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蓝白社-第5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根据终极收容措施的判定,收容思想,其实才是判定‘蓝白社’的最大要素,其余要素只是添头。
  之所以经历了这么多波折才出现蓝白社,主要是因为有一块石头,在六千万年前就算是蓝白社员了,所以真正的成建制的蓝白社,知道六千万年后的现代,才正式成立。
  这中间,地球先后经历了古神、叛逆者、墨家、小兄弟会等各种不成熟的收容者,才到蓝白社这里,彻底进化成现在这样。
  他们也许有罪,也许愚昧,也许堕落,但其实归根结底,前面所有的收容者,都可以算作蓝白社的前身。
  但是终极收容措施的判定下,收容思想是绝不可以全民化的,走到台前的,必须是包装过的形式。
  秩序者文明,或许是个很好的说辞。
  ……


第九百九十一章 公开亮相
  七天,就只是七天而已,梦寐以求的星际时代就向人类迎来。
  飞船走入了家家户户,中产阶级几乎每户人家都能有一艘家庭用的飞船,在太空中遨游。
  就算是较为贫困的人家,也都能买到卫星轨道车,在大气层上飞翔。
  不过终究时间还太短,太空中地球联合国舰队也只有三百艘2级飞船,体长区区百米,属于高机动性的战斗机型。
  还有两艘次世代旗舰,体长六公里,可容纳一千人繁衍生息五百年以上,是人类的火种逃离舰。
  这就是人类用了一周时间,所发展出来的力量,对比过去,已然是火箭般地飞速发展了。
  可是在挪移星辰的强大存在面前,这支舰队就跟小不点似的。
  好在,还有大量的民用飞船,自发地飞出大气层,加入到人类的阵列中。
  小则十几米,大则长七十米,家庭用的商业用的款式纷杂。
  但民间力量一呈现出来,就显得人类舰队群浩浩荡荡,成千上万了。
  在太空中,数万艘大大小小的飞船,以越来越快地速度靠近三眼神族,看起来就像是拼了命地往上冲。
  “我们靠近就可以了!不要冲上去啊!”
  “不是我想冲啊,引力太大了!”
  这些好心驾驶着飞船声援联合国舰队的平民们,飞上太空才发现,自己的行为是有多么愚蠢。
  太空中数百颗恒星引力叠加下,小型飞船的动力系统根本不能与之抗衡。
  事实上不仅民间飞船‘坠向’深渊,就连地球联合国舰队的飞船,也大多无法摆脱引力束缚,以越来越大的加速度驶向恐怖的恒星。
  这就是实力差距太大下的绝望,什么都没做,恒星就立在那里,单纯以庞大的质量,就让人类引以为豪的舰队没有任何意义。
  反击,更无从谈起,主炮轰在恒星上,难不成还可以把太阳湮灭吗?怕是连个泡泡都打不起来。
  人们蓦然回首,发现原来他们连最普通的恒星也无法征服,人类所有的手段,都不可能对太阳有任何动摇。
  “我们还太弱了。”
  这份打击,一下子让人们从对社会日新月异,科技暴走式发展的迷醉中清醒过来。
  人类的进步,只是跟以前比很可怕而已,而这份进步本身,也并非单纯依靠人类自己,而是获得了没有任何瓶颈直通宇宙神级文明的科技大礼包罢了。
  “糟了,这样下去不用任何进攻,我们都会坠入恒星而死。”
  “这么大的引力,地球会被撕碎的。”
  “但是为何没有被撕碎?”
  焦急之中,他们很快反应过来,在地球上似乎没有感觉到这么恐怖的引力。
  否则他们哪有机会驾驶飞船冲出大气层?看到恒星的同时,其引力场就以光速覆盖地球了,所有人都会被拽离地表。
  大气会被夺走,海洋会升空,无数山石都会崩碎反冲向天空。
  然而并没有这种事,是他们自己主动飞出大气层后,才体会到这么强大的引力。
  也就是说,有某种力量,将恒星引力隔绝到了地球大气层之外!
  “再仔细想想,引力这么大,我们舱体内部竟然都感受不到!”
  “是保护,有一种无形的庇护让我们舱体内部与地球都没有被引力影响!”
