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白云深处有为家-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房的进项,三分之一作为平日的花销和打赏;三分之一用来走礼,以免让人忘掉,吴府,还有个二爷,以及二房;三分之一用来抚育小少爷,如今肚子里又揣了一个,二房夫人摸着肚子连笑都是苦笑。
  给她银子,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比看府里下人的脸色好多了。
  二房那里本来有伺候的下人二十个,十个二房夫人带来的,十个是曾经二老爷的人,只可惜,二老爷去了,那伺候的十个下人被老夫人一怒之下,都发卖了,原因就是没伺候好二老爷。
  如今那里就剩下十个下人了,还包括伺候小少爷的奶娘一个,小丫头俩。
  真正的下人只有七个,四个粗使的婆子,俩二等丫鬟,一个一等大 Y 鬟。
  还不如他们这个小院里伺候的人多呢!
  “嗯。”吴有为还是点头,他也不发表任何言论,这种事情,对象又是守寡有遗腹子的二嫂,他不说什么才是正常的,说了那就是缺心眼儿了。
  古代的男人就是女人头上的一片天,男人可以掌控女人的生死,可以办到女人想也不敢想的事情,女人只能够依靠丈夫和儿子。
  看看二房就知道了,头上的天塌了,就开始吃苦受罪了。
  老夫人发卖了下人,却一转头,当什么事儿都没有,也没有给二房继续配几个下人伺候。
  加上老太爷的事情,理所当然的就给忘记了。
  她装聋作哑,别人谁敢提?
  管家夫人更是当没这回事!
  幸好还给她留了个儿子,如今肚子里这个男女无所谓,只要能生下来,二房也不算单支独苗了。
  “二哥不在了,二房那边。。。 你做的很好,下去吧。”吴有为其实也只是有点物伤其类罢了。
  同样是庶子,幸好原主争气,也幸好,老太爷那个时候,明白了过来,护住了原。。。。。
  茉莉退了下去,芙蓉来了。
  她们紧急加工,给小老爷的衣服已经做好了,而且顺带着,小小的衣服,也做好了。
  她们做衣服,并不是单独的衣服,而是从里到外,从上到下,一套衣服,上到头带,下到鞋子,一整套下来,一共做了四套给吴有为暂时先穿着。
  看着素锦做成的棉袍,吴有为才想起来,自己这么坐在家里,同窗都有给他送礼物,他得回礼啊!
  “芙蓉,你们会做络子吗?”吴有为记得应该是叫络子。
  络就是结(中国结)。
  络子就是中国结的一种用法做成袋子的模样用来装东西。
  中国结在古时很流行。
  穿衣要扎布带子(就是红楼说的汗巾子),然后打个结捆住;另外头发上、扇坠上、布帘上甚至男女的腰间,以前都喜欢弄些中国结做为装饰。
  络子,读作 laozi,也称“绦子”。
  就是用彩绳结成的网兜。
  线绳编成的小网袋,还可以装物。
  “小老爷是想做什么用?是扇坠子还是玉佩上用?”芙蓉小心翼翼的问:“奴婢那里有素白色、玉白色和乳白色的丝线。
  “要素白色的,打成扇坠儿的样子。”吴有为想了想:“去叫吴旭过来。”
  吴旭当了管事的这么久,终于被小老爷叫了进来,心里那个激动啊!
  他这管事当的快没存在感了,吴有为有事情想起来的就是芙蓉和茉莉,萱草都是见缝插针。
  贴身的事情小小一手包办了,吴旭这个管事的管的就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领个月钱,回来发放,是个人都能做。
  房门那里有人守着,长风和长宇守着小院子的大门,俩人一开始还不服气,想找小小的茬儿,结果小小根本不露面,出门也是给小老爷提膳去,谁敢拦着他?
  且小院不大,一眼望去根本没有背人的地方,如果起了争执立刻就能被人发现,小老爷刚发过飙,俩人也不敢顶风作案。
  这时间久了,心气就降了,一降再降,最后彻底熄火了,现在穿着后世的棉袄,守在门口,跟个守【】的人有什么区别?还不如那四位常随呢!
