是这个意思,女娲之肠化为神了。连肠子都如此,更别说其他了。
  可以想象,山海经时期的人眼中,女娲可能全身上下,一切都化为世间万物了。随便一个神,都可以被视为女娲的无数化身之一。
  也就是说,女娲我们已知的最早传说形象,就是一个创造了神、创造万物的这么一个存在。
  至于炼石补天,山海经里没有写,我就不说了。《淮南子》说的那么详细,大约有艺术加工。但天塌了这么大的事,写女娲去搞定,也侧面说明,女娲就是先秦时期,乃至一直上溯到上古五帝时期,都是人们常识性中的至高神!
  一个身化万物,众神之母的存在。
  有人可能会问,女娲身化万物,衍生众神,那么盘古呢?盘古哪去了?
  盘古实在是出现的太晚了,是在魏晋时期才有他的传说。而且是吴国文人,大概是通过南方百越民族的传说,而记述的。
  汉以前没有任何文字,提到过盘古。汉代也没有任何墓穴,绘画过盘古……
  反倒是汉朝墓穴之中,我们现在挖掘了有女娲伏羲图,有嫦娥奔月图,西王母的图……
  连嫦娥奔月都有,却没有盘古开天,足以说明,盘古从来都不是诸夏的创世神。
  女娲才是创世神!是炎黄一系自古以来的至高信仰。
  在上古时期,女娲的地位是最高的!没有之一。
  证据很简单,战国屈原《天问》就写:“女娲有体,孰制匠之?”
  这句话有两种解读,第一种:女娲的身体那么奇怪,是谁设计的?
  第二种:女娲竟然有身体?谁创造的?
  第一种解读下,屈原是在疑惑女娲为何是人首蛇身这么奇怪?
  其实我倒是更好奇,屈原为何不写炎帝有体呢?炎帝牛角难道不奇怪了吗?
  第二种解读下,屈原疑惑的点就变成了,天地万物不都是女娲所造的吗?那么女娲的身体又是谁造的呢?
  但不管是哪一种解读,都证明了一点!那就是在屈原的认知中,女娲就是最高的了,她上面不存在其他神。
  假如盘古存在,或者其他任何比女娲地位更崇高的神存在,那么屈原就不会问出这句话了。
  而是应该问,盘古有体,孰制匠之。
  屈原问女娲的潜台词,就已经表明,女娲的神格封顶了。
  然而秦朝之后,汉代独尊儒术,导致了另一个皇者,取代了女娲的地位。
  他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伏羲。
  接下来我要说的,可能对某些人来说,会比较颠覆。
  因为你们理解的伏羲,其实是不存在的。
  这么说可能不贴切,换个说法:原型还是有的,真的有伏羲,也确实是有功绩的始祖,可他在上古不那么重要,更没有后世所传的那么伟大。
  既然是聊山海经,那么山海经里有伏羲吗?
  答案是:零。
  记载传说人物,古代帝王最多的《山海经》,没有关于伏羲的哪怕一个字!
  那么战国以前的考古文物有关于他的东西吗?答案是:零。
  那么春秋战国以前的典籍,有关于他的记载吗?答案是:零。
  堂堂三皇之首,百王之先,西周没有任何典籍提到他,后来的墨子、孟子都没有提他。包括我一直喜爱的屈原的《天问》,也没有提到伏羲。
  你们肯定很好奇,伏羲到底是怎么成为三皇之首的。
  答案当然是因为孔子……
  孔子《易经·系辞》里提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纹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后面还有,我就不贴了,意思是描述他结绳作网、教人打渔的功绩。
  总之,孔子意思是说,古代的包牺氏之所以能成为王,是因为他创造了八卦……顺带还有制作网的功劳。
  但主要还是八卦,包牺氏死了,神农氏继续衍化,神农氏死了,黄帝衍化……到了现在,成了易经。而我最爱的周公,对此怎么怎么的……
  以上,这就是最早关于伏羲的描述。
  孔子的影响力,当然是很大的。之后战国中后期陆陆续续,也开始有些贤人在自己的典籍中提到伏羲了,并且开始出现了他的事迹。
  比如战国后期的文物——楚帛书,就是最早描写了伏羲传说的实体文物。说他和女娲创造了世界,这也说明女娲真的就是个至高创世神。
  不过这件国宝在国外,国内只有摹本。
  还有战国后期的《庄子》也有提及,原文就不贴了,也就提个名字而已,跟各种造物件,搞发明的上古始祖,放在一起提及,地位并不高,甚至还很低。几十个始祖中,伏羲排倒数第二……
  由此可见,伏羲的传说故事,实则在孔子开始歌颂他,然后战国中后期才陆续出现他的传说的。
  并且在那个时候,伏羲的名字都不确定,有叫庖牺,有叫包牺,有叫风牺,有叫伏戏……
  而女娲,则一直是叫女娲。
  由此我觉得,战国中后期,伏羲的传说才刚刚兴起,正在被人加工整理中……
  直到西汉,独尊儒术,伏羲的名字才被确定,而且其传说才突然丰富细节起来!