  “我们,是秩序者文明。”这个时候,坠向恒星的人类舰队群,都收到了这样的通讯。
  “果然啊,不是敌人。”
  得到正面回答后,人们如释重负。
  随后是感慨与崇拜,秩序者第一次露面,就展现了他们恐怖的实力。
  恒星揉捏如玩物,引力的传播肆意隔绝。
  而人类,单单面对这样的场面,就手足无措,一下子暴露出许多问题来。
  不过,就当是演习了,当听闻对方是秩序者文明后,全球理事会就秒懂了。
  毕竟全球理事会的各国高层,都知道秩序者,其实就是蓝白社。
  有些问题,早点爆发出来,还能解决,真等到灾难降临,手足无措就意味着灭亡。
  蓝白社这是在磨炼人们,让他们尽快适应各种大场面。
  人类技术发展飞速,社会暴走式转型,心理方面、素质方面问题都差太多。
  民间勇敢归勇敢,却鲁莽过甚,真要是敌人,他们跟送命没有区别。
  发动全民战争时,徒有一腔热血意义不大。
  这段时间,各国用各种高科技手段给人们灌输知识,人们也得会把知识用得出来才行,他们的思想依旧不能灵活掌握自己所学的知识。
  “唰!”
  墨穷出现在了舰队前方。
  他的三眼神族之躯身长仅有两米,却纯黑一片,在群星极亮的闪耀背景下,更显得他如黑洞一般深邃。
  “我为黑帝,即是宇宙秩序。”
  这是墨穷,第一次站在台前,于所有公众面前显露自己。
  这也是蓝白社第一次公开亮相,虽然化名为秩序者,但人类并没有感到恐慌或排斥,而是欢呼。
  在黑暗的宇宙中,有个文明在维持秩序,这本身就是值得敬佩的。
  更别说它挽救过人类,并给予了巨量的技术援助。
  人类在宇宙中孤苦无依,秩序者是他们唯一可以依靠的对象。
  在全球理事会的宣传与包装下,秩序者在人类社会中人气极高,养活了无数文不成武不就的艺术工作者。
  “黑帝啊,我记得宣传手册里写,秩序者的领袖之一便是黑帝。”
  “好像现在是最高领袖了,原来黑帝真的好黑啊!就像是人形黑洞一样。”
  “这些光人就是秩序者的种族么?有点像人类,但是由光辉铸就,还有三只眼。”
  “他们在做什么?吞噬星空?”
  人们没有了恐慌,便开始新奇地议论秩序者们。
  三眼神族们,堂而皇之地当着人们的面,吸收能量。
  一颗恒星,很快就被十万三眼神族瓜分掉,而随着他们的实力越强,吸收能量的速度也越快。
  从一开始的一小时一颗,到后面半小时一颗,然后是几分钟一颗。
  恒星以肉眼可见度速度黯淡、消失,最终连核都被转化成光能,蒸发殆尽。
  三眼神族能量储备越多,则越强大,这一颗颗恒星便化为了他们成长的养料。
  而恒星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墨穷随手就能从某个早期宇宙,射来庞大的、年轻的恒星。
  这个过程,足足持续了一天。
  随着时间推移,到后来恒星一被划拉过来,就立刻被吸收。
  十万三眼神族,嗷嗷待哺,一颗颗射太慢,墨穷到后来,直接一片一片地射。
  太空实际上是非常空旷的,数万颗恒星若堆积在一起的话,其实占地并不会很大,至少不会让星系特别拥挤。
  昔日地球与月球之间仅仅三十八万公里的距离,就能塞下太阳系所有行星。
  如果以上帝视角观看整个恒星系,其实是看不见行星的,因为太小了,相比起广袤的黑暗天空,行星的体积小到连个像素都混不上。
  而之所以站在冥王星,能看到芝麻绿豆大小的太阳,也只是因为它会发光,而并不是因为体积有多大。
  如果太阳不会发光,地球上是看不到太阳的。
  太空,太空,就是太过于空旷。
  因此,墨穷一口气撼动数万颗恒星,往天狼星系的空旷地带射,只要排列紧密,根本不用担心地球与之发生碰撞。
  至于过强的引力,虽然会撕裂地球等行星,但却被墨穷射走,并正好拿来当做箭矢,又去射更多的恒星。
  如此反复,恒星群附近虽然引力强大,可是地球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这一切,都在墨穷的掌握之中。
  ……


第九百九十二章 延迟爆裂箭
  恒星成群结队地出现,又大批大批地蒸发殆尽。
  一切都像是一场星河烟花!