  吴旭进来就行了一礼:“见过小老爷。
  “嗯,我需要两把小巧的刻刀,就是木工雕刻木头的那种,不要拿傻大黑粗的来,我做东西用,再给我找点香樟木来,不需要太多,一两块就行,大。。 跟镇纸一样就行了。”吴有为举起镇纸让吴旭看:“再给我找个能在木头上开个小洞穿线的工具。”
  虽然吴有为的要求,颇为奇异,但是吴旭还是点头道:“好的,您什么时候要?〃
  “方便的话,越快越好。”吴有为放下镇纸:“需要钱的话,找小小拿。
  “这么点东西,并不需要银钱,小的这就去给您张罗。“吴旭哪儿敢要钱?哪怕是倒贴钱,他也得给办好了啊!
  这可是小老爷第一次正儿八经的吩咐他做事,不管多艰难也得完成啊!
  何况这事儿并不大,小事一桩,要的东西,也并不需要花钱,就算是想买好的香樟木,他掏钱就是了,这点银子他还是有的。
  吴有为觉得他说的“越快越好“最少也得三五天,结果当天晚上,他要的东西就被吴旭带来了。
  “因为对方死活不卖自己吃饭的家伙事儿,所以小的让铁匠照着木匠的东西打了四五个回来,您以后如果要用也方便,还有这个铁签子,照您说的,做成了铁笔的样子,头这里可以烧红烙印。”吴旭将东西放在桌子上:“您看,还可以吗?〃
  “可以,可以!”吴有为点头,太可以了。
  做的东西都很袖珍,做木匠活可能用处不大,但是做书签足够了!
  又过了三日,又有同窗的常随来看吴有为,他将自己亲手制作的“U”型书签,作为回礼让人带了回去。
  其实就是后世常见的书签,只不过在这个时候,明朝还没有多么精致的书签,他的书签,是用香樟木片镂空雕刻,一头挂着小巧玲珑的流苏络子。
  镂空的图案很小,是“梅兰菊竹”四君子,吴有为用烧红的铁签子在上面烫出两句小诗,配上镂空的图案,挂着的流苏,别提多雅致了。
  读书人自己做书签是风雅之事,并不会引人诟病,亲手做的书签送人,也是一种亲近的方式。
  四个同窗得了书签,一时之间都爱不释手。
  其他人都很高兴,只有杨一清派人传话:“我们少爷请有为老爷再做四个书签,派小的来取,我们少爷将会代您送给几位先生。”
  吴有为听了之后想了想:“请代为回禀,有为一定办到。
  杨一清跟他一样都是少年举人,只不过吴有为比杨一清小一岁,杨一清十六岁,他十五岁。
  而且杨一清家里乃是文武双修,不仅要求子弟读书习字,也得骑马射箭。
  所以同样是少年举人,原主就一命呜呼了,杨一清大冬天的还能骑马跟着人去送殡。
  不过他到底是家里培养起来的,跟吴佣这种大宅被挤兑的庶子不同,他知道有些事情是需要提点一下这个小他一岁的少年举人。
  给同窗送东西,自然是他们的友谊,但是绝对不能漏下老师。
  尤其是吴有为守孝在家,起码一年半载都无法出门,如果再不多多联系一些人,恐怕三年守孝过后,无人认得他了。
  “请代我谢谢你家少爷,就说我领他的情!”人家这是提醒他呢,吴有为怎么能不好好谢一谢?
  他不懂古代的风俗,原主因为也足不出户,读书都读呆了。
  正好,没人知道他不懂,只会以为吴老夫人太厉害,压制的庶子只知道读书,却不通人情世故。
  待得人走了之后,吴有为开始想办法了。
  送给师长们的东西,肯定要比送给同窗们的还要精细。
  昂贵的东西他现在就算是有钱,也不能送,因为现在的文人清高着呢。
  可是不名贵的也拿不出手,他好歹是吴府的小老爷,乍一听,还以为是“小姥爷”呢。
  他这辈分可够大的了。
  于是吴有为又叫了吴旭过来:“还要香樟木。
  “小的这就给您取,还有一些存着呢!”吴旭上次给弄了不少香樟木,因为香樟木是防蛀虫的东西,一般书柜都用它打,外面并不少见,只是上好的香樟木不多,他见到了尤其要的还是一些边角料,大件的他也买不起啊!