  西汉早期的司马迁还算有节操,《史记》没有给伏羲太多记载,他认为伏羲的记载不真实,没有采用,只在自序中提到一句: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
  意思就是:我听先人说,伏羲氏很纯厚,创造了易经八卦。
  没了,这就是司马迁对伏羲功绩的全部描述……
  难怪学术界认为,《史记》已经是非常有节操的信史了,司马迁还是较为客观的。
  所以这里我也相信,伏羲这个人肯定是存在的,古王之一,亘古之时的某位始祖。只不过这位始祖,在数以百计的始祖中,并不能排的上号,春秋以前,根本没有名气,他的最大功绩是创造了八卦。
  要不是易经到了后来越发火爆,周朝更是达到巅峰,再加上孔子宣传,伏羲氏的人气在诸多人文始祖之中,不一定能排的上前三十……
  最早的伏羲地位别说三皇之首了,第三十皇都不一定有他。
  可随着孔子的地位提升,儒家学说彻底成为主流后,伏羲也水涨船高,毕竟《周易》是儒家五经之一,而易经八卦,伏羲是最早的起源者。
  比如刘歆,也就是我一直诟病他把山海经活活整理少了一半的家伙。
  他将伏羲推到了最高峰:“庖牺继天而王,为百王先。首德始于木,故帝为太昊。”
  这也是第一次,将古往今来流传的‘太昊’,直接联系为伏羲了。
  注意,在刘歆之前,太昊就是太昊,又称大皥。而伏羲就是伏羲,两者根本没有毛线关系。
  儒家一代代这么定义下来,到我们现在成了真理。
  《山海经》中有提到过大皥,但绝没有庖牺、伏羲之类的存在,也没有说谁作‘易’。
  《山海经·海内经》记载:“西南有巴国。大皞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
  我看不出他跟伏羲有什么关系,所有关于大皞是伏羲的言论,都是汉朝独尊儒术以后突然出现的。战国的楚帛书压根没提过这个事,只能说儒家太能‘修书’了。
  至于什么木德之类的,就不解释了吧。
  大家知道,五行始终说绑定古之帝王,是非常典型的牵强附会行为。
  除了刘歆,还有东汉的班固,也搭了把手将伏羲送上了神坛。
  班固的《白虎通义》写了:三皇者何谓也,伏羲、女娲、神农是也。
  一口气,将伏羲拔升到第一位!
  至此,伏羲成为无上人皇,超越女娲,登顶为百王之先,列祖之巅。
  并且他的身世也出现了,华胥氏雷泽生伏羲。
  得,直接把华胥氏个给扯进来了,战国楚帛书从未提过伏羲的身世,在那个创世神话中,他和女娲直接就是从混沌里蹦出来的。
  伏羲本来在孔子眼里,就是个人祖,作了易经,得以推崇。从没提过他跟女娲有什么关系。
  结果到了孔子死后百来年,后人把他变成了人首蛇身,然后跟至高神女娲卷在一起,成为了兄妹,说是他和女娲一起创世的。
  至此,伏羲女娲成了兄妹。
  汉代墓穴出土的壁画中,便有了伏羲女娲人首蛇身双螺旋图,一男一女,阴阳调和,两大至高先祖,完美!
  可是他的功绩有点少啊,光凭易经与捕鱼,逼格有点低。虽然与女娲共生,蹭了波热度,可他的功绩,确实不如女娲啊。
  于是到了晋朝,伏羲的功业增加为:继天而王,作八卦,造书契,做瑟三十六弦,制嫁娶之礼,取牺牲以供庖厨。
  其中做瑟和制嫁娶,原本是女娲的功绩……
  从跟至高神女娲一起混身世、混功劳,发展到直接把女娲的功绩转移成伏羲的了……
  而到了唐朝的文献里,伏羲女娲兄妹还不够,直接成为了夫妻!
  两者是兄妹的记载,比两者既是兄妹也是夫妻的记载,要早了数百年!
  从没关系,到兄妹,再到既是兄妹又是夫妻……
  这么做之后,女娲除了补天以外,所有的功劳,都成了辅助伏羲的了。
  再到后面,伏羲又多了很多很多的发明,总之越来越牛逼。
  到了这里,你们也看出来了。
  时代越往后,伏羲的记载就越详细……功劳也越大……逼格也越高。
  而女娲,则恰恰相反……逼格在一路暴跌!
  从文献上看,不算山海经,女娲比伏羲早了几百年。
  而我们是在聊山海经,根据我前面对于山海经的假设,上古有个原初作者,写了最早的初稿,并且就提了那句女娲之肠的话。
  女娲在五帝时期,就是全民信仰,炎黄一系的至高母神。她最初身化万物,母育一切。同时也是古之帝皇,人文始祖。
  毕竟绝天地通,所以炎黄一系的信仰一定是始祖。
  总之,女娲神格、人格、帝格,一直都是极高的!而且是越早时期,越高!
  越晚时期,则反而越低。随着时间越往近现代推移,女娲的逼格也在一步步地下降。
  到了秦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