  由宇宙大神级文明秩序者,在地球外太空用数以亿计的恒星,进行燃放的烟花!
  场面蔚为壮观,人类看得如痴如醉。
  人类舰队,在‘秩序者’们的保护下,能得以近距离观赏。
  又录下了大量的影像资料,得以在社会上传播。
  一天下来,人类社会虽然没有继续向前进步,反而被打断了超速发展,可却也大开眼界。
  其实对于刚刚踏入太空的地球人而言,很多人都有巨物恐惧症,或者宇宙恐惧症。
  而现在,这些心理压力,都被‘秩序者’们把恒星当做玩具一般肆意揉捏,而被大为缓解了。
  在吞噬群星的过程中,种种可怕的,稍微逸散一丝就会摧毁地球的能量洪流,星体碰撞,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看着看着,也就习惯了,也就适应了。
  虽然很多人更为恐惧,可大多数年轻人,反而对此产生了憧憬,希望终有一天自己也可以如此!
  对于现在,人类的超速暴走式发展,全球理事会是解释的,科技资料都来源于秩序者,所以人类将在未来三个月内,每天都科技爆炸。
  这让许多年轻人,其实特别兴奋,因为他们将在有生之年,体会到人类过去根本难以想象的技术实力,与科技产物。
  “这是多少恒星了?”
  “具体数目不清楚,所有恒星出现都是拥挤在一起的,这使得它们碰撞融合,我们只能算质量。”
  “那质量是多少?”
  “一开始还能统计,但后面蒸发地太快,我们只能估计一个大概值。”
  “半天之前就开始每秒出现的恒星群体,总质量就约等于一百万颗太阳了。之后质量更大,以太阳为标注单位,起码每秒两三百万颗吧。”
  “所以到了现在,至少一千亿了!”
  “这……银河系总共才两千亿颗恒星,这是搬空了一片星河?”
  人类估算的没错,甚至还算少了。
  墨穷的确搬空了一片星河。
  十万三眼神族如今各个都执掌百万恒星的能量,而将他们堆砌到这种程度,所消耗的资源正是一千亿颗太阳。
  事实上,就算墨穷此刻如此强大,也不可能轻易搬空半壁银河系。
  他不可能每秒射几百万次,次次还都是不同目标。
  虽然他现在能保留物质的波动性,而进行成片成片地范围射击,也不可以覆盖以光年计的星际间隔。
  引力射击的范围,取决于时间,因为引力的覆盖速度是光速扩展的。
  而恒星之间的距离少则也要几光年,这意味着墨穷哪怕等十年,之后再一口气射走十光年内的所有恒星,也不过十几二十颗罢了,密集一点的地方,顶多几百颗。
  在这种情况下,之所以,后面能每秒都搬运百万颗恒星,在于墨穷选中的星系十分讨巧,乃是早期宇宙某一片混沌的,尚没有形成恒星的星云地带。
  星际物质十分密集,根本就没有太空,到处都充斥着高温气体。
  未来它们终将会因为引力,而聚合出一颗颗恒星,最终形成一片星系。
  墨穷所做的,就是加速这个过程。
  由他向星云中投射恒星级的时空扭曲,这种可怕的曲率,是墨穷早就记录了的,而且是亲自深入太阳记录的。
  在强大的时空扭曲下,星云物质就像是一池水被戳了一个个洞,形成一个个旋涡,向中心汇聚而形成气团,又因为高压而被点燃为恒星。
  这就好像墨穷在蚌壳里塞了粒沙子,最终蚌壳中的分泌物自动围绕着沙子,形成了人造珍珠一般。
  人造珍珠,与天然珍珠并没有什么不同,因此人类都不知道,这都是现造的。
  那片星云,因为是早期宇宙,所以气体的密度本来就极大。
  稍微几千万公里的范围内气体聚合,就足以形成一颗特级巨星了。
  而墨穷以太阳为标准,根本不需要几千万公里内的物质,只需要五百万公里就够了。
  因为太阳太小了,哪怕是人类自己去划分,都只能将其归结为‘黄矮星’。
  它在恒星中的地位,只相当于冥王星在行星群体里的地位。
  早期宇宙如果自然形成恒星,往往会是一颗颗比太阳大数百万甚至数亿倍的极超巨星。