  “好,取来吧。”吴有为头一次觉得吴旭的存在,还是很有必要的嘛。
  东西拿来了,吴有为又做了一些书签,只不过,这次的书签没有带流苏扇坠,然后在刘大夏他们的仆人来的时候,写了手书,不久,有了回音。
  看过刘大夏和刘健他们给的手书回信,他用铁笔烧红了后,写了两首小诗。
  天顺六年的顺天府乡试,陈鉴为主考官,刘宣为副主考官。
  按理来说,这两位都是吴有为的座师,座师是明、清两代举人、进士对主考官的尊称。
  主考官陈鉴,字贞明,高安人,号方庵、芳庵、心远楼,长洲籍贯。
  正统十三年的一甲第二名进士,俗称:榜眼。
  天顺元年与高闰出使朝鲜,与朝鲜大臣有唱和,集成《丁丑皇华集》。
  本来一介文人,又是榜眼出身,应该是喜欢文人的儒雅,结果这位喜欢读的书竟然是《三国》!
  有着文人的身体却装着一颗武者的心,据说年后要调任国子监祭酒了。
  哦,说“国子监祭酒”没几个人知道,在明朝时期“祭酒”相当于“校长”。
  国子监在当时,就是全国第一大学,第一大学的校长,相当重要了。
  而副主考官刘宣呢,字绍和,号静斋,江西吉安府安福县人,也是个牛人,他是景泰元年乡试的解元,景泰二年会试的会元。
  而且他的经历,颇为传奇。


第038章 腊八
  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邹来学蓟州督粮时,一日与客人下围棋,眼见一局全输,正踌躇无措时,一位随侍左右的刘姓兵土跪指一子日:“用此招则全局皆活。”
  来学从其招,果然大胜。
  及客人离去,乃将此兵士唤至面前问:“尔何人,亦知棋乎?曾读书乎?〃
  姓刘的兵:士回答说:我名刘宣,曾读书。但家遭噩运,沦为世戍(就是世代抽丁戍边),以至于此。”
  邹来学赏识刘宣聪颖有才,遂让其与自己的两个儿子一起读书。
  军务之暇,邹来学经常亲自教授,每阅他们的作文,常说邹长子止可乡捷(参加省试),刘宣则可解元(省城考试第一),联捷也。”
  刘宣庚午乡试,邹长子捷于湖广(考中举人),刘宣果然成为顺天府解元。
  刘家非常感谢邹再造之恩,将邹来学作为始祖,子孙世世祭祀。
  据说是在景泰年间,刘宣随军驻守在京都龙骧卫,替卫使喂马。
  他利用空闲日夜在马房中读书,卫使起初不知道。
  一次,刘宣偶然与一塾师谈论《春秋》,塾师惊叹他的学业优异,就把这情况告知卫使,卫使便厚待他,不多久,刘宣参加科举考试,发榜考中了解元。
  开科取士时,刘铉任主试官,读了他的文章感到很惊奇,说此文必定是隐居山林、上了年纪的读书人的作品,等到拆开试卷才知道是刘宣的文章。
  从此,刘宣才开始被人们所赏识,而刘铉善于识别人才的名声也更加的广为流传。
  要讨这两位的喜欢,颇为不易。
  他要用心的准备礼物。。。
  现在已经十一月末了,眼看着要腊月了,十五的时候,吴有为跟着吴俊,再次去请安。
  这次请安,就没见到二房的人。
  二房的唯一子嗣,发烧了!
  二房的夫人怀着遗腹子,老夫人已经免了她的请安。
  请过安后,吴有为跟着吴俊离开了后院上房,分道扬镳。
  回了自己的小院子,叫来了茉莉:“你再去二房一趟,送点常见的棉布棉花,加上点炭火。
  他觉得孩子发烧,肯定是着凉了,给点炭火,可以烧热屋子。
  请安的时候,老夫人都没提这些个,仿佛二房什么都有似的。
  “是!”茉莉精神抖索的去支取了两筐炭火,四匹棉布和十斤棉花,专门挑着偏僻的小路,因为是早上吃饭的时间,没有遇见别的下人,带着两个小丫头子去了二房。小小一早提了早饭回来,如今小小外出提早饭,只是他穿着厚实的衣服,带着厚实的帽子,身后跟着的不是长风,就是长宇,去厨房拎着食盒回来,食盒因为冬天冷,是用干净的面罩子包裹好,他只需要从厨房到餐桌上这段时间,保证没人打开棉布罩,就行了。
  早饭是小米粥,白面的素馅馒头,咸鸭蛋和咸菜丝。
  吃过了饭,吴有为继续做书签,小小却在一边的小桌子上,拿着一只羊毫笔练习写字。
  吴有为做了两支书签,一支上的图画是积雪之中,梅花盛开,提字为:傲雪迎风。
  赞誉刘宣的励志经历。
  并且抄了一首陈毅元帅的著作《梅花》:隆冬到来时,百花迹已绝。梅花不屈服,树树立风雪。
  借以言志,他也要向刘宣先生学习,哪怕是隆冬时节,也要傲立风雪中。
  送给陈鉴的则是做成竹子的样子,上面提了一首诗: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他是借诗言志,家里的事情太复杂,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原主以前的事情,他相信,四位同窗一定跟座师提过。
  桃色绯闻这种事情,最适合年少轻狂的人,例如他,例如杨一清那样的,难得的“人不风流枉少年”。
  人家就是要给你设套,让丫鬟各种勾引你!
  吴有为只好先下手为强,趁着现在他还抓着老夫人的把柄,让外人一致认为,老夫人就是想毁掉他这个有出息的庶子!
  他借诗言志,又不过分讨巧,只是一个在逆境中也不屈服的少年郎,但凡是有点正义感的读书人,都会为他抱不平。
  于是在有人继续来看他之后,他就托人将东西送了出去。
  两份书签,分别送给两位座师。
  不过当天晚上,吴有为得到了一个好消息,二房嫡长子的烧,退了;二房夫人的肚子也很安稳,这就好。
  吴有为实在是无法想象,老夫人怎么舍得对一个小娃娃下手?
  听茉莉说,二房的柴炭有些不足,他给的钱,二房夫人都让人采购了柴炭和棉布,棉花。
  做的被子厚实,衣服也厚实,这才让小少爷的烧,退了,不再着凉。
  吴有为给二房夫人的东西,都是他们急需的,二房夫人虽然没说什么,但是茶花感激的都要痛哭了。
  知道小孩子没事了,吴有为睡得很安稳。
  但是第二天,吴家就来了客人。
  第二天乃是腊八,按照习俗,腊八喝粥。
  可是两位座师同时派了他们的常随过来,给他们的弟子送腊八粥。
  除了腊八粥,还有十匹素锦,二十匹素布,二十斤棉花,五十斤碳。
  两位师娘还给吴有为送了二斤果干,二斤素米糖,四斤干菜,六斤老豆干的零嘴。
  吴有为接到东西之后,哭笑不得,这是当他小孩子吗?
  两位师娘还给他带零嘴儿?
  但是两位常随对吴俊只是客气,但是对吴有为却很恭敬!
  “我家老爷说了,吴小老爷是他的得意门生,虽然在家守孝,但切不可落下学业。“这是刘宣的常随说的话。
  陈鉴的常随则送上了陈鉴批注过的《孝经》:“我家老爷送给吴小老爷一本书,让您好好阅读,温习。
  “多谢两位座师对学生的关心。”吴有为对两人行了个大礼,这个大礼不是给他们的,而是让他们代主接受他的大礼,这是行给两位座师的大礼。
  吴俊站在那里很是有些尴尬,他都没想过要给庶弟的座师送腊八粥,更没有送过谢师礼。
  一切都是庶弟自己做的,这也太尴尬了!
  正房里,吴夫人听说了来客之后,高兴的喊来大丫鬟萍蕊:“快去大少爷那里,让他去前院,他小叔叔的座师派人来了。
  萍蕊颇为不解:“夫人,让大少爷去,干什么呀?〃
  “让你去通知你就去,快!”吴夫人没时间解释,赶紧派人去。
  萍蕊立刻就跑去了偏院,那里住着大少爷,去通知了。
  可惜,没等吴瑛到外书房,人家就已经走了,收了礼物,谢了座师,吴有为就回屋里喝腊八粥去了。
  原来厨房给的腊八粥,在原主的记忆里,就是一碗粥,但是吴有为却觉得那就是一碗杂粮粥。
  结果这次厨房给做的可就好吃了,虽然是在孝中,但是腊八粥都是素食,根本没荤腥,所以他喝到的腊八粥,配料十分丰富。
  大麦米、白芸豆、赤豆、绿豆、稻米、小米、黄米、花生、枣、杏仁、核桃、栗子、莲子、百。。。。。
  满满一大碗,吴有为一碗就吃饱了。
  两位座师送给自己的东西,吴有为谁都没送,都留在了小院子的库房里。
  老夫人那里还等着他的孝敬呢,结果左等右等,等到十五请安的日子了,吴有为跟没事人一样,和吴俊一起,给她请了安,然后就走了,回了他的小院儿。
  吴夫人的意思很简单,其实也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