  墨穷不需要造那么大,那反而会很慢,因为需要极度庞大的范围内的气体,而这么大的一片气体不可能瞬间聚合,哪怕有引力吸引,也要花很长时间。
  相比起来,墨穷在一大片高密度星云地带,如撒种子一般,撒出数千万个时空扭曲场。
  每个扭曲场,只需要将附近直径五百万公里的物质云,聚合到一百三十万公里的直径,就会形成太阳。
  即,星际气体的分布体积压缩四倍小,它就是太阳了,这使得形成速度极快,前后仅用一分钟。
  简单来说,在本应该形成极超巨星的地带,墨穷化整为零,造出了数千万颗排列密集的太阳。
  因为数千万颗同时聚合,所以比单独聚合出一颗极超巨星要快得多。而质量却又相等。
  它们彼此很近,所以墨穷以波动射法,让足以撼动它们的引力箭以光速掠过这些恒星,就能将它们成片成片地射走。
  唯一的难度就是戳洞,在时空上戳出数千万个凹陷,也很有讲究。
  墨穷此刻哪怕思维速度再快,也不能做到短时间内动数千万个念头,做数千万次操作。
  所以,他只能在‘箭头’上做手脚。
  一支箭一次只能戳一个洞,但是如果是块板子拥有一千万个凸起,那么就可以同时戳N个洞,如同印章一般。
  道理虽然如此,但墨穷真要制作这么一个印章,也很麻烦。
  他采用的,是最简单的制作‘凸起’的方法,那就是爆炸。
  以三眼神族之力,墨穷制造了一种爆裂箭,由他身体的高能物质构成,延迟一段时间后,它会自爆。
  自爆后,无数高能亚原子团,会向四面八方自由散射。
  散射,意味着把箭的落点,交给宇宙看着办。
  因为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如果墨穷决定了落点,爆炸的所有冲击物质,都会朝着一个方向飞。那就不叫爆炸了,而是冲击。
  其实,墨穷是可以自然射击的,是可以让箭按照科学的运动,划出一个自然的弧线,落到一个宇宙决定的地方。
  当初还是学生时,墨穷在天台研究自己的能力,就发现,让落点在箭自己身上,就是视为‘放弃’决定落点。
  可是,墨穷都放弃落点了,又如何让爆裂箭跨越宇宙,射到那星云,并且决定其时空凹陷度呢?
  很简单,落日弓也有绝对命中的效果。
  落日弓不存在落点在自己身上,就放弃选中落点的说法,这是墨穷绝对命中才可以有的操作,落日弓却不可以让宇宙看着办。
  使用落日弓,是持有者将一个落点画面,传给落日弓。落日弓接收了这个指令,继而让箭的效果绝对命中于那个地方。
  所以当墨穷一心二用,一个念头放弃落点,一个念头给落日弓发送指令。
  就可以让爆裂箭跨越宇宙,到达那里之后,又自由散射。
  自由散射半天后,爆裂的物质以亚光速,分散于星云方圆一亿公里左右球型的区域。
  而这……是概念上的。
  因为爆裂箭并没有真的射出去……还在弓弦上。
  墨穷此时就可以决定那无数散射物质的时空曲率该深入到什么程度。
  而这个时空曲率,是太阳核心的程度,既可以吸引周围的星云物质,聚合成一颗太阳。
  最后,墨穷再将排列密集的几千万颗恒星,成片成片地射走,分成十几次,每次数百万颗的速度射到母宇宙。
  他之所以能在箭都射出去半天了,才延迟选择落点的时空曲率深度。
  在于墨穷,终于理解了自己绝对命中落点选择上的细节、本质。
  那就是箭落到的位置,客观上并非只有三维坐标系这一个描述,而是可以有无数种‘轴’。
  如果墨穷是个平面生物,那么他根本不知道还有高的存在,他在平面上,只能把箭射到长与宽两条轴所决定的落点位置。
  只有当他能感知到‘高度’时,他才能把箭,射出二维平面,命中三维立体世界的某处。
  墨穷理解到自己特性的这项本质后,就发现自己可以主观选择,放弃哪条轴的决定权了。
  即,他可以单独决定落点的一个轴,或